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芬-
本文由
:
黄道益活络油
整理编辑
网址
:
一
.
单选
1
、既能上行头目,又可下达血海,素为头痛要药
的是
(
)
A
.
红花
B
.
川芎C
.
延胡索
D
.
牛膝
2
、牛膝用于血热吐血、衄血是因其可(
)
A
.
活血祛瘀B
.
凉血 止血C
.
引血下行D
.
收敛止血
3
、下列中可凉血消痈、安神的药是(
)
A
.
丹参B
.
当归C
.
赤芍
D
.
桃仁
4
、可活血调经、利水消肿,为妇科经产要药的()
A
.
红花
B
.
当归
C
.
益母草
D
.
木通
5
、肝肾不足,腰膝痿软者当首选(
)
A
.
川牛膝
B
.
怀牛膝C
.
鸡血藤
D
.
川芎
6
、下列中既能活血,又可行气的一组药是(
)
A
.
桃仁
红花
B
.
三棱
莪术
C
.
丹参
益母草
D
.
牛膝
姜黄
7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的药是(
)
A
.
骨碎补B
.
水蛭C
.
莪术
D
.
蟞虫
8
、血虚、血瘀均可适用的药是(
)
A
.
红花
B
.
桃仁
C
.
鸡血藤
D
.
益母草
9
、功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要药的是
A
.
川芎
B
.
穿山甲C
.
延胡索
D
.
乳香
10
、既能活血,又可行气,可广泛用于身体各部位
疼痛的药是(
)
A
.
没药B
.
延胡索
C
.
姜黄
D
.
五灵脂
11
、热郁血滞,斑疹紫暗者当选用(
)
A
.
桃仁B
.
红花C
.
牛膝
D
.
骨碎补
12
、为增强止痛作用须醋制的药是(
)
A
.
莪术
B
.
三棱C
.
延胡索
D
.
以上均是
13
、下列中兼能伸筋的药是(
)
A
.
乳香
B
.
没药
C
.
川芎
D
.
蟅虫
14
、妇女倒经应选用何药(
)
A
.
益母草
B
.
川芎
C
.
郁金
D
.
骨碎补
15
功善活血通经,
素为妇科调经要 药,
今常用于瘀
血心胸刺痛的药是
(
)
A
.
川芎
B
.
丹参
C
.
益母草
D
.
鸡血藤
16
、内行气血、外散风湿的药是(
)
A
.
鸡血藤B
.
姜黄C
.
穿山甲
D
.
丹参
17
、
使用活血化瘀药最常配伍的一类药是
(
)
A
.
行气药B
.
止血药C
.
补气药
D
.
温里药
二
.
多选
1
、活血兼能行气的药有(
)
A、郁金B、延胡索C、乳香D、姜黄E、莪术
2
、姜黄、三棱、莪术的正确答案是(
)
A、均为姜科植物
B、三棱、莪术功能破血
逐瘀
C、姜黄善治风湿臂痛
D、三棱、莪术均
可用于食积气滞E、姜黄有通经止痛作用
3
、可凉血活血的药有(
)
A、牡丹皮B、茜草C、丹参D、赤芍E、郁金
4
、丹参的功效有(
)
A、活血通经
B、利胆退黄
C、凉血消
痈
D、安神
E、行气解郁
5
、善治肩臂上肢风湿痹痛的药是(
)
A、独活B、桂枝C、姜黄D、桑寄生E、川芎
6
、红花的适应证有(
)
A、血瘀经闭、痛经
B、肠燥便秘
C、心腹瘀痛D、斑疹紫暗
E、胎动不安
三
.
填空
1
、
川
芎
为
头
痛
要
药
,
经
不
同
配
伍
可
用
于
、
、
等外感头痛。
本文由
:
黄道益活络油
整理编辑
2
、为增强止痛作用,延胡索炮制时宜用
制;
丹参为加强活血作用,宜用
炙。
3
、莪术与三棱均能
、
,
但三棱长于
莪术优于
。
四
.
名词解释
1.
活血祛瘀药
2.
破血药
3.
血中气药
五
.
判断说明
1.
川牛膝长于补肝肾、
强筋骨,
怀牛膝则偏于 活血、
利尿、引血下行。
(
)
2.
桃仁在活血祛瘀之外,又可清热解毒,故常用于
肺痈、肠痈。
(
)
3.
益母草既善活血,又能补血,故善能调经,为妇
科经产要药。
(
)
4.
牛膝的特点是能行能止,在活血通经之外又有止
血作用,故也常用于血热吐血、衄血。
(
)
六
.
问答
1.
试述丹参的性能、功效和适应证。
2.
桃仁与红花功用有何不同?
附:答案
一
.
单选
1.B
2.C
3.A
4.C
5.B
6.B
7.D
8.C
9.D
10.B
11.B
12.D
13.A
14.C
15.B
16.B
17.A
二
.
多选
1.
ABCDE
4.
ACD
三
.
填空
1
、风寒
风热
风湿
2
、醋
酒
3
、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
破血
行气消积
四
.
名词解释
1.
凡以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
的药物,叫活血化瘀药。
2.
3.
活血祛瘀作用强烈的药物,叫破血药。
以活血化瘀为主要作用,兼能行气的药,叫血中
之气药
五
.
判断说明
1
、×
说明:川、怀牛膝特长错位。
改错: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川牛
膝善于活血。
2
、×
说明:桃仁不能解毒。
改错:桃仁善于活血祛瘀,除瘀
血证外,还常用于肺痈、肠痈
3
、×
说明:益母草不能补血。
改错:益母草善于活血调经,为妇科经产
要药。
4
、×
说明:牛膝不能止血。
改错:牛膝可引血下行,常用于血热吐血、
衄血。
六
.
问答
1.
丹参味苦性微寒,
主 入心、
肝经,
功能活血通经、
凉血消痈、安神。临床适用于①瘀血阻滞的月经不
调、
痛经、
闭经、
产后瘀血腹痛;
②瘀血心胸刺痛、
脘腹疼痛及< br>
瘕积聚、跌打损伤、风湿
痹痛;③疮痈肿痛;④温热病热入营血的高热、烦
躁神昏、斑疹及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
2.< br>桃仁与红花均为活血化瘀要药,在多种瘀血证常
相须为用。但桃仁又可润肠通便、止咳平喘,可用
于肠燥便秘、肺痈、肠痈及咳喘;红花善能通经,
多用于心腹瘀痛,并可活血消斑而用之热郁血 滞的
网址
:
本文由
:
黄道益活络油
整理编辑
网址
:
斑疹色暗。
活血化瘀药习题
一、
A
型选择题
1
.活血化瘀在应用时最常配伍的药物是
( )
A.
温里药
D.
祛风药
C.
清热药
D.
理气药
E.
泻下药
2.
具有既能活血
.
行气
.
又能祛风止痛功效的药物为
( )
A
.郁金
B
.姜黄
C
.川芎
D
.乳香
E
.没药
3.
能
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
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的药物为
( )
A
.川芎
B
.延胡索
C
.郁金
D
.乳香
E
.丹参
4
.五灵脂的功效为
( )
A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B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C
.活血止痛,凉血止血
D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
E
.活血止痛,解郁调经
5
.红花用治妇科疾患,下列何证除外
( )
A.
血瘀经闭
B
.
血瘀痛经
C
.
产后瘀滞腹痛
D
.
血
热崩漏
E
.少腹癥积
6
.益母草最宜于的水肿是
( )
A
.风水证
B
.脾虚水肿
C
.肾虚水肿
D
.水瘀互
阻水肿
E
.寒湿水肿
7
.既能活血,又能补血的药物为
( )
A.
丹参
B
.鸡血藤
C
.益母草
D
.牛膝
E
.红花
8
.马钱子须炮制后入药,其炮制的目的为
( )
A
.提高药效
B
.改变药性
C
.减缓毒性
D
.便于
贮藏
E
.利于制剂
二、
B
型选择题
A
.郁金或姜黄的块根
D
.郁金的块根
C
.姜黄或
郁金的根茎
D
.姜黄的块根
E
.郁金的根茎
1
.郁金的药材为
( )
2
.姜黄的药材为
( )
A
.蟅虫
B
.自然铜
C.
苏木
D
.骨碎补
E
.血竭
3
.具有接骨疗伤,散瘀止痛功效的药物为
( )
4
.具有活血疗伤,补肾强骨功效的药物为
( )
三、
D
型选择题
1
.
用于产后缺乳
.< br>乳汁不通,
常相须而用的两药为
( )
A
.丹参
B.
当归
C.
王不留行
D
.木通
E
.穿山甲
2
.能活血调经,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为
( )
A
.益母草
B
.丹参
C
.红花
D
.泽兰
E
.桃仁
四、
X
型选择题
1.
桃仁的主治证为
( )
A
.妇女血瘀经产诸症
B
.癥瘕积聚
C
.跌打损伤
D
.肠痈、肺痈及咳喘
E
.肠燥便秘
2
.番红花与红花的区别是
( )
A
.
红花性温,
味辛
D
.
番红花性微寒,
味甘
C
.
红
本文由
:
黄道益活络油
整理编辑
花化瘀力强
D
.番红花化瘀通经力强
E
.番红花兼能凉血解毒
3
.下列病证川芎不宜用的是
( )
A
.阴虚火旺
D
.气虚多汗
C
.风湿痹痛
D
.血虚
头痛
E.
月经过多
4
.乳香的主治证为
( )
A
.跌打损伤
B
.疮疡痈肿
C
.心腹瘀痛
D
.癥瘕
积聚
E
.风湿痹痛
五、填空题
1
.活血化瘀药,其味多
( )
;主归
( )
经。
2
.丹参的功效为活血调经、
( )
、
( )
。
3
.
牛膝有
( )
和
( )
两种,
前者功效偏于
( )
后者偏于
( )
。
4
.郁金的功效为
( )
、
( )
、
( )
、
( )
。
六、改错题
1
红花功能 活血调经,为妇科要药,凡血瘀痛经,
胎漏下血,
胎动不安
.
产后瘀滞腹痛等 证,
皆可用之。
2
.乳香为卡氏乳香树及同属植物的树皮,其功效
为活血止痛,消肿排脓。
2
.丹参的功效为,养血调经,解毒消痈、安神。
4
.蟅虫的功效为活血止痛、补肾强骨。
七、简答题
1
.延胡索为什么多用醋炙
?
2
.何谓破血逐瘀
?
3
.应用活血化瘀药为什么常配伍理气药
?
4
.简述乳香没药的用法及使用注意。
八.论述题
1
活血化瘀药在临床上应如何选择应用及随证配伍
?
2
.试述川芎与丹参功效主治的异同点。
止血药
一
.
单选
1.
治疗血热夹瘀之崩漏
,
月经不调
,
下列何药首选
()
A
.
三七
B
.
茜草
C
.
棕榈炭
D
.
地榆
2.
蒲黄治瘀滞作痛常配伍(
)
A
.
川楝子
B
.
五灵脂
C
.
牡丹皮
D
.
地榆
3.
瘀血内阻,
血不循经而出血者应选用
(
)
A
.
温经止血药
B
.
化瘀止血药
C
.
收敛
止血药
D
.
凉血止血药
4.
治疗虚寒性出血证,尤其是妇科崩漏下血多用
()
A
.
蒲黄B
.
艾叶
C
.
炮姜
D
.
茜草
5.
善治血淋、尿血的药是(
)
A
.
白茅根
B
.
地榆
C
.
大蓟
D
.
侧柏叶
6.
地榆最常用于下列何种出血(
)
A
.
咯血、衄血
B
.
吐血、崩漏
C
.
尿血、
血淋
D
.
便血、痔血
7.
下列属凉血止血药的是(
)
A
.
槐花、
白及
B
.
大蓟、
蒲黄
C
.
侧柏叶、
艾叶
D
.
地榆、小蓟
8.
功能收敛止血,
善治肺胃出血的药是
(
)
A
.
白及B
.
仙鹤草C
.
地榆
D
.
棕榈炭
9.
既止血,
又治肺热咳嗽、
痰多的药物是
(
)
网址
:
本文由
:
黄道益活络油
整理编辑
网址
:
A
.
侧柏叶B
.
槐花
C
.
白茅根
D
.
地榆
10
仙鹤草除具有收敛止血作用外,
还能
(
)
A
.
解 毒
.
利水B
.
清热
.
利水C止痢
.
杀虫D
.
凉血
.
止痢
二
.
多选
1.
下列哪些是三七的主治证(
)
A
.
咳 血B
.
吐血C
.
崩漏D、外伤出血E、瘀滞疼痛
2.
可收敛止血的药有(
)
A、白及B、地榆C、茜草D、棕榈炭E、血余炭
3.
以治便血为主的药物是(
)
A、侧柏叶B、槐花C、槐角D、地榆E、艾叶
4.
既可止血,又可化瘀的药物有(
)
A、蒲黄B、茜草C、三七D、血余炭E、地榆
5.
白及常用于何种出血证(
)
A、肺出血B
.
便血C、崩漏D、胃出血E
.
尿血
三
.
填空
1.
止血药以其药性的不同,可分为
药、
药、
药和
药四类。
2.
使用凉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时,当注意
。
3.
大蓟与小蓟均有
、
作
用,小蓟又兼能
,善治
。
4.
白茅根的功效是
,
。
用治
出血证,则善治
。
四
.
判断说明
1.
所有的止血药均须炒炭使用。
(
)
2.
三七为血证良药,凡出血均可用之。
(
)
3.
地榆、槐花同用,善治下焦血热之便血。
()
4.
棕榈炭可用治各种出血证。
(
)
5.
炮姜善治虚寒性崩漏下血,而艾叶善治虚寒之吐
血、便血。
(
)
6.
槐角止血作用强于槐花,但清热作用较弱,且能
润肠。
(
)
7.
小蓟与白茅根均善治尿血、血淋。
(
)
五
.
论述
1.
生姜、干姜、炮姜三者同出一源,其作用特点、
功效及主治病证有何异同?
2.
地榆、白及、艾叶、三七均可止血,其功效如何
表述?各用于何种出血?
附:答案
一
.
单选
1.B
2.B
3.B
4.B
5.A
6.D
7.D
8.A
9.A
10.C
二
.
多选
5. AD
三
.
填空
1.
凉血止血
化瘀止血
收敛止血
温经止血
2.
因易凉遏恋邪留瘀,不可单纯用于瘀滞性出血证
3.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尿
尿血、血淋
4.
凉血止血
清热利尿
尿血、血淋
四
.
判断说明
1.
×
说明:止血药不一定均要炒炭。
改错:一般而言,止血药炒炭可增强疗效,
但也有少数以生用为佳。
2.
√
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3.
√
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4.
×
说明:该药忌用于瘀血出血。
改错:棕榈炭用于多种出血,以无瘀血者
为宜。
5.
×
说明:两药所主病位颠倒。
改错:炮姜善治脾胃虚寒的吐血、便血;
艾叶长于治虚寒性崩漏。
本文由
:
黄道益活络油
整理编辑
6.
×
说明:槐角止血力弱于槐花。
改错:槐角止血作用较槐花弱,但有润肠
之功。
7.
√
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五
.
论述
1.
生姜、干姜、炮姜三者同出一物 ,相同点:均能
温中散寒,
治脾胃寒证,
不同点:
生姜为姜之鲜品,
辛味最重,辛散力强,走而不守,长于发汗解表,
作用偏于表,又能温肺止咳,多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及风寒束肺的咳嗽;又善温中止呕,
为呕家圣药,
治胃寒呕吐;
还能 解毒,
治鱼蟹中毒,
并解生南星、生半夏中毒。干姜为姜之干燥品,辛
味有所散失,< br>能守能走,
长于温中,
善治脾胃寒证,
实寒、虚寒均可选用;并能回 阳通脉,可配附子用
治亡阳厥逆证;还能温肺化饮,治寒饮伏肺,形寒
背冷、咳嗽气喘、痰多清 稀。炮姜由干姜经火炮制
而成,辛散全无,味苦而涩,守而不走,长于温经
止血,多 用于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对中焦虚
寒、脾不统血之吐血、便血尤为要药、并能温中止
痛止 泻,治虚寒性腹痛腹泻。
2.
地榆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对下焦血热所致
的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尤为适宜。白及收敛止
血,
多用于肺胃止血,
对无瘀血及 实邪者尤为适宜。
艾叶温经止痛,用于虚寒性出血,尤宜于下焦虚寒
所致的崩漏下血。三七化瘀 止血,可治体内外各种
出血证,对兼有瘀滞者尤为适宜。
止血药习题
一、
A
型选择题
1
.治血热之咯血、吐血、崩漏,最宜用的药是
( )
A
.大蓟
B
.小蓟
C
.地榆
D
.槐花
E
.白茅根
2
.治血热之血淋、尿血,首选的药是
( )
A
.大蓟
B
.小蓟
C
.地榆
D
.槐花
E
.侧柏叶
3
.药性寒凉而涩,能解毒敛疮的止血药为
( )
A
.大蓟
B
.小蓟
C
.地榆
D
.槐花
K
.白茅根
4
.具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之特点的药
物为
( )
A
.白及
B.
三七
C
.茜草
D.
五灵脂
E
.蒲黄
二、
B
型选择题
A.
大蓟
B
.小蓟
C
.侧柏叶· D.槐花
E
.白茅根
1
.凉血止血.清肝火的药物是
( )
2
.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的药物是
( )
A
.蒲黄
B
.茜草
C
.大蓟
D
.小蓟
E
.三七
3
.具有化瘀止血,兼有利尿功效的药物是
( )
4
.具有化瘀止血,凉血通经功效的药物是
( )
三、
D
型选择题
1
.治大肠积热便血,痔血,常相须而用的药是
( )
A
.白茅根
B
.地榆
C
.大蓟
D
.槐花
E
.仙鹤草
2
.白及之所以有止血作用,是因其
( )
A
.性寒入血
B
.味酸
C
.味涩
D
.质粘
E
.质腻
四、
X
型选择题
网址
:
本文由
:
黄道益活络油
整理编辑
网址
:
1
.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作用的药物为
( )
A
.大蓟
B
.小蓟
C
.地榆
D
.白茅根
E
.侧柏叶
2
.艾叶的适应证是
( )
A
.虚寒性崩漏
B
.寒性痛经
C
.宫冷不孕
D
.虚
寒性胎漏下血
E
.寒性咳喘
3
.具有凉血止血功效的药物有
( )
A
.大蓟
B
.小蓟
C
.茜草
D
.侧柏叶
E
.白茅根
五、填空题
1
.艾叶的用法,治咳喘宜
( )
;治出血证,多
( )
。
2
.蒲黄入煎剂宜
( )
;
( )
忌服。
3
.地榆配伍槐花,常用于
(
)
证;配伍黄连、木香,
常用于
( )
证。
六、改错题
1
.艾叶的功效为化瘀止血,散寒调经,止泻。
2
.化瘀止血药,只可用于瘀血内阻、血不归经之
出血证,其他出血证不宜用。
3
.三七的性味为甘微苦寒,功能化瘀止血,理气
止痛。
七、简答题
1
.何谓温经止血
?
2
.上血药为什么多炒炭用
?
3
.化瘀止血药既然能活血化瘀,为什么能用于出
血证
?
八、论述题
1
试述临床上如何选择使用止血药及如何随证配伍
< br>2
.白及与三七均为止血要药
,
其功效、适应证有何
不同
?< br>
利水渗湿药
一
.
单选
1.
下列中能清肝明目的药是(
)
A
.
金钱草B.
海金沙C
.
滑石D
.
车前子
2.
下列中兼能除痹、排脓的药是(
)
A
.
薏苡仁
B
.
茯苓
C
.
泽泻
D
.
木通
3.
茵陈蒿最常用于(
)
A
.
淋证
B
.
黄疸
C
.
水肿
D
.
痰饮
4.
功能下乳,又清心火的药是(
)
A
.
通草
B
.
木通
C
.
竹叶
D
.
穿山甲
5.
善于清利湿热而通窍止痛
.
为尿道涩痛要药的是
()
A
.
海金沙B
.
石韦
C
.
萆薢
D
.
瞿麦
6.
服用后可增加尿量的一类药是(
)
A祛风湿药B化湿药c清热燥湿药
D
.
利水渗湿药
二
.
多选
1.
功能健脾的药有(
)
A、猪苓B、茯苓
C
、薏苡仁D、苍术E、厚朴
2.
可用于风湿痹痛的药有(
)
A、车前子B、薏苡仁C、滑石D、萆薢E、苍术
3.
治疗肺热咳嗽可用(
)
A、虎杖B、车前子C、石韦D、地骨皮E、苍术
4.
下列中可用于肺痈的药有(
)
本文由
:
黄道益活络油
整理编辑
A、薏苡仁B、鱼腥草C
.
大黄D
.
败酱草E、芦根
5.
湿热黄疸可选用(
)
A、茵陈蒿B、金钱草C、大黄D
.
栀子E、白鲜皮
三
.
填空
1.
利湿而长于分清别浊,善治膏淋的药是
;利
尿通淋而善排石,常用于石淋及肝胆结石的药
是
。利尿通淋,善治血淋的药是
。
2.
白茯苓长于
;赤茯苓长于
;茯神
善于
;茯苓皮善于
。
四
.
判断说明
1.
车前子因善利小便而实大便,
故常用治湿盛水泻。
2.
木通为利尿通淋要药,但因气薄力弱,临床须大
量使用,方可奏效。
(
)
3.
茵陈蒿功善 清利湿热、退黄疸、临床上无论湿热
阳黄,还是寒湿阴黄,均可使用。
(
)
4.
茯苓性平力 缓
.
凡水湿内停之证
.
无论寒热均可使
用
五
.
简答
1.
茯苓与薏苡仁功用有何异同。
2.
简述茯苓与猪苓两药功用的区别。
六
.
论述
1.
清热燥湿、祛风湿、化湿、利水渗湿四类药均以
除湿为主 ,试比较各自的性能、功效和应用特点。
附:答案
一
.
单选
1.D
2.A
3.B
4.B
5.A
6.D
二
.
多选
1.B C
2.B D E
3.B C D 4.A B E
5.A B C D E
三
.
填空
1.
萆薢
金钱草
石韦
2.
健脾
清利湿热
安神
利水消肿
四
.
判断说明
1
、√
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2.
×
说明:木通有毒,用量不宜过大。
改错:木通为利水渗湿要药,但因苦寒甚
重,用量不宜过大。
3.
√
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4.
√
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五
.
问答
1.
茯苓与薏苡仁均能利水渗湿、健 脾,同可用于
水湿内停之证。但茯苓作用较强,又可安神,
可用于心脾两虚的心悸、失眠;薏苡 仁作用较
弱而性微寒,尚有清热排脓、除痹之功,可用
于风湿痹痛、肺痈、肠痈等证
2.
茯苓与猪苓来源相近,功能相似,并为水湿内
停诸症常用药。
但茯苓利水力平缓,
又善健脾、
安神,常用于脾虚证及心脾两虚的心悸失眠。
六
.
论述
1.
清热燥湿、祛风湿、化湿、利水渗湿四类药 均以
祛湿为作用核心,但各有特点:清热燥湿药性味苦
寒,以清热为主,燥湿为次,主祛湿热之 邪,适用
于黄疸、泄痢、淋证、带下、湿疮、湿疹等机体各
部湿热为患之症;祛风湿药辛散苦燥 ,主祛肌肉、
经络、
筋骨、
关节等处风湿邪气,
适用于风湿痹痛;
化 湿药辛香温燥,善入脾胃化中焦湿浊之邪,主治
湿困脾胃,运化失职之症;利水渗湿药则以甘淡渗
利为特点,主入肾、膀胱,以促使小便通畅,增加
尿量为作用途径,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痰饮、< br>泄泻、淋证、黄疸、湿疹、湿疮等水湿停留之症。
网址
:
美沙芬-
美沙芬-
美沙芬-
美沙芬-
美沙芬-
美沙芬-
美沙芬-
美沙芬-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17:4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7980.html
-
上一篇:皮科中药功用
下一篇:血小板减少饮食禁忌和营养食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