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县医院
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综述
张东霞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
08
班
摘要
通过阅读多篇关于失眠的文献资料,
本文总结并得出在由不同原因引 起的失眠,
在最
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对药物依赖的前提下提出了不同的中医,药物治疗的方案,并 且,根据不
同程度的失眠病情,提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无任何毒副作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
关键字
失眠
中医
药物
非药物
【
前言】
在《内经》中将失眠称之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
,
为各种原因导致神不守舍所引起的睡眠障碍性疾病
【
1
】
。而现代医学认为失眠是最 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
性疾病
,
是多种躯体、
精神和行为疾病所具有的常见临床 表现。
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
(
或
)
质量不满足
,
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并且临床将具备以下临床症状
: ( 1)
睡
眠潜伏期延长
:
入睡时间超过
30
min;
(2)
睡眠维持障碍
:
夜间觉醒次数≥
2
次或凌晨早醒
;
(3)
睡眠质量下降
:
睡眠浅、
多梦
;
(4)
总睡眠时间缩短
:
通常少于
6
h;
(5)
日间残留效应
(
diurnal
residual effects) :
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的称为失眠
【
2
】
。多种流行病
学调查资料表明
,
西方国家约
35. 2 %
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失眠
;
我国失眠率也高达
10 %
~
20 %
。
据专家估计
,
到
2020
年全球大约有
7
亿多失眠者
【
3
】
。失眠发生的 范围也很广
,
不管男性或女
性
,
健康与否
,
老人或 青年
,
均可发生。因此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
失眠正日益 成为威胁人类
健康的一个重要杀手西医医治失眠症主要采用睡眠诱导剂或镇静催眠药,虽然起效快、作用
强,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或潜在的成瘾性,并且部分药品价格高或疗效不稳定,而中医药以
其辨 证治疗、疗效稳定等特点,成为现代治疗失眠症的首选方法之一。
1.
失眠的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
,
如噪音、光照、高温、严寒等影响睡眠的环境因素
;
时
差、
夜班等 昼夜节律变化出现失眠的生理因素
;
应激和各种生活事件引起失眠的心理因素
;
各
种疾病如疼痛、抑郁症等引起失眠的疾病因素
;
咖啡因、茶碱、酒精等引起失眠的 药物因素
等等。
梅国强教授认为失眠的发生多与七情内伤、
饮食 失节、
劳倦过度相关。
《素问·
灵兰秘典论》
云
:
“心者< br>,
君主之官
,
神明出焉”
;
《灵枢·邪客》谓
:“心者
,
五脏六腑之大主也
,
精神之所
舍也”
,
可知本病病位多责之于心。又《灵枢·本神》云
:
“肝藏血
,
血舍魂”;
“肾藏精
,
精
舍志”
《
,
素问·逆调论》引《下经》云“
:
胃不和则卧不安”
,
因而失眠与肝
(
胆
)
、肾、
胃
(
脾
)
亦有一定的关系。临床上根据病性可将失 眠分作虚、实两类。虚者常见于阴血不足、
心胆气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
;
实者则 多见于心肝阳亢、火热扰心、痰浊内阻、瘀血阻
滞等
;
若病邪久羁
,
亦多虚实相兼为患
【
4
】
。
早期中医学关于失 眠的发病机理在《灵枢·大惑论》就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
认为“卫气不得
入于阴
,
常留于阳
,
留于阳则阳气满
,
阳气满则阳骄盛
,
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
,
故目不瞑
矣”
。即所谓阴阳不交之不寐证。在五行关系中
,
太阴属土
,
厥阴属木
,
木克土
,
因而木处< br>于主导地位。失眠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激动、压抑或思虑过度致使肝气郁结、肝郁化火、
肝阳上 亢或暗伤心脾而成。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肝阳上亢为肝气太过的表现
,
在阴阳开合
中则合太过
,
心脾暗伤则由土被木克所致
,
脾气不足
,
则收藏之门开启受限。
因而失眠主要
由于收藏之门关闭 太过
,
开启不足
,
阳气不能收藏所致。肝藏血
,
肝气郁结 、肝郁化火、肝阳
上亢
,
瘀血内生
,
由经入络
,
脉 络阻滞
,
则络中之血亦随之而瘀
,
经脉功能失调日甚
,
气血失
调日顽
,
因而血瘀是失眠的重要因素之一。瘀血不除则气血失调难以 恢复
【
5
】
。
现代中医在临床上对不寐的病因 病机分为外感和内伤两方面。
由外感病引起者
,
主要见于各
种热病过程中,
由内伤引起者
,
则多由于情志不舒、心脾两虚、阴虚火旺、肝郁化火、痰热内< br>扰、心胆气虚所引起
,
一般来说
,
因外感所致的不寐
,
实证较多
;
因内伤所致的不寐
,
以虚证为
主。两者以内伤所致为多 见
,
如过喜、过怒、过思、过悲耗损五脏的精气
,
使脏腑功能失调的
情志所伤导致的不寐
;
劳心过度
,
伤心耗血
,
导致心脾两虚
,
气血不足
,
无以奉养心神而致不寐
;
血虚肝旺
,
魂不守舍
,
或暴怒伤肝
,
血虚肝旺而致不寐
;
心气 素虚
,
遇事易惊
,
心神不安
,
终日惕
惕
,
心虚胆怯引起的虚烦不眠
;
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度,火炽痰郁,痰热等内扰而 致
不寐
【
6
】
2.
失眠的治疗
失眠在西医上的药物治疗已经历了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
非苯二氮卓类药
物
3< br>个阶段。非苯二氮卓类佐匹克隆和唑吡坦为
80
年代研发成功,特点是血药浓度达峰值快 ,
T1/2
短,排泄快。在临床上的优点为快速诱导入睡,不易产生耐受性,对记忆不良影响少 ,
停药后失眠反弹少,
但仍有苯二氮卓类的宿醉
【
7
】
而且 人体对药物的依赖以及对人体的损伤
也不容忽略。但与之相比,中医的治疗的副作用就比较小,总的来说 ,中医根据不同程度的
失眠的治疗分为三类,即非药物治疗
,
药膳调理和药物治疗。< br>
非药物治疗
很多情况下,非药物治疗应是失眠治疗的首选方法 。非物治疗有以下几种
:1)
睡眠卫生教育
:
帮助患者理解睡眠的生理过程< br>,
分析睡眠环境、
心理社会应激事件、
生活方式、
酒药使用、运动等因 素在失眠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帮助患者安排合适的生活作息时间
,
重建良好的睡眠。
卫生习惯。
2)
心理治疗
:
对于大多失眠者来说
,
都必须 重视和强调心理治疗
,
向他们说明睡眠减少是由于正常的焦虑情绪或可治愈的躯体疾病所致,
并无严重后果。给患
者提供疏泄焦虑的机会
,
有助于恢复其正常睡眠。 对于睡眠结构和方式发生正常变化的老年
人
,
也需要进行解释
,
并鼓 励他们多参加体育活动
,
指导他们放松自疗。
3)
放松治疗
:
自我放松
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失眠症患者的心理、生理高唤起状态
,
促进自主神经活动 朝着有利于睡眠
的方向转化
,
诱导睡眠的发生
【
8
】
。
4)
生物反馈
通过视觉
,
听觉的反馈,帮助患者控 制某些
生理性指标,如肌肉紧张,目的是降低躯体觉醒水平。
5)
睡眠限制治疗,以患 者主观感觉到
睡眠时间为根据,逐步缩短卧床时间,以提高睡眠效率,从而延长睡眠时间。
6)
认知治疗,
目标是纠正患者关于睡眠的负面性认知,代之以健康有效的观念以及正确的情感和行 为,打
破因过度担心能否入眠和夸大失眠的后果,进一步引起生理和心理的觉醒,使失眠问题加重
的恶性循环
【
9
】
7)
五音治疗,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及五音疗法理 论,五音疗法在失眠治疗中进
行辨证选乐。具体运用
:
①肝火扰心证
,可选用《草木青青》
、
《绿叶迎风》
、
《一粒下土万担
收》等角 调式音乐曲目
,
以调节肝胆的疏泄功能
,
促进人体气机的升发条畅
;
②痰热扰心证
,
可选用
《汉宫秋月》
、
《喜相逢》
、
《百鸟朝凤》
等徵调式音乐曲目
,
以助养心气
;
③心脾两 虚证
,
可选用《秋湖月夜》
、
《鸟投林》
、
《闲居吟》等宫 调式音乐曲目
,
以调节脾胃的升降功能
,
促进
全身气机的稳定
;
④心肾不交证
,
可选用《昭君怨》
、
《塞上曲》等羽调式音乐 曲目
,
以助养肾
气
,
促进人体气机的下降
【
10< br>】
。
8)
自我按摩治疗,
①用双手食指靠近拇指侧的内缘,磨前额30
次。其后用两手拇指内面或中指指端柔两侧太阳穴
30
次。再以两手拇指内面 或指端自颈部两
侧由前向后推柔
30
次。然后用手掌掌根拍打囱门
10--1 5
次。最后两手拇指指端按柔两侧风池
穴(枕后发迹凹陷处)
30
次。②用手 掌大鱼际按顺时针方向按揉中脘穴(脐上
4
寸,
5
分钟)
③接着按摩 神门穴位(位于掌手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数十次,然后
俯卧双手握拳,两拳相叠 后放在上脘穴(腹正中线脐上五寸处)与中脘穴之间的部位让身体
很自然的压在拳上
2
—
3
分钟,
此时,
注意力集中在受压的部位,
再取左侧卧位作深呼吸 数次,
右侧卧位深呼吸数次,最后恢复自然体位,自然呼吸,不久即可入睡。④取仰卧位,用双手
拇指从印堂(两眉头连线中点)直接至上星(前发际正中直上一寸处)
,反复两分钟。然后
用 拇指揉百合(后发际直上
7
寸处)
、四神聪(百会穴前后左右一寸处)三分钟。再用拇 指揉
攒竹(眉头凹陷处)
、鱼腰(眉心的中心)
、丝竹空(眉外侧凹陷处)
, 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
后约一寸处凹陷中)
、安眠(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三分钟。再以双 手大鱼际抹前额
两分钟,抹眼球两分钟。最后五指从正中线向后分按推至风池穴,并揉风池穴两分钟【
11
】
。
药膳调理
药膳 食疗根据患者的个体症状予以下相应的药膳食疗。①桑椹茉莉饮:桑椹、
百合各
20 g
浓煎候滚,倒入盛有茉莉花
5 g
之容器,加盖静置即可饮用,频饮或代茶饮用。< br>适用于肝郁证者。②大枣茯神粥:大枣
15
枚、茯神
15
g
细锉煎煮浓缩去滓,与粳米
60
~
100
g
同 煮,温热食之,每日
1
次。适用于心脾两虚证者。③心脾双补汤:龙眼肉、莲子、大枣各
15
g
,煎汤,饮汤食龙眼、莲子、大枣,频饮。亦适用于心脾两虚证者。④人参龙眼醴: 将
人参
5 g
、龙眼肉
200 g
,浸泡在
1 000 ml
高粱酒中,加盖密封半月即可早晚可饮,一次
20
~
25 ml
。适用于气血两虚证者。⑤酸枣仁粥:炒酸枣仁
50 g
,加水煎煮
20 min
,去药留汁,
与粳米
75 g
武火煮
20 min
, 再用文火煮至米开粥稠即成,每日
1
次。适用于心神不安证者。
⑥养心安神肉:瘦猪肉
250 g
洗净,切小块,与莲子、龙眼各
30 g
以及百合
20 g
共入砂锅内,
文火煲熟,调味即可,每晚佐餐食用。适用于阴虚证者。⑦安神梨甑:雪梨2
个洗净,梨顶
切开一盖,挖去核,将炒枣仁
10 g
,冰糖
15 g
装入其中,盖上梨盖,用竹签插入盖牢,放入
8
甘麦大枣汤:淮小麦
30 g
大枣
10
枚,炙甘
碗中蒸熟食之,每日
1
次。亦适用于阴 虚证者。
○
草
10
g
,每日
1
剂,早晚各服1
碗。适用于心神不安证患者。治疗期间患者忌食生冷、辛辣等
刺激性食物,禁烟酒,不饮 浓茶和浓咖啡,少食多餐,规律饮食
【
12
】
。
药物治疗
由于引起失眠的原因不同,故失眠的药物治疗应因人而异。
2.3.1
痰热扰心而致失眠
,
以清热化痰为主
中 医认为痰浊内阻所致之失眠是目前临床较
为常见的证型
,
而其中属于痰热内扰者尤其多 见。由于各种压力不得疏解
,
肝胆气郁则化热
;
饮食欠规律或过于精细、肥甘
,
脾胃不和则聚湿生痰
,
如此即形成胆胃不和
,
痰热内扰证 。临
床多见不易入睡、睡后易醒或彻夜不眠
,
伴心烦
,
惊悸
,
胸闷
,
头晕
,
或呕恶
,,
舌苔白厚或厚腻
或薄黄而腻
,
脉弦滑。常用方剂有
:
温胆汤、柴胡温胆汤、黄连温胆汤、十 味温胆汤等。
2.3.2
枢机不利而致失眠
,
以运转枢机为要
中医上
,
对 许多疑难杂证多考虑
“以和为贵”
,
对于病情复杂的失眠常用和解、
调和的方 法
,
往往能收桴鼓之效。
枢机不利
,
气血、
阴阳不和
,
-神木县医院
-神木县医院
-神木县医院
-神木县医院
-神木县医院
-神木县医院
-神木县医院
-神木县医院
本文更新与2021-01-29 14: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5157.html
-
上一篇:李太溪治疗失眠的针灸绝招
下一篇:烹饪卫生与安全考试题目(答案整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