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异位症-手上起小水泡什么原因
一、填空题
1
、护士在进行内瘘穿刺前,需评估内瘘血管,能触 到震颤、搏动、血管杂音,表示内瘘通
畅并功能良好。
2
、动态定期物理检 查内瘘功能的内容和标准包括:吻合口愈合良好,震颤良好,无异常增
强、减弱或消失;内瘘血管自然血 流量>
500ml/min
,血管内径≥
5mm
,距皮深度<
6mm
;瘘
体段静脉走行平直、表浅、易穿刺,粗细均匀,有足够的穿刺区域和长度。
3
、自体动静脉内瘘常见的手术部位有桡动脉
-
头静脉,桡动脉
-
贵要静脉,尺动脉
-
头静脉,
尺动脉
-
贵要静脉。
4
、动静脉内瘘晚期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包括:局部穿刺,感染,低血压状态,贫血纠正过
快。
5
、
《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护理操作指南》
推荐,
动 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包括:
扣眼法、
绳梯法。
6
、
2010
年中华肾脏病学会《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SOP
》指出,考虑制作自体动静脉内瘘< br>成形术的时间为:预期
2-3
个月内需要血液透析患者、
CKD
患者< br>GFR
<
25ml/min
,血清肌酐
>
400umol/L
。
7
、行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血管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由远而近、先自身 血管后移植血管、
先非惯用手后惯用手,先上肢后下肢。
8
、患者自我判断 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包括:触摸手术侧的吻合口时扪及震颤,吻合口听诊
听到血管杂音,瘘管处扪及搏动 。
9
、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口径大小与血流量密切相关,一般为
5-7mm
。
10
、动静脉内瘘血管的动脉穿刺点距吻合口至少
>
3 cm
。
11
、内瘘成熟指与动脉吻合后的静脉呈动脉化,表现为血管壁增厚 ,显露清晰,突出于皮肤
表面,有明显震颤或搏动。
二、单选题
1.
动静脉内瘘手术时机的选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A
.尿毒症症状明显,支持治疗难以控制的慢性肾衰竭患者
B
.根据病情进展,预计在半年内需血液透析的患者
C
.非糖尿病 患者
Scr>6mg/dl,Ccr<15ml/min
并有症状的情况
D
.糖尿病患者
Scr>6mg/dl,Ccr<15ml/min
,不论有无症状者< br>
E
.非糖尿病患者
Scr>6mg/dl,Ccr<15ml/min
,不论有无症状者
2.
内瘘手术部位选择的一般原则不包括哪项(
B
)
A
.先上肢后下肢
B
.先惯用侧再非惯用侧
C
.先远心端再近心端
D
.对日常生活影响小
3.
上臂内瘘的主要缺点不包括(
D
)
A
.穿刺不方便
B
.可供穿刺的范围小
C
.如果内瘘自然流量过大,有可能影响心功能
D
.上臂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优于移植血管内瘘
4.
A< br>VF
术前应提前保护好内瘘侧肢体血管,不包括哪些保护性措施(
D
)
A
.不要在该侧肢体穿刺输液
B
.不要在该侧肢体抽血
C
.不要在该侧行锁骨下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D
.不要在该侧肢体测量血压
5.
以下
AVF
术后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B
)
A
.术后应每日多 次检查能否触及震颤,听到血管杂音以便早期发现血栓形成并及时处理
B
.术后若发生渗血应加压包扎以止血
C
.注意身体姿势及袖口松紧,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
D
.内瘘成形 术
24
小时后手部可适当做握拳动作及腕关节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
栓形成< br>
E
.适当抬高内瘘侧肢体,可减轻肢体水肿
6.
一般
A
VF
术后多久尚未成熟应认为内瘘手术失败,考虑制作新的内瘘(
C
)
A
.
1
个月
B.2
个月
C.3
个月
D.6
个月
E.100
天
7
.A
VF
穿刺时动脉穿刺点距吻合口至少应达到多少距离(
C
)
A
.
2cm
B.3cm
C.5cm
D.8cm
E.10cm
8.
下列对于拔针时注意事项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
.穿刺点应最大加压压迫以防止出血
B
.拔出穿刺针时的角度要与穿刺时角度相同或接近
C
.切记在穿刺针没有完全拔出前不要压迫
D
.穿刺点的压迫不宜过紧以不出血且触摸有震颤为宜
9.
下列哪项不是
A
VF
并发症(
E
)
A.
感染
B.
出血
C.
血流量不足
D.
动脉瘤
E.
疼痛
10.
内瘘形成血栓的原因不包括(
D
)
A
.手术因素
B
.患者高凝状态
C
.内瘘术后包扎过紧
D
.透析中未使用抗凝剂
E
.内瘘未成熟即行穿刺
11
.
下列预防内瘘感染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B
)
A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B
.透析后即可清洗内瘘侧手臂
C
.透析前清洗内瘘侧手臂
D
.避免用不洁之手搔抓内瘘处皮肤
E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内衣清洁
12.
内瘘形成动脉瘤的原因(
A
)
A
.反复在同一部位进行穿刺
B
.吻合口过大致血流大部分经吻合口回流
C
.内瘘有部分血栓形成
D
.反复低血压的发生
E
.压迫止血不当
13.
理想血管通路的一般标准不包括哪项(
C
)
A
.血流量充分
B
.足够的血管穿刺部位
C
.无疼痛感
D
.长期通畅率高
E
.尽量不限制患者活动
14.
新内瘘首次穿刺时机一般为术后多久(
B
)
A
.
4
周
B.6-8
周
C.10
周
D.12
周
E.8-10
周
15.AVF
术后
24
小时内观察内容不包括(
B
)
A
.手指末梢血管充盈情况
B
.有无皮疹
C
.吻合口有无血肿
D
.内瘘血管有无震颤或血管杂音
E
.局部有无渗血
16.
绳梯穿刺法沿着内瘘走向上下 交替进行穿刺,一般每个穿刺点相距多远(
C
)
A
.
0.5cm
B.1.5cm
C.1cm
D.2cm
E.3cm
17.
定点穿刺容易造成下列何种情况(
E
)
A.
出血
B.
感染
C.
窃血综合症
D.
手肿胀综合症
E.
渗血
18.
高位动静脉内瘘常见并发症不包括哪项(
B
)
A
.血肿
B
疼痛
C.
血管瘤
D.
心力衰竭
E.
窃血综合症
19.
内瘘血流量不足的表现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
.血管明显塌陷
B
.血管处有触电感
C
.内瘘血管处疼痛
D
.静脉滤网上血流忽上忽下
E
.静脉压低报警
20.
出现手指末梢苍白、发凉、麻 木等一系列症状一般见于哪种情况(
D
)
A
.感染
B
.动脉瘤
C
.手肿胀综合症
D
.窃血综合症
E
.出血
三、多选题
1.
据美国
NKF-K/DOQI
血管通路指南,建议制作内瘘的时机(ABCD
)
A.
尿毒症症状明显,支持治疗难以控制的慢性肾衰竭患者。
B.
根据病情进展,预计在半年内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
C.
非糖 尿病患者
Sc
>
6mg/dl
,
Ccr
<
15ml /min
,不论有无症状。
D.
糖尿病患者
Sc
>
4mg/dl
,
Ccr
<
25ml/min
,不论有无症状。
E.
糖尿病患者
Sc
>
5mg/dl
,
Cc r
<
20ml/min
,不论有无症状。
2.
晚期血栓形成原因(
BCDE
)
A.
技术原因。
B.
内瘘使用不当。
C.
局部感染
D.
低血压
E.
高凝状态
3.
内瘘吻合口血栓形成主要表现(
BCD
)
A.
透析时静脉压升高
B.
内瘘静脉侧搏动、震颤和血管杂音减弱或消失。
C.
透析时血流量不足。
D.
血泵产生的负压刺激血管壁,可产生吻合血管周围缺血性疼痛。
E.
透析重复循环率增加。
4.
动脉瘤形成原因(
BCDE
)
A.
持续低血压。
B.
持续高血压、动脉硬化或静脉压增高。
C.
缝合不充分,伴有包裹性出血。
D.
长期定点穿刺或小范围内反复穿刺。
E.
内瘘未成熟而过早使用,对血管损伤较大,血管容易膨出。
5.
自体血管动静脉瘘手术绝对禁忌症(
BC
)
A.
血流动力学障碍:心力衰竭未控制、低血压。
B.
四肢近端浅 表主干静脉或中心静脉存在严重狭窄、明显血栓或因邻近病变影响静脉回流。
C.
患 者前臂
Allen
试验阳性,禁止行前臂动静脉内瘘端端吻合。
D.
手术部位存在感染。
E.
同侧锁骨下安装心脏起搏器导管。
6.
自体血管动静脉瘘手术适应症(
ABC
)
A.
慢性肾衰竭需要长时间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
B.
肾小球滤过 率<
25ml/min
或血清肌酐>
4mg/dl
(
352umol /l
)
C.
老年患者、
糖尿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合成 其他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
应尽早实施自体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D.
预期患者存活时间短于
3
个月。
E.
手术部位存在感染。
7.
哪些表现提示动静脉内瘘已成熟(
ABCD
)
A.
血管壁增厚,显露清晰。
B.
有明显动脉震颤或搏动。
C.
内瘘直径增粗,能保证成功的穿刺。
D.
提供足够的血流量。
皮脂腺异位症-手上起小水泡什么原因
皮脂腺异位症-手上起小水泡什么原因
皮脂腺异位症-手上起小水泡什么原因
皮脂腺异位症-手上起小水泡什么原因
皮脂腺异位症-手上起小水泡什么原因
皮脂腺异位症-手上起小水泡什么原因
皮脂腺异位症-手上起小水泡什么原因
皮脂腺异位症-手上起小水泡什么原因
本文更新与2021-02-01 05:4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9851.html
-
上一篇:-二类医疗器械明细表
下一篇:台湾广和月子餐食谱_小S月子餐餐单及详细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