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朱晓平医院与学科概况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6 08:53

济南白癜风专科医院-麦芽糖的功效与作用

2021年2月6日发(作者:左旋肉碱减肥原理)

医院及学科概况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始建于
19 58
年,是卫生部部管的集医疗、
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是
2008
年北京奥
运会定点医院。现有病床
1200
张,设有34
个临床科室、
10
个医技科室,其中
6
个国家重点学科。< br>
我院危重医学科始建于
1986
年初,也是国内最早建立的成人重症监护病房
之一,
创始人科主任陈浩辉教授、
金清尘教授曾经是第一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
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和中国麻醉学会主任委员,
为中国危重病事业的发展
起到了奠基的 作用。
1991

7
月原外科监护病房搬入三病区新大楼正式成立危
重医学科(
ICU


2005
年底,危重医学科搬入新的外科大楼 ,有床位
20
张是当
时中国唯一的全单间
ICU
病房,也是目前北京 市唯一的全单间
ICU
病房,配备
有现阶段世界最先进的硬件设备。

我院领导非常重视全院的医疗安全和重症医学科的发展
,
在院领导的支持
下,
2006
年为危重医学科聘请了心内科毛节明、呼吸科赵明武及我科陈浩辉三
位教授组成专家 组。
指导我科的医疗工作和教学工作,
主要是疑难、
危重病人的
诊断治疗,< br>并且随时参与急危重症病人的会诊。
使我科的临床、
教学工作上了一
个新台阶。

近年来在学科带头人朱曦主任的带领下,
么改琦副主任等三位学科骨干的努
力下,不断探索学科发展方向,重视对中青年力量的培养,完善梯队建设,频繁
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紧 跟国际前沿,积极开展新项目。形成了整体实力较强,
专业特色渐显的学科发展特点:
工作重点 放在发展危重症呼吸循环专业、
胃肠专
业、
血液净化专业、
感染凝血专业及治 疗药物监测等专业,
突出对感染中毒性休
克、
ARDS
、重症胰腺炎、颈脊髓 损伤、
MODS
及危重孕产妇等疾病的治疗。近几
年开展的新项目有:持续床旁高流量 静脉
-
静脉血液滤过;血浆置换、双重血浆
置换、
PiCCO
、休克 的早期及进一步目标指导性治疗(
EGDT

AGDT


ARDS
的肺复张的临床应用;
应激状态下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
支气管肺泡 灌
洗;
经皮内窥镜胃造瘘术;
颅脑损伤的颅内压监测及亚低温治疗等以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综合治疗等。
危重医学科还在肝移植、
胰肾联合移植、
高位颈脊髓损< br>
伤等病人的术后治疗和护理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在各种休克、
急性呼吸窘迫综 合
征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多种危重症的抢救和治疗水平,
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人死亡率低于危重病人病情严重度评分
APACHE
Ⅱ预测值,年均总死亡率低于
5%
,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率低于
10%
,连续
4
年重症胰腺炎0
死亡,救治了数

6-7
个器官系统功能不全的病人引起了危重病业界 的极大关注和赞誉。
我科还
与全院各相关科室密切合作,收治了呼吸心跳骤停、休克、急性中毒 、急性肺栓
塞、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脑血管病、急
性胰 腺炎、
消化道出血、
多发复合伤等内外科科急重症,
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
救 治。

在国家重大突发事件中有我们的身影,如
SARS
、汶川大地震、奥运 会安保
工作、
甲流治疗等。
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卫生部、
北京市及北京大学医学 部领导的
表扬和称赞。北医三院收治的危重病人数量多、病情重、抢救难度大,抢救效果
好,特 别是在去年
H1N1
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治疗中
,
在北京市首次使用
ECMO

且获得具大的成功
,
得到了本专业领域全国主委刘大为、席修明、 邱海波教授的
普遍赞誉。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医护人员梯队逐步完善,诊疗水平处于 国内先
进,在重症医学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

随着救治水平的提高和学科影响力的 扩大,北京、河北、山西、内蒙、云
南河南等
10
省市均有病人转入我科,作为海淀区 及周边地区的危重症孕产妇转
诊中心的主战场,
建立了区域性危重症孕产妇急救与转运的绿色通 道,
使危重症
孕产妇及早得到有效的救治,从而降低了所在区域的孕产妇死亡率。
< br>学科发展还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资源,
培养了研究生、
国内访问学者、
学术带头人,
举办全国性继续教育项目,
招收长期进修学员以及短期学习班,
与各地区< br>同行开展学术交流,进一步扩大了学术影响力。


危重医学科现有特聘专家< br>3
人、主任医师
2
人,副主任医师
2
人,博士
4人,硕士
9
人的医生队伍。护理队伍由
48
人组成,其中科护士长
1
名、病房护
士长
4
人,副主任护师一人、主管护师
5
人 。
2003

CCU
被首批认证为

北京
地区ICU
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






亚专业分组

危重病呼吸循环专业




学术骨干—朱曦

呼吸组——葛庆岗


林英


王铁华

白宇

循环组——伊敏


汪宗昱

危重病胃肠专业





学术骨干—么改琦

重症胰腺炎、腹腔高压、胃肠动力——

伊敏


冷玉鑫


白宇

危重病血液净化专业

学术骨干—李宏亮

血液净化专业——王铁华

刘飞

危重病感染、凝血专业

学术骨干—薄士宁

感染凝血专业——李强



奚晶晶


危重病呼吸循环系统专业组

呼吸系统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是我院危重医学科的一个特 色。
呼吸系统并发
症是内外科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更是危重病医学关注的重点领域之 一。
危重医
学科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断实践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
色。

急性肺损伤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LI/AR DS

就是这类呼吸系统急性并发
症的典型代表。在美国每年有
750000
以上的人发生严重全身性感染,而且以年
1.5
﹪的速度增加。住院死亡率达
29
﹪,它也是老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
严重全身性感染的最常见并发症。
20 05
年美国的研究显示,
ALI/ARDS
发病率

79/10万人年
--59/10
万人年。多种直接和间接危险因素均可诱发
ALI/ARD S

但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严重感染时
ALI/ARDS
患病率可高

25


50
﹪。
ALI/ARDS
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外肺水增加

EVLW


EVL W
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从
2005
年起,本院危重医学科较早地< br>在全国开展了对
ALI/ARDS
患者
EVLW

PiCCO
监测,
以肺水指导临床治疗和
病情判断使众多危重
ALI/ARDS
病人转危为安。
PiCCO
目前已成为此类患者治
疗中常用而重要的监测措施。

颈脊髓损伤是我院骨科常见疾病,
此类患者术前、
术后经常并发急性呼吸衰
竭。
对颈脊髓损伤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是我院危重医学科的又一特色。
在治疗中
< br>综合运用胸部物理治疗、纤支镜、通气支持、肺复张、浓钠液补充、经鼻气管内
吸痰等方法达到了 使患者尽早脱离呼吸机和病情迅速稳定的目的。
越来越多的颈
脊髓损伤患者正从中受益。

体外膜式氧合(
ECMO
)是救治重症呼吸及循环衰竭病人的一项先进技术,该技术在危重病领域的应用尚少。危重医学科已从应用
ECMO
治疗重症
H1N1
流感患者的过程中汲取经验,
掌握了该项重要体外生命支持技术。
该技术正在越
来越多的急危重症病人中得到应用,正逐渐形成我院危重医学科的又一特色,
2009
年我科 在北京市首先使用
ECMO
治疗
H1N1
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病人,首先
成功,为当时北京市的救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受到业界的广泛好评。

我们还与美国哈 佛大学合作进行
ARDS
标记物和相关基因的研究,已经获

2010
年首发基金的支助。

血流动力学渗透到重症病人的诊断、
监测和治疗的各个角落,

1995
年起,
本院危重医学科较早地开展了危重病人
S-G导管的监测,
2005
年又在全国较早
开展
PiCCO
监测,以 心脏指标、血管指标和氧代谢指标指导临床治疗和病情判
断使众多危重脓毒症、感染中毒性休克、
MODS
、心功能不全、腹腔高压病人转
危为安,
PiCCO
目前已成为此 类患者治疗中常用而重要的监测措施。我们还积
极倡导和实施国际指南,将休克的早期及进一步目标指导 性治疗(
EGDT

AGDT

、血糖控制等措施落实到日常工作, 使工作规范并与国际接轨。

我院呼吸和循环专业组参入和主持了多个多中心研究,
目 前正在进行的研究
包括:

1


2


3


4


5


6


氯化钙在脓毒症合并心肌抑制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作用

脓毒症病人微循环的研究

不同浓度白蛋白和羟乙基淀粉对脓毒症休克病人复苏的影响

以“干”和改善微循环为目标的液体复苏

去交感神经对脓毒症导致的炎症反应和器官衰竭的影响


呼吸专业组主要成员介绍

朱曦
,男,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 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副
导师。
现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主任。
担任北京 大学重症医学系副

主任,
中国医师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全国委员,
中国危重症 急救医学杂志编委,

京医学会肠外内营养学会委员,
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
北京海淀区医
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成员等。
1980

9
月至
1985

7
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
学医疗系,获得学士学位 ;
1985

8
月至
1991

12
月, 同济医科大学第二教
学医院神经外科任住院医师;
1992

1
月晋 升为主治医师;
1993

10
月至
1995

1 1
月,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任主治医师;
1995
年至
1996< br>年,美
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访问学者;
1997

1
月 起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危重医学科任主治医师;
2000

5
月 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2003

7
月毕业于北
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 ,获得硕士学位;
2006

5
月晋升为主任医师。
2006

担任硕士生导师;
2007
年聘为博士生副导师。
2004
年< br>11
月副主任主持工作,
2006

10
月任科主任。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
50
余篇,
其中
SCI
收录
3篇,
代表性
论文有:

小剂量生长激素对腹腔源性脓毒症患者的影响


重型脑损伤后脑氧
代谢的变化及意义



亚低温救治重型脑损伤机制的研究


“C
7
脊髓切断 降低
内毒素大鼠死亡率研究


出版著作有:
《现代危重病诊断与治 疗》
(副主译)

《危
重病诊断与治疗手册》
(联合主译)
。主要研究方向是危重病。专业特长:各类外
科危重病人的救治;脓毒症及
MODS
救 治;免疫调理治疗;脑氧代谢监测及营
养支持;
ARDS
及心源性肺水肿机械通气;< br>腹腔高压。

2009----2010
获得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首都 发展基金、吴阶平基金、中华医学基金资助各一项。


王铁华,
男,
1978
年出生,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2005
年获得毕业于北京
大学医 学部硕士学位。
2005

8
月开始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工作。< br>发表论文:
<<
上腹部大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比较
>>

<<1998

2003
年北京地区重症监护病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 床流行病学调查
>>

2010
年获首都医学发展基金支持
1
项及天普研究基金
1
项。


循环专业组主要成员介绍

伊敏
,女,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1993
年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
大学第三医院
ICU

1999
年任主治医师,
2007< br>年任副主任医师。
2002

8
月在
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危重 病专业学习,
2005

12
月获医学硕士学位。
2001


11

-2002

5
月公派前往美国匹兹堡 大学器官移植中心学习肝脏移植手术围手
术期管理。专业上掌握各种休克、脓毒症、多发创伤、急性呼吸 窘迫综合征、急
性重症胰腺炎、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危重病的诊治,
熟练掌握心肺 复苏、

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纤维支气管镜、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技术操作。能熟练掌
握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心胸外科、消化科、神经内科、血液科等
科室危重病人的管理,
专攻呼吸循环监测与管理、
感染性休克、
多器官功能不全、
肝移植术后病人的
ICU
管理等,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7
篇。
并加入北京朝阳 医院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干预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多中心研究课题组和
协 和医院早期改善组织氧和降低严重感染患者死亡率的多中心研究课题组等。

汪宗昱


主治医师。
2000
年本科毕业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攻读硕士学
位,
2003
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获得外科学硕士学位。
2009
年起攻 读麻醉学临
床专业博士学位。
同年,
进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从事危重病医学 临床
工作。
一直从事危重呼吸和循环衰竭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先后完成论文
《 脉搏波
形分析心排出量容量监测技术》

《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

《肺复张治疗对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管外肺水影响的研究》
分别发表于中国呼吸与危重 监护杂
志和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参与了无创机械通气对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
迫综合征治疗作用的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成功申请到院内重点项目对
“严重脓毒症患 者血管外肺水的监测”的资助。

危重病胃肠专业组

重症患者多处于严重的 应激、
消耗状态,
无论患者是否存在原发的消化系统疾病,
其胃肠道常常出现细菌移位 、
菌群失调、
肠动力减弱、
腹内高压等病理生理异常,
并可进一步诱发腹泻、
营养不良、
腹腔室间隔综合征、
胃食管反流等情形的出现。
对重症患者常规进 行积极的胃肠道管理是我科一项重大特色。
通过定期通腹;

续监测肠鸣音、胃食管反 流、腹腔压力;应用局部胃肠起搏保健仪;及早给予肠
内营养等手段,
大大的减少了重症患者胃 肠道异常出现的比率、
持续时间及严重
程度,
为患者及早脱机、
摆脱病痛提供 了坚实的基础!
机械通气患者胃食管反流
的监测

呼吸机相关肺炎(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
AP


ICU
最常见的感
染,导致高死亡 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临床研究指出,胃食管反流引起的

济南白癜风专科医院-麦芽糖的功效与作用


济南白癜风专科医院-麦芽糖的功效与作用


济南白癜风专科医院-麦芽糖的功效与作用


济南白癜风专科医院-麦芽糖的功效与作用


济南白癜风专科医院-麦芽糖的功效与作用


济南白癜风专科医院-麦芽糖的功效与作用


济南白癜风专科医院-麦芽糖的功效与作用


济南白癜风专科医院-麦芽糖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更新与2021-02-06 08: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4483.html

医院与学科概况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