果酸换肤的功效-上环多少钱
第十七章
肾功能不全
【学习要求】
?
掌握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和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概念。
?
掌握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的发生机制。
?
掌握急性肾功能不全时肾细胞损伤类型及机制。
?
掌握急慢性肾 功能不全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及其机制
(如肾性高血压、
肾性贫血、
出血倾向、< br>
肾性骨营养不良)
。
?
熟悉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
熟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
?
熟悉尿毒症时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
了解肾功能不全的原因、分类及防治原则。
【复习题】
一、
选择题
A
型题
1
.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是
A.
汞中毒
B.
急性肾炎
C.
肾血栓形成
D.
休克
E.
尿路梗阻
2
.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中原尿“漏回”是由于
A.
肾小管阻塞
B.
原尿流速过慢
C.
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D.
肾间质水肿
E.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3
.下列哪项不是因原尿回漏所引起的
A.
少尿
B.
肾间质水肿
C.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D.
渗透性利尿
E.
原尿流速缓慢
4
.判断肾功能不全程度的最可靠的指标是
A.
NPN B
.
BUN C
.电解质紊乱情况
D
.代谢性酸中毒
E.内生肌酐清除率
5
.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输入大量水分可导致
A
.低渗性脱水
B
.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
.粘液性水肿
E
.水中毒
6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A
.高钙血症
B
.高钾血症
C.代谢性酸中毒
D
.氮质血症
E
.少尿
7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A
.严重休克
B
.汞中毒
C.严重挤压伤
D
.免疫复合物
E
.严重溶血
8
.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
时,继发性
PTH
分泌过多 的始动原因是
A
.低钙血症
B
.骨营养不良
C
.
1,25-(OH)
2
D
3
生成减少
D
.肠吸收钙减少
E
.高磷血症
9
.下列尿的变化指标中哪项表示慢性肾功能衰竭更严重
A
.夜尿增多
B
.尿蛋白阳性
C
.高渗尿
D
.低渗尿
E
.等渗尿
10
.少尿型
ARF
少尿期中,对患者危害最大的变化是
A
.水中毒
B
.少尿
C.高钾血症
D
.代谢性酸中毒
E
.氮质血症
11
.下列哪一项不是肾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A
.钠水潴留
B
.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
C
.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加
D
.肾脏分泌
PGE
2
减少
E
.肾脏分泌
PGA
2
减少
12
.无尿的概念是指
24
小时的尿量小于
A
.
500 ml B
.
400 ml C
.
200 ml D
.
100 ml E
.
50 ml
13
.引起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是
1
A
.急性肾小球肾炎
B
.汞中毒
C.急性间质性肾炎
D
.输尿管结石
E
.肾结核
14
.各种慢性肾脏疾病产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共同发病环节是
A
.肾缺血
B
.肾血管梗塞
C.肾单位广泛破坏
D
.肾小管阻塞
E
.
GFR
减少
15
.功能性急性肾功能不全时尿改变的特征是
A
.尿比重高,尿钠含量低
B
.尿比重高,尿钠含量高
C
.尿比重低,尿钠含量低
D
.尿比重低,尿钠含量高
E
.尿比重正常,尿钠含量低
16
.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哪方面的肾功能恢复得最慢
A
.肾小球滤过功能
B
.肾血流量
C
.肾小管分泌功能
D
.肾小管浓缩功能
E
.集合管分泌功能
17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等渗尿标志着
A
.健存肾单位极度减少
B
.肾血流量明显降低
C
.肾小管重吸收钠减少
D
.肾小管泌钾减少
E
.肾小管浓缩和稀释功能均丧失
18
.尿毒症病人最早出现、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A
.周围神经炎
B
.心率失常
C
.胃肠道症状
D
.水电解质失调
E
.酸碱平衡紊乱
19
.下述哪种物质不属于尿毒症的常见毒素
A
.尿素
B
.肌酐
C.
PTH D
.甲状腺激素
E
.中分子物质
20
.慢性肾功能不全进行性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原始病因持续存在
B
.肾小管损伤进行性损伤
C
.健存肾单位进行性减少
D
.
GFR
进行性降低
E
.肾血流量进行性减少
21
.尿毒症毒素中,毒性最强的小分子物质是:
A
.甲状旁腺激素
B
.甲基胍
C
.胍基琥珀酸
D
.尿素
E
.胍乙酸
22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快速纠正酸中毒后会发生手足搐搦是由于
A
.促进肠道形成磷酸钙
B
.肠道粘膜损害,钙吸收减少
C
.促进血磷浓度升高
D
.血浆游离钙降低
E
.抑制骨骼脱钙
23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病人有出血倾向的主要原因是
A
.血小板数量下降
B
.血小板寿命缩短
C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D
.肾性高血压促进血管破裂
E
.血小板功能障碍
24
.目前认为影响尿素毒性的主要因素是
A
.血中氰酸盐浓度
B
.血尿素浓度
C
.血氨浓度
+
2+
D
.血液
H
浓度
E
.血液
Mg
浓度
25
.尿毒症脑病的发病原因是
A
.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B
.代谢性酸中毒
C
.血液中尿毒症毒素蓄积
D
.脑血液循环和脑代谢障碍
E
.以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26.
有关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描述
,
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功能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尿钠含量显著少于肾小管坏死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B.
水潴留常超过钠潴留,故易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
C.
高钾血症是急性肾功能不全最危险的并发症
D.
多尿期尿量增多可很快纠正少尿期造成的氮质血症
E.
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以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为主
27.
近年的研究资料表明,下述哪两种疾病是慢性进行性肾脏疾病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A.
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
B.
肾小动脉硬化症和肾结核
C.
肾肿瘤和多囊肾
D.
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病
E.
全身性红斑狼和尿路结石
28
.急性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管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的机制不包括
合成减少和离子泵失灵
B.
自由基增多
C.
还原型谷胱甘肽增多
2
D.
磷脂酶活性增高
E.
细胞骨架结构改变
29.
下述哪点不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小管破裂性损伤的特点
A.
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B.
基底膜完整
C.
病变累及肾小管各段
D.
病变呈异貭性
E.
可见于肾中毒和肾持续缺血
30.
根据最新研究进展,下列哪种激素 或生物活性物质被看作是心血管疾病终末器官损伤的重要独
立风险因子
A.
醛固酮
B.
糖皮质激素
D.
上皮生长因子
B
型题
A
.近曲小管
B
.髓袢升支细段
C
.髓袢升支粗段
D
.外髓集合管
E
.内髓集合管
+
1
.
Na
和水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2
.葡萄糖的重吸收部位是
3
.对尿素通透性高、易向管外扩散的部位是
-
4
.主动重吸收
Cl
的部位是
A
.等渗尿
B
.少尿
C
.无尿
D
.夜尿
E
.多尿
5
.尿比重固定在
1.010
称为
6
.尿量
<100ml/24h
称为
7
.尿量
>2000ml/24h
称为
8
.夜间尿量和白天尿量相近称为
A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B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C
.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D
.慢性肾功能衰竭
E
.尿崩症
9
.休克早期易引起
10
.休克后期易引起
11
.卡那霉素中毒可引起
12
.前列腺肥大可引起
13
.严重慢性肾盂肾炎可引起
14
.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又称为
A.
以肾小管损害为主
B.
以肾小球损害为主
C.
以肾间质损害为主
D.
以肾血管损害为主
E.
以肾包膜损害为主
15.
急性肾小球肾炎
16.
重金属中毒
17.
肾盂肾炎
18.
肾动脉粥样硬化
X
型题
1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贫血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A.
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B.
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C.
肠道对铁的吸收增多
D.
溶血
2
.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持续性肾缺血的可能机制有
A.
肾内肾素
-
血管紧张素增多
B.
肾内前列腺素(特别是
PGE
2
)合成增加
C.
肾内微血栓形成
D.
肾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3
.尿毒症时心脏可出现
A.
心力衰竭
B.
心律失常
C.
心肌受损
D.
纤维素性心包炎
4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
,
钙磷代谢障碍表现为
A.
血磷升高
B.
血钙升高
C.
血钙降低
D.
血磷降低
3
5
.能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肾毒物有
A.
重金属
B.
庆大霉素
C.
四氯化碳
D.
蛇毒
6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产生高血压的机制有
A.
钠水潴留
B.
抗利尿激素减少
C.
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
D.
肾脏产生的前列腺素减少
7
.尿毒症时皮肤可出现
A.
搔痒
B.
干燥、脱屑
C.
呈黄褐色
D.
尿素霜
8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出现多尿的原因是
A.
渗透性利尿
B.
肾小管上皮细胞对
ADH
的反应减弱
C.
肾脏浓缩尿的功能降低
D.
残存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9
.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排尿特点为
A.
少尿
B.
多尿
C.
夜尿
D.
等渗尿
10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反映肾浓缩和稀释功能障碍的指标为
A.
夜尿
B.
蛋白尿
C.
等渗尿
D.
低渗尿
11.
肾脏作为内分泌和代谢器官
,
可灭活
A.
肾素
B.
胃泌素
C.
前列腺素
D.
甲状旁腺激素
12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原因有
A.
前列腺肥大
B.
大失血
C.
急性汞中毒
D.
剧烈呕吐腹泻
13
.甲状旁腺激素作为主要尿毒症毒素可引起
A
.肾性骨营养不良
B
.血脑屏障破坏
C
.皮肤瘙痒
D
.胃泌素分泌增加
14
.肾性骨营养不良包括
A.骨软化
B
.骨质疏松
C
.骨囊性纤维化
D
.肾性佝偻病
15
.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包括
A
.高磷血症
B
.酸中毒
C.
1,25-(OH)
2
D
3
不足
D
.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
16
.近曲小管重吸收钠增加的机制是
A
.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多
B
.
ADH
增多
C.利钠激素分泌减少
D
.醛固酮增多
17
.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丧失,但病人反而出现少尿的机制是
A
.
GFR
降低
B
.大量肾单位破坏
C
.肾小管堵塞、原尿回漏
D
.肾小球血栓形成
18
.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内皮细胞受损的特征主要有
A.
内皮细胞肿胀
B.
内皮细胞受损
C.
肾小球内皮细胞窗变大
D.
释放舒血管因子减少
二、名词解释
1
.
renal Insufficiency
2
.
acute renal failure
3
.
acute tubular necrosis
4
.
azotemia
5
.
chronic renal failure
6
.
trade off hypothesis
7
.
Intact nephron hypothesis
8
.
glomerular hyperfiltration hypothesis
9
.
renal osteodystrophy
10
.
uremia
11
.
oliguria
12
.
nocturia
4
果酸换肤的功效-上环多少钱
果酸换肤的功效-上环多少钱
果酸换肤的功效-上环多少钱
果酸换肤的功效-上环多少钱
果酸换肤的功效-上环多少钱
果酸换肤的功效-上环多少钱
果酸换肤的功效-上环多少钱
果酸换肤的功效-上环多少钱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00:1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8573.html
-
上一篇:肾功能不全题 病理生理学习题
下一篇:抗菌药物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