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张丹名老中医治疗肿瘤经验王三虎教授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6 20:51

2011春节-

2021年2月6日发(作者:晚上睡觉多梦)
名老中医治疗肿瘤
50
年经验
(
王三虎教授
)





导读:大家公认的《伤寒论》中直接描述肿瘤的条文可
以说只有第

167
条:
“病胁下素有痞,
连在脐旁,
痛引少腹,
入阴筋者,此名脏结, 死。
”但经典就是经典,
《伤寒论》作
为中医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也具有经典著作所 具有的“初
读还比较好理解,每一次读都有不同感受,常读常新”的特
质。我读《伤寒论》40
余年,感悟颇多。但在
2008

7

我的代表作
《中医抗癌临证新识》
定稿之时,
我还不敢说
《伤
寒论》与肿瘤有多 大关系。所以上有《内经》
,下有《金匮
要略》
《千金方》与肿瘤的关系而独缺《伤寒 论》

《伤寒杂
病论》自晋代王叔和重新编次改名《伤寒论》以来,不少医
家 长期认为书中的六经辨证理论只适于指导外感病,直至清
代,始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如柯韵伯说:“仲景之六经,
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
六经之节制。< br>”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首次提出“以六
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
。当代医家陈亦 人后来居上,对
“六经钤百病”多有所发挥。但百病是否包括肿瘤,专家避
而不谈,当然也不是 一个口号所能服人的。只能以事实为依
据,理通为准绳。近几年来,随着临床阅历渐丰,经方感悟
愈多,我顿觉《伤寒论》与肿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写
不足以释然,唯有一吐为快。

一、太阳经

太阳经主人体之表,为诸经之藩篱。风为百病之长,风邪袭
人, 太阳首当其冲。风寒袭表,肺失宣降,津液不循常道,
到处流动成饮,日久凝聚成痰,不仅阻塞气道,也 可阻塞食
道,进而造成气机滞涩,吞咽不利。一方面,痰饮上犯,吐
涎沫不绝;一方面,脏腑失 却濡润,肠道干涩,便如羊屎。
这两个症状就是判断食道肿瘤预后的“金标准”
。吐涎沫越多,大便越干涩难解,预后越差。对于舌体胖大,阳虚明显
者,
我经常用小青龙汤原方获效 ,
可谓阴霾散尽,
阳回津生。
风邪随经入腑,影响膀胱气化,水津不布,少腹乃至腹部 胀
大、下肢水肿不消,这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难症,五苓散
就是的对之方。若血水互结,或寒 邪化热,伤血动血,瘀血
在少腹不去,硬满疼痛,腹部肿瘤尤其是妇科恶性肿瘤经常
遇到这种情 况,我取抵当汤的水蛭、虻虫活血化瘀,力量强
大而不伤正气。其中水蛭用
12
克,虻 虫用
3
克,都已经高
出现在《中国药典》规定的
3
克和
1. 5
克的常用量。根据就
是《伤寒论》抵当汤用水蛭三十个、虻虫三十个,我就不信
汉代 的水蛭、
虻虫比现代的小那么多。
寒主凝涩,
与风相合,
深入经络脏腑,损筋 伤骨,疼痛难忍,表现在肿瘤临床往往
是癌症骨转移的证候,
与麻黄汤证的
“头痛身痛 ,
骨节疼痛”
常有相合,可大胆用之。阳和汤用麻黄,
《日华子本草》谓
麻黄 “破癥坚积聚”
,良有以也。麻黄是我们学的第一个中
药,麻黄汤则是第一个方剂。但是,好多 中医,一辈子都没
用麻黄汤的机会。因为老师讲了,麻黄发汗力强,麻黄汤是
发汗之峻剂。实际 上,麻黄用
12
克,也未必能达到汗出透
彻的效果。所以,张锡纯用麻黄汤加知母,现 代人用越婢汤
加阿司匹林,均是增强其发汗作用。还有,太阳变证的半夏
泻心汤证,进一步发展 ,就由寒热错杂到“寒热胶结”了,
所以半夏泻心汤就是我在临床上治疗胃癌的基本方。

二、阳明经

阳明经涵盖了胃与大肠。火热内盛之人,邪入阳明易化热成
积, 使腑气不通。便秘是肿瘤临床特别常见的症状,往往要
从阳明入手。三承气汤、麻子仁丸自然常用,但由 于肿瘤患
者的特殊性,单纯使用原方的机会不多,使我只能执其法而
不拘其方。我体会到,便秘 之所以难治,一个是患者使用吗
啡类止痛药的副反应太大,一个是三承气汤的症状不典型,
还有 一个可能是麻子仁丸还不够全面或完善。麻子仁丸用白
芍通便已经超出现在中医的常识了,但不用石膏就 说不通
了。
既然脾受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光润肠通便是不行的,
一定要解 决为什么脾受约束的问题。
“浮则胃气强”
,胃热太
盛,伤津耗液才是关键,经证和腑 证,可以同时并见。胃肠
直接相通,紧密关联,唇齿相依。张仲景不是已经明言“胃
中必有燥屎 五六枚”了吗,不泻胃火怎么行,泻胃火才是釜
底抽薪,比直接通便要好多了,而石膏就是不二之选。我 经
常在麻子仁丸的基础上加生石膏
30
克,甚至
90
克,通便效果堪告同道。

三、少阳经

少阳经涵盖三焦和胆经,表里之间,枢纽所 在。还由于肝胆
相连的原因,肝胆恶性肿瘤我是以小柴胡汤为基本方的。其
实,小柴胡汤后加减 法中就有“胁下痞硬者去大枣加牡蛎”
的明示,小柴胡汤寒热并用,补泻兼施的特点也符合恶性肿
瘤寒热胶结、正虚邪实的基本病机。尤其是肝癌、胆囊癌引
起的恶性腹水,小柴胡汤的疏利三焦水道不 可或缺,配合五
苓散化气行水,确有其效。而肝癌、胆囊癌引起的黄疸,除
了配合阳明病篇的茵 陈蒿汤、栀子柏皮汤清热利湿退黄、疏
利肝胆气机等常用方外,亦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有湿热
向寒湿转化,或湿热未尽,脾肾阳虚,阴寒已见。此法虽是
我的心得,但使用三承气汤、麻子仁丸也是 从张仲景《伤寒
论》第
259
条“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
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悟出来的。
少阳风火相煽,炼津成痰,日久成毒成块,阻 塞经络隧道,
颈项、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经常是恶性淋巴瘤的临床
表现,局限在颈前的瘿 瘤石硬不平则往往是甲状腺癌的表
现,我均以小柴胡汤加味取效。在肿瘤临床上,发热既常见
又 难医。
其中常见的往往是感冒引起,
发热恶寒,
头痛身痛,
或寒热往来,头晕 目眩,面色通红,口干口渴,舌苔薄,脉

2011春节-


2011春节-


2011春节-


2011春节-


2011春节-


2011春节-


2011春节-


2011春节-



本文更新与2021-02-06 20:5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6226.html

名老中医治疗肿瘤经验王三虎教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