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传染几率-
有毒有害气体防护知识
1.
1.1
硫化氢
物化性质
(1)
分子式:
H
2
S
(2)
分子量:
34.06
(3)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恶臭的气体
(4)
相对密度:
1.13(
空气=
1)
(5)
熔点:-
85.5
℃
(6)
沸点:-
60.4
℃
(7)
溶解性:溶于水,溶于乙醇
(8)
爆炸极限
4.0
~
46.0%
1.2
危害:
(1)
侵入途径:吸入、经皮肤吸收
(2)
健康危害: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短期
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
眼痛、
流涕、
咽喉部灼热感、
咳嗽、
胸闷、头痛、乏力、意识模糊等。部分患者会有心肌损害。重者可出
现脑水肿、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mg/m3
以上
)
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
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 ,发生闪电型死亡。
1.3
防护措施:
(1)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排风和全面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
洗眼设备。
(2)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
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正压式自给式呼吸器。
(3)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睛。
(4)
防护服:穿防静电服。
(5)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6)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沐浴更衣,保持良
好的卫生习惯。
1.4
急救方式:
(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彻底冲洗、就医。
(2)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15
分钟、
就医。
(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并休息。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吸氧、就医。
1.5
泄漏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
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
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
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防护服。切断气源,喷水稀释、溶解,抽
排
(
室内
)
或强力通风
(
室外
)
。
如有可能,
将残余或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水
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或是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
装止回装置以防溶
液回流。
2.
2.1
一氧化碳
理化特性
(1)
分子式:
CO
(2)
分子量:
28.01
(3)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的气体
(4)
相对密度:
0.967(
空气
=1)
(5)
熔点:
-199.1
℃
(6)
沸点:
-191.4
℃
(7)
溶解性: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但易被氨水吸收
(8)
爆炸极限:
12.5
~
74.2%
2.2
危害
(1)
侵入途径:吸入
(2)
健康危害: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由于
CO
与血红蛋白结 合能力远强于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
进而使能
与氧气结合的血红蛋白数量急剧减少,从而 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
导致人体窒息死亡
2.3
防护措施
(1)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自吸过 渡式防毒面具
(
半面
罩
)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空气呼 吸器、一氧化碳过滤
式自救器。
(2)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睛。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3)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4)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验。避免高浓度吸
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2.4
急救措施
(1)
吸入:迅 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
医。
(2)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 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
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2.5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 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
150m
,严格限制出入。切
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
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 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
将漏出气用排风 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
喷头烧掉。
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
凹地焚之。
漏 气容器要妥善处理,
修复、
检验后再用。
3.
3.1
氨气
理化特性:
(1)
分子式:
NH
3
(2)
分子量:
17.031
(3)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味
(4)
相对密度:
0.6(
空气
=1)
(5)
熔点:
-
77.7℃
(6)
沸点:
-
33.5℃
(7)
溶解性:极易溶于水
(8)
爆炸极限:
15
~
28%
3.2
危害
(1)
侵入途径:吸入、经皮肤吸收
(2)
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
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
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 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 呼吸
窘迫综合征,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氨还是一种碱性物质,
它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 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
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 。浓度过
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
搏和呼吸停止
(3)
中毒表现
①
轻度吸入氨中毒表 现有鼻炎、咽炎、喉痛、发音嘶哑。氨进入气
管、支气管会引起咳嗽、咯痰、痰内有血。严重时可咯血及 肺水
肿,呼吸困难、咯白色或血性泡沫痰,双肺布满大、中水泡音。
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 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②
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 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
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
氨的浓 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③
急性轻度中毒:咽干、咽 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胸闷及轻
度头痛,头晕、乏力,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
艾滋病传染几率-
艾滋病传染几率-
艾滋病传染几率-
艾滋病传染几率-
艾滋病传染几率-
艾滋病传染几率-
艾滋病传染几率-
艾滋病传染几率-
本文更新与2021-02-06 22:2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6351.html
-
上一篇:有毒有害气体 标准值..
下一篇:有毒有害气体防治管理制度详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