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过敏性紫癜中医辨治经验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7 20:14

薄荷的功效-

2021年2月7日发(作者:腰椎间突出)

过敏性紫癜中医辨治经验

王茂生
?


王海南


范华

廊坊市中医医院血液科


065000
【摘要】
过敏性紫癜易于反复,迁延不愈,以紫癜性肾炎最 具代
表性。本文结合紫癜病辨治经验,根据紫癜病不同分期,辨病与辨证
相结合,为难治性紫癜 病论治开辟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辨证论治

过敏性紫癜是以全 身性弥漫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表现的变态
反应性疾病,伴有
IgA
为主的免疫沉积。 临床以皮肤紫癜、腹痛、关
节痛和肾炎为主要表现,其中儿童肾脏受累发生率为
20%~60%

1


过敏性紫癜所引起肾实质的损害称为紫癜性肾炎,其预后相 对较差,
且易于复发、较难治愈,部分病程迁延,可发展至肾病综合征及慢性
肾功能不全。紫癜性肾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但以血尿伴蛋白尿型最

[2]
,因其易 于反复,故其治疗也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难点。近年应用
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良效,兹就过敏性紫癜中医辨治 经验总结如下:

一、

急性发作期

本病初起多成急性发 作。
多由病毒感染、
药物因素、
异种蛋白
(鱼
虾蟹等海鲜、牛羊肉、 鸡蛋、花粉、动物皮毛)等诱发。儿童起病前
1

3
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表现为皮肤瘀点,多出现于下肢关
节周围及臀部,紫癜呈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
一,可融合成片,一般在数日内逐渐消退,但可反复发作;病人可有

[
作者简介
]
?
王茂生,男,廊坊市中医院血液科,主任中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副教授。河北省“三三三人
才工程”人选。
E-mail

w qy726@


胃肠道症状,如腹部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等;可有关节疼痛; 肾
脏症状,如蛋白尿、血尿等。急性发作期紫癜性肾炎多与皮肤型、腹
型、
关节型紫癜 伴发而出现,
临床可见到两种伴发或数种共同出现的
混合性紫癜,
但也可见到以紫癜性 肾炎的血尿、
蛋白尿为首发表现者。

1
、病因病机

过敏 性紫癜属于祖国医学“血证”

“紫癜风”

“紫斑”
“葡萄疫”< br>等范畴,是以血液溢出肌肤之间,呈现青紫斑点或斑块高于皮肤,扶
之碍手,多伴瘙痒为特征的一 种疾病,外因或感受六淫之邪,或饮食
不节,或药毒损伤;内因多为禀赋不足所致。初起如风热或风热夹 湿
袭表,损伤皮肤脉络,离经之血外溢肌肤黏膜而成紫癜,湿流关节则
关节疼痛;
如饮 食不节或药毒损伤致湿热内生中伤脾胃脉络,
可见腹
痛、便血;湿热下损肾与膀胱血络或热盛伤 阴、阴虚火旺则尿血;严
重者肾虚失其统摄,
水谷精微流失而出现蛋白尿,
此期血尿多 严重于
蛋白尿。

2
、辨证施治


《景岳全书·血证》载
: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 。
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
气虚气实,知本四者而得其所以,则治血之法无余义 矣”
。在本期治
疗中,
要注重疏风清热、
清利湿热、
养阴透邪、凉血止血等相互兼顾,
辨证施治,使驱邪而不伤正。

风热或实热者多遵吴鞠通《 温病条辨》
“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
汤合银翘散主之”之训,方用苦咸寒之水牛角代替犀角,凉 血清心而
解热毒,
使火平热降,
毒解血宁;
以甘苦寒之生地黄,
凉血 滋阴生津;

赤芍与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功;金银花、连翘、
薄荷 辛凉清解上焦风热;蝉蜕散风热、透疹;紫草、茜草、白茅根、
小蓟草等凉血止血;
芦根清热生 津,
生甘草清热解毒,
又可调和诸药。
合而用之,共成疏风清热,解毒凉血之功。加减 :伴皮肤瘙痒者加白
鲜皮、地肤子;腹痛明显者加当归、白芍、白芷;夹湿关节肿痛者加
生石膏 、防己、生薏仁;咽喉肿痛者加山豆根、板蓝根、牛蒡子;尿
血者加小蓟草、白茅根。

湿热蕴结者,需兼顾利湿与清热。多选用苦杏仁、白蔻仁、生苡
仁宣上、畅中、渗下以祛湿邪;半夏燥 湿化痰,消痞散结;通草、石
苇、滑石导湿热从小便而解;茜草、紫草凉血止血;木香行气化湿;
泽兰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生甘草调和诸药。加减:便血加三七粉、
阿胶珠;尿血加小蓟草、白茅根; 脘胀腹痛重者加白芍、白芷;关节
痛者加桑枝、防己、忍冬藤。

阴虚火旺者方选知柏 地黄丸合茜根散加减,
方中知母、
黄柏为君
药,坚肾阴清虚热;生地黄、女贞子、天门 冬滋阴清热凉血;辅以地
骨皮、
青蒿清肾经虚热;
丹皮、
赤芍、
紫草 凉血散血;
蝉蜕散热透疹;
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加减:皮肤紫癜明显者加白鲜皮、地肤
子、仙鹤草;尿血者加石苇、小蓟草、白茅根、三七粉;蛋白尿者加
山萸肉、芡实。

二、

慢性期

1


病因病机

本病慢性期患者多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紫癜时出时隐,多于劳

累、受寒或再次接触 过敏原后加重或反复,肾脏在此期最易受累,常
表现为尿液潜血持续阳性,
尚可见尿蛋白持续难 消,
严重者可导致肾
功能衰竭。
病机主要为久病致脾肾亏虚,
气不摄血或肾失 固摄则精微
外泄。或疾病过程中离经之血成为瘀血,
《血证论》云“离经之血虽
清血, 清血亦是瘀血”
,瘀血阻络,血行不畅,可诱发或加重出血,
故脾肾亏虚、瘀血阻络常为过敏性 紫癜反复不愈的病机之一。


2
、辨证论治


气不摄血者方选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加减,
但必重用黄芪大补中
气以固摄;党参、茯苓、白术、 莲子、炙甘草健脾益气;当归、白芍
养血;柴胡升举阳气;陈皮调理中气以防滋腻;仙鹤草、海螵蛸收敛
止血。共奏补气摄血之效。气虚重者重用黄芪,改党参为人参;便溏
者加山药、扁豆;尿血者加 白茅根炭、小蓟草;蛋白尿者重用黄芪,
加芡实。

脾肾两虚者验方双蛸汤加减,方中 以桑螵蛸、海螵蛸补肾固摄,
以防精微物质外泄;杜仲、菟丝子、淫羊藿温补肾阳;配山萸肉以阴
中求阳;黄芪、白术补脾益气摄血;白茅根炭、益母草、小蓟清利下
焦而止血,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 合用脾肾得固,精微不泄。加减:
尿血重者加蒲黄炭、侧柏炭;蛋白尿重者加芡实、金樱子;浮肿者加< br>茯苓、泽泻、大腹皮等。

三、临证选药

1
、血尿


血尿为过敏性紫癜比较顽固难愈的症状之一,其病机
为多为热蓄下焦,灼伤阴络所致 。急性发作者以湿热、热毒居多,治

疗应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用清利之品。如白花蛇舌草、小 蓟、石苇、
白茅根等。其中白茅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
《本经》认
为其具 有“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之
功效,既可以补虚,又可以清热,利小便, 除瘀血而止血。石苇药性
苦甘凉,具有利水通淋作用,对淋痛、尿血有效,为尿血对症治疗要
药 。白花蛇舌草、
小蓟清热凉血止血。后期出血多由气虚不摄或阴虚
火旺,气虚可致推动无力瘀血 形成,阴虚火旺可以造成血液凝滞,即
久病成瘀,
对于反复紫癜需在辨证基础上治以补气行血或 滋阴凉血活
血,通常气虚者多用活血止血药物如蒲黄炭、血余炭、三七粉等止血
不留瘀且无寒凉 之弊的药物,
对于阴虚火旺者可与赤芍、
丹皮等凉血
活血药物。

2
、蛋白尿


过敏性紫癜肾型常见症状除尿血外,尚可见尿蛋白< br>持续难消,如尿中含有大量蛋白可致尿中有泡沫、尿液浑浊,故可以
“尿浊”表述。其病因病机多 因本虚标实,以本虚为主。本虚为肾气
亏虚,肾气不固,不能藏精,精气宜藏不宜泄,肾为封藏之本,
受五
脏六腑之精气而藏之;脾主统摄升清,精微物质的生成输布、吸收、
转化都 与脾肾两脏密切相关;
若肾藏失职,
或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
不能上输于肺而布运全 身,及与湿毒混杂,从小便而泄,精微外泄故
致尿浊;标实为热毒、瘀血、湿浊等。故应标本兼治,在补 肾固摄的
基础上,
兼顾解毒化瘀祛湿。
临床常应用大剂量黄芪大补中气而健脾
以固肾气,同时给以补肾药物如旱莲草、女贞子、菟丝子、山萸肉等
以脾肾双补,并加以固摄药物如海螵 蛸、桑螵蛸等。少佐白花蛇舌草

薄荷的功效-


薄荷的功效-


薄荷的功效-


薄荷的功效-


薄荷的功效-


薄荷的功效-


薄荷的功效-


薄荷的功效-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20:1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8115.html

过敏性紫癜中医辨治经验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