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胆固醇-
浮针疗法治疗膝关节疼痛
一
膝关节侧副带损伤
膝关节内外侧各有一条韧带。内侧副韧带又称胫侧副韧带,是膝关 节组织的主
要支柱。其浅层呈三角,是一条坚韧的宽带;深层是关节囊的增厚部分,与内
侧半月 板相连。此韧带起于股骨内收结节远侧端,在关节平面
4cm
处,止于胫
骨的内侧面。 其后缘与关节囊相连,前缘与股四头肌扩张部和膑韧带相连。因
此
,
内侧副韧带的布局 能强力控制膝关节的所有活动。
外侧副韧带起于股骨外上髁,止于腓骨小头。
病员有明显外伤史,伤后膝关节内侧或外侧疼痛、肿胀,有时有瘀斑,膝关节
不能完全伸直,走路用 足尖用力。检查压痛点对诊断有帮助。
内侧副韧带损伤时,压痛点在股骨内上髁,也可在胫骨内髁附着部。
膝关节分离试验阳性。
慢性内侧副韧带损伤,仅有膝关节内侧酸胀痛,压痛点在股骨 内上髁或胫骨内
髁。外侧副韧带损伤压痛点在股骨外上髁及腓骨小头。
X
线检查:可帮助了解损伤程度。
二
胫骨内髁炎
胫骨内髁炎是胫骨内髁的无菌性炎症的表现,临床主要为膝关节屈伸活动 膝内
侧疼痛,患者能明确指出痛点,痛点范围如小指腹大,距膝关节间隙
1cm
左右。
以往曾将此病诊断为内侧副韧带损伤。
膝关节伸屈活动时膝关节内侧疼痛,疼痛局限 于胫骨内侧髁骨凸部,上下楼梯
时疼痛明显,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当受风寒湿侵袭或天气变化时, 有预
感或疼痛加重。
膝关节外形正常,无红肿,关节屈伸活动正常,于胫骨内髁骨凸 部有明显压痛,
范围大小尤如小指腹;当膝关节伸直或微屈位时,再使小腿外旋,可使疼痛加
重 。
X
线检查:无异常发现,可排除其它骨质疾病。
三、髌下脂肪垫劳损
髌下脂肪垫为三角形,位于髌韧带的后面,胫骨上端前面三角区 域之间,有充
填此腔,滑润关节的功能
膝关节前部疼痛、酸胀、沉重、发凉,当风寒 湿刺激时,可使症状加重,疼痛
可沿小腿前方传至足背与足趾,引起局部不适或疼痛;更多的是向膝关节 后方
放散,引起腘窝部不适或疼痛,严重者引起足跟痛,甚至走路跛行。
病程较长且 病情严重者,可有膝关节松弛,股四头肌萎缩或肌张力减低,膝关
节在伸直运动时疼痛加重,但膝关节不 肿胀。
髌下脂肪垫试验阳性。
X
线检查:无异常发现,但可排除 膝关节骨质性疾病。如膝关节结核、肿瘤等。
本病应注意与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等疾病相鉴 别。
四、髌骨软化症
本病主要原因是髌骨关节面损伤和劳损所致,多发生 在青年人和中年以前,主
要症状为膝前区不适和疼痛,半蹲位时疼著为本病特点,疼痛一般局限在髌骨< br>后方。当膝关节伸屈活动时疼痛加重,如久坐起立、上下台阶时。早期疼痛呈
间歇性,时轻时重, 晚期持续性。病人感关节僵硬,活动不灵,有时髌骨下出
现响声。
检查膝关节一般无 肿胀,股四头肌亦可无萎缩,髌骨处有压痛及叩击痛,向侧
方推动髌骨时,疼痛加重。当膝关节伸屈活动 时,髌前可触及细微摩擦音。股
四头肌抗阻试验阳性。另外还要检查有无结构异常,如髌骨脱位及膝内、 外翻
畸形等。
X
线片可见髌股关节间隙变窄、边缘骨刺以及髌骨关节面粗糙 、硬化和残缺等。
诊断不明时,可进一步作关节镜检查确诊。
五、胫骨粗隆骨骺炎
胫骨粗隆骨骺炎,又称胫骨结节骨软炎、胫骨结节骨软骨病、胫 骨结节无菌性
坏死。本病多发
10~17
岁的青少年,男多于女,特别是喜欢跳跃、踢 足球、蓝
排球、奔跑、爬山等运动时,易发生此病。起病缓慢,逐渐出现一侧胫骨结节
肿大、隆 起,局部疼痛。也可于一次剧烈运动后,局部微肿、疼痛,活动可使
疼痛加重,休息后疼痛减轻或消失。 尤其是上下楼梯、上坡时明显,严重者可
有跛行。抗阻力伸膝关节时,由于股四头肌猛力收缩,通过髌韧 带牵拉胫骨结
节骨骺,而产生剧烈疼痛。
局部压痛明显,伸膝乏力,并腿下蹲试验阳性。
X
线检查:胫骨结节前方软 组织肿胀,骨骺密度增高,碎裂或舌状翘起,有时可
看到碎骨片向外移位,有的在髌韧带里看见分离的骨 块,胫骨结节相对的胫骨
部位变得凹陷,边缘不规则,有时骨骺下与干骺端愈合。
六、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为纤维软骨组织,也叫半月软骨,介于股骨两髁与胫骨平台之 间,附着
于胫骨两髁的边缘。作用是加深胫骨髁的凹度,以适应股骨髁关节面的弧度,
使膝关节 稳定。
1
、多有膝关节外伤史
2
、症状与体征:
肿:关节肿胀
痛:行走后关节内疼痛
萎:股四头肌萎缩
响:活动时关节内有响声
交锁:活动时膝关节突然卡位,经活动后可解锁
无力:特别是走下跛路时易跪倒
不稳:行走时有脱位样不稳感
3
、检查时:
关节间隙有压痛,膝关节过伸或过屈时疼痛
麦氏试验阳性,研磨试验阳性,重力试验阳性
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名变形性膝关节病、退行性膝关节病、增生性膝关节炎、
肥大性膝关节炎、软骨 软化性膝关节病等,属于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失调性活
动性动力疾病,是全身性易感因素和局部机械性因 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节主动活动时疼痛并伴有磨擦音,上、下楼梯时尤为明显。急性发作的 病人,
关节肿胀严重,触痛明显,浮髌试验阳性,从关节腔中可抽出大量淡黄色积液。
在比较消 瘦的病人,可见关节四周多有隆起,正常关节圆滑外观消失。按压髌
骨时可有疼痛和摩擦感。髌骨下脂肪 增生、肥厚、硬化的病人,可从髌腱方触
到肿块。若肥厚的滑膜、破裂的半月板、游离体或髌下脂肪垫在 关节活动时长
于两关节面之间,可发生关节绞锁。急性期的病人,股四头肌痉挛,后期股四
头肌 明显萎缩,关节不稳,容易打软。由于周围骨赘形成和韧带等软组织骨化,
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变小,严重 者关节可固定于半屈曲状态。
X
线表现:病变早期,
X
线检查可无 明显阳性发现,随病程进展,髌骨后上角或
后下角有骨质增生,外伤后,增生的骨赘可形成骨折。在髌骨 中部与股骨髁相
关节的部位可见骨质硬化,髌骨轴位片显示髌股关节间隙狭窄。胫股关节间隙
可 见一侧狭窄,狭窄的一侧关节边缘有骨刺形成,关节面软骨下骨质硬化,其
下可见小的囊肿形成,胫骨髁 间嵴的圆滑的外观消失,代之以高而尖的髁间嵴。
八、膝部滑囊炎
膝关节 周围有许多滑囊,正常情况下囊内有少许滑液,以适应膝关节活动和肌
腱滑动,当有炎症时,则渗出增多 ,出现肿胀疼痛。
临床常发生病变的有髌前皮下囊,位于髌骨与皮肤之间;髌下皮下囊,位于 髌
韧带与皮肤间;髌上滑囊多与膝关节腔相通;胫骨粗隆皮下滑囊,位于粗隆与
皮肤之间;半膜 肌滑囊位于半膜肌下端深面;股二头肌腱滑囊,位于股二头肌
腱与腓侧副韧带之间;腓肠肌内侧头下滑囊 等。
一般无明显外伤史,逐渐发现在膝关节附近好发部位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疼痛 包
块,皮肤不发红。表浅者扪及清楚的边缘,并有波动感;位于深处者,边缘不
清,不易测出波 动。如滑囊不与膝关节相通,按之肿块体积大小不变;与膝关
节相通时,按压体积缩小。关节活动一般不 受影响。但疼痛剧烈时,患膝不能
充分屈伸。如有感染,则疼痛剧烈,且肿块表面皮肤有红、肿、热表现 、体温
升高、白细胞增多等。滑囊穿刺时,慢性者可抽出清晰滑液,急性多为血粘液,
合并感染 时可抽出浓液。根据临床表现、职业与工作姿势以及外伤史等,诊断
多不困难。
九、腘窝囊肿
腘窝囊肿来源有二:即膝关节后关节囊和腘窝部滑囊,腘窝部滑囊最常见的是
腓肠肌
—半膜肌滑囊,此滑囊可经关节囊的后壁小孔与关节腔相通。
主要症状为腘窝内肿块 ,病情发展缓慢,局部可有轻度酸痛,膝关节伸直时,
肿块增大凸起明显,张力增加,触之变硬;屈膝时 陷入腘窝内,张力变小、变
软。半屈时肿块可上下、左右推移,有饱满波动感。如与关节腔相通,用力挤
压时,肿块可缩小或消失。有些患者在关节做快速屈伸活动时,囊肿即可膨胀。
膝充分伸直时, 瓣膜孔关闭,肿胀一直不退;膝屈曲时,用力按压囊肿可使液
体流回关节腔,囊肿变小。
十、滑膜皱襞综合症
膝关节内的滑膜皱襞增生肥厚、粘连,出现膝关节内结构紊乱, 有疼痛、肿胀
和不稳等临床现象,称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症。
多有外伤史。膝上和内 侧间歇性疼痛是其常见症状。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可
缓解。膝屈伸时伴有弹响,为肥厚皱襞滑过股骨髁 部所致。部分患者膝部活动
时有摩擦感或阻挡感,病史长的病人可有股四头肌萎缩。髌上或髌内、外侧有
压痛,这些位置的差异往往表示滑膜皱襞的位置和严重部位。少数病人有关节
积液。当关节软骨 变性剥脱,形成关节内游离体时,则可有膝关节交锁现象。
X
线平片无异常发现,关节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十一、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
膝关节受伤后关节内有撕裂感,关节松弛,失去原有的稳 定性。膝关节明显肿
胀,关节内积血,疼痛,活动功能丧失,抽屉试验阳性。
X
线照片 检查,有时可
见胫骨棘撕脱之骨片。
十二、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
外伤后伸膝功能障碍,膝关节呈僵硬状,股四头肌腱部可扪到粘连成块的硬结,
股四头肌收缩时髌骨不能 上下移动或只有微动,
局部按压有疼痛。
X
线照片应排
除其它骨性疾病。
十三、小腿三头肌损伤
急性损伤即显示局部肿胀、疼痛、压痛,并有广泛性皮 下出血,步行功能障碍,
小腿屈曲受限。慢性损伤者肿胀不明显,只自觉局部疼痛,被动牵拉或主动的< br>收缩小腿后部肌肉均感觉损伤部位疼痛。
十四、腓肠肌瑾痉挛与损伤
腓肠肌为小腿后群浅层肌肉,以内侧、外侧两头分别起于股骨的内、外侧髁的
后面,两头合成肌腹后, 在小腿中份行成扁腱。
腓肠肌痉挛时,小腿后部肌肉挛缩、僵硬、疼痛;急性损伤者小腿肿胀 、疼痛,
局部可有瘀血,行走活动困难;慢行劳损者,小腿后面酸痛、发胀、小腿沉重。
走路多 以足尖着地行走,不敢用全足着地负重,否则疼痛,因而可出现跛行。
检查:腓肠肌痉挛者, 小腿后侧发硬、隆起;局部有压痛;慢性劳损,小腿后
侧无明显肿胀,可触到硬块,局部有压痛。病程久 者,可有肌张力减低,甚至
发生肌肉萎缩。
十五、风湿性关节炎
多有链球菌感染病史。急期可呈多发性及游走性关节酸痛。多发生在大关节。
可伴有肿痛和结节、红斑; 慢性期仅感关节酸痛。化验检查:抗“O”在
1
:
500
以上;或血沉增快; 或抗链激酶超过
80U
以上,或抗透明质酸在
128U
以上;或
“C ”反应蛋白阳性,
X
线片无骨质损害。
浮针治疗方法
1
浮针针刺方法:
对于膝部疾病引起的疼痛,病痛在腘横纹及髌骨以上 者,进针点多选题取在
大腿,方向向下直对痛点,病痛在腘横纹及髌骨以下者,进针点多选取在小腿部,针刺方向向上,膝前病痛,小腿部进针点应稍低,以免针尖刺激胫骨粗隆
而引起疼痛和出血。< br>
髌下脂肪垫损伤的压痛部位在髌骨深层髌韧带的两侧,因为知觉干涉的阻拦效应,若进针点取在小腿前缘,针刺的效应常常不能越过有一定坡度的髌韧带,
因此可用小号针在髌 韧带部位进针,可显效。
腿部病痛可根据情况选择进针点,
若疼痛范 围较大,
可从上、
下部分别进针,
或从一侧并排进针。
2
疗效
对于膝部病痛,
浮针疗法的疗效多数情况下较好,有时可收针入痛除之神效,
但侧副韧带、交叉韧带损伤等疾病,因为韧带组织的修复能力较差,效果 一般,
常需多次治疗。
对于半月板损伤引起的疼痛,浮针疗法可缓解,但不能彻底解决,需综合治
疗。
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和膝部畸形等,浮针疗法效果欠佳,仅可用于暂时缓解
疼痛。
膝部滑囊炎需多次治疗,多需配合其他治疗。
可用于 缓解腘窝囊肿的疼痛,但不能使囊肿消失;若浮针治疗后,可提高局
部痛阈,此时针刺或挤压囊肿可提高 耐受力,减少疼痛感。
3
浮针体会
膝部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浮针疗法是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br>对于前膝部的病痛,治疗时膝关节下方垫高,使屈伸角约成
150
度,这样便
于 进针。
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亦较好,但因常呈游走状态,需作持久治疗。
对某些膝关节退变性疾病,有时虽无疼痛,但有关节活动障碍,此时,浮针
治疗同样有效。
在确定没有骨折等病时,可适当配合推拿手法治疗。
部分腿部病痛可能是腰部疾患引起,若单纯在疼痛部治疗,远期疗效可能欠
佳,应注意加以鉴别
浮针疗法
百科名片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的浮针等针具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的
针刺疗法,是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是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
宝
贵 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尤其是现代针刺研究的成果,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快
捷确切、操作方 便、经济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对临床各科,特别是疼痛的治疗有着较为
广泛的作用。
目录
[
隐藏
]
基本信息
针灸的适应症
浮针疗法
-
概论
浮针疗法
-
浮针疗法的发展
适应症的开拓
操作特点
疗效特点
针刺前的准备
基本信息
针灸的适应症
浮针疗法
-
概论
浮针疗法
-
浮针疗法的发展
适应症的开拓
操作特点
疗效特点
针刺前的准备
?
?
?
?
?
?
针刺操作
针刺常见并发症
浮针疗法注意事项
图书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
编辑本段
]
基本信息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浮针在非病痛区域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手法的针
刺疗法,具有痛苦极小、无 副作用、见效快、适应症广等特点。
新近研究表明:传统针 刺方面起作用的正是浅筋膜中的主要组织:皮下疏松结缔
组织。浮针疗法不像传统针刺一样深入多层组织 ,仅仅作用在浅筋膜,力专效宏。
浮针疗法仅仅刺激非病变 部位的浅表皮下组织,所以非常安全,比传统针灸、推
拿还要安全。
浮针疗法刺激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面积是传统针刺的
20-30
倍,
所以其疗效也大
大提高:(
1
)只要是适应症,每次都当场见效,需要针刺的穴位( 进针点)大大减
少;(
2
)每次只要一两个进针点,传统针灸需要
10-20
个穴位;(
3
)治疗的次数大
为缩短,一般慢性病变
3-4
次即可,而传统针灸一个疗程就需
7-10
次。
[
编辑本段
]
针灸的适应症
关于 其适应症,一般来说,只要是针灸的适应症,浮针疗法多能胜任,现在我们
的临床还表明:
中医 内科的适应症,
浮针疗法常有很好的疗效。
具体来说,
大体如下:
慢性头痛、 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腕管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
劳损、膝关节炎、踝关节陈旧性 损伤、带状疱疹后遗痛、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胃痛
(
慢
性胃炎胃溃疡
)
、泌尿道结石、慢性附件炎、宫颈炎、痛经等等。
降低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09:5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7457.html
-
上一篇:肽好生活肽软骨胶原蛋白肽改善膝关节
下一篇:髌骨顺古安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