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阴囊潮湿的偏方-
《中药药理学》第十四章止血药授课教案
授课章节
讲授方
法
第十四章
止血药
2
多媒体
教学条
件
多媒体
授课学时
教学目标
:
1.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 习,使学生了解止血药的概念、分类、临床适应症及
常用的试验方法;
2.
理解出血的病因病机,掌握止血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
3.
掌握三七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现代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止血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出血证的中医病机。
2.
难点
三七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现代应用。
教学要点:
第一节
概述
1
.止血药的概念及临床适应症。
2.
出血证的中医病机。
3.
止血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第二节
常用药物
1
.三七的主要化学成分。
2
.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3.
其他药理作用。
4.
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
思考题
/
作业:
1.
止血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2.
三七的主要化学成分。
3.
三七止血、抗血栓作用及机制。
4.
三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机制。
5.
三七的现代应用。
教学小结:
第十四章
止血药
第一节
概
述
凡能促进血液凝固
,
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
,
称为止血药。
主要用
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不 循经溢于脉外导致的出血证,如咯血、衄血、
吐血、
尿血、
便血、
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
根据止血药的主要性能,
大体分为凉血止血
(大蓟、
小 蓟地榆等)
、
化瘀止血
(三七、
茜草等)
、
收敛止血(白及 、仙鹤草等)、温经止血(艾叶、炮姜等)四类。
现代医学将出血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 血两种。
破裂性出血
常见于心脏和较大的血管,一般出血量较多。另外,创伤性出血亦是
出血的常见原因。出血较迅速,若出血量超过循环血量的
20-25
%可
发生失血性 休克。
漏出性出血主要因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静脉通透性增加,
血液
经扩 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受损的基底膜漏出于血管外,
称为漏出性出
血。出血比较缓慢,出血量较少 。
血管受损——缺氧、毒素、败血症等;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再障 、
白血病、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等。此外,
血小板先天性功能障碍,血小 板黏附和黏附能力缺陷
等亦是漏出性出血的原因。
凝血因子障碍——先天性的,如血 友病Ⅷ、Ⅸ缺乏;肝脏病变引
起的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
V
因子的减少等。
血液的生理存在凝血和抗凝血两种对立统一的过程。
二者相辅相
成以保持动态平衡,< br>使血液能在血管内不停地流动,
也能在损伤的局
部迅速凝血止血。
止血药基本作用环节主要如下:
一、作用于局部血管
槐 花收缩局部小血管,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强毛细血管对损
伤的抵抗性;
三七、小蓟、紫珠收缩局部小血管;
白茅根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二、促凝血因子生成
大蓟促进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
小蓟含有凝血 酶样活性物质;
三
七增加凝血酶含量;白茅根促进凝血酶原生成;艾叶、茜草等促进凝
血过程而止血。
三、作用于血小板
三七增加血小板数,提高血小板的黏附 性,促进血小板释放、聚
集;白及增强血小板因子Ⅲ的活性;地榆增加血小板功能;蒲黄、小
蓟 、紫珠、仙鹤草等增加血小板数而止血。
四、抗纤维蛋白溶解
白芨、紫珠、小蓟、艾叶抗纤维蛋白溶解而止血。
第二节
常用药物
三七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主要化 学成分有三七皂苷、
黄
酮苷等。三七皂苷与人参皂苷相似,为达玛烷系四环三萜皂苷,总皂苷含量可达
8%-12%
,其中所含单体有人参皂苷(
ginsenoside< br>)
Rb1
、
Rb2
、
Rc
、
Rd
、
Re
、
Rf
、
Rg1
、
Rg 2
、
Rg3
、
Rh1
、
Rh2
等
11
种,但以
Rb1
和
Rg1
为主。三七总皂苷水解所得苷元为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
但 因无齐墩果酸而与人参不同。黄酮苷中有三七黄酮
A
(槲皮素)、
三七黄酮
B
。止血有效成分为三七氨酸。
一、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
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 痛,跌仆肿痛。
1
、止血
三七有“止血神药”之称,散瘀血 ,止血而不留瘀,对出血兼有
瘀滞者更为适宜。对不同动物、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制剂均显示明显
的止血作用。
麻醉犬灌胃三七粉后,
颈动脉血体外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如事先结扎门静脉,则止血作用消失,推测三七口服后,必须经
肝脏代谢才能产生止血作用。< br>
三七注射液给家兔静脉注射,
可缩短凝血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和
凝血 酶时间,同时增加血小板数,提高血小板的黏附性。三七氨酸溶
液给小鼠腹腔注射,能使出血时间缩短, 并可增加血小板数。
用高分子右旋糖酐与凝血活酶联合给家兔静脉注射,
可引起家兔
肺间质及肺泡内不同程度的出血,
同时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内有小血栓
形成,
造 成出血与瘀血并存的病理模型。
该模型动物用三七注射液治
疗后,肺出血显著减轻,血栓也显著 减少,与三七止血而不留瘀的中
药理论极其相符。
三七止血作用主要能过增加血小板 数,
增强血小板功能实现。
另
外,还与收缩局部血管、增加血液中凝血酶含量有关。< br>
主要有效成分三七氨酸,
但三七氨酸不稳定,
经蒸烫后易分解破
坏, 故三七止血一般生用。
2
、抗血栓
三七具有活血散瘀功效 ,能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有效成
分是三七皂苷,主要是人参三醇苷
Rg1
。三 七总皂苷(
PNS
)于大鼠
体外或家兔体内,均能显著抑制胶原、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人参
三醇皂苷(
PTS
)可抑制
ADP
、花 生四烯酸、血小板活化因子、凝血
酶、胶原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且呈量效关系。三七抑制凝血酶诱导< br>的从纤维蛋白原至纤维蛋白的转化,
并能激活尿激酶,
促进纤维蛋白
的溶解。< br>
可见,
三七抗血栓形成作用环节包括了抗血小板聚集、
抗凝血酶
和促 进纤维蛋白溶解过程。
有资料表明,家兔静脉注射或喂饲
PNS
每日
200 mg/kg
, 需连续
20
天才出现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提示临床用三七治疗血栓性
疾病起效较 缓慢。
治疗阴囊潮湿的偏方-
治疗阴囊潮湿的偏方-
治疗阴囊潮湿的偏方-
治疗阴囊潮湿的偏方-
治疗阴囊潮湿的偏方-
治疗阴囊潮湿的偏方-
治疗阴囊潮湿的偏方-
治疗阴囊潮湿的偏方-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17: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7989.html
-
上一篇: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止血药练习题
下一篇:中药学考试重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