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糖醇的危害-
中医中药学试卷三
一、
A
型题:从每道试题的
5
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1
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本题
题干后的方框内 。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分
3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5
分)
1
.乳香的性味归经为:
A
苦、甘,温;归心、脾经
B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C
辛、苦,平;归肝、脾经
D
辛、苦,微寒;归心、肝经
E
苦、辛,
平;归心、肺、肝经
2
.中药的性能不包括:
A
四气
B
五味
C
轻重
D
归经
E
毒性
3
.功能燥湿健脾的化湿药物是:
A
厚朴
B
苍术
C
砂仁
D
白豆蔻
E
草果
4
.以下药对中,属于十九畏的是:
A
大戟与芫花
B
丹参与玄参
C
沙参
与白芍
D
巴豆与牵牛
E
人参与官桂
5
.大蓟的功效有:
A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B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C
凉血止血,化瘀
利尿
D
凉血止血,清肝火
E
凉血止血,解毒安胎
6
.具软坚散结之效的药物是:
A
龙骨
B
石决明
C
牡蛎
D
代赭石
E
珍珠母
7
.患者久病体虚,现证见畏 寒倦卧、汗出神疲、四肢厥逆、脉微欲绝,先用回阳救逆药最宜配伍:
A
大补元气药
B
健脾化湿药
C
祛风
强筋药
D
散寒解表药
E
发散风寒药
8
.属于配伍禁忌的是:
A
贝母与瓜蒌
B
半夏与白蔹
C
贝母
与乌头
D
白及与半夏
E
瓜蒌与白及
9
.功能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A
夏枯草
B
决明子
C
龙胆
草
D
青葙子
E
石决明
10
.功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泻肝火的药物是:
A
生地黄
B
玄参
C
牡丹
皮
D
赤芍
E
紫草
11
.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的药物是:
A
金银花
B
连翘
英
D
野菊花
E
紫花地丁
12
.既能清热生津,又能解毒消痈的药物是:
A
知母
B
芦根
粉
D
竹叶
E
淡竹叶
13
.芒硝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证,常相须为用的药物是:
A
火麻仁
B
黄连
D
栀子
E
大黄
14
.茵陈蒿的入药部位是:
A
根
B
根皮
D
全草
E
叶
15
.功能行气燥湿平喘的化湿药是:
A
藿香
B
佩兰
D
苍术
E
麻黄
16
.黄芪配伍茯苓治疗气虚水肿,属于:
A
相须
B
相使
D
相杀
E
相恶
17
.肉桂的性味是:
A
甘热
B
辛热
热
D
辛苦热
E
甘温
18
.高良姜散寒止痛作用主要用治:
A
胃寒脘腹冷痛
B
寒疝腹痛
痛经
D
寒湿腰痛
E
胸痹胸痛
C
蒲公
C
天花
C
石膏
C
根茎
C
厚朴
C
相畏
C
辛甘
C
寒凝
19
.槟榔长于驱杀:
A
蛔虫
B
蛲虫
C
绦虫
D
钩虫
E
姜片虫
20
.峻下逐水药应在:
A
晨起空腹时服
B
睡前服
C
饭后
服
D
小量频服
E
不拘时服
21
.具有散结消肿、通络止痛之效,主治跌打损伤的药物为:
A
自然铜
B
血竭
D
马钱子
E
骨碎补
22
.除何药外,均具有活血行气之功?
A
川芎
B
郁金
索
D
乳香
E
桃仁
23
.人参等名贵药宜于:
A
先煎
B
后下
D
包煎
E
烊化
24
.具有祛风明目之效的药物是:
A
珍珠母
B
决明子
D
刺蒺藜
E
钩藤
25
.哪项不是熟地黄的功效?
A
补血
B
活血
D
益精
E
补髓
26
.能补肾养肝明目的药物是:
A
肉苁蓉
B
淫羊藿
天
D
菟丝子
E
补骨脂
27
.能养血安神的药物是:
A
太子参
B
山药
D
甘草
E
白术
28
.能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A
淫羊藿
B
巴戟天
蓉
D
菟丝子
E
沙苑子
C
虫
C
延胡
C
另煎
C
柴胡
C
滋阴
C
巴戟
C
大枣
C
肉苁
29
.善治蛔厥腹痛的药物是:
A
金樱子
B
五倍子
C
五味
子
D
乌梅
E
诃子
30
.治慢性肝炎转氨酶升高者的药物是:
A
诃子
B
五味子
C
覆盆
子
D
女贞子
E
菟丝子
31
.雄黄功效是:
A
拔毒化腐
B
温肾壮阳
C
杀虫
D
生肌敛疮
E
明目退翳
32
.在配伍中,有毒药相对于解毒药称为:
A
相恶
B
相反
C
相畏
D
相使
E
相须
33
.功能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A
麻黄
B
紫苏
C
香薷
D
荆芥
E
白芷
34
.既能敛肺止咳,又能利咽开音的药物是:
A
五味子
B
乌梅
C
五倍
子
D
诃子
E
白果
35
.既能清热燥湿,又善清胃止呕的药物是:
A
苦参
B
芦根
C
竹茹
D
黄连
E
龙胆草
二、
B
型题:
B
型题是由一组备选答案与若干道试题题干组成。请应试者为每一道试题题干从 本组备
选答案中,选择
1
个最佳答案,并将其英文字母代码填入本题题干后的方框内。 同组中的每个备选答
案可选用一次,或多次。
(本大题分
3
小题, 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36
.
A
《神农本草经》
B
《山海经》
C
《本草经集
注》
D
《炮炙论》
E
《新修本草》
① 确立综合本草模式的是:
②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是:
37
.
A
橘皮
B
木香
C
乌药
D
川楝子
E
枳实
① 既能行气化痰以消痞,又能破气除满以止痛的药物是:
② 性味辛苦温,长于治疗脾胃气滞证及泻痢里急后重的药物是:
38
.
A
白及
B
诃子
C
赤石脂
D
金樱子
E
海螵蛸
① 能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的药物是:
① 能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的药物是:
三、
D
型题:从每道试题的
5
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2
个相互间有特殊联系的答案,并将其答案的英文
字母代码填入本题题干后的方框内。错选、少选或多选 均不得分。(本大题分
4
小题,每小题
1
分,
共
4
分)
39
.蟾酥有攻毒消肿止痛之效,故常用治的病证是:
A
痧胀腹痛吐泻
B
咽喉肿痛
C
目赤
肿痛
D
恶疮、瘰疬
E
疥癣瘙痒溃烂
40
.肉豆蔻善治脾胃虚寒,久泻不止之证,其作用在于:
A
温中健脾
B
补中益气
C
涩肠
止泻
D
补肾助阳
E
补脾化湿
41
.用治脾虚气滞,胎动不安,常协用以补气健脾,行气安胎的两味药物是:
A
白术
B
党参
C
黄芪
D
砂仁
E
枳实
42
.下列药物中哪两者为“相反”:
A
白及
B
白茅根
C
三七
D
乌头
E
白芷
四、
X
型题: 从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
2
个或
2
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其答案的英 文字母代
码填入本题题干后的方框内。错选、
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分
5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5
分)
43
.桂枝的功效是:
A
发汗解肌
B
温通经脉
C
宣肺
平喘
D
利水消肿
E
助阳化气
44
.黄芩除清热燥湿外,又能:
A
清胃止呕
B
除热安胎
C
泻火
解毒
D
退热除蒸
E
凉血止血
45
.清热燥湿药中长于清下焦湿热的药物有:
A
黄柏
B
黄连
C
黄芩
D
龙胆草
E
白鲜皮
46
.治疗肝经热盛,热极生风,小儿急惊风,可选用:
A
熊胆
B
夏枯草
C
龙胆
草
D
蚤休
E
青黛
47
.花椒常用于治疗的病证是:
A
湿疹瘙痒
B
寒湿吐泻
C
虫积
腹痛
D
中寒腹痛
E
妇人阴痒
五、填空题:请在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文字,并使试题所叙述的内容正确无 误。(本大题分
8
小题,共
11
分)
48
.
半夏因炮制不同有姜半夏、法半夏等,姜半夏功效长于
。(本小题
1
分)
49
.
以驱除和杀灭
、
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驱虫药。驱虫药多具入脾、
经。(本小题
2
分)
、
、
、
;法半夏则长于
50
.
息风止痉药中兼能祛风止痉的药有:
。(本小题
2
分)
51
.
南沙参补阴清肺之功似北沙参而力
52
.知母的功效是
53
.泻下药主要适用于
(本小题
2
分)
54
.干姜的功效是温中散寒、
55
.白芍平肝、敛阴多
、
用;养血调经多
、
,
,兼能
。(本小题
1
分)
及
。
(本小题
1
分)
等里实证。
。(本小题
1
分)
用。(本小题
1
分)
六、改错题:在每道试题括号内的内容中,均 有错误或不准确的表述,应试者将其找出,把正确的内
容写在该处的下面,并不得改动括号外的文字。( 本大题分
9
小题,共
10
分。
1
~
9
小题 每题
1
分,
第
9
小题
2
分)
56
.侧柏叶为凉血止血药,[只可用于血热出血;若虚寒性出血证,则属于绝对忌用之列]。
57
.鹿茸宜[入汤剂煎服,并从大剂量开始]。
58
.瓜蒂的功效是:[涌吐消积,祛湿止痒]。
59
.人参的功效是:[大补元气,补肝益肾,生津,安神]。
60
.桃仁味苦而兼甘,[活血祛瘀较缓,又称行血药]。
61
.石膏的功效是: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解毒消痈]。
62
.大黄功效是:[泻下逐水,清热利尿],止血,解毒,活血化瘀。
63
.甘遂功效是:[泻水利尿,活血散结]。
64
.前胡的功效为[降气平喘,清肃肺热]。
七、 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分
4
小题,共
16
分。
1、
2
小题每题
3
分;
3
、
4
小题每题
5
分)
65
.
写出独活的功效和主治病证。
[
本题
3
分
]
66
.
何谓发散风热?
[
本题
3
分
]
67
.
何谓和血行血?
[
本题
4
分
]
68
.
菊花的功效、主治病证各是什么?
[
本题
6
分
]
八、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
69
.试论化痰药的适应证有哪些?
[
本题
5
分
]
70
.临床用药时应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
本题
9
分
]
答案:
一、
1
.
B
2
.
C
3
.
B
4
.
D
5
.
B
6
.
C
9
.
B
10
.
D
11
.
B
12
.
C
13
.
E
14
.
D
15
.
C
18
.
A
19
.
C
20
.
A
21
.
D
22
.
E
23
.
C
24
.
D
27
.
C
7
.
A
8
.
C
16
.
B
17
.
C
25
.
B
26
.
D
木糖醇的危害-
木糖醇的危害-
木糖醇的危害-
木糖醇的危害-
木糖醇的危害-
木糖醇的危害-
木糖醇的危害-
木糖醇的危害-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21:1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8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