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湘雅附二医院预约挂号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及治疗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30 14:07

缩小阴道-鼻炎治疗方法

2021年1月30日发(作者:提眉手术)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及治疗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 方式的改变,
尤其是我国经济水平的快
速提高,
人们摄食热量的增加及运动的减少,< br>使我国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血管疾病、
脂肪性肝病等的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
积极的控制高脂血症的发病,
预防心梗、
脑梗等致死性疾病,
降低总体死亡率有
积极的意义。
随着技术的进步,
中医对 高脂血症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
察。现将近年来中医对高脂血症的研究进行总结。

1
.血脂与痰浊的关系

高脂血症是血液中的脂质超过正常而出现的疾病。中 医古代文献无“血脂”
之说,
但很早就有关于
“膏脂”
“脂”
“膏”
的论述。
《灵枢?五癃津液别》
云:
“五
谷之滓液,和合而为膏者, 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

《灵枢?卫
气失常篇》云:
“人有 脂、有膏、有肉。
”并指出各自的特点:
“黄帝曰:其肥瘦
大小奈何?伯高曰:膏者, 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肉者,身体容大。脂
者,其身瘦小。黄帝曰:三者之气血多少何如?伯高 曰:膏者,多气,多气者,
热,热者耐寒。肉者,多血则充形,充形则平。脂者,其血清,气滑少,故不 能
大。

后世医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论述。
张景岳
《类经》
亦云:
“精液和合而为膏,
以填补骨空之中,则为脑为髓,为精为血。
”张志聪《灵枢 集注》

“中焦之气,
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脂丰满。

这些论述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血脂和膏脂等的关系,
但又不尽全面。
正常人
血液中亦有脂质,
且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以上所述应当是血脂的一种正
常状态。
而对于血脂的异常状态,
古代医家在论述在论述膏脂之时往往会提到
“肥
人”

“气虚之人”

和肥人及气虚之人关系最大的是痰湿。< br>东垣云:
“胃中元气盛。
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也。脾胃俱 虚。则不能食而
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
火邪于气分也。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伤也。
”从脾实的角度论述肥人之
因。丹溪认为“ 肥人多痰湿”

“肥人多气虚”


“凡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气
虚。

《景岳全书?非风》
“何以肥人反多气虚?盖人之形体,
骨为 君也,
肉为臣也。
肥人者,柔胜于刚,阴胜于阳者也。且肉以血成,总皆阴类,故肥人多有气虚 之
证。
”解释了肥人多气虚的原因。张景岳谓“人之多痰,皆由中虚使然”
。丹溪详< br>细的论述了痰浊的病理特点“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自此后世医家论述多从痰
浊论述血 脂的异常。李中梓所说“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
瘀而成痰”

《 证治汇补》所言:
“脾虚不分清浊,停留津液而痰生。


从以上的
论述可以看出血脂的异常和痰浊有着直接的联系。
我们不能将血脂的异常等同于
痰浊,
因为痰浊还有除了异常血脂之外的其他方面。
我们可以将异常的血脂在中
医里用痰脂来表述。< br>
现代医学对痰瘀与高脂血症相关性进行了广泛研究。
首先从生理病理的角度
来 看,
现代医学对痰瘀或者说是痰浊与高脂血症的研究主要表现在血脂和血流变
关系上
[ 1]
。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患者血凝性增加,易导致凝血,高脂血症患者血
小板聚集作用增强, 容易引起血小板凝集
[2]
。高脂血症可促进白细胞活化,释放
自由基,
从而 引起细胞膜黏膜弹性、
变形性下降,
红细胞聚集性增强,
还可灭活
NO
活性,抑制血管扩张,且能引起
LDL
氧化修饰
。血脂异常可影响纤溶功能,
干扰纤溶系统活性
[4]
。刘素蓉等进行了痰浊之血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研究,表明
高脂血症、痰浊之血两者可等同起来看待
[5]
。其次从临床观察研究来看,周氏等
通 过对高脂血症治疗的临床观察可以认为痰浊即是血脂的异常
[6.7.8]

宋氏等认 为
从痰瘀论治是治疗高脂血症论治的首要选择
[9]

李氏运用化痰降浊法治 疗高脂血
症取得良好效果
[10]

周氏等认为痰瘀是高脂血症的根本
[11]

韩氏认为高脂血症之
异常血脂是血中痰浊

杨氏等在总 结历代文献及近代研究成果认为血脂等同于
痰浊
[13]

有学者通过临床观 察和实验研究认为血清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HIP
痰浊的主 要特征和生化物质基础,
血瘀的客
观本质主要表现在血流动力学、
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 变学异常方面
[14

15]

孙建芝
等提出血清
TC

TG

LDL

C
含量的升高可作为痰浊症 微观显现及客观指标
[16]


2
.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

从目前文献来看,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病因、
病机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
是< br>以肝、
脾、
肾功能失调为本,
痰浊血瘀为标。
其中痰饮湿浊是高脂血症 发病的关
[12]
[3]
键,
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是引起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
[17]

孙英丽等认为饮食不节、
脾虚湿困、
心脾两虚、
情志所伤.
肾气虚衰、
痰瘀阻络皆可导致机体的功能减弱
或失调,
致膏脂的代 谢紊乱,
发生高脂血症
[18]

郑氏等总结王绵之教授经验,
认< br>为脾虚气弱,
失其
“游溢精气”

“散精”
之职,
非 但气血生化紊乱,
膏脂转运、
输布亦不利,
滞留营中,
形成高脂血症
[19]

曾氏认为高脂血症为脾失健运,
中焦
气机失调,
痰湿内生 ,
流注经脉,
渗入血中所致
[20]

赵氏认为高脂血症的发生与< br>“肾虚”

关系密切。肾虚证多为下丘脑一垂体一多个靶腺系统功能紊乱,可直
接或问接影响血脂内环境动态平衡,
可导致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血脂升高
[21]



认为肝主疏泄,气行则津行,气滞则湿阻。肝失疏泄,气机运行 失常,脏腑
功能受影响,
必然出现精血津液的一系列变化,
精血津液的病理改变又使气 机的
运行更加难以恢复正常,气机不利,气滞则血淤,气滞则水停。肝失疏泄,横逆
犯脾,肝脾失调导致痰浊内生,
久则痰淤互阻,
阻滞血脉
[22
]
。< br>潘祥宾等从脾实之
证论述了高脂血症的发病
[23]

韩捷将高脂血症 的病因病机总结为外邪和内虚两方
面,如饮食不节,湿热内蕴等因素
[24]
。柴瑞蔼 将高脂血症的成因归纳为
4
点:①
痰浊凝聚注人血脉是高脂血症的病机关键。
②脾虚失运,
肾经亏虚是形成高脂血
症的主要内因。
③嗜食膏粱厚味是促成高脂血症的 重要外因。
④痰瘀互结,
沉积
血府,
脉道失柔是高脂血症演变为心脑血管疾患 的必然转归
[25]

王振华等从病症
互参的角度认为高脂血症、
糖 尿病、
心脑血管病具有密切的联系,
其共同基础是
胰岛素抵抗,
存在共同的病 因病机。
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气虚或阳虚
挟痰浊、
血瘀,
其基本病位在脾,
即脾虚常常影响到肾,
出现脾肾气虚或脾肾阳
虚的病变;②

阴虚、火旺、阳亢挟痰浊、血瘀,其基本病位在肾,肾阴虚常常
影响到肝、心,出现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心火上炎的病变
。杨新
营等认为高脂血症多由禀赋不足,过食肥甘,七情 所伤、久病体虚等导致脾虚,
脾失健运,一则脾不布津,津聚生湿,湿聚为痰,痰浊化脂;二则致水谷精 微转
输、利用、排泄失常,浊脂滞留、血脂升高,血流不畅,久则化为痰浊,渐成瘀
滞,
滞久则血瘀。
肾脏的气化作用,
肝脏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能助脾健运,
失常便
伤脾助湿,生痰致瘀,证属本虚标实,本虚责之于脾、肾、肝三脏虚。标实责之
于痰浊内阻,气血瘀滞< br>。

3
.高脂血症的证治分型

[27]
[26]< br>中医目前对高脂血症的证治分型无统一的标准。
不同的学者根据对高脂血症
的理解和侧重 ,有不同的分类。

曾健将高脂血症分为:①肝肾虚型
(
多为年老体弱高脂血 症患者,表现为腰
酸腿软,耳鸣眼花,倦怠乏力,舌红苔薄,脉沉细
)
。②脾虚痰浊型
(
血脂增高伴
四肢倦怠,
腹胀纳呆,
咳嗽痰多,
大便偏溏,
舌苔白腻,
脉滑
)

③肝郁化火型
(

脂 增高伴烦燥易怒,面红目赤,口于舌燥,尿黄便干,头晕、头痛、舌苔黄腻、
脉弦,多合并高血压
)
。④气滞血瘀型
(
血脂高而伴胸痛、胸闷、痛处固定,此类
患者多合并冠 心病,
舌质暗或有瘀斑、
瘀点、
脉沉弦
)
[28]

庄德成等对
320
例高脂
血症患者辨证分为五型,
并与血脂脂质成分的相关 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痰浊
阻遏型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双相升高;
肝肾阴虚 型,
阴虚阳亢型、
气滞络瘀型甘
油三酯单相升高;
脾肾阳虚型高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单相降低
[29]

傅亚龙研究了
67
例高脂血症患者,依据其 临床表现在排除并发症的表现分为脾虚、肾虚、痰湿、
瘀血
4
类,并认为高脂血症是本 虚标实的病变,而以标本兼病最为多见
[30]
。余旭
彪根据中医辨证将其分为脾虚湿 阻、
肝郁脾虚、
气血瘀阻、
痰瘀交阻和肾精亏虚
5
型,
分别 给予中药治疗,
均取得良好效果
[31]

王兴国等通过观察了
10 2
例高脂血
症患者,总结出本病分为:
1
肾阴虚证.治宜补益肝肾;
2
肾阳虚证,治宜强壮
肾阳;
3
脾虚湿困证,治宜健脾祛湿;
4< br>气虚血瘀证,治宜补气活血
[32]
。钱卫东等
通过抓主症的方法,
将 本病分为以下
5
个证型:
1
痰浊阻遏证,
治宜健脾化痰;
2
气滞络瘀证,治宜理气活血;
3< br>脾肾阳虚证,治宜健脾补肾;
4
阴虚阳亢证,治宜
滋阴潜阳;
5 肝肾阴虚证,
治宜滋阴养肝
[33]

目前从多数人的分型看,
有以下几
种:脾虚湿盛型,肝肾亏虚型,脾虚痰浊型,肝郁化火型,气滞血瘀型,气虚血
瘀型,
痰浊阻络型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脾虚湿胜型。
从众多的文献资料来看,
论是哪一种分型方法,其核心都是脾虚、痰湿、痰浊、血瘀。

4
.高脂血症的中医药治疗

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单味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实验研究
及临床应用,
2
复方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 临床观察,
3
通过辨证施治治疗,
4
其他
方法治疗。
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现代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理论研究,
单味中药的研
究及方 剂的研究。
在理论方面韩氏等总结了中药的降脂机理有如下下几点:
调整
脾胃,化解脂 浊;补肾益精,培本除脂;疏肝理气,兼顾脾肾;化痰祛瘀,调节
五脏;
谨守病机,
有 的方矢
[34]

中药对高脂血症的影响是多靶点多途径的,
有学
者 将中药降血脂的作用机理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抑制外源性脂质的吸收。

抑制TC

TG
内源性合成。
③影响脂类体内代谢。
④促进体内Tc
的排泄。
⑤抑制血
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⑥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 基而调节脂质代谢。
⑦调控血脂相关基因的表达纠正脂质代谢紊乱
[35]

单味中药的研究方面:
有学者
参考历年的医药专著及杂志,统计具有降脂作用的中药在
135
种以上,分属
7O

科。其降脂的有效成分约
40
余 种

,主要有:
1
皂苷类:绞股蓝、人参、柴胡、三
七叶、刺五加叶 等;
2
蒽醌类:以蓼科、豆科植物居多,如大黄、何首乌、虎杖
等;
3 < br>黄酮类:
山楂、
银杏、
葛根等;
4
生物碱类:
荷叶、
川芎、
北豆根等;
5

发油及脂肪油类:月见草、中华大蒜、火麻仁、沙棘等;
6
多糖类:枸杞 、灵芝
等。
除了上述降脂活性成分外,
尚有少数固醇类、
萜类等化合物在近年 来的研究
中显示了一定的降脂作用
[36]
。万氏等进一步总结:降胆固醇为主的中药 有蒲黄、
泽泻、人参、刺五加、灵芝、当归、川芎、杜仲、银杏叶、荷叶、薤白、大豆、
陈皮、 半夏、怀牛膝、漏芦等。降甘油三酯为主的中药有金银花、黄连、黄芩、
刺五加叶等

既降低胆固醇又降低甘油三酯的中药有:大黄、何首乌、山楂、绞
股蓝、银杏叶、女贞子、三七、枸杞子 、桑寄生、葛根、水蛭、茶叶、柴胡、茵
陈、姜黄、虎杖、决明子、黄精、马齿苋、熊胆、月见草等。归 纳之,祛痰降脂
首选茵陈、泽泻、石菖蒲、桔梗,活血化瘀降脂以桃仁、赤芍、三七、丹参、水
蛭为佳:补益肝肾清源降脂以党参、白术、何首乌、枸杞子、决明子为佳

37

王氏等通过实验证实茶叶多糖具有良好降血脂作用
[38]


在复合方剂方面的研究,
从目前的文献资料看,
比较繁杂,
医家多从自己对
高脂血症的认识出发,
应用成方加减或者自己组方,
也取得一定的疗效。
吴氏运
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进行临床观察表明:
半夏白术天麻汤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
的临床症状, 促进血压的稳定降低,而且还明显改善
IR
以及降低血脂
[39]
。赵氏补阳还五汤可以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浓、
黏、
凝、
聚状态,
具有提高血 管内皮
功能,
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40]

宋氏通过实验表明 当归芍药散
[41]

黄连温胆
汤、二陈汤等,另外较多应用的是中成药制剂 ,如血脂康胶囊、参芪降脂胶囊、
调脂胶囊、降脂宁颗粒等。在自制剂中主要有:健脾调脂饮、化痰降浊 汤、降脂

缩小阴道-鼻炎治疗方法


缩小阴道-鼻炎治疗方法


缩小阴道-鼻炎治疗方法


缩小阴道-鼻炎治疗方法


缩小阴道-鼻炎治疗方法


缩小阴道-鼻炎治疗方法


缩小阴道-鼻炎治疗方法


缩小阴道-鼻炎治疗方法



本文更新与2021-01-30 14: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6871.html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及治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