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型脊柱炎-
常见慢性疾病的防治知识
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指以体循环收缩压和
(或)
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
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
分为原发性高血压(
95%
)和继发性高血压(
<5%
)
,高血压是多种
心、脑血管疾 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
肾的结构与功能,
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 能衰竭,
迄今仍是心血管疾
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高血压属热症。
分期
目前国内仍沿用
1979
年我国修订的高血压临床分期标准,
按临
床表现将本病分为三期:
第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
临床无心、
脑、
肾并发症表现。
第二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
并有下列各项中一项者:< br>①体
检、
X
线、心电图或超声检查见有左心室肥大;②眼底检查见有眼底
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窄;③蛋白尿和(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
第三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
并有下列各项中一项者:
①脑
血管意外或高 血压脑病;②左心衰竭;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
渗出,有或无视神经乳头水肿。
急进型高血压(恶性高血压)
: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常持续 在
17.3kPa(130mmHg)
以上,并有眼底出血、渗出或乳头水肿。
从上述分期可见,
第一期尚无器官的损伤,
第二期已 有器官损伤,
但其功能尚可代偿,而第三期则损伤的器官功能已经失代偿。
按舒张压水平可将高血压分三度:
< br>轻度:舒张压
12.7
~
13.9kPa(95
~
104mm Hg)
中度:舒张压
14.0
~
15.2 kPa(105
~
114mmHg)
重度:舒张压≥
15.2kPa(115mmHg)
根据中医辩证可将本病分为三型:
(一)
“肝”阳偏盛型表现为头痛、性情急躁、失眠、口干苦、
面红目赤、舌尖边红、苔黄、脉弦有力。
(二)
“肝”
“肾”阴虚型表现为头部空虚感、 头痛、
眩晕、耳鸣、
面部潮红、手足心热、腰膝无力、易怒、心悸、乏力、失眠、健忘、
舌红而干、薄苔或少苔、脉弦细或沉细。
(三)
阴阳两虚型表现为严重眩晕、
走路觉轻浮无力、
面色苍白、
心悸气促、面部或双下肢水 肿、夜尿多、记忆力减退、畏寒、肢冷、
腰膝酸软、
胸闷呕吐或突然晕倒、
舌质淡嫰、
苔薄白或无苔、
脉沉紧。
诊断依据
1.
收缩压≥
140mmHg
或舒张压≥
90mmHg< br>,
且持续存在,
可确
诊为高血压;收缩压
140-160mmHg或
/
和舒张压
90-95mmHg
,
为临界性高血压。
2.
单纯血压升高,不合并心、脑、肾等靶器官任一
的结构损害者为一期高血压;
同时 合并上述器官任一的结构损害者为
二期高血压;出现上述器官任一的功能衰竭或失代偿者为三期高血压。
3.
除外各种继发性高血压。
治疗
治疗原则
1
.调整生活方式,减肥,低盐、低脂饮食。
2
.选用降血压药,如
ACEI(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 血管紧
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扩血管药、α受体拮抗
剂等的其中一种,再 加用一个利尿药如氢氯噻嗪
(
原称双氢克尿噻
)
,
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再调整用药剂量,或增减降血压的药物,使得
24
小时血压理想控制。
3
.使用抑制血小板药阿司匹林。
4
.根据有否心、肾、脑等靶器官的情况,调整用药。
5
.戒烟,积极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1.
轻型无靶器官损害者,
应先行非药物治疗
3-6< br>个月,
无效则药
物治疗。
2.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应遵循长期、系统、个 体化的原则,以
期稳定、
安全地控制血压。
同时应高度重视对靶器官的保护和生活质< br>量的提高。
3.
除服降压药外,应注意不宜紧张、接烟、食物中限制食
盐。
用药原则
1.
在开始正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前所有病例均应接受
3-6
月的
以控制钠盐 摄入和运动疗法为主要内容的非药物治疗阶段。
2.
药物治疗宜从单一种类、小剂量开始并逐步调整以达持续、稳
定控制血压的目标,必要时可联合用药。
3.
治疗方案应考虑年龄、性别、职业、靶器官损害情况等因素,坚持< br>个体化原则。
4.
治疗过程应防止过度降低血压,以免影响器官灌注。
中医疗法
糖尿病防治知识
1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 是一种慢性疾病。
因胰腺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者人体无法
有效地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导致 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引起脂
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重症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 症或血
管、神经等慢性并发症。未收录医院中医风湿免疫科王世彪
2
.什么人较容易患上糖尿病?
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向心性肥胖人士;身体活动不足;四十岁或以
上的人士。
3
.糖尿病有几种类型?
Ⅰ型(胰岛素依赖型)
:特征是缺乏胰岛 素分泌能力。若不每天注射
胰岛素,一型糖尿病会迅速引起死亡。
Ⅱ型(非胰岛素依 赖型)
:是人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的结果。世界
各地的糖尿病患者中有
90%
的人患有二型糖尿病。
4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
1
)
“三多一少”
。口渴多饮;小便及夜尿频繁,排尿量增加;常感
感饥饿, 食欲增加;体重下降。
(
2
)视力下降;四肢出现麻木刺痛;
(
3
)皮肤干燥、搔痒,皮肤疥肿溃疡经久不愈,多见足部。
(
4
)精神不振、容易疲倦。
5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患了糖尿病后如不注意控制,可出现血脂升高 ,导致高血压,动脉硬
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视网膜剥离而失明,肢端坏
死等 。
6
.正确治疗糖尿病——“五驾马车”
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
7
.糖尿病病人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什么?
(
1
)控制糖类 的摄入量。主食以豆类(如豆面、豆粉等)
、谷类(如
荞麦面、玉米面、燕麦等)为主。
(
2
)掌握蛋白质的摄入量。每天牛奶半斤,鸡蛋一个,瘦肉或禽鱼
肉二 两,豆制品一两。
(
3
)严格控制胆固醇和脂肪的摄入量。食用油以植物油 、鱼油、橄
榄油和花生油为主。
(
4
)最好少饮酒或不饮酒。
(
5
)可食用含糖量低的水果,时间应在两餐之间。
8
.预防糖尿病四个点
多懂点:健康知识、防治措施多懂点。
< br>少吃点:
油脂食物
(黄油及煎炸食品、
巧克力等高热量食物)
少吃点。
营养科学,平稳膳食。
勤动点:每周锻炼五天以上,每天运动
30
分钟。
放松点:学会心理调节,保持良好心态。
冠心病防治知识
1
.什么是冠心病?有哪些类型
?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指供给心脏营养物
质的血管
??
冠状动脉发生严重 粥样硬化或痉挛,
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
塞,
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
导致 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
脏病,
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 官病变的最
常见类型,也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本病多发生在
40
岁以
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城市多于农村,平
均患病率约为
6.49%
,
而且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是老年人最
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目前冠心病在我
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并且患 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因此,
21
世纪我国面临心血管疾病的挑战,
能否扼制危 害人类健康的
“第一杀
手”
,关键在于预防。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王启贤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有心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三型
2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冠心病是多因素的疾病,为多种 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
素为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1)
年龄:本病多见于
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49
岁以 后进展较
快,但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 br>(2)
性别:在我国,男女比例约为
2
∶
1
。但女性绝经期后 ,由于
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
LDL
水平升高,
女性冠心病发病率 明显上升,
有资料表明,
60
岁以后,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
(3)
职业: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
易患病;
(4)
饮食:常进食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 醇者
易患本病。同时,食量大也易患本病;
(5)
血脂:由于遗传因素,或脂肪摄入过多,或脂质代谢紊乱而
致血脂异常者,易患本病;
(6)
血压: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 病人
患本病者是血压正常者的
4
倍;
(7)
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
较,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 率增高
2
~
6
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成正
比;
(8)
肥胖:肥胖者易患本病,体重迅速增加者尤其如此;
(9)
糖尿病:有资料表明,糖尿病病人本病发病率是非糖尿 病者
的
2
倍;
在以上因素中,血 压过高、体重超标、胆固醇过高或过低是导
致冠心病、的最危险因素。
3
.为什么
A
型性格的人易患冠心病?
什么是
A
型性格,
A
型性格的人为什么易患冠心病呢?国 外专家
弗里德曼和罗林曼把人的性格分为
A
、
B
两种类型。
具有
A
型性格的
人动作匆忙,办事的节奏快,有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遇到困难也< br>不罢休,对任何事情都有一种不满足感。另一方面,由于
A
型性格
的人过于追求 事业和功名,
却常常忽视个人的健康状况,
他们不会享
受生活的乐趣,
不懂得 如何照顾自己,
常使自己整天处在紧张和压力
之中。恰恰相反,具有
B
型性格 的人,他们慢条斯理,不慌不忙,随
和易处,没有争强好胜的压力。近年来研究表明,冠心病与心理紧张
有关。
因为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精神刺激因素而处于紧张状态时,大脑
皮层容易发生紊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使得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
增加;同时,促使血小板聚 集,增大血液粘滞性和凝固性;也可导致
脂质代谢紊乱,使血脂增高;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冠状动 脉痉
挛等。
如果人们长期地、
反复地处于紧张状态中,
在这些因素作用下,< br>极易形成冠心病。
因此,
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
应当保持乐观的态度,
使精神放松,情绪稳定,遇事不要急躁,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4
.冠心病的患病率男女有别吗,为什么?
世界各国 的资料表明,
冠心病的患病率一般男性高于女性,
住院
冠心病人中男女差别显著,男∶ 女=
2.5
~
5
∶
1
。根据美国的统计资
料,35
~
44
岁男性白人冠心病的死亡率
5.
2
倍于女 性,
65
~
74
岁
者
2.4
倍于女性。
白 人中女性冠心病死亡率随年龄增高的趋势比男性
晚
10
年,
在非白人中晚7
年,
这种男女差别主要发生在
50
岁之前。
女性在
5 0
岁之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比男性轻且进展缓慢;但
50
岁之后,由于雌激素水 平下降,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甚至
赶上男性。女性冠心病患病率之所以低于男性,主要是因为:< br>
(1)
绝经前内源性雌激素可起保护作用。有资料表 明,女性自然
绝经后
HDL?C
有相当程度的降低,
而
LDL?C< br>却升高。
同时发现纤维
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的不良作用在绝经后加重。
用己烯雌酚 治疗的冠心
病人,血脂紊乱得到改善。女性在绝经后,这种保护作用明显减弱,
所以,冠心病的 患病率明显升高。
(2)
男性有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吸烟、酗酒等,在吸烟、饮酒的
同时,也摄入了大量高胆固醇饮食。
5
.为什么说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实,
高血压组合并冠心病者较血压正常组高
2
~
4
倍,
我国冠心病者
70%
以上合并高血压。
上海7279
例调查说
明:血压大于
21.3/14.7kPa(160/110mm Hg)
者,冠心病患病率比
血压正常高
5
倍。
国外流行病学家根据< br>7065
人的资料得出高血压是
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的发病因素,
冠心病的发病和 死亡随着血压水平的
升高而增加。
高血压容易导致 冠心病发病的机理是十分复杂的,概括起来有
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其一,
高血压患者,由于高压 血流长期冲击血管
壁,必然引起动脉血管内膜的机械性损伤,血管张力的增高,也易导
致弹力纤 维断裂,并且血压越高,这种损伤就越严重,血管内膜损伤
和弹力纤维断裂是脂质沉积于血管壁和附壁血 栓形成的前提,因此,
它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基础。其二,高血压病时,高级神经中枢功
能紊 乱,大脑皮层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引起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
酚胺过多。
儿茶酚胺增多可直接 损伤动脉血管壁,
还可引起冠状动脉
痉挛,同时,心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加,从而加 速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6
.为什么说吸烟是患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br>吸烟在许多国家被认为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这是因
为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3800
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
其中包
括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生物碱、胺类、腈类 、醇类、酚类、烷类、醛
类、重金属元素等,它们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
与 冠心病有关的化学物质有
10
余种,能激惹和加重冠心病发病的主
要成分是尼古丁和一 氧化碳。
尼古丁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使心跳加快,血压升 高;刺激肾
上腺,促使其释放更多的儿茶酚胺,从而增加心肌的应激性和心率,
引起血管收缩和 血压升高;
同时促进血小板的粘附和纤维蛋白含量增
加,有利于血栓形成,从而堵塞小动脉。尼 古丁还可使血中胆固醇水
平升高,
HDL
水平下降。
一氧化碳
(CO)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合
力比氧气高
250
倍,当人们吸入较多的
CO
时,它与血红蛋白结合
形成大量的碳合血红蛋白,
而氧合血红蛋白大大减少,
从而导致动脉
壁缺氧,使动脉壁 水肿,促进脂质渗入和沉着,促发动脉粥样硬化。
特别严重 的是,吸烟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使冠状动脉中的血
流减慢,血流量减少,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导致心肌 缺氧,甚至引起
心肌梗塞。
7
.饮酒与冠心病有何关系?
饮酒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前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有报道认
为,饮酒与冠心病死亡率的关系呈
“
U
”字型,并认为轻中度饮酒
可以减少冠心病的死亡。国内曾报道一组25
~
64
岁男性,每月饮白
酒
0.55
~
1 .5kg
时,
HDL-C
含量显著高于非饮酒组,如继续加大酒
强直型脊柱炎-
强直型脊柱炎-
强直型脊柱炎-
强直型脊柱炎-
强直型脊柱炎-
强直型脊柱炎-
强直型脊柱炎-
强直型脊柱炎-
本文更新与2021-02-06 20:0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6154.html
-
上一篇:疾病基本知识科普
下一篇:一年四季疾病预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