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药-
除寒
酸疼,
同时,按照老师的穴位组合进行了判断:包括三焦的 支沟、心经的灵道,胆经的阳辅,肾经
的复溜
后在以上穴位都贴了对应的不同穴位贴。
我想我这个可能因为时间太长, 体质虚弱。早期的手受寒,以及后来坐写字楼的腿脚受寒,
导致小肠经和膀胱经都有寒邪。
每个同学仔细回想自己的病因,先判断,再处理为上策。
老师 的除寒组合贴里有完整的说明。
也可以参看我周五在处理完我的穴位后,
发的除寒组合
贴的穴位组方帖子
你检查一下,手太阳小肠经的左侧前谷穴,检查一下左臂三焦经 的支沟穴,心经的灵道穴,
如果酸疼,就按照老师除寒组合贴的方法,对应处理
详见另一个帖子,除寒组合贴的穴位图
左前谷穴、左通谷穴、左灵道穴、左复溜穴、或者左支沟穴、左阳辅穴
首先通过按压以上穴位判断是否受寒,寒气驻留这些经络内
前谷穴
[
定位
]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
第
5
指掌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
解剖
]
有指背动、静脉;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
主治
]
头痛,目痛,耳鸣,咽喉肿痛,乳少,热病。
[
配伍
]
配耳门、翳风治耳鸣。
[
刺灸法
]
直刺
0.3
~
0.5
寸。
[
附注
]
手太阳经所溜为
“
荥
”
。
足通谷穴
[
定位
]
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
5
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
[
解剖
]
有趾跖侧动、静脉;布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
[
主治
]
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狂。
[
配伍
]
配大椎治项强。
[
刺灸法
]
直刺
0.2
~
0.3
寸。
[
附注
]
足太阳经所溜为
“
荥
”
。
阳辅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
[解剖]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 ]偏头痛,目外眦痛,缺盆中痛,腋下痛,瘰疬,胸、胁、下肢外侧痛,疟疾,半身
不遂。
[配伍]配陵后、飞扬、金门治下肢痿痹瘫之足内翻畸型。
[刺灸法]直刺0
.
5
-
0
.
8寸。
[附注]胆经经穴。
支沟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
深层有前臂骨 间背侧和掌侧动、
静脉;
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
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
经。
[主治]暴喑,耳聋,耳鸣,肩背痠痛,胁肋痛,呕吐,便秘,热病。
[配伍]配天枢治大便秘结;配双侧支沟治急性腰扭伤、胁痛。
[刺灸法]直刺0
.
5-1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经穴。
灵道:有平静心神、减缓心律、调节神志的作用。
[
定位
]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
1.5
寸。
[
解剖
]
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 布有前臂内侧皮
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
主治
]
心痛,暴喑,肘臂挛痛。
[
配伍
]
配心俞治心痛。
[
刺灸法
]
直刺
0.3
~
0.5
寸。
[
附注
]
手少阴经所行为
“
经
”
。
当药-
当药-
当药-
当药-
当药-
当药-
当药-
当药-
本文更新与2021-02-06 22:3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6365.html
-
上一篇:肺癌手术后背部疼痛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左后背肩胛骨下方痛是什么原因?揭秘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