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最新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大全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7 00:28

湿疹偏方-

2021年2月7日发(作者:宫颈息肉手术后)

1.
阴道穹隆:子宫颈与阴道间的圆周状隐窝,称为阴道穹隆,

按位
置分前,后,左,右
4
部分,其中后穹隆最深,与盆腔最

低的直
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穿刺或引流。

2.
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为

~



非孕期长约
1cm
上端因解剖上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下

端因在
此处子宫内膜转变为子宫颈黏膜,称为组织学内口。

3.
子宫下段:妊娠后子宫峡部变软,逐渐伸展拉长变薄,扩展

成宫
腔的一部分,临产后伸展至

7~iocm
成为产道一部分,称


~
,是
产科手术学的重要解剖结构。

4.
真骨盆(小骨盆):是胎儿娩出的骨产道。

5.
月经: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

及出
血。

6.
排卵:卵细胞和它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


~


7.
围绝经期: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
1
年内的时期。

8.
受精:获能的精子与次级卵母细胞相遇于输卵管,结合形成

受精
卵的过程称为
~


9.
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10.
母胎界面:胎儿血和母血不直接相通,之间隔有绒毛毛细血


壁,绒毛间质及绒毛滋养细胞层,构成

~
,有胎盘屏障作用。

11.
胎膜:是由外层的平滑绒毛膜和内层的羊膜组成。

12.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妊娠晚期仰卧位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



腔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血量减少使血压下降,形成



13.
早孕反应:在停经
6
个月左右出现畏寒?头晕?流涎?乏力?


睡?缺乏食欲?喜食酸物?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症
状,

称为
~


14.
黑加征(
Hegar sign

:
阴道粘膜和宫颈阴道部充血呈黑蓝

色,停经
6~8
周时,双合诊检查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


之间似不相连,称为
~


15.
胎姿势: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称为
~


16.
胎产势: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为
~


17.
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为
~


18.
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

~


19.
流产:妊娠不足
28
周,胎儿体重不足
1000g
而终止者,称


~


20.
分娩:妊娠满< br>28
周(
196
日)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自临

产开始到由母体娩出的全过程,称为
~


21.
早产:指妊娠满
28
周至不足
37
周期间分娩者。

22.
足月产:妊娠满
37
周至不满
42
足周(
259~293
日)期间分

娩,称为
~


23.
过期产:妊娠满
42
周(
294
日)及以上分娩, 称为过期产。

~


24.
过期妊娠:平时月经周期规律,妊娠达到或超过

42
周(》

294
天)尚未分娩者,称为
~
25.
异位妊娠(宫外孕):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
~


26.
小于孕龄儿
SGA
是指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应有体重第

10
百分
位数以下或低于其平均体重

2
个标准差的新生儿。

27.
前置胎盘:妊娠
28
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达


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是妊

娠晚
期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妊娠期阴道流血最常见的原因。

28.
完全性前置胎盘:或称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完全覆盖


颈内口。

29.
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部分覆盖宫颈内口。

30.
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下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到达宫颈


口,但未超越宫颈内口。

31.
胎盘早剥:妊娠
20
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


出后,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

~


32.
子宫胎盘卒中:又称库弗莱尔子宫,胎盘早剥内出血急剧增

多,血液积聚于子宫壁之间,胎盘后血肿压力增加,血液浸入


宫肌层,引起肌纤维分离,断裂甚至变性,当血液渗透至子

宫浆
膜层时,子宫表面呈现紫黑色瘀斑,称为

~


33.
围产期:指从妊娠满
28
周(即胎儿体重》
1000g或身长》

35cm
至产后
1
周。



34.
推算预产期
EDC
按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月份减
3
或加
9
,

数加
7


35.
髂棘间径
IS
:
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

离,正常值
23~26cm
36.
髂嵴间径
IC
:
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

离,正常值
25~28cm
37.
骶耻外径
EC
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


5
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

正常值
18~20cm

38.
坐骨结节间径
IT:出口横径
TO
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向腹部


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

8.5~9.5cm


39.
对角径
DC
为骶岬上缘中点到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

正常值

12.5~13cm,
此值减去
1.5cm~2cm
为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称

为真结合径,正常为
11cm


40.
胎心率基线
BFHR
指在无胎动和无子宫收缩影响时,
10



以上的胎心率平均值。

41.
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包括子宫收


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

42.
缩复作用(名解意义可做简答):子宫收缩时肌纤维缩短变

宽,间歇期肌纤维不能恢复到原长度,经反复收缩,肌纤维越


越短,使宫腔内容物逐渐缩小,迫使胎先露部下降及宫颈管

逐渐


缩短直至消失,此为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

43.
骨盆轴: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假想曲线,称为

~
。此轴上


向下向后,中断向下,下段向下向前,分娩时,胎儿沿此轴

完成一系列分娩机制,助产时也应按骨盆轴方向协助胎儿娩出。

44.
骨盆倾斜度:指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


角度,一般为
60
°。

45.
生理缩复环: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段肌壁越

来越厚,而下段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由于子宫上下段的肌壁


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形成一环状隆起,称为

46.
~


分娩机制:指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


的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47.
衔接:胎儿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


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
~


48.
下降: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
~
,是胎儿娩出的首要


件。

49.
内旋转:胎头围绕骨盆纵轴向前旋转,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


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动作称为
~


50.
复位:胎头娩出后,为使胎头与胎肩恢复正常关系,胎头枕


再向左旋转
45
°,称为
~


51.
夕卜旋转

胎肩在骨盆内继续下降,前肩向前向中线旋转

45
°
时,胎儿双肩径转成与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方向,胎头枕




则需在外继续向左旋转
45
°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

称为
~


52.
见红:多数孕妇在临产前
24~48
小时内,因宫颈内口附近的


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剥离,毛细血管破裂有少量出血并与宫颈

管内
黏液栓相混,经阴道排出,称为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比

较可靠
的征象。

53.
总产程
(total stage of labor):
即分娩全过程,指从开始

出现规律宫缩直到胎儿胎盘娩出的全过程。

54.
胎头拨露: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


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称为

~


55.
胎头着冠: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不


回缩,称为
~


56.
难产
(
异常分娩
)

P187
57.
产力异常: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


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子宫收缩力异常,简称产力


常。分为子宫收缩力乏力和子宫收缩力过强,每类又分为协

调性
子宫收缩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

58.
狭窄骨盆:骨盆径线过短或形态异常,致使骨盆腔小于胎先


部可通过的限度,阻碍胎先露部下降,影响产程顺利进展,

称为
~


59.
均小骨盆:骨盆外形属正常女型骨盆,但骨盆三个平面个径

湿疹偏方-


湿疹偏方-


湿疹偏方-


湿疹偏方-


湿疹偏方-


湿疹偏方-


湿疹偏方-


湿疹偏方-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00:2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6589.html

最新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大全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