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弓形虫病毒实务篇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知识要点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02 17:31

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孕妇可以吃桃子吗

2021年2月2日发(作者:张世杰)
(
实务篇
)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知识要点

第四章

社区早期教育基地的开办与管理


附设在幼儿园中的社区早期教育基地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是以婴幼儿及其父母为指
导对象、 以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亲子活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家庭教育指
导的组织形式。通常是 教育者、婴幼儿和家长亲临教育现场,通过亲子群体之间的活动和交
流,增进亲情关系,加强家长对婴幼 儿教育的理解,以普及科学教育观念和早期教育方法,
使婴幼儿得到健康发展。


第一节

社区早期教育基地的开办





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存在着专门的经营性亲子园
(
如红黄蓝等早教机构)
、幼儿园
(
包括公
办园、街道园和民办园
)
附设的亲 子园以及以社区为依托的亲子园。因此,从亲子园的兴办主
体和办园性质的角度,
可以归纳为经 营性亲子园、
幼儿园附设的亲子园、
社区公益性亲子园
(

北京的“ 四环游戏小组”
)
这三种主要类型。其中,幼儿园附设的亲子园等各种形式的社区早
期 教育基地
(
以下简称早教基地
)
,是目前国家教育部门投入建设的重点。
一、基本定位与任务





幼儿园内附 设的早教基地是以正规幼教机构为基地,利用这里的师资、场地、设施等教
育资源,为社区散居儿童特别 是先学前儿童及其家长提供所需的教育服务。





(

)
基本定位与目标





1.
基本定位。





(1)
教育性。早教基地是教育性机构或组织,一方面是对孩子实施寓教于乐的保育与教育,
提高先学前儿童 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更要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2)
非正规性。





就早教基地 的性质和功能而言,早教基地是一种社区非正规学前教育模式。它是现行教
育体制之外的教育,与社区生 活紧密结合,但又与生活中的非正式教育不同,需要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择适宜于特定幼儿及其 社区成员的教育内容。





早教基地不同于幼儿园等 正规教育机构,办学形式开放灵活。早教基地针对的是在家庭
中教养的
0

3
岁婴幼儿及其家长。
在时间安排上是半日活动或小时制,
也可以是周末来活动;
在教育内容的设计上不仅要针对婴幼儿,更要指导家长,并使教育向家庭延伸。





(3)
指导家长。





作为非正规教育的早教基地,更强调家长作为重要教育力量与资源的参与。家庭教育对
孩子发展 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托幼机构。因此,社区早期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向社区儿童家长及
看护人普及正确的育儿 理念、育儿知识与方法,为社区全体儿童
(
包括残疾儿童和外来儿童
)
和家长 提供多种早期教育服务。

早教基地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激发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家长是幼儿 的第一任教师,育
儿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早教基地以家长作为教师的合作伙伴和 重要
的教育力量。





(4)
辐射社区。





托幼机构是 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一方面要依靠社会、社区的支持得到发展,同时必须
主动为社区的建设发展服务, 为社会尽责。早教基地的的创办必须密切与社区的互动联系,
争取多方面的协助支持,实现早教基地与社 区共建,建设有地域特色的早期教育中心

2.
目标





(1)
总目标


0-3
岁婴幼儿及 其家庭提供全程、全方位、富有个性的服务,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在
家庭和社区中树立体现婴幼儿身心 发展规律的新理念。





(2)
具体目标





早教基地应着重建立一个可持续和可推广的家庭养护支持模式,以期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第一,改进教养人在照料、护理和教育婴幼儿方面的知识、态度、行为和能力。

第二 ,通过婴幼儿的游戏活动、面向教养人的咨询和指导、入户指导等形式,促进婴幼
儿健康、快乐地生活, 积极、主动地探索,多元、自然地游戏,培养身心健康的儿童。

第三,通过与教养人的沟通, 促进家庭建立和睦关系,为父母提供多元的社会支持;通
过与社区成员的协同合作,倡导整个社区对婴幼 儿早期发展的关注,动员社区资源为婴幼儿
及其家庭服务。

因此,幼儿园附设的早教基地的基本任务包括五大方面:





第一,了解并掌握本社区散居儿童的基本情况。





第二,向社区儿童家长及看护人传播正确的育儿理念、育儿知识与育儿方法。

第三,提供亲子活动场所。





第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教育活动。





第五,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教育支持与帮助。





(

)
基本原则





在早教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下,早教基地各项工作的开展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以养为主,教养融合。

“ 养”是指养育,包括生活护理、安全、健康。以养为主,意味着先学前儿童的生理发
育与心理发展是相互 依存、不可分割的,对于他们来说,教育就是生活。教养融合,强调“保
中有数”
,教养自然渗 透,通过日常的养育活动自然而然地实施教育。

2.
满足需要,情感优先。





受情绪情感作用影响大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对于处于生命早期的先学前
儿童,情感需求的满足和发展更是其他各个领域发展的基础。

3.
关注发育,顺应发展。





对 婴幼儿的教育要关注发育顺应发展,这意味着在教育上一方面要尊重婴幼儿身心发展
的规律,顺应其天性 ,克服焦虑心态;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发展的敏感期,把握机会。





4.
因人而异,激发潜能。





尊重儿童首先要尊重儿童的发展差异。在早教基地中,对婴幼儿的保教工作必须以这种
自然存在 的差异为基础,实施因人而异的个别化教育。与此同时,要重视激发婴幼儿的发展
潜能。





此外,早教基地在实施教育活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多观察、少定性。首先,早教基地的教师要注意了解婴幼儿各阶段发展的一般行为
和学习特点;其次,要为每个婴幼儿及其家庭建立名册和档案,关注他们的行为表现,注意
观察婴幼儿 的生活行为及游戏行为。对婴幼儿出现的某些行为或问题倾向不宜过早定性,如
多动症等,应当尊重每个 儿童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即使有一些异常也应看做发展中的问题,
而且往往是由于不当的教养方式所致的 。





二是回归自然、回归常识和生活,而不是刻意 的、过度的教育。在婴幼儿教养活动中,
要强调环境、材料的自然影响,对婴幼儿的教育特别要强调生活 化和回归常识,而不宜刻意
而为。要注意引导家长,育儿需要平常心,儿童是在生活中学习的,可以在日 常生活中随时
捕捉教育契机,促进其自然、和谐发展。

二、工作要求与特点

早教基地教育具有早期教育与早教指导的双重任务。因此,了解婴幼儿发展特点和早期
教育规律 ,树立正确教育理念,是对家长进行早教指导的依据和前提。早教基地的管理者及
教师要注重在实践中进 行行动研究,探索早教基地教育的特点,并认真思考本园开展早教基
地教育的目标方向、条件与具体策略 。

早教基地的教育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它更强调家长与孩子在情感方面的交流沟通,强调在早教基地教育现场,教师、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教师要引导家长学习
在活动中 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掌握适宜的教育方法。孩子、家长、教师的共同活动,能够
营造共同学习的氛围, 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还有益于教师教育能力的增强,实现专业成长。
早教基地教育要能够将
0< br>~
3
岁早教基地、家庭与社区的教育资源加以整合和运用,创造有利
于婴幼儿发 展的良好的教育环境。

早教基地教育的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

)
主体多元性





在早教基地教育活动中,教师不是唯一的教育主体,教师、家长和儿童 三者都参与到活
动之中,他们均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家长和儿童作为课程的参与者,也是课程的实施者、 支
持者,还有可琵赢磊的共同开发者、审议者。早教基地的教师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他们需
要 在亲子教育实践中,通过直接接触婴幼儿——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暨发展主体有更完整、更
充分的认识,掌 握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对儿重实施教育 影响。





(

)
多向互动性




< br>在早教基地教育过程中,并非仅仅存在教师面向婴幼儿或面向家长的单一向度的教
育影响,而是存 在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多向度的互动关系,不仅有教师与婴幼儿之间、教
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互动,还 有婴幼儿伙伴之间的互动,以及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

(

)
形式综合化

亲子活动或游戏是早教基地教育活动的 主要组织形式,游戏是亲子交往的良好方式,可
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增进亲子关系,有效地满足孩子的各 种需要。但亲子活动不是唯一的形
式。近年来,各地开展早教基地教育均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比 如,组织孩子的活动、
建立育儿聊天室等。





(

)
亲子引导同步





早教基地以亲子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婴幼儿及其家长为指导对象,提供一种现场的教
育指导和 影响。早教基地一方面要通过共同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实施早期教育,同时要对
家长提供育儿指导。教 师要注重在早教基地教育过程中积极实践探索,寻求适宜的内容和形
式,实现教育儿童和引导家长同步。


第二节

幼儿园开办早教基地的意义





一、增强教育机构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幼儿园与社区关系的融合





早教基地属于社区教育范畴,幼儿园通过开展亲子教育和服务,开放办园,增强教 育机
构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利于使幼儿教育改变封闭状态,更好地适应经济体制转型的社会环境
和要求。幼儿园面向社区开展亲子教育和服务,可以促进园所与社区关系的融合,有益于使
托幼机构成为 社区一员和综合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军





幼儿园附设的早教基地作为一种社区教育服务形式,通过与 家长、所在社区的积极互动,
将潜在的资源加以发掘利用,使之成为现实的教育力量和资源。此外,幼儿 园还可以对社区
内其他非正规教育
(
社区早教基地、游戏小组和家托等
)提供专业上的支持,从而实现教育资源
的整合与共享,更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三、面向社会广泛进行科学早期教育宣传,推动学习化社区建设





早教基地以社区为依托,对
0~3
岁散居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教育 和指导。在教育过程中,
早教基地的教师要与家长结成教育伙伴,引导和帮助家长在教育中学习教育,改 进教育观念
和行为,使教育延伸到家庭中去。


第三节

社区早期教育基地的筹备





一、开办前提





(

)
明确定位与社区需求





早教基地作为社区内面向孩子和家庭的教育服务性组织,必须强化为社区服务的意识。

开办早教基地是要让散居婴幼儿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提高社区内婴幼儿及其家庭的受益
率,亦即学前教 育的普及率,而不是幼儿园不得已接受上级委派的任务,更不能成为幼儿园
用以营利的项目。幼儿园作为 社区医院和社区或地域内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在服务社区和
散居婴幼儿家庭方面,需要增强服务意识, 开展早教基地活动作为一种公益性早期教育服务。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更多地指导家长,要 从家长在家庭中养育
0

3
岁孩子的需要和面
临的问题出发,考虑课 程的设置和提供家教指导。要提供家长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帮助
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可以把家长 育儿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作为专题,组织家长进行讨论、
交流,掌握婴幼儿教养的技能和方法。幼儿园所在 社区环境不同,举办早教基地要根据对当
地家长的特点与需求、社区的实际状况与条件等方面的分析,双 友园所自身的状况,确立自
己的目标定位。

为了了解婴幼儿家庭和社区的基本情况, 可以通过走访社区居委会、入户走访、电话和
面谈结合等形式,就社区
0~3
岁儿童家 庭中的人口结构、父母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对子
女的期望值以及社区家庭早期教育现状进行多种调查 ,并认真统计和分析调查结果,从中发
现社区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家长的早教需求,为早教工作的开展指明 方向。





(

)
认真考核,确保办学质量





根据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社区早期教育基地作为学前教育的组成
部分,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承担对其的审批工作。




为确保
0

3
岁婴幼儿社区早教基地的办学质量,目前各地的教育行政部 门也逐渐形成了
一整套考核办法,通常集中在管理、师资、组织实施、实际效果等方面。





(

)
确定规范、合理的收费标准





幼儿园附设的早教基地作为非正规教育形式,主要是利用园所现有的和其他潜在的教育
资源,为社区婴幼儿及其家庭提供教育服务,是非营利性的。基于这样的定位,必须保证所
开展的免费 早教活动数量达到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如果需要收费,应根据成本核定,制定
合理的收费依据,报所在 区县物价局和教育局备案并公示。





(

)
成立运行管理机构





附设在幼儿园的早教基地,需要幼儿园设立专门机构来负责其日常运行,机构中的管理
人员以及具体工作人员可由本园教师兼职担任。





早教基地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包括:协商机构的办学方针和思路,确定管理层的人员构
成和岗位职责, 确立规章制度,商议教师的聘任标准和福利待遇,讨论机构的财务预算及执
行情况,商讨各种运行问题。





(

)
人员准备




幼儿园园长要深刻认识开展社区早教工作的重要意义,将社区早教工作纳入幼儿园整体
工作之中;有 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指导、有检查、有总结,与幼儿园整体工作一起推
进;制订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安排专人负责社区早教工作,定期检查,督促落实。一所附设
在幼儿园的早教基地至少需要早教基地主 任、业务主管、保健医、早教指导师、档案管理人
员、财务人员等岗位。





二、物质准备





幼 儿园附设早教基地,在教育环境的创设方面不是全部重新设置,而是要从特定对象的
需要出发,尽可能利 用教育机构的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所教育资源的效用。

早教基地的环境创设要符合< br>0~3
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考虑婴幼儿发展的需要。首
先要有益于婴幼儿的健康和 安全。要从
0

3
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配备必要设施。从
心 理氛围上,应创设宽松、平和、温馨的家庭式的环境。环境的创设要能引起婴幼儿的兴趣,
满足他们活动 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过度刺激的环境是不利于婴幼儿的情绪健康的,特别
是在色彩上不宜过于强烈。

幼儿园附设早教基地要尽可能地利用现有场地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
能,实现幼儿教育资源的社区共有、共享,为社区内的孩子和家庭所用。





早教基地在环境创设上要发挥导向作用,要简易适用,便于婴幼儿活动。不仅如此 ,环
境创设上还要考虑能够便于家长参与以及促进家长之间
(
包括个体之间及群体之问
)
的交流互
动。此外,在环境创设上还要注意发挥正确教育思想的引导作用。有的幼儿 园墙壁软包装等
高档装修,这些东西与孩子的需求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并无关系反而助长了攀比、追求奢华 的
风气,误导了家长的观念。另外,高投入必然导致高收费,损害了家长的利益,限制了收托
或 参与范围。





二、宣传与招生





通过有效的宣传,我们可以为早教基地的开办创设一个支持性的环境。 一般,宣传工作
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请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婴幼儿家庭代表参与基地的前期筹备,扩大影响。





二是面向社区,把社区代表和家庭代表请进幼儿园,开展多种形式的咨 询、早教活动,
宣传早教基地,逐步培育出社区环境中共同的育儿价值观。





三是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早教基地对婴幼儿家庭的支持作用。





四是有效传递机构的基本信息。


第四节

社区早期教育基地的组织与管理





幼儿园 附设早教基地是开放办园、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扩大托幼机构社会服务功
能、实现教育资源社区共 有共享的创新性探索。





一、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其他多种形式活动的开展





早教基地教育活动的组织要增强针对性。早教基地为先学前儿童提供了与伙伴交往的场
合和机会 ,这是他们在家庭中不易得到的,因此应当多为孩子提供与小伙伴游戏和交往的机
会。除了组织孩子的活 动、亲子活动,还要注重开展其他多种形式的活动,如现场培训、父
亲育儿、家教经验交流分享等。




早教基地活动的开展应注重教师与家长间及家长之间 的互动交往。以早教基地为平台,
建立学习共同体,通过亲子活动,实现孩子、家长和教师共同成长。除 了立足园内开展早教
基地教育活动,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教下社区的活动。





二、健全必要的制度规范





非正规教育是相对于现行的教育体制而言的,早教基地作为一种教育组织,要实施 有目
的、有计划的活动,就要建立必要的制度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实施和有效开展。一般而言,制
度建设包括以下内容。





(

)
活动时间安排

早教基地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形式 ,因此在活动组织上,要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进
行时间安排,活动时间较短,多采取小时制或者半日制 。

针对婴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教育活动宜采用宽松、自由的大块面和小环节的安排。活动要注意动静交替,集体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集体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中间可以穿插一
些自由放 松的活动。要注意留出一定的时间,如留出自由活动时间或加以专门的安排,使教
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 之间有相互交流的机会。具体可以参考下面的时间安排。





8

30(15

20
分钟
)
接待来园 :主要提供晨检服务,教师与孩子、教师与家长之间亲切招呼与交往,让孩子
与教师逐步建立信任感,使 孩子放松、愉快,愿意参加游戏活动。





盥洗:用 儿歌、律动音乐、卡通图片等有趣的形式,提示、伴随孩子与家长认真洗手,
以保证集体活动的卫生与安 全。





自由活动:提供孩子喜欢的,安全而丰富的 玩具、半成品材料与原材料,供孩子自由选
择、操作探索,也让孩子在操作中进一步消除紧张情绪。




8

50(5

10
分钟
)




集体社会性游戏:教师支持孩子在特别设计的社会性游戏中与教师、同伴、其他成 人进
一步交往,可在户外进行,也可在户内进行。





9

00(15

20
分钟
)




亲子游戏:侧重大、小肌肉活动,感知游戏与阅读。家长是主要的指导 者,教师是游戏
活动的设计者、材料提供者与支持者。让孩子与家长一起,更主动地投入有趣的游戏活动 中;
让家长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与学习婴幼儿教养的有效方式与方法;教师更能个性化地观察、了
解、指导婴幼儿与家长,并向家长学习与孩子交往的有效策略。





9

20(20

30
分钟
)




休息:让孩子自由而安静地休息、吃午点、喝水,还在使用 尿布的孩子可由教师或家长
给其换尿布
(
入厕与喝水可随时进行
)
。 根据孩子的年龄,教师可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以家长
为主引导适龄孩子
(
特别是2

3
岁组
)
学习用杯子喝水,用勺独立吃东西,由使用尿布逐 步到
控制大小便,脱、穿裤子,自己洗手等。教师还需要注意在这一环节中促进孩子与教师、孩
子与孩子、孩子与家长的愉快交往。





9

50(5

l0
分钟
)




集体教与学活动:侧重认知活动、讲故事、说儿歌、艺术与表征活动等。教师是主 要的
指导者,家长为支持与配合者,可在户内进行,也可在户外进行。





10

00(20

30
分钟
)




户外自由活动:让孩子们在户外自由使用大型玩具与器械开心地游戏, 教师与家长观察、
记录孩子的活动情况,并可针对孩子的情况,家长与教师进行个别交流。如孩子有需要 ,也
可个别离园。





10

30




离园:教师和孩子 及家长一一亲切、礼貌而郑重地道别,这也是一个让孩子参与社会交
往的自然而良好的机会,可让孩子对 教师产生依恋,还愿意再来。

(

)
各种活动形式的制度化





早教基地活动的开展,还要有相关的安全制度、卫生保健制度,活动室活动制度等,旨
在为早教基地工作提供制度支持,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也能起到自我反馈和监控作用,同
时也可用于 引导家长。





为了从活动时间、内容、形式、程序 上规范早教基地家长工作的指导形式,幼儿园要将
相应的活动形式制度化。比如家长俱乐部每月安排一次 主题进行活动。





(

)
教师职责和教研活动制度





早教基地教育既要面向孩子,也要面向家长,要明确确定早教基地教师的职责和工作要
求,并将教育计划的制定和教研活动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

)
有关家长参与活动及社区工作制度





早教基地活动需要家长充分参与,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家长参与活动 制度,让家长更
清楚地明确自己在亲子活动中的角色,实现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 br>




三、师资配备和培训

幼儿园要 根据早教基地教师的角色要求、本园亲子活动的开展现状和兴办早教基地的长
远规划,选择配备教师。早 教基地教师一般情况下是兼职的,即由幼儿园带班教师在周末承
担早教基地工作;根据需要和条件,建立 起一套评估指标;根据需要和条件,也可以配备专
职教师。





(

)
澄清亲师关系,明确早教基地教师的角色





师资是实施亲子活动和家长指导的最重要因素。早教基地的 教育活动有着与幼儿园教育
不同的特点,在早教基地,教师要与先学前儿童交往,能够面对家长和孩子一 起开展活动,
因而需要具备丰富的婴幼儿心理发展和教育的知识,并有针对不同儿童的表现做出判断的能
力,要有较强的亲和力、教育机智和灵活性,使家长产生信服感。早教基地教师要了解家庭
教育 的特点,主动做家长工作,并能与社区沟通、联系,向社会宣传早期教育,这些都构成
了早教基地教师独 特的职业特点。





关于教师与家长的相互关系,以 往人们习惯性地将二者看做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正是基于这样的看法,实践中人们常常把教育责任 归于教育机构和教师,而忽视家长作为教
育者的角色及应承担的责任;教师则以当然的教育者自居,向家 长发号施令指手画脚,最终
导致教育效果不佳。事实上,对于先学前婴幼儿,家庭以及家长的作用更加重 要。

早教基地的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是亲子活动的指导者。首先,指导者应该把自己定位为< br>家长主动的合作者。其次,指导者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对家长的科学育儿提出建设性意见,
提供育 儿支持。再次,指导者是家长教育资源的发现者和开发者。





家长则是亲子教育活动积极的参与者、教师的教育合作者、科学育儿知识技能的学习者
和实践者 。首先,早教基地应该引导家长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教育主体的积极能动性,增强
教育者的责任意识,变 “要我配合”为“我要参与”
。其次,家长还应该是早教基地的参与者、
建设者,能够针对早教 基地的活动、家长指导工作、育儿需求等积极提出要求和建议等,提
高参与质量。再次,在家长积极参与 育儿的过程中,每一位家长都是同伴家长的指导者,同
时又是同伴家长科学育儿的学习者。

基于以上观念,在实践中。早教基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互动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家长教育观念的调适。
比如,
教师通过一个阶段的观察和调查发现家长在教育 观念上
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过高,二是“重保轻教”
。针对这些现状,可以在 开展
家长俱乐部的活动中,向家长宣讲早教基地与幼儿园的关系,进而设计一些育儿话题引导家
长共同讨论。





2.
示范并强化适宜的教 育行为。教师要将自身的专业优势在亲子教育情境中充分发挥出
来,以敏锐的观察力发现问题所在,及时 做出正确的行为示范,起到指导家长的作用。而家
长在做出正确的教育行为时,有时候是无意识的,这就 需要教师能够挖掘家长在教育中的闪
光点,并予以强化,这样既澄清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又扩大了指导的 范围。

3.
及时引导家长,
解答家长的育儿困惑。
在早教基地中,
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行为爵有发生,
教师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予以有针对性的指导。面对 家长的“真困惑”
,教师之间可
以在教研会上研讨,发挥集体智慧,共同献计献策,尽力解决问 题。而有的家长所谓的困惑
实际上是“假困惑”
,如“孩子怎么不爱跟我背唐诗’
、< br>“我们怎么才能让孩子超常呢?”等,
一般是受到社会上错误教育观念的影响或是在市场误导下出 现的。面对这样的的问题,教师
的指导工作就要从纠正家长的教育观念入手。

4.< br>发现和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
教师特别要注意发现和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
如调动不同< br>年龄段家长的育儿经验,发挥不同职业家长的专业优势等,以此调动家长的参与意识。

(

)
早教基地教师要向全职教师、教育的社会工作者的方向努力

早教基地教师具有独特的职业特点,要求幼儿园教师能够适应早教基地教师的角色要求,
注意学 习提高与家长交往沟通的能力,并与家庭建立支持性关系的能力,进而增强自身为社
区服务的意识,注意 在日常实践中研究亲子教育问题。

1.
调整角色。幼儿教师是全职教师。面向先学前 儿童的教育更需要养中带教,突出生活中
的教育、养育,对孩子的发展给予全方位的关注;教师指导的对 象不仅仅是婴幼儿,更重要
的是家长。教师不仅是教养者、培训者,也是家长的朋友、教育的合作伙伴。 同时,教师在
面向社区服务和进行社区学前教育的实践中,作为全职教师和教育的社会工作者角色,要有
向社会宣传早期教育的责任意识和具有做社会工作、与人交往和组织协调的能力,这就要求
教师 树立开放的教育观念,适当调整或转换角色,能够发现和发掘各方面教育资源,成为担
当多种角色的社区 学前教育工作者。





2.
具备较强的做家 长工作、
与家庭建立支持性关系的能力。
教师要具体了解家庭教养情况,
注意与婴幼儿 的家长沟通和交流,要具备和婴幼儿及其家庭建立支持性关系的能力。要善于
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提供 时间和空间让婴幼儿家长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




3.
增强为社区服务的意识,
在实践中研究亲子教育问题。
教师要做学前教育的社 会工作者,
就需要增强为社区服务的意识,明了教育对象不仅包括进入早教基地的孩子及其家长,还包< br>括社区散居儿童、家长及社区公众。

4.
教师要注重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有进行亲子教育研究的意识。
教师应真正掌握婴幼儿的
年龄特点,使教育内容和组织形式符 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同时要注意结合实
践,学习和研究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

)
注重教研活动,进行园本培训





教师在担当早教基地工作之前要进行职前培训,有一定的知识技能的准备来履行职责。

立足岗位的教研即所谓的原本教研,对于切实提高早教基地的活动质量及教师的实际教
育能力,具有更 加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线教师,他们在和家长接触、了解家庭的教育需求以
及组织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会出 现一些问题或困惑,这些都焉职前培训不可能涉及的。这就要
求早教基地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进行园本培 训,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实践和行动,反思教育
内容及组织形式,反思教育活动设计与孩子的适宜程度和 对儿童整体经验的影响。通过反思,
了解亲子教育活动的实施现状和质量,发现需要改进的问题,明确下 一步的目标,提出改进
措施。

可见,开展教研活动不仅可增强教师的实际教育技能, 还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
增强教师服务社区的责任意识。





四、跨部门管理机制:相关力量的整合与社会外部支持系统的建立





幼儿园附设早教基地突破了正规幼儿园教育的形式,具有较 强的社会性,早教基地要真
正发挥社区早期教育基地的辐射作用,需要其所处社区及相关职能部门
(
如教育、卫生、民政
等部门
)
的支持。





目前,社区学前教育的开展和管理多限于教育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之 间缺
乏必要和有效的协调与沟通,缺少明确的工作计划。社区学前教育的开展对现有的管理体制
提出了挑战,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必须整合行政资源,提供有效的外部支持。





(

)
强化社区管理功能





街道办事处是联系上一级政府和老百姓的桥梁与纽带。随着经济体制改 革和幼儿教育社
会化,社区对幼教的管理功能应当得到强化。





目前迫切需要树立大教育观,破除“搞学前教育是幼儿园的事”的错误观念,社区要将
学前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部分和作为自己的职责范围,将面向散居儿童的各种形式的社区
学前教育纳 入社区服务体系,把社区教育发展列入自己的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中。





社区早期教育需要在社区的协调下,得到卫生部门、妇联、各驻地单位等的大力支持。
街道办事处作为社区早期教育的责任主体,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l.
把社区学前教育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在对本社区学前教育 需求和现状全面了解的基础
上,结合社区建设制订本社区学前教育发展计划,创造有利于学前教育发展的 社区环境。





2.
密切基层各部门
(
如妇联、妇幼保健、民政、计生等部门
)
以及驻社区各单位的联系,就
社 区教育定期沟通情况,协同配合,研究和解决问题。




3.
整合各类资源并综合利用。社区里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要通过社区的统筹协调,将
分属于不同部门的资源加以整合,发挥整体效益。





4.
建设社区学前教育队伍,开展社会动员和家庭教育宣传,组织志愿者提供义务服务。社
区 教育队伍的构成要“专兼职结合,兼职为主”
,志愿者在社区教育中是一股很重要力量。





5.
探索社区学前教育的有效措施,
在扶 助弱势群体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
提供平等的受
教育机会以及社区早教中心收费等方面,积累 经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依据。





(

)
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服务

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要在 政府领导下,依据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方针和地方实际,拟定本
地区
0

3岁早期教育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另一方面需要研究制定早教基地相应的督导与管理
办法。一是加强调 研,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政策,促使其健康发展。需要强调的是,教育
行政部门在制定督导标准时,在 保证基本的安全卫生、环境条件、人员资格的条件下,条件
要尽量宽松,允许各有不同的探索,而不宜简 单划一。二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注重与有关部门
协调配合,对
0~3
岁亲子教育指导者进 行专业或准专业资格认定,使之既具有广泛社会知识,
又掌握
0~3
岁早期教育及家庭 教育的特点。





(

)
探索跨部门的合作机制





学前教育的综合性决定了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合作协调的必要性。
2003

3
月,国务院
转发教育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
,提出要进一步完善
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发展社区早期教育,必须突破计划经济条件下对幼教管理和责任归
属仅为教育部门 的管理状况,相关各部门要协调配合,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各职能部门必
须明确在发展社区学前教育中 各自应履行的职责,配合协作。如此才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形成一个有机的综合管理体系,发挥学前教 育的整体功能,推动社区早期教育的发展。

第五章

0~3
岁儿童早期教养环境





集 体教养机构的环境创设与利用,区别于托班等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最大特点在于:环境
不仅为婴幼儿发展而 创设,为婴幼儿所用,还促进了教养人育儿理念的进步和方法的优化,
为教养人所用。因此,早期教养环 境的创设既要考虑婴幼儿的需求,还要考虑教养人的需求;
既要创设和谐、宽松、平等的精神环境,又要 创设便捷、实用、有效的物质环境。


第一节

早期教养机构中精神环境的创设





一、为婴幼儿创设的精神环境





(

)
创设原则




充满关爱、呵护的人际关系是婴幼儿成长所必需的,因此,早期教养机构应注重创设能
够满足婴幼儿 交往和被爱需求的精神环境,为婴幼儿提供宽松、愉悦、平等、自主的活动空
间。在创设精神环境时应遵 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安全性。婴幼儿因 为年龄小,精神环境的创设会影响到婴幼儿参与活动的质量。因此,
教养机构要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使 婴幼儿能够在身心放松、可信任的环境中活动。





2.
愉悦性。
教养人与婴幼儿之间要保持良好的关系,
用亲情和爱意使婴幼儿情绪得到 满足,
感到愉悦。





3.
自主性 。在安全的前提下,为婴幼儿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条件,较少设定和避免不必
要的限制;引导婴幼儿关 注周围世界,获得成长经验。





(

)
创设要点




精神环境主要指教养机构中的人际关系及心理氛围等,直接影响着婴幼儿的情感、交往
行为和个性的 发展。精神环境的创设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婴幼儿、婴幼儿与婴幼儿、教师与教
养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往 方式等方面。





1.
教师为婴幼儿提供的精神环境




教师是婴幼儿社会性行为的指导者,教师自身对待婴幼儿的情感态度及其榜样作用是巨
大的。教师应 为婴幼儿创设这样的精神环境:





(1)
宽松与平等。宽松与平等的心理氛围会让婴幼儿感到安全,因此,教师应尽量减少和
避免对婴幼儿的约束 与要求,给他们更多自主选择和自主活动的空间。





(2)
关爱与理解。在生活上给予婴幼儿更多的呵护和关爱,有益于促进婴幼儿积极情感的
发 展。可以用身体接触、表情、动作等多种适宜的方式,来表示对婴幼儿的关心、接纳、爱
抚、鼓励等。特 别是要能从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理解婴幼儿的情绪和各种行为表现,接
纳婴幼儿,尊重婴幼儿发展中 表现出的年龄特点,理解婴幼儿的行为。





(3)
交流与等待。交流是连接教师和婴幼儿情感的纽带,教师应关注婴幼儿个体不同的表
现,随时和 婴幼儿交流,让他们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喜爱,产生积极情感,有了情感的信任,
婴幼儿也会逐渐愿意表达 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尊重婴幼儿发展中的差异,当他们的表现达不
到自己的要求时,要能够等待,顺应他 们的发展水平。

(4)
鼓励与期待。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的鼓励和积极的期待, 会引导婴幼儿认为“我
能行”
,从而对他们产生积极影响。





2.
教养人为婴幼儿提供的精神环境。





首先,教养人要成为婴幼儿的玩伴,肯花时间、精力和孩子一起玩;应是婴幼儿游 戏的
观察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游戏中培养婴幼儿独立和多种能力,丰富他们的认知经验。





其次,教养人要给予婴幼儿与同伴交流玩耍的机会,使他们 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能
够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逐渐愿意遵守集体的规则,提高集体生活的适应性。





在游戏过程中,教养人要尊重婴幼儿意愿,减少 包办和干预行为,更不要代替他们解决
问题。当他们确实需要帮助时,可以用提问、建议、商量和扮演角 色的方式给予恰当的指导。
一当婴幼儿间出现问题和矛盾时,教养人要积极回应,既不偏袒迁就自己的孩 子,也不排斥
其他的孩子,要站在公正的角度,引导婴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为教养人创设的精神环境





(

)
创设原则





集体教养机构为教养人提供掌握科学育儿理念和方法的学习空间、交流育儿经验的 沟通
空间;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充分尊重婴幼儿和教养人的主体地位,使婴幼儿和教
养人获得相应发展。在为教养人创设精神环境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平等性。





2
.引导性。





3
.互动性。





(

)
创设要点




集体教养机构中的教师应成为婴幼儿教养人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榜样,在与婴幼儿及
其教养人互动 的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他们的影响。





教师 对教养人的态度应是平等与尊重的,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他们,而不是高高在上,对
他们指手画脚。要用平 等的态度与教养人交流,真诚地帮助他们获得科学正确的育儿方法和
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 br>教师对婴幼儿的态度和行为,决定着教养人对教师和教养机构的态度。教师要通过自己
的言行让教 养人信任。反之,教师得不到教养人的信任与尊重,这也会对教养机构产生不良
的影响。





同时,教师与教养人之间的人际交往对婴幼儿的社会性培养 具有多重的影响。教师与教
养人之间关系和谐,会激发出婴幼儿积极的社会性行为。除了人际环境以外, 教养机构的日
常规则、行为标准也是精神环境创设的重要部分。


第二节

早期教养机构中物质环境的创设





一、为婴幼儿创设的物质环境





适宜的生活环境应让婴幼儿感到熟悉、舒适和有序。
。婴幼儿的生活内容就是竺塑的学习
内容 ,在创设生活环境时应与婴幼儿养育相结合,顺应婴幼儿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婴幼儿习
得自理生活的技能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适宜的游戏环境应为婴幼儿提供操作、探索、学习和发明的机会,创 设刺激丰富、支持
其发展的玩耍环境,应婴幼儿的需求而设计、投放玩具材料。

(

)
创设原则





1.
安全、卫生和健康。





婴幼 儿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在提供设备、玩具材料和食品时,要把安全、卫生和
健康放在首位。





2.
顺应天性。依据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积极给予回应和支持。





3.
丰富多彩。婴幼儿认识世界、获得经验是通过与环境材料 的相互作用完成的,因此提供
多种感官刺激的环境材料,更能激发婴幼儿参与活动、进行探究的兴趣。< br>




4.
自然渗透。
体现多种教育功 能,
结合婴幼儿的生活将教育目标与要求渗透在环境创设的
过程中,在生活中引导婴幼儿快乐自 主地发展。





(

)
生活环境的创设





1.
显性环境——突出安全、便利。




< br>创设生活环境要与养育相结合,引导婴幼儿习得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促进身
心发展。生 活环境首先应突出安全、便利,空间应方便婴幼儿活动。亲子园生活环境主要以
入厕环境、盥洗环境为主 。

2.
隐性环境——突出科学的作息制度。

2
岁左右是 婴幼儿秩序发展的敏感期。因此科学学合理的作息制度
(
对婴幼儿活动、休息
的内容和 时间的规定
)
是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保证,它可以帮助婴幼儿建立稳定的生活规则
和 秩序意识,有利于帮助婴幼儿尽快摆脱自我中心,逐渐形成和发展社会性。





(

)
游戏环境的创设

婴幼儿的主 要活动就是游戏,蒋戏是婴幼儿生理成长和精神发育的需要,因此创设丰富、
支持性的游戏环境对婴幼儿 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
创设婴幼儿游戏环境的原则

(1)< br>生活化。生活中有婴幼儿学不完的最基础、最必要、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游戏内容要与
婴幼儿生 活紧密结合,体现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念,在游戏过程中提高婴幼儿的生活自理能
力,促使他们养成良好 的习惯。





(2)
自然化。
“教 在有心,学在无意”
,游戏是婴幼儿学习的最好方式,由于婴幼儿注意时
间短,且无意注意占优 势,因此在平实、自然的状态下更容易习得许多易于成长的经验。





(3)
随时化。创设的游戏环境应满足婴幼儿随时随地都可玩耍的需求,不拘于形式 ,使婴
幼儿在快乐中增长经验、获得发展。





2.
创设不同区域的游戏环境。

(1)
运动区域。运动区域可以促 进婴幼儿自我意识、健康心理、感知运动能力和社会性的发展,
分为室内运动区和室外运动区。室内运动 区包括用来爬、钻、跳、拉、绕障碍走等的活动空
间和相关的设备材料。室外运动区包括塑胶场地、玩沙 玩水的设施、私密空间
(
小帐篷、小房

)
、休息区域等。





(2)
认知区域。认知区域可以促进婴幼儿小肌肉 发育,提高感知能力、操作探索能力、丰
富多种经验。提供的材料包括串珠、拼图、套桶、敲打玩具、分 类玩具、图形玩具、小型建
构玩具、系扣子、打结绳、拆装玩具、容器、大小不同的盒子和瓶子等。




(3)
艺术区域。艺术区域可以促进婴幼儿 感知觉的发展和艺术潜质的挖掘,需要提供艺术
活动所需的材料设施。





(4)
阅读区域。阅读区域可以促进婴幼儿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 演能力和衽会惺晤
感的发展,需设在光线充足、相对安静的地方。





(5)
想象装扮区域。该区域可以促进婴幼儿社会性情感、交往能力、想 象力、创造力的发
展。环境创设要像家庭一样温馨、温暖,基本材料包括可以模拟表现生活经验的物品, 还可
以提供一些其他材料等。





二、为教养人创设的物质环境





(

)
创设原则




1.
舒适性。满足不同教养人的需求,结合父母、保姆、隔代祖辈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地
创设物质环境,使教养人感到整洁、温馨,树立良好的亲子园形象。

2.
适宜性。< br>提供的物质环境和材料要符合教养人的需要和能力,
提供的早教期刊是他们能
偶接受和学 习的,不要过于专业化。





3.
操作性。物质环境的创设应具有指导的作用,便于教养人在家庭中模仿和操作。





(

)
创设要点





1.
教师所用物品要与婴幼儿物品分开摆放,放在婴幼儿够不到的地方。





2.
教师所用教材、教具、辅助材料尽量分类摆放,方便拿取。





3.
为看护人提供周到的服务,包括可休息的坐椅、存放物品的柜子、可 饮用的水、可翻阅
的早教期刊等。





(

)
公共区域环境的创设





可以利用走廊等公共空间展示教养机构的文化。公共区域需要配有婴幼儿读物、科学育
儿方面的图书、期刊、宣传栏、电视、电脑、沙发、桌椅、饮水机、空调等。公共区域可以
发挥多种功 能:家长的休息室、专家咨询室、图书借阅室、展示室。


第三节

早教基地的玩具、材料配备





玩具是婴幼 儿的立体教科书。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力不同,对玩具的需求
也是有区别的。不同年龄需要 不同的刺激,因此在适当的阶段选择适当的玩具,可以帮助婴
幼儿发展重要技能和认识周围环境。





一、婴幼儿玩具、材料的配备





(

)
家庭中婴幼儿玩具的投放





婴幼儿的生活与成长离不开玩具、材料的陪伴,在玩中他们 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智慧和
本领。家长为婴幼儿提供玩具也要有选择,提供的玩具要体现生活性、变化性 、娱乐性。





1.
生活性。
“生 活游戏化、游戏生活化”
,将婴幼儿游戏材料与生活内容紧密结合,将衣食
住行等“生活教育” 因素融入游戏当中。





2.
变化性。家长可以随时随地和婴幼儿共同游戏,
简单的玩具材料可以开发出许多不一样
的玩法,孩子 的想象力会在变化的游戏和材料中不断增长。





3 .
娱乐性。玩具的功能不仅可以开发智力、增长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使婴幼儿获得快乐
地体验 。家长应和孩子共同游戏,做孩子的鼓励者、引导者、示范者、检验者,使孩子获褥
更多的愉悦体验。< br>




(

)
家庭中和婴幼儿共同游戏及提供玩基的要点





1.
婴幼儿为什么喜欢游戏
?




喜欢玩是婴幼儿的天性,游戏一直伴随着婴幼儿的成长。实际上,游戏是婴幼儿的 学习
和工作。在摆弄中活动筋骨,在操作中认识世界,在探索中获得经验,在与同伴共同游戏中
学习交往。最重要的是,在玩的过程中,婴幼儿的心理可得到满足,获得愉悦的情绪和成功
的体验。
2.
婴幼儿喜欢玩什么
?
(1)1
岁前





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可以提供色彩鲜艳的物品,如柔软的毛绒玩具、 有声响的玩具
(

风铃、音乐盒等
)
、大块积木、软球、推拉玩具、 套叠玩具等。家长可以和婴儿玩过家家、藏
猫猫等游戏,在与婴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要给予他温暖的玩耍体 验;多和他说话、唱歌给他听,
鼓励他看、听、吸吮、抓握、抚弄,并能持续吸引他的兴趣;让婴幼儿偎 依在大腿上,给他
朗读故事同时给予音乐、声音、颜色、摇摆等轻柔的刺激。这时,父母是婴幼儿最大的 玩具,
与婴幼儿的关系最重要。





(2)1~2






婴幼儿
1
岁后喜欢模仿周围的人和事,看到其他婴幼儿的玩具也想要,会出现与小伙伴
争抢玩具的现 象。喜欢触摸东西,因此有潜在危险的物品成人要放在安全的地方。这时的他
喜欢敲敲打打的玩具、推拉 的玩具等;还喜欢涂涂抹抹,可以提供一些美术用品,如油画棒
等,供婴幼儿涂鸦。婴幼儿整个生长发育 阶段都离不开书籍,家长应多给婴幼儿多读书,有
助于他们语言、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





(3)2

3

2
岁以后,婴幼儿更加好奇、好动,对什么都感兴趣。他喜欢装扮成生活中熟悉的人物,
模 仿每种角色的行为。同时婴幼儿还喜欢拼插玩具、穿珠子、吹泡泡玩具等,凡是可以操作
摆弄的物品都可 以成为婴幼儿的玩具。
2~3
岁时婴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初步形成的阶段,
家长可
以多放手让婴幼儿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吃饭时让他当小帮手发碗筷。婴幼儿会觉得自
己受重视, 因此会高兴地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事情。

3.
怎样陪婴幼儿一起游戏

(1)
父母是婴幼儿的玩伴。父母和婴幼儿一起玩耍,比任何玩具都重要,对婴幼儿的情感
发 展起着重要作用。和婴幼儿一起玩不仅可以促进亲子关系,同时父母的言行对婴幼儿有很
大的影响。母亲 的慈爱、做事有序对婴幼儿的习惯养成非常重要;父亲的宽容、幽默责任会
影响婴幼儿性格的形成。
玩中学

在家庭中营造使婴幼儿愉悦的气氛,关注婴幼儿的情绪,让他能任意地 摆弄自己的玩具。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婴幼儿可感知、研究、探索玩具的形状、色彩、大小、重量等,从 而形
成个体经验。

②多与婴幼儿交流





父母在与婴幼儿交流时,不要使用婴幼儿用语,不能因为怕婴幼儿听不懂大人的话而使
用叠词,说是什么、什么颜色、有几个等,并随时丰富婴幼儿的词汇。

亲子阅读也是一种非 常好的与婴幼儿交流的形式。每天睡前父母可以轮流为婴幼儿讲故
事这对婴幼儿的语言发展很有益处。< br>




④多让婴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探索。
有时家长担心婴幼儿毁坏物品而限制他的活动,不让动这,不让做那,这种做法是不对
的。实际上婴 幼儿正是在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经验的。

⑤培养婴幼儿关心、关爱周围的人。

⑥把收拾玩具当做游戏。





婴幼儿每天会 玩许多物品,当结束游戏时,家长可以给他准备一个稍大的整理箱,和他
玩藏玩具的游戏。





(2)
积极评价婴幼儿的游戏。

婴幼儿对自己认识的重要来源是身边亲近的人所传递的信息。如,因为家长夸奖孩子孩
子有礼貌,孩子 见到客人就会甜甜地说“阿姨好”






4.
家庭中为孩子怎么选择玩具
?



家庭中的玩具并不是越多越好,越贵越好。家长可以结合婴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
种类、不同质 地、不同功能的玩具。





(

)
亲子活动室的玩具投放





1.
玩具材料的提供要求





(1)
多种类:满足不同发展期婴幼儿的需要。





(2)
多质地:引导婴幼儿感知不同材料、质地的物品。





(3)
多色彩:吸引婴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4)
多功能:渗透多种目标,挖掘玩具的多种玩法,体现一物多玩多用。





2.
玩具的投放与摆放方式





(1)
种类要少,同种玩具数量要多。





(2)
逐渐增多:玩具的种类不易过多,逐渐增加。





(3)
轮流更换:一段时问后可以将婴幼儿熟悉的玩具收起来 ,变换其他玩具,婴幼儿会感
觉新颖而饶有兴趣。





(4)
分类摆放:用标记帮助婴幼儿自己摆放玩具,培养秩序感。





(5)
自己取放:培养婴幼儿的独立性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六章

集体教养机构中早教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第一节

集体教养机构开展早教活动的定位与原则





一、集体教养机构开展婴幼儿早教活动的定位





集体教养机构开展的早教活动是根据教育对象的成长特点和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 下,
由婴幼儿和教养人共同参与的一项互动活动。





早教活动一般由专业人员主持,面对教养人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带领婴幼儿和教养人开
展有针儿 积极主动地发展有针对性的早教活动,普及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婴幼
儿积极主动地发展。早 教活动有示范性、指导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能使教养人得到教养婴幼
儿的指导与服务,是教养人学习科学 育儿的重要课堂。





(

)
早教活动是面向婴幼儿及其教养人的活动





亲子互动式早教活动的核心。开展早教活动时,需要关注亲子互动的实 效和质量。教师
应结合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选择适宜的活动材料,设计适宜的活动内容。活动 内
容应结合婴幼儿的生活、游戏和锻炼的目标,渗透语言、动作、认知、情感、艺术、健康、
养 成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同时,早教活动不仅应面向婴幼儿,同时也应面向教养人,要给予
教养人科学的教 养理念和实用的教养方法,引导教养人尊重和理解婴幼儿发展中的差异、赏
识婴幼儿的发展,培养婴幼儿 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养人既是婴幼儿的玩伴,也是婴幼儿模
仿的对象、学习的保养和行为的楷模。




(

)
早教活动是个别活动和集体活动相结合的活动





早教活动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分散的、个别的,两者应有机结合。

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孕妇可以吃桃子吗


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孕妇可以吃桃子吗


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孕妇可以吃桃子吗


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孕妇可以吃桃子吗


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孕妇可以吃桃子吗


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孕妇可以吃桃子吗


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孕妇可以吃桃子吗


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孕妇可以吃桃子吗



本文更新与2021-02-02 17: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2435.html

实务篇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知识要点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