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去除眼袋手术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9 04:35

-尖锐湿疣疱疹

2021年1月29日发(作者:医院如何取精)


解剖学题库


答题指南: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
、男性生殖腺是

A.
睾丸
B.
附睾
C.
前列腺
D.
精囊
E.
尿道球腺

2
、男性生殖器输送管道不包括

A.
附睾
B.
尿道
C.
睾丸
D.
射精管
E.
输精管

3
、不属于男性内生殖器的是

A.
前列腺
B.
尿道
C.
睾丸
D.
尿道球
E.
尿道球腺

4
、关于睾丸的正确描述是

A.
全部被鞘膜包 裹
B.
内侧面邻附睾
C.
后缘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
D.
下端连于输精管

E.
上端连于精索

5
、关于睾丸的正确描述是

A.
位于阴囊内,属外生殖器
B.
前缘游离,后缘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
C.
完全被包裹在
睾丸鞘膜腔 内
D.
后内侧有附睾相贴
E.
精直小管出睾丸缘上部进入附睾

6
、睾丸鞘膜

A.
来自腹膜
B.
分为壁、脏两层 ,在睾丸前缘相移行
C.
鞘膜两层之间的腔内容纳睾丸
D.
又称
睾丸 引带
E.
以上全不对

7
、分泌雄性激素的是

A .
间质细胞
B.
精曲小管
C.
睾丸纵隔
D.
白膜< br>E.
附睾管

8
、生成精子的结构是

A.
精曲小管上皮
B.
睾丸网
C.
间质细胞
D.
精直小管
E.
附睾管

9
、何者与精子的排出无关

A.
附睾
B.
输精管
C.
射精管
D.
膀胱
E.
尿道

10
、附睾的描述,何者不对

A.
附于睾丸的上端 及后缘偏外侧
B.
可分为头、体、尾三部
C.
附睾管产生精子
D.< br>可分泌液体
促进精子成熟
E.
可分泌液体供给精子营养

11
、关于睾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后缘为血管、神经、淋巴管 出入的部位
B.
精曲小管上皮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C.
睾丸
上端 被附睾头遮盖
D.
后缘白膜增厚,
凸入睾丸内形成睾丸纵隔
E.
从睾 丸网发出
12

15
条睾
丸输出小管进入附睾

12
、下列管道中,无明显狭窄者为

A.
男性尿道
B.< br>食管
C.
输卵管
D.
输精管
E.
输尿管

13
、关于附睾的正确描述是

A.
呈现新月形,紧贴睾丸的上端前 缘
B.
附睾尾向上弯曲移行为射精管
C.
睾丸输出小管进入
附睾后, 弯曲盘绕形成膨大的附睾头,末端汇合成几条附睾管
D.
附睾管迂曲盘回而成附睾
体和 尾
E.
附睾除暂存精子外,还有产生精子和营养精子的作用

14
、输精管的描述,何者错误

A.
在精索内,位于其它结构的后 内侧
B.
经输尿管末端前方至膀胱底的后面
C.
末端于精囊内
侧膨大 成壶腹
D.
与精囊排泄管汇合成射精管
E.
输精管第二部全部位于精索内,称 为输精管
皮下精索部

15
、男性输精管结扎常选部位是

A.
睾丸部
B.
精索部
C.
腹股沟部
D.
盆部E.
输精管壶腹处

16
、关于射精管的正确描述是

A.
由前列腺排泄管和精囊排泄管汇合而成
B.
位于膀胱上面
C.
开 口于前列腺小囊
D.
开口于尿
道的前列腺部
E.
以上全错

17
、前列腺哪叶肥大,可引起明显的排尿困难

A.
前叶
B.
中叶
C.
后叶
D.
两侧叶
E.
中叶和侧叶
18
、前列腺的位置与毗邻,何者错误

A.
位于膀胱与尿生 殖膈之间
B.
前方为耻骨联合
C.
后方与直肠壶腹毗邻
D.
底与精囊,
输精管
壶腹相接触
E.
尖与膀胱颈邻接

19
、关于尿道球腺的正确描述是

A.
为一对豌豆大的球形器官< br>B.
位于盆腔内
C.
包埋于会阴浅横肌内
D.
排泄管细、
E.
开口于
尿道膜部

20
、关于精囊的正确描述是

A.
位于输精管壶腹之内侧
B.
位于膀胱底的上方
C.
前邻前列腺
D.
经直肠前壁可触及
E.
上述全


21
、属于男性外生殖器的是

A.
阴囊
B.
尿道
C.
附睾
D.
射精管
E .
尿道球腺

22
、关于阴囊的正确描述是

A.
位于阴茎的前下方,
由皮肤和肉膜构成
B.
皮肤厚而硬
C.
浅筋膜内 富含脂肪
D.
肉膜内含骨
骼肌纤维
E.
阴囊壁有调节阴囊内温度的作 用

23
、阴茎根的描述,何者错误

A.
包括左、右两侧 阴茎脚及尿道球
B.
背侧借阴茎悬韧带于耻骨联合前面
C.
借阴茎脚分别附< br>于耻骨弓上
D.
借尿道球固定于尿生殖膈下筋膜
E.
为阴茎的固定部< br>
24
、男性尿道最宽大部位是

A.
尿道海绵体部
B.
尿道膜部
C.
尿道前列腺部
D.
舟状窝
E.
不 在以上部位

25
、关于阴茎的描述何者正确

A.
分为头 、体、颈三部
B.
分为头、体、颈、根四部
C.
分为头、体、根三部
D.
由一个阴茎海
绵体构成
E.
由二个尿道海绵体构成

26
、阴茎的描述,何者错误

A.
由两个阴茎海绵体和一个尿道海 绵体构成
B.
可分为头、体、根三部
C.
根为固定部,体为
可动部< br>D.
头的尖端有冠状位的尿道外口
E.
阴茎的皮肤薄而柔软,富有色素

27
、男性尿道最狭窄处是

A.
尿道内口
B.
尿 道外口
C.
尿道膜部
D.
尿道前列腺部
E.
尿道球部

28
、关于男性尿道的正确描述是

A.
有二个狭窄
B .
有三个弯曲
C.
有二个扩大
D.
长而弯曲
E.
耻 骨下弯凹向下

29
、骑跨性损伤,易损伤尿道的

A.
前 列腺部
B.
膜部
C.
海绵体部
D.
尿道球部
E.< br>膜部和尿道球部

30
、前尿道是指

A.
前列腺部
B.
膜部
C.
海绵体部
D.
前列腺部、膜部
E.< br>膜部、海绵体部

31
、后尿道是指

A.
前列腺部
B.
前列腺部、膜部
C.
海绵体部、膜部
D.
海绵体部E.
膜部

32
、关于尿道海绵体部,何者为错

A.
是男性尿道三部中最长的一段
B.
是尿道穿行于尿道海绵体内的一段
C.前端在阴茎头处扩
张称尿道舟状窝
D.
上端接尿道膜部,下端终止于尿道外口,兼 有排尿及排精之功能
E.
尿道
球邻接膀胱颈

33
、男性尿道的下列哪项说法正确

A.
全长可分三部,
穿行于盆膈的部分短而窄
B.
膜部有由平滑肌形成的括约肌
C.

2
个弯曲,
分别是耻骨上弯和耻骨下弯
D.
精阜的两侧有射精管的开口
E.
海绵体部最长,位于阴茎海绵
体内

34
、关于尿道海绵体部,下列何项为错误

A.
粘膜下有尿道腺< br>B.
尿道穿过阴茎海绵体
C.
尿道球腺开口于此
D.
尿道球内 的尿道称尿道球

E.
在阴茎头的尿道扩大成舟状窝

35
、关于阴茎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阴茎头有矢状位的尿 道外口
B.
阴茎海绵体的后端分离,称阴茎脚
C.
尿道海绵体的后端膨
大称尿道球
D.
阴茎包皮是包绕阴茎头的单层环形皮肤皱襞
E.
包皮系带位 于阴茎头腹侧中线


36
、关于精囊的正确描述是

A.
贮存精子,
分泌精液
B.
其排出管改名为射精管
C.
位于尿 道膜部后外侧
D.
排出管与输精管
壶腹下端合成射精管
E.
肥大时可 压迫尿道

37
、关于阴囊的正确描述是

A.
为一皮肤和 肌肉囊袋
B.
肉膜由平滑肌和骨骼肌组成
C.
肉膜是阴囊的浅筋膜
D .
肉膜在正中
线向深部发出阴囊纵隔
E.
阴囊皮肤薄而柔软,有色素沉着但无 阴毛

38
、关于睾丸下降的正确描述是

A.
睾丸和附睾 在出生前后不久降入阴囊
B.
睾丸和附睾在胚胎初期发生于腹膜腔
C.
未降入 阴
囊而停滞于腹腔的,才能称之隐睾
D.
如腹膜鞘突不闭锁,即形成先天性直疝
E.
隐睾对精子
的产生无大影响

39
、关于提睾肌的正确描述是

A.
提睾肌来自腹外斜肌和腹横肌
B.
提睾肌仅来自腹内斜肌
C.
提睾肌仅来自腹横肌
D.
提 睾肌
来自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
E.
提睾肌肌束呈袢状,排列稀疏

40
、关于包皮系带的正确描述

A.
连于尿道外口下端与包皮之间 的皮肤皱襞
B.
损伤后影响正常排尿
C.
作包皮环切术时,需
重新建 立包皮系带
D.
位于阴茎头背侧中线上
E.
单层皮肤皱襞

41
、子宫的说法,何者错误

A.
成人子宫为前后稍扁,呈倒置的 梨形
B.
可分为底、体、颈三部
C.
子宫颈下端伸入阴道
D.
子宫腔底的两端通输卵管,尖向下通阴道
E.
未产妇的子宫口为圆形

42
、关于子宫正确的描述是

A.
可分为子宫体,子宫峡、子宫颈 三部
B.
子宫内腔较大,可分为子宫腔、子宫颈管二部
C.
子宫前倾是指子宫 与阴道长轴间开成向前开放的钝角,

170
°左右
D.
直立时,< br>子宫体伏于
膀胱上面
E.
子宫颈的下端在坐骨棘平面稍下方

43
、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韧带是

A.
子宫阔韧带
B.< br>子宫主韧带
C.
子宫圆韧带
D.
直肠子宫韧带
E.
耻 骨子宫韧带

44
、维持子宫前屈位的结构是

A.
子宫主 韧带
B.
子宫阔韧带
C.
尿生殖膈
D.
子宫骶韧带
E.
盆膈

45
、维持子宫位置不向下脱垂的重要韧带是

A.
子宫圆韧带
B.
子宫主韧带
C.
子宫阔韧带
D.
子宫骶韧带
E.
以上都不是

46
、输卵管结扎术常用的部位是

A.
子宫部
B.
输卵管漏斗
C.
输卵管峡
D.
输卵管壶腹
E.
输卵管伞< br>
47
、关于子宫颈正确的描述是

A.
是子宫下端短而狭细 的部分
B.
其内部的腔称子宫颈管,呈梭形
C.
颈之下端在坐骨棘平面
稍下方
D.
部分突入阴道,此部在妊娠期可延长开
7

11cmE .
以上说法全不正确

48
、子宫为

A.
腹膜间 位器官
B.
腹膜外位器官
C.
腹膜内位器官
D.
壁厚、腔大 的肌性器官
E.
以上全不是

49
、何者不是固定子宫的韧带

A.
子宫阔韧带
B.子宫主韧带
C.
子宫圆韧带
D.
子宫骶韧带
E.
骨盆漏 斗韧带

50
、妊娠期间,子宫的哪一部分延长形成子宫下段

A.
子宫底
B.
子宫体
C.
子宫峡
D.
子宫颈阴道上部
E.
子宫颈阴道部

51
、子宫峡位于

A.子宫底与子宫体连接处
B.
子宫体与子宫颈连接的狭窄部
C.
子宫颈与阴 道连接处
D.
子宫颈
阴道上部与阴道部连接处
E.
以上都不是

52
、成人子宫正常的姿势是

A.
前倾前屈
B.前倾后屈
C.
后倾前屈
D.
后倾后屈
E.
以上都不是< br>
53
、何者不是子宫阔韧带两层间的结构

A.
子宫圆韧带
B.
卵巢固有韧带
C.
输卵管
D.
卵巢
E.
卵巢悬韧带

54
、维持子宫前屈的主要韧带是

A.
骨 盆漏斗韧带
B.
子宫阔韧带
C.
子宫圆韧带
D.
子宫主韧带
E.
子宫骶韧带

55
、卵巢位置的叙述,何者错误
A.
位于卵巢窝内
B.
位于髂内、
外动脉的夹角内
C.
位于子宫的两侧
D.
胎儿时期位于腹后壁
E.
位于子宫阔韧带前叶内

56
、关于卵巢系膜正确的描述是

A.
是盆筋膜的一部分
B.
附于卵巢后缘
C.
内有至卵巢的血管
D.
是子宫阔韧带前叶的一 部分
E.
以上都不是

57
、关于卵巢的形态正确的描述是

A.
前缘游离
B.
后缘附有系膜
C.
内侧端名子宫端
D.
上端名输卵管端
E.
后缘中部、
血管、
神经
等出入处 ,称为卵巢门

58
、下列哪一韧带起自骨盆缘

A.
卵巢 固有韧带
B.
卵巢系膜
C.
输卵管系膜
D.
卵巢悬韧带E.
以上都不是

59
、关于卵巢固有韧带的正确说法是
A.
又称卵巢悬韧带
B.
由卵巢上端连于小骨盆侧壁
C.
表面盖 以腹膜
D.
由结缔组织构成
E.
内含
卵巢血管

60
、卵巢的叙述,何者不对

A.
产生卵子,
并分泌女性 激素
B.
内侧面与小肠相邻
C.
上端连于输卵管伞
D.
后缘 游离
E.
下端
成为子宫端

61
、关于输卵管的正确描述是

A.
为一对长而直的肌性管道B.
与卵巢门相通连
C.
外侧端开口于腹膜腔
D.
内侧端膨大弯 曲,
连于子宫底两侧
E.
输卵管峡部,长而狭窄

62
、输卵管最细的部位是

A.
子宫部
B.
输卵 管峡部
C.
输卵管壶腹部
D.
输卵管漏斗部
E.
输卵管伞< br>
63
、卵子受精一般在输卵管的哪一部

A.
漏斗部
B.
壶腹部
C.
峡部
D.
子宫部
E.
以上都不是

64
、关于阴道的正确描述是

A.
与子宫长轴形成向前 开放的钝角,约为
170
°左右
B.
前壁有腹膜覆盖
C.
前 壁较后壁长
D.
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尿道外口的前方
E.
以上都不对

65
、两侧小阴唇后端会合形成

A.
唇后连合
B.< br>阴唇系带
C.
阴蒂包皮
D.
阴蒂系带
E.
以上都不是

66
、关于前庭球的正确描述是

A.
相当于男性阴茎海 绵体
B.
分为中间部和两个外侧部
C.
外侧部位于小阴唇皮下
D.< br>中间部较

E.
以上都不对

67
、前庭大腺相当于男性的哪一腺体

A.
尿道球腺
B.
前列腺
C.
精囊
D.
附睾
E.
以上全不是

68
、关于子宫的正确描述是

A.
子宫颈低于坐骨棘平面
B.
子宫前倾为子宫颈与体之间形成的钝角
C.
子宫峡为子宫颈阴道
上部的上 端与子宫体相连的部分
D.
子宫的固定装置不包括盆底的肌肉
E.
其交感神经 来自盆
内脏神经

69
、关于卵巢外形的正确描述是

A.
分内外侧缘,
前后面和上下缘
B.
内侧缘与小肠相邻
C.
内 侧缘有血管神经出入称卵巢门
D.
前缘称独立缘
E.
扁卵圆形,略呈灰红色< br>
70
、关于卵巢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后缘中部有 血管神经出入,称卵巢门
B.
是位于盆腔内成对的实质性器官
C.
为腹膜内位 器


D.
卵巢表面凸凹不平
E.
卵巢借韧带保持其在盆腔的位置

71
、与女性尿道不符的是哪一项

A.
女性尿道较男性尿道短、< br>窄且直
B.
仅有排尿功能
C.
经阴道前方行向前下
D.
尿道括约肌为
骨骼肌
E.
尿道下端有尿道旁腺

72
、卵子产生至受精过程,下列何项错误

A.
卵巢是产生卵子和 分泌女性激素的器官
B.
成熟卵子突破卵巢表面的生殖上皮排至腹膜腔
C.
再 经输卵管腹腔口进入输卵管
D.
经输卵管移至子宫
E.
在子宫受精后植入宫内 膜,发育成
胎儿

73
、关于乳房,下列何者为错误

A.
乳癌晚期,
局部皮肤可出现橘皮样改变
B.
乳腺位于浅筋膜内
C.< br>乳头位于第
2

D.
乳房的
外侧可达腋中线
E.乳房位于胸大肌和胸筋膜的表面

74
、关于坐骨肛门窝的正确描述是

A.
左、右坐骨肛门窝互不相通
B.
外侧壁为盆膈和肛门外括约肌
C .
内侧壁为闭孔内肌及其筋


D.
仅局限在肛门三角范围内
E.
内有肛血管和肛神经

75
、直肠指检时,下列哪项结构不能触到

A.
男性前列腺
B.
女性输卵管
C.
女性阴道后壁
D.
男性增大的精囊
E .
女性子宫颈

答题指南:每组试题与
5
个共用备选项配对
,
可重复选用
,
但每题仅一个正确

76
、尿道海绵体前端的膨大部称

A.
阴茎头
B.
尿道球
C.
包皮系带
D.
白膜
E.
阴茎脚

77
、尿道海绵体后端的膨大部称

A.
阴茎头
B.
尿道球
C.
包皮系带
D.
白膜
E.
阴茎脚

78
、阴茎海绵体后端分离,分别附于两侧的耻骨下支和坐骨支,称为

A.
阴茎头
B.
尿道球
C.
包皮系带
D.
白膜
E.
阴茎脚

79
、阴茎各海绵体的外面均各有一层坚厚的纤维膜,称

A.
阴茎 头
B.
尿道球
C.
包皮系带
D.
白膜
E.
阴茎脚

80
、阴茎包皮与尿道外口相连的皮肤皱襞称

A.
阴茎头
B.
尿道球
C.
包皮系带
D.
白膜
E.< br>阴茎脚

81
、射精管开口于

A.
男性尿道的前列 腺部
B.
男性尿道的膜部
C.
男性尿道的海绵体部
D.
前尿 道
E.
后尿道

82
、男性尿道第二狭窄位于

A .
男性尿道的前列腺部
B.
男性尿道的膜部
C.
男性尿道的海绵体部
D.
前尿道
E.
后尿道

83
、环绕尿道膜部括约肌的部位位于

A.
男性尿道的前列腺部< br>B.
男性尿道的膜部
C.
男性尿道的海绵体部
D.
前尿道E.
后尿道

84
、临床上把前列腺部和膜部称为

A .
男性尿道的前列腺部
B.
男性尿道的膜部
C.
男性尿道的海绵体部
D.
前尿道
E.
后尿道

85
、临床上把海绵体部称为

A.
男性尿道的前列腺部
B .
男性尿道的膜部
C.
男性尿道的海绵体部
D.
前尿道
E.
后尿道

86
、相当男性阴茎海绵体的是

A.
阴 道穹隆
B.
前庭大腺
C.
阴蒂
D.
前庭球
E.以上均不是

87
、相当男性尿道海绵体的是

A.
阴 道穹隆
B.
前庭大腺
C.
阴蒂
D.
前庭球
E.以上均不是

88
、开口于阴道前庭的是

A.
阴道穹 隆
B.
前庭大腺
C.
阴蒂
D.
前庭球
E.
以上均不是

89
、参与构成精索的结构是

A.
睾丸B.
附睾
C.
前列腺
D.
精囊
E.
输精管
90
、贮存并促进精子成熟的结构是

A.
睾丸
B.
附睾
C.
前列腺
D.
精囊
E.
输精管

91
、有尿道穿过的结构是

A.
睾丸
B.
附睾< br>C.
前列腺
D.
精囊
E.
输精管

92
、尿道球部破裂尿液可渗至

A.
会阴深隙
B.
阴囊
C.
坐骨肛门窝
D.
腹膜后隙
E.
腹膜腔

93
、尿道膜部断裂尿液可渗至

A.
会阴深隙
B.
阴囊
C.
坐骨肛门窝
D.
腹膜后隙
E.
腹膜腔

94
、腹外斜肌腱膜的延续形成

A.
精索外筋膜
B.提睾肌
C.
精索内筋膜
D.
睾丸鞘膜
E.
精索

95
、腹横筋膜的延续形成

A.
精索外筋膜
B.
提睾肌
C.
精索内筋膜
D.
睾丸鞘膜
E.
精索

96
、腹膜的延续形成

A.
精索外筋膜
B.
提睾 肌
C.
精索内筋膜
D.
睾丸鞘膜
E.
精索

97
、腹内斜肌延续形成

A.
精索外筋膜
B.
提 睾肌
C.
精索内筋膜
D.
睾丸鞘膜

E.
精索

98
、限制子宫向两侧运动的韧带是

A.
子宫圆韧带
B.
子宫主韧带
C.
子宫阔韧带
D.
骨盆漏斗韧带
E.
骶子宫韧带

99
、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韧带是

A.
子宫圆韧带
B.< br>子宫主韧带
C.
子宫阔韧带
D.
骨盆漏斗韧带
E.
骶 子宫韧带

100
、卵巢系膜

A.
子宫圆韧带
B .
子宫主韧带
C.
子宫阔韧带
D.
骨盆漏斗韧带
E.
骶子宫韧带

101
、输卵管系膜

A.
子宫圆韧带B.
子宫主韧带
C.
子宫阔韧带
D.
骨盆漏斗韧带
E.
骶子宫韧带

102
、止于大阴唇

A.
子宫圆韧 带
B.
子宫主韧带
C.
子宫阔韧带
D.
骨盆漏斗韧带
E.
骶子宫韧带

103
、产生精子的部位是

A.睾丸网
B.
睾丸输出小管
C.
精直小管
D.
精曲小管< br>E.
间质细胞

104
、产生雄性激素的部位是

A .
睾丸网
B.
睾丸输出小管
C.
精直小管
D.
精曲 小管
E.
间质细胞

105
、尿道最宽部位是

A .
尿道前列腺部
B.
尿道外口
C.
尿道海绵体部
D.
尿道舟状窝
E.
尿道内口

106
、尿道最窄部位是
< br>A.
尿道前列腺部
B.
尿道外口
C.
尿道海绵体部
D .
尿道舟状窝
E.
尿道内口

107
、肿瘤的好发部位是

A.
子宫底
B.
子宫 颈
C.
子宫体
D.
子宫颈管
E.
子宫峡

108
、进行剖宫产手术的部位是

A.
子宫底
B.
子宫颈
C.
子宫体
D.
子宫颈管
E.
子宫峡

109
、一般输卵管结扎术部位是

A.
输卵管子宫部
B.
输卵管峡
C.
输卵管壶腹
D.
输卵管漏斗
E.
输卵 管伞

110.
子受精部位是

A.
输卵管子宫部
B.
输卵管峡
C.
输卵管壶腹
D.
输卵管漏斗
E.
输卵管伞


答题指南: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文字、得数、编号或图形


117
、男、女性内生殖器都包括(




)和
( ) 3
部分。

118
、男性的生殖腺是
( )
,生殖管道包括
( )( )

( )


( )
。附属腺有
( )

( )

( )


119
、精索表面包有三层被膜,从内向外为
( )

( )
、和
( )


120
、输精管行程较长,可分为四部:它们是:
( )

( )

( )

( )


121
、输精管经输尿管末端前方至膀胱底的后面,在此两侧逐渐接近并扩大成
( )
。输
精管末端变细,与
( )
排泄管汇合成
( )


122
、前列腺位于
( )

( )
之间,前方为
( )
,后方为
( )


123
、阴茎主要由两个
( )
和一个
( )
组成,外面包以
( )

( )


124

女性的生殖腺是
( )

生殖管道包括
( )

( )

( )

附属腺是
( )


125
、子宫位于盆腔的中央,在
( )

( )
之间,下端接
( )
,两侧有
( )


126
、输卵管由内侧向外侧依次为
( )

( )

( )

( )
四部。

127
、输卵管末端的边缘形成许多细长的突起,称
( )
,其中一个较大的突起连

于卵巢,叫
( )


128
、固定子宫的韧带有
( )

( )

( )

( )


129
、以两侧坐骨结节连线为界,可将广义会阴分为两个三角区,前方的称
( )
三角,是
( )
区,后方的称
( )
三角,是
( )
区。

130
、尿生殖膈是由
( )
肌和
( )
肌及其上方的
( )
筋膜和下方的
( )
筋膜形成
的。

131
、盆膈是由
( )
肌和
( )
肌及其上方的
( )
筋膜和下方的
( )
筋膜形成的。


答题指南:回答下列问题,有计算时应列出公式、算式及计算步骤


174
、简述睾丸的构造。

175
、试述精子产生和贮存的部位及排出体外的途径。

176
、试述前列腺的位置、分叶及功能。

177
、阴囊内睾丸和精索被膜的层次如何
?
178
、试述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弯曲和膨大。

179
、男性肾盂结石排出过程中易在何处滞留
?
180
、简述子宫的位置及正常姿势。

181
、固定子宫的韧带有哪些
?
各有什么功能
?
182
、卵巢悬韧带的作用及意义。

183
、试述会阴的概念及分部。


答题指南: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84
、腹膜间位器官有

A.

B.

C.
阑尾
D.
直肠上段
E.
十二指肠下部

185
腹膜内位器官有

A.
盲肠、肝
B.
卵巢、 脾
C.
输卵管、子宫
D.
胆囊、阑尾
E.
空回肠、十二指肠 降部

186
、关于腹膜腔的正确说法是

A.
由浆膜围成
B.
由粘膜围成
C.
由腹壁围成
D.
腹膜腔即腹腔
E.
由壁层腹膜和腹壁共同围成

187
、关于腹膜腔,错误的说法是

A.
男性是封闭的

B.
女性可借输卵管、子宫、阴道等与外界相通

C.
腔内含有少量浆液

D.
腔内含有胃、肠等器官

E.
腔内不含有任何器官

188
、属于腹膜内位器官的是

A.

B.
十二指肠
C.
升结肠
D.
肝< br>E.
膀胱

189
、属于腹膜间位器官的是

A.< br>横结肠
B.
乙状结肠
C.

D.

E.

190
、属于腹膜外位器官的是

A.
降结肠B.
充盈的膀胱
C.
子宫
D.

E.
直肠
191
、不属于腹膜形成的结构是

A.
肝圆韧带
B .
小肠系膜
C.
肝镰状韧带
D.
大网膜
E.
小网膜

192
、属于腹膜形成的结构是

A.
子宫阔韧带
B.
子宫圆韧带
C.
胆囊窝
D.
子宫骶韧带
E.
肝圆韧带

193
、关于网膜囊的正确说法是

A.
前壁是 大网膜和胃的后壁
B.
后壁为覆盖在大、
小肠表面的腹膜
C.
不与腹 膜腔相通
D.
前壁
是小网膜、胃后壁和胃结肠韧带
E.
囊内有胰、左 肾和左肾上腺等

题号:
194/881

答题指南:每组试题与
5
个共用备选项配对
,
可重复选用
,
但每题仅一个正确

194
、网膜孔的上界是

A.
肝尾叶
B .
肝十二指肠韧带
C.
左肾、左肾上腺的后下方
D.
十二指肠上部< br>E.
胃脾韧带

195
、网膜孔的前界是

A.肝尾叶
B.
肝十二指肠韧带
C.
左肾、左肾上腺的后下方
D.< br>十二指肠上部
E.
胃脾韧带

196
、腹壁动脉襞是

A.
脐正中襞
B.
脐内侧韧带
C.
脐外侧襞
D.< br>脐内侧襞
E.
脐正中韧带

197
、腹壁下动脉位于

A.
脐正中襞
B.
脐内侧韧带
C.
脐外侧襞
D.< br>脐内侧襞
E.
脐正中韧带

198
、位于脾胃之间的是

A.
肝镰状韧带
B.
肝圆韧带
C.
脾胃韧带
D.
脾肾韧带
E.
胃膈韧带

199
、位于肝脏前缘的是

A.
肝镰状韧带
B.
肝圆韧带
C.
脾胃韧带
D.
脾肾韧带
E.
胃膈韧带

200
、位于肝上面的是

A.
肝镰状韧带
B.
肝 圆韧带
C.
脾胃韧带
D.
脾肾韧带
E.
胃膈韧带

201
、不属于腹膜形式的结构是

A.
肝镰状韧带
B.< br>肝圆韧带
C.
脾胃韧带
D.
脾肾韧带
E.
胃膈韧带< br>
答题指南:每题可有一项或多项正确
,
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答题指南: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文字、得数、编号或图形


207
、网膜孔的前界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其内有三件重要结构,分别是
( )

( )

( )


208
、腹膜腔以横结肠及其系膜为界,分为
( )

( )


209
、肝十二指肠韧带的后方为
( )
,由此可进人小网膜后方的
( )


210
、脾的韧带主要包括
( )

( )

( )
和脾结肠韧带。


答题指南:回答下列问题,有计算时应列出公式、算式及计算步骤


233
、腹膜炎症或腹部手术后的病人多采取半卧位,为什么
?
234
、试述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235
、怀疑胃后壁穿 孔患者手术时,医生欲探察胃后壁,最简单易行的入路切开什么腹膜

结构才能见到胃后壁
?
236
、腹膜腔积液时在患者仰卧位和坐位时各自最易停留何处
?
237
、胃后壁穿孔时胃内容物可流经何处
?
238
、阑尾穿孔时脓液可流经何处
?

答题指南: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239
、脉管系统的构成

A.
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组成
B .
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C.
心血管系统和淋巴器官
D.
心、< br>动脉、静脉和淋巴导管
E.
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240
、关于动脉正确的说法是

A.
是一套独立、
封闭的 管道
B.
运送血液回心
C.
自心室发出
D.
动脉内的血液含 氧量均较高
E.
心脏发出的大动脉的内压均高于外周动脉的内压

241
、关于心脏外形正确的描述是

A.
心尖由左、右心室共同构 成
B.
左心房构成整个心底
C.
界沟分隔左、右心房
D.
冠 状沟位于
心室之间
E.
主动脉根的后方为左心房

242
、房室交点是

A.
前、后室间沟的交点
B.
前室间沟与冠状沟的交点
C.
后房间沟,后室间沟与冠状沟的交点
D.
右冠 状动脉与冠状沟的交点
E.
一个十字交叉点

243
、心底朝向何处

A.
右侧
B.
右前方C.
右后方
D.
后方
E.
右后上方

244
、关于心尖正确的描述是

A.
朝向前下方
B.平对第
5
肋间
C.
由左心室形成
D.
偏左侧有心尖切迹
E.
位于心脏裸区

245
、心前壁主要由哪部分心腔构成

A.
左心室
B.
右心室
C.
左心房
D.
右 心房
E.
腔静脉窦

246
、有关心脏正确的说法是
A.
心前面两心耳之间为主动脉根
B.
右心房构成心右缘
C.
居 于胸腔的正中
D.
位于两侧肺之间
的前纵隔内
E.
冠状沟将心脏分为 左、右半

247
、关于心脏各腔的位置正确的是

A.
左 心室构成心前壁大部
B.
右心室构成心脏的右缘
C.
右心房构成心后壁大部< br>D.
左心房构成
心脏的左缘
E.
心尖由左心室构成

248
、关于心脏胸肋面正确的描述是

A.
朝向左下方
B .
左、右心耳位于主动脉根部两侧
C.
大部分由右心房、右心室构成
D.隔心包
与胸骨、肋骨直接相贴
E.
左心室构成此面大部分

249
、关于心脏表面标志正确的说法是

A.
冠状沟分隔左、右心 房
B.
界沟分隔心房、心室
C.
室间沟深部为室间隔
D.
心 尖左侧有心尖
切迹
E.
冠状沟位于人体的冠状面上

250
、关于右心房出、入口结构错误的描述是

A.
上腔静脉口通 常无瓣膜
B.
冠状窦口位于房室交点的深面
C.
冠状窦口周围多数具有瓣膜< br>D.
出口处有二尖瓣
E.
下腔静脉瓣连于卵圆窝缘

251
、有关右心房错误的描述是

A.
界嵴分隔腔静脉窦和固有心 房
B.
固有心房的前上部为右心耳

三角的深面为房室结
D.
右心房收集除心脏以外体循环的静脉血
E.
梳状肌起自界嵴

252
、正常成人右心房正确的描述是

A.
投影不超过胸骨右缘< br>B.
投影可达胸骨右缘
3cmC.
内侧壁即房间隔
D.
右心室 将右心房与左
心室完全隔开
E.
内侧壁可见主动脉隆凸

253
、关于右心房的正确说法是

A.
只接收上、
下腔静 脉的血
B.
构成心底的大部分
C.
出口处有二尖瓣
D.
内下 方借房间隔与左
心室相隔
E.
内侧壁有卵圆窝

254
、关于右心室正确的说法是

A.
入口有二尖瓣
B.
隔缘肉柱连接室间隔与左心室相隔
C.
界嵴分隔流入道与流出道
D.
乳头肌
直接连于房室瓣
E.
乳头肌附着于流入道的室壁

255
、属右心室的结构是

A.
隔缘肉柱
B.
界 嵴


D.
二尖瓣
E.
主动脉隆凸

256
、关于右心室正确的描述是

A.
形成心右缘大部
B .
全部室壁由纵横交错的肉柱构成
C.
位于右心房的前下方
D.
室壁 比左心
室厚
E.
有冠状窦口

257
、关于右心室错误的说法是

A.
向上发出肺动脉干
B.
下缘参与构成心脏的下缘
C.
占心脏前面的大部分
D.
参与心尖 的构成
E.
上半较缩窄的部分为动脉圆锥

258
、关于乳头肌功能正确的描述是

A.
心室舒张时打开房室瓣
B.
心室收缩时关闭房室瓣
C.
将腱索固定于房室瓣膜上
D.
是退化遗
迹,只起连接作用
E.
参与构成房室瓣复合体,防止心室收缩期血液倒流< br>
259
、关于房室瓣正确的描述是

A.
瓣膜突入心房腔内
B.
腱索连于瓣膜的心房面
C.
瓣膜中心为平滑肌
D.
防止 血液反流入心房
E.
房室瓣基部附于心肌上

260
、左心房可见到的结构是

A.
上、下腔静脉口
B.
冠状窦口
C.
卵圆窝
D.
界嵴
E.
二尖瓣口

261
、关于房间隔错误的说法是

A.
位于左、
右心 房之间的中隔
B.
房间隔的肌层肥厚
C.
胚胎时期房间隔上有卵圆孔
D.
由两层
心内膜和之间的心房肌等构成
E.
由右后斜向左前

262
、关于左心室流出道位置哪项正确

A.
位于左心室腔前部< br>B.
位于左心室腔前外侧部
C.
位于左心室腔前内侧部
D.
位 于左心室腔后
外侧部
E.
位于左心室腔后内侧部

263
、关于左心室错误的说法是

A.
位于前、
后室间沟 的左侧
B.
左心室壁较右心室壁厚
C.
其右上部延伸为动脉圆锥
D.
参与构
成心脏左缘
E.
发出主动脉

264
、心脏瓣膜复合体不包括哪个结构

A.
二、三尖瓣瓣环B.
瓣尖
C.
腱索
D.
乳头肌
E.
肉柱

265
、下列关于心室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心脏射血时房 室瓣关闭
B.
心室的流入道较光滑
C.
左心室壁厚约为右心室壁厚的
3

D.

缘肉柱位于右心室
E.
出口有半月瓣

266
、关于心腔内结构正确的说法是

A.
冠状窦口位于左心房< br>B.
右心室的出口为主动脉口
C.
三尖瓣口连接左心房与左心室
D.< br>界嵴
为左心室的分部标志
E.
节制索位于右心室

267
、心脏收缩射血期瓣膜的状态是

A.
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开 放
B.
二尖瓣、三尖瓣开放
C.
主动脉瓣开放,肺动脉瓣关闭
D.< br>二尖
瓣关闭、三尖瓣开放
E.
二尖瓣开放,主动脉瓣关闭

268
、心室舒张充盈期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是

A.
主动脉瓣和二 尖瓣
B.
肺动脉瓣和三尖瓣
C.
主动脉瓣和三尖瓣
D.
主动 脉瓣和肺动脉瓣
E.
二尖瓣和三尖瓣

269
、关于心壁的正确说法是

A.
卵圆窝位于室间隔的上部B.
房间隔缺损常见于膜部
C.
室间隔中部凸向右心室
D.
整个 心脏
右心室室壁最厚
E.
心房肌和心室肌相互移行

270
、关于室间隔膜部正确的说法是

A.
缺损可以导致左心室向 右心房血液分流
B.
分隔右心室流出道与左心室流入道
C.
后上部分
隔右心室与左心房
D.
占室间隔的
1/2E.
借二尖瓣前瓣分为两部

271
、关于室间隔正确的描述是

A.
呈垂直位
B.大部分缺乏肌质
C.
缺损多发生于膜部
D.
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E.
前、
后缘的表
面标志部明显

272
、心传导系右束支经何结构至右心室前壁

A.
室上嵴
B.
界嵴


D.
隔缘肉柱

三角

273
、关于心室壁结构正确的描述是

A.
肉柱布满心室壁
B.
室间隔左侧连有隔侧乳头肌
C.
隔缘肉柱在左心室的下部
D.
心室条索含
Purkinje
纤维
E.
室上嵴为左心室分部标志

274
、通过心脏右纤维三角的结构是

A.
房室束
B.< br>左束支
C.
右束支
D.
结间束
E.
窦房结支

275
、含有心传导系右束支的结构是

A.
界嵴
B.室上嵴
C.
室间隔膜部
D.
隔缘肉柱
E.
乳头肌

276
、关于窦房结正确的描述是

A.
内脏神经作用决定其兴 奋
B.
借房室束连于房室结
C.
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D.
位 于房间隔下
部右侧心内膜下
E.
属于特殊神经组织

277
、窦房结位于

A.
下腔静脉口的右侧
B.
房间隔下方
C.
冠状窦口前上方
D.
界嵴处
E.
上腔静脉与 右心房交界处
心外膜深面

278
、关于右冠状动脉正确的描述是

A.
起于主动脉前窦
B.
窦房结的主要供血动脉
C.
与心大 静脉伴行
D.
分布室间隔后
2/3E.
由右
心耳与主动脉根部之间穿 出

279
、多数人的窦房结滋养动脉起自

A.
左冠状动 脉
B.
右冠状动脉
C.
前室间支
D.
后室间支
E.


280
、室间隔前
2/3
的滋养动脉是
A.
动脉圆锥支
B.
前室间支
C.
对角支
D.
左旋支
E.
右旋支

281
、房室结的滋养动脉通常起自

A.
左冠状动脉
B.
右冠状动脉
C.
前室间支
D.
后室间支
E.
旋支

282
、关于冠状动脉错误的说法是

A.
是营养心脏的动脉
B.
房室结动脉多发自左冠状动脉
C.
发自升主动脉
D.
窦房结动 脉多发自
右冠状动脉
E.
右冠状动脉发出后室间支

283
、关于右冠状动脉正确的描述是

A.
行经右心耳与肺动脉起 始部之间
B.
发出旋支
C.
营养室间隔前部
D.
发出前室间 支
E.
与左冠
状动脉的分支之间无吻合

284
、关于左冠状动脉正确的说法是

A.
前室间支由其发出B.
与右冠状动脉之间无吻合
C.
窦房结支多发自此动脉
D.
起 始段行经左
心耳与左肺动脉之间
E.
发自主动脉后窦

285
、左室前壁及室间隔前部心肌梗死,可能累及的血管是

A.
左冠状动脉主干
B.
前室间支
C.
旋支
D.
后室间支
E.
右冠状动脉主干

286
、关于心包错误的描述是

A.
分为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
B.
纤维心包伸缩性很小
C.
浆膜心包 又分为脏、
壁两层
D.
纤维心
包与浆膜心包间为心包腔
E.
心包腔内有少量浆液

287
、关于心包腔描述错误的是

A.是浆膜心包脏、
壁层之间的腔隙
B.
是封闭的潜在性腔隙
C.
是 浆膜腔
D.
内有少量的浆液
E.
起保护作用,可防止心脏过度扩张

288
、关于纤维心包正确的描述是

A.
分壁层和脏层
B .
后部与左心房后壁间有心包斜窦
C.
与出入心的大血管外膜相续
D.
下方与
隔胸膜相贴
E.
与心外膜之间的窄隙称心包腔

289
、心包横窦位于

A.
心包腔前下部
B.
升 主动脉与肺动脉后方
C.
下腔静脉和心包后壁之间
D.
上腔静脉和右肺血管之间
E.
主动脉和左心房后壁之间

290
、关于肺动脉正确的说法是

A.
发自左心室
B.< br>左肺动脉横过胸主动脉的后方
C.
其末端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有动脉韧带
D.< br>是肺的营养性血管
E.
将动脉血运至肺

291
、关于肺动脉干的正确描述是

A.
起始处位于主动脉根后方
B.
位于心包内
C.
起于左心室
D.
由左前下行向右后上< br>E.
运送含氧
量高的动脉血

292
、关于升主动脉正确的说法是

A.
从左心室发出后弓状弯向 左后方
B.
无分支
C.
起始部内腔向外膨出,
称主动脉窦
D .
位于上
纵隔内
E.
位于心包外

293
、关于主动脉弓正确的说法是

A.
位于胸骨角平面之下B.
自左前方弯向右后方
C.
分支有头臂干、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

D.
弓的下缘借动脉韧带连于肺动脉
E.
前方有气管,后方有食管

294
、主动脉弓发出的分支由右向左依次是

A.
头臂干、右颈总 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
B.
右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C.
头< br>臂干、右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D.
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和头臂干
E.
头臂干、左颈
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295
、主动脉弓的分支有

A.
右颈总动脉
B.
右锁骨下动脉
C.
冠状动脉
D.
椎动脉
E.
头臂干

296
、关于主动脉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位于胸骨的后方
B.
发出左、右颈总动脉和左、右锁骨下动脉
C.
弯向左后下方
D.
在右侧第
2
胸肋关节处接升主动脉
E.
在第
4
胸椎下缘移 行为降主动脉

297
、关于颈总动脉的正确描述是

A.
左侧颈总动脉起自头臂干
B.
沿胸锁乳突肌前缘上行
C.
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 分为
2

D.

叉处的前壁上有颈动脉小球
E.
伴 行于同名静脉外侧

298
、有关颈总动脉的描述错误的是

A.< br>头颈部出血可压迫此动脉
B.
左侧者发自头臂干
C.
分叉处的后壁上有 颈动脉小球
D.
分支为
颈内、外动脉
E.
两侧均经胸锁关节后方
299
、关于颈动脉窦正确的说法是

A.
位于颈总动脉分叉 处的后方
B.
是化学感受器
C.
感受血压的变化
D.
为一卵 圆形小体
E.
大多
数人有此结构

300
、关于颈内动脉正确的描述是

A.
在颈部发出舌动脉
B.
其颈部位居颈外动脉的内侧
C.
供应脑的前
2/3D.
伴行于 颈内静脉外


E.
起始处的膨大称颈动脉小球

301
、颈外动脉的分支不包括

A.
甲状腺上动脉
B.< br>椎动脉
C.
枕动脉和耳后动脉
D.
面动脉和舌动脉
E.
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

302
、属于颈外动脉分支的是

A.甲状腺上动脉
B.
椎动脉
C.
脑膜中动脉
D.
胸廓内动 脉
E.
甲状腺下动脉

303
、关于脑膜中动脉的正确描述是

A.
起自颞浅动脉
B.
颞部翼点处骨折易伤及此动脉
C.
行于蛛网膜下隙
D.
滋养蛛网 膜和软脑膜
E.
经破裂孔入颅腔

304
、关于面动脉错误的描述是

A.
起点约平下颌角高度
B.
于下颌下腺处行于其深面
C.
于咬肌止点前缘位置表浅
D.
至 眶部移
行为内眦动脉
E.
是眼球的主要滋养动脉

305
、属上颌动脉分支的血管是

A.
咽升动脉
B.甲状腺上动脉
C.
舌动脉
D.
面动脉
E.
脑膜中动脉< br>
306
、颞部出血压迫止血的动脉是

A.
面动脉
B.
颞浅动脉
C.
上颌动脉
D.
内眦动脉
E.
颈外 动脉

307
、不属于锁骨下动脉分支的是

A.
甲状颈干
B.
胸廓内动脉
C.
椎动脉
D.
肋颈干
E.
咽升动脉

308
、穿经四边孔的动脉是

A.
胸肩峰动 脉
B.
旋肩胛动脉
C.
肩胛下动脉
D.
旋肱前动脉
E.
旋肱后动脉

309
、关于椎动脉正确的描述是

A.
向上穿行全部颈椎的横突孔
B.
为颈外动脉的分支之一
C.
参与组成 大脑动脉环
D.
经枕骨大
孔入颅
E.
发出大脑后动脉

310
、关于锁骨下动脉错误的说法是

A.
锁骨中点上方锁骨上窝 为该动脉的止血点
B.
在颈根部行经前、中斜角肌之间
C.
在颈根部
斜越胸膜顶前方
D.
右侧锁骨下动脉起自头臂干
E.
所有分支均分布于上肢< br>
311
、关于胸廓内动脉正确的说法是

A.
终支为腹壁下 动脉
B.
为锁骨下动脉延续
C.
分支分布于心包和膈等
D.
起自颈外动脉
E.
于斜
角肌间隙处起于锁骨下动脉

312
、三角肌的主要滋养动脉是

A.
胸外侧动脉
B.< br>胸肩峰动脉
C.
肩胛下动脉
D.
旋肩胛动脉
E.
旋肱 前动脉

313
、前锯肌的滋养动脉是

A.
肋间后动脉< br>B.
旋肩胛动脉
C.
胸背动脉
D.
胸外侧动脉
E.< br>胸廓内动脉

314
、关于肱动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锁骨下动脉的延续
B.
行于桡骨背面
C.
与桡神经伴行
D.< br>在肘窝处位于肱二头肌外侧
E.
与正中神经一起行至肘窝

315
、关于桡动脉错误的描述是

A.
为肱动脉的分支之一
B.
沿肱桡肌内侧深面下行
C.
至桡骨下端,
弯行向手背
D.主干末端参
与构成掌浅弓
E.
在腕部常取此动脉摸脉

316
、关于尺动脉正确的描述是

A.
是临床触摸脉搏的部位B.
骨间总动脉为其主要分支
C.
主干末端参与构成掌深弓
D.
下行中
曾穿过肱桡肌
E.
在腕部发出掌浅支

317
、手指出血压迫止血的最佳部位是

A.
手指前后
B .
掌心
C.
指根两侧
D.
指尖两侧
E.
前臂远侧< br>
318
、掌深弓

A.
由桡动脉掌深支和尺动脉掌深支组成
B.
位于指浅屈肌腱浅面
C.
由桡、
尺动脉末端组成
D.< br>由尺动脉掌深支和桡动脉末端组成
E.
由桡动脉掌浅支和尺动脉末端组成

319
、关于胸主动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平胸骨角高度续于主动 脉弓
B.
穿主动脉裂孔续为腹主动脉
C.
下端位于下腔静脉的左侧
D .
胸主动脉的脏支较为粗大
E.
胸主动脉属后纵隔器官

320
、关于腹主动脉分支错误的说法是

A.
分为壁支和脏支B.
脏支包括成对和不成对的
C.
最上方不成对的脏支为腹腔干
D.阑尾动脉
为其主要分支之一
E.
肾上腺中动脉为该动脉发出的腔支

321
、下列哪条动脉为腹腔干的三大分支之一

A.
胃左动脉B.
胃右动脉
C.
肠系膜上动脉
D.
肠系膜下动脉
E.
肝固有动脉

322
、肾上腺中动脉通常起自

A.
膈下动脉
B.
肾动脉
C.
腹主动脉
D.
腹腔干
E .
腰动脉

题号:
323/881
323
、脾动脉分支分布范围不包括

A.

B.

C.
胆囊
D.
大网膜
E.


324
、不直接起自腹主动脉的是

A.
脾动脉
B.
肠系膜上动脉
C.
睾丸动脉
D.
肾动脉
E.
肾上腺中动脉

325
、胃的供血动脉中起自肝固有动脉的是

A.
胃左 动脉
B.
胃右动脉
C.
胃后动脉
D.
胃短动脉
E.
胃网膜右动脉

326
、胆囊动脉通常起自哪条动脉

A.
肝固有动脉
B.
胃左动脉
C.
胃右动脉
D.
肝左动 脉
E.
肝动脉右支

327
、胃网膜右动脉起自

A.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B.
胃十二指肠动脉
C.
脾动脉
D.
肝固有动脉
E.
肠系膜上动脉

328
、阑尾动脉起自

A.
空肠动脉
B.
回肠动 脉
C.
中结肠动脉
D.
右结肠动脉
E.
回结肠动脉

329
、有关肠系膜上动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平第
12
胸椎发自腹主动脉
B.
营养全部小肠
C.
行于肠系膜内
D.
分布于全部结肠
E.
经十二
指肠水平部的后方下行

330
、不是肠系膜上动脉分支的动脉是

A.
空肠动脉
B .
回肠动脉
C.
右结肠动脉
D.
中结肠动脉
E.
左 结肠动脉

331
、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闭塞,可能出现血运障碍的部位是

A.
十二指肠和胰
B.
空肠和回肠
C.
升结肠和横结肠D.
阑尾
E.
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332
、关于阑尾动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为回结肠动脉的分支< br>B.
行经回肠末端的后方
C.
沿阑尾系膜游离缘至阑尾尖端
D.
分支是在
阑尾系膜内分出
E.
发自右结肠动脉

333
、关于肾动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肾静脉的后方行向肾< br>B.
除分布于肾外,
无分支
C.
在肾盂的后方行向肾
D.是腹主动脉中
惟一成对的动脉
E.
右肾动脉较左肾动脉短

334
、有关子宫动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发自髂内动脉
B.
行于子宫阔韧带两层之间
C.
在子宫颈外侧越过输尿管的后方
D.
沿子宫侧
缘上行
E.
分布于子宫、输卵管等处

335
、膀胱上动脉起自

A.
髂外动脉
B.
髂内 动脉
C.
阴部内动脉
D.
闭孔动脉
E.
脐动脉

336
、关于股动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髂内动脉的延续
B.
在大腿前面股三角内下行
C.
发出腹壁下动脉
D.
于收肌管内 续于腘动

E.
在腹股沟韧带深面行于股神经外侧

337
、胫后动脉经过

A.
内踝前方
B.
内踝后 方
C.
外踝前方
D.
外踝后方
E.
与腓深神经伴行

338
、关于足背动脉正确的描述是

A.
起于伸肌上支持带的上方
B.
行于趾长伸肌腱外侧
C.
胫前动脉在小腿的分支
D.
在 足背远端
较深
E.
踝关节前方,内、外踝连线中点处为压迫止血点

339
、关于面静脉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起自内眦静脉
B.
注入颈内静脉
C.
缺乏静脉瓣
D.
通过面深静脉与海绵窦相通< br>E.
位于面动脉
后方

340
、颈外静脉

A.
由面静脉和下颌后静脉汇合而成
B.
沿胸锁乳头肌深面下行
C.
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
D.
主要收集颈部的静脉血
E.
坐立时可显露

341
、关于颈内静脉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续于乙状窦B.
位于颈动脉鞘内
C.
与面静脉汇合成锁骨下静脉
D.
属支有 舌静脉和咽静脉
E.
外伤时可致空气栓塞

342
、锁骨下静脉

A.
在第
1
肋外侧缘续于腋 静脉
B.
行于腋动脉的后上方
C.
在前斜角肌后方与颈外静脉汇合
D .
右淋巴导管注入
E.
属支是颈内静脉

343
、头静脉

A.
经贵要静脉与肘正中静脉交通
B.< br>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
C.
经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
D.
收集
前 臂尺侧半的静脉血
E.
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344
、奇静脉

A.
起自腰静脉
B.
至第
4
胸椎高度勾绕右肺根
C.
注入头臂静脉
D.
收集左侧肋间后静脉 的血液
E.
沿食管前方上行

345
、大隐静脉

A.
起自外踝前方
B.
沿膝关节内前方上行
C.
经腹股沟韧带深面注 入股静脉
D.
收集除小腿外侧
部的下肢静脉血液
E.
深静脉回流受阻 时可发生曲张

答题指南:每组试题与
5
个共用备选项配对
,
可重复选用
,
但每题仅一个正确

346
、前、后室间沟在心尖右侧的汇合处

A.
心尖切迹
B.
房室交点
C.
左、右心室的表面分界标志
D.
左、右心房的表面 分界标志

E.
心房和心室的表面分界标志

347
、后房间沟、后室间沟与冠状沟的相交处

A.
心尖切迹B.
房室交点
C.
左、右心室的表面分界标志
D.
左、右心房的 表面分界标志

E.
心房和心室的表面分界标志

348
、前室间沟为

A.
心尖切迹
B.
房室交点
C.
左、右心室的表面分界标志
D.
左、右心房的表面分界标志

E.
心房和心室的表面分界标志

349
、冠状沟为
A.
心尖切迹
B.
房室交点
C.
左、右心室的表面分界标志D.
左、右心房的表面分界标志

E.
心房和心室的表面分界标志

350.
后房间沟为
< br>A.
心尖切迹
B.
房室交点
C.
左、右心室的表面分界标志< br>D.
左、右心房的表面分界标志

E.
心房和心室的表面分界标志

351.
冠状动脉的起始处

A.
主动脉窦
B.
肺 动脉窦
C.
腔静脉窦
D.
左心房窦
E.
冠状窦

352.
肺静脉开口处

A.
主动脉窦
B.
肺动脉 窦
C.
腔静脉窦
D.
左心房窦
E.
冠状窦

353.
收集大部分心静脉血回流到右心房

A.
主动脉窦
B.
肺动脉窦
C.
腔静脉窦
D.
左心房窦
E.
冠状 窦

354.
属于右心房一部分的是

A.
主动脉窦
B.
肺动脉窦
C.
腔静脉窦
D.
左心房窦
E.
冠 状窦

355.
防止左心室血液逆流回左心房的结构

A.
二尖瓣复合体
B.
三尖瓣复合体
C.
主动脉瓣
D.
肺动脉瓣
E.
下腔静脉瓣

356.
防止右心室血液逆流右心房的结构

A.
二尖瓣复合体B.
三尖瓣复合体
C.
主动脉瓣
D.
肺动脉瓣
E.下腔静脉瓣

357.
防止主动脉血液逆流左心室的结构

A.
二尖瓣复合体
B.
三尖瓣复合体
C.
主动脉瓣
D.
肺动脉瓣
E.
下腔静脉瓣

358.
防止肺动脉血液逆流回右心室的结构

A.
二尖瓣复合体< br>B.
三尖瓣复合体
C.
主动脉瓣
D.
肺动脉瓣
E.< br>下腔静脉瓣

359.
右心室流入道的下界

A.
室 上嵴
B.
动脉圆锥
C.
隔缘肉柱
D.
界嵴
E.主动脉前庭

360.
右心房前后部的分界线

A.
室 上嵴
B.
动脉圆锥
C.
隔缘肉柱
D.
界嵴
E.主动脉前庭

361.
组成左心室流出道的是

A.
室 上嵴
B.
动脉圆锥
C.
隔缘肉柱
D.
界嵴
E.主动脉前庭

362.
右心室流出道与流入道的分界线

A.< br>室上嵴
B.
动脉圆锥
C.
隔缘肉柱
D.
界嵴
E.
主动脉前庭

363.
组成右心室流出道的是

A.< br>室上嵴
B.
动脉圆锥
C.
隔缘肉柱
D.
界嵴
E.
主动脉前庭

364.
心的正常起搏点位于

A.窦房结
B.
结间束
C.
房室结
D.
房室束
je
纤维

365.
最重要的次级起搏点

A.
窦房结
B.
结间束
C.
房室结
D.
房室束
je
纤 维

366.
位于心内膜下与心肌细胞相连

A.
窦房结< br>B.
结间束
C.
房室结
D.
房室束
je
纤维

367.
分支供应室间隔的前
2/3
A.
前室间支B.
左冠状动脉旋支
C.
左冠状动脉后室间支
D.
右缘支
E.
右旋支

368.
供应室间隔后
1/3
A.
前室间支
B.
左冠状动脉旋支
C.
左冠状动脉后室间支
D.
右缘支
E.
右旋支

369.
供应房室结的动脉多发自

A.
前室间支
B.
左冠状动脉旋支
C.
左冠状动脉后室间支
D.
右缘支
E.
右旋支

370.
冠状动脉造影时可作为确定心缘的标志

A.
前室间支B.
左冠状动脉旋支
C.
左冠状动脉后室间支
D.
右缘支
E.
右旋支

371.
颞浅动脉起自

A.
颈总 动脉
B.
颈内动脉
C.
颈外动脉
D.
锁骨下动脉
E .
甲状颈干

372.
甲状腺上动脉起自

A.
颈 总动脉
B.
颈内动脉
C.
颈外动脉
D.
锁骨下动脉
E.
甲状颈干

373.
甲状腺下动脉起自

A.
颈总动脉
B.
颈内动脉
C.
颈外动脉
D.
锁骨下动脉
E.
甲状颈干

374.
椎动脉起自

A.
颈总 动脉
B.
颈内动脉
C.
颈外动脉
D.
锁骨下动脉
E .
甲状颈干

375.
面动脉

A.
发出脑膜中动 脉的动脉
B.
经咬肌前缘绕过下颌骨下缘
C.
发出进入腹直肌鞘血管的动脉< br>
D.
发出到甲状腺血管的动脉
E.
经颈椎横突孔到颅腔内的动脉

376.
上颌动脉

A.
发出脑膜中动脉的动脉
B.
经咬肌前缘绕过下颌骨下缘
C.
发出进入腹直肌鞘血管的动脉

D.
发出到甲状腺血管的动脉
E.
经颈椎横突孔到颅腔内的动脉

377.
胸廓内动脉

A.
发出脑膜中动脉的动脉
B.经咬肌前缘绕过下颌骨下缘
C.
发出进入腹直肌鞘血管的动脉

D.
发出到甲状腺血管的动脉
E.
经颈椎横突孔到颅腔内的动脉

378.
椎动脉

A.
发出脑膜中动脉的动脉
B.
经咬肌前缘绕过下颌骨下缘
C.
发出进入腹直肌鞘血管的动脉

D.
发出到甲状腺血管的动脉
E.
经颈椎横突孔到颅腔内的动脉

379.
甲状颈干

A.
发出脑膜中动脉的动脉
B.
经咬肌前缘绕过下颌骨下缘
C.
发出进入腹直肌鞘血管的动脉

D.
发出到甲状腺血管的动脉
E.
经颈椎横突孔到颅腔内的动脉

380.
颈动脉窦

A.
压力感受器
B.
化学感受 器
C.
经过颅骨翼点内面
D.
穿斜角肌间隙
E.
分布于视器 和脑

381.
颈动脉小球

A.
压力感受器
B.
化学感受器
C.
经过颅骨翼点内面
D.
穿斜角肌间隙
E.< br>分布于视器和脑

382.
脑膜中动脉

A.
压力感 受器
B.
化学感受器
C.
经过颅骨翼点内面
D.
穿斜角肌间 隙
E.
分布于视器和脑

383.
锁骨下动脉

A .
压力感受器
B.
化学感受器
C.
经过颅骨翼点内面
D.< br>穿斜角肌间隙
E.
分布于视器和脑

384.
桡动脉

A.
穿四边孔
B.
构成掌浅弓
C.
行于桡神经沟
D .
发出掌心动脉
E.
在腕部用于触摸脉搏的动脉

385.
尺动脉终末支

A.
穿四边孔
B.
构成掌 浅弓
C.
行于桡神经沟
D.
发出掌心动脉
E.
在腕部用于触 摸脉搏的动脉

386.
肱深动脉

A.
穿四边孔
B.
构成掌浅弓
C.
行于桡神经沟
D.
发出掌心动脉
E.< br>在腕部用于触摸脉搏的动脉

387.
掌深弓

A.
穿四边孔
B.
构成掌浅弓
C.
行于桡神经沟
D.
发出掌心动 脉
E.
在腕部用于触摸脉搏的动脉

388.
旋肱后动脉

A.
穿四边孔
B.
构成掌浅弓
C.
行于桡神经沟
D .
发出掌心动脉
E.
在腕部用于触摸脉搏的动脉

389.
发出到肾上腺的动脉

A.
腹腔干
B.
肾 动脉
C.
肠系膜上动脉
D.
肠系膜下动脉
E.
肝右动脉
390.
发出营养肝、胃、脾等脏器的动脉

A.
腹腔干B.
肾动脉
C.
肠系膜上动脉
D.
肠系膜下动脉
E.< br>肝右动脉

391.
发出到胆囊的动脉

A.
腹腔干
B.
肾动脉
C.
肠系膜上动脉
D.
肠系膜下动脉
E .
肝右动脉

392.
平第
3
腰椎水平发出
A.
腹腔干
B.
肾动脉
C.
肠系膜上动脉
D.
肠系膜下动脉
E.
肝右动脉

393.
营养胰腺的动脉发自

A.
胃十二指肠动脉
B.
胃网膜右动脉
C.
回结肠动脉D.
右结肠动脉
E.
肠系膜下动脉

394.
营养阑尾的动脉发自

A.
胃十二指肠动脉
B.< br>胃网膜右动脉
C.
回结肠动脉
D.
右结肠动脉
E.
肠 系膜下动脉

395.
营养升结肠的动脉发自

A.
胃十二 指肠动脉
B.
胃网膜右动脉
C.
回结肠动脉
D.
右结肠动脉
E.
肠系膜下动脉

396.
营养直肠的动脉发自

A.
胃十二指肠动脉
B.
胃网膜右动脉
C.
回结肠动脉
D .
右结肠动脉
E.
肠系膜下动脉

397.
子宫动脉

A.
分布会阴部的动脉
B.
从 腹部进入盆腔的动脉
C.
通过梨状肌上孔的动脉

D.
分布于大腿内侧部的动脉
E.
起止均在盆腔内的动脉

398.
臀上动脉

A.
分布会阴部的动脉
B.
从 腹部进入盆腔的动脉
C.
通过梨状肌上孔的动脉

D.
分布于大腿内侧部的动脉
E.
起止均在盆腔内的动脉

399.
闭孔动脉

A.
分布会阴部的动脉
B.
从 腹部进入盆腔的动脉
C.
通过梨状肌上孔的动脉

D.
分布于大腿内侧部的动脉
E.
起止均在盆腔内的动脉

400.
阴部内动脉

A.
分布会阴部的动脉
B.
从腹部进入盆腔的动脉
C.
通过梨状肌上孔的动脉

D.
分布于大腿内侧部的动脉
E.
起止均在盆腔内的动脉

401.
区分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标志

A.
股深动脉
B.
腹壁下动脉
C.
股动脉
D.
胫后动脉
E.
腹壁浅动 脉

402.
用于取带血管蒂的皮瓣

A.
股深动脉
B.
腹壁下动脉
C.
股动脉
D.
胫后动脉
E.
腹 壁浅动脉

403.
营养股后肌群

A.
股深动脉
B.
腹壁下动脉
C.
股动脉
D.
胫后动脉
E.
腹壁 浅动脉

404.
经过收肌腱裂孔

A.
股深动脉
B.
腹壁下动脉
C.
股动脉
D.
胫后动脉
E.
腹壁 浅动脉

405.
一侧头面部出血

A.
可压迫颈总动脉进 行止血
B.
可压迫颞浅动脉进行止血
C.
可压迫面动脉进行止血

D.
可压迫锁骨下动脉进行止血
E.
可压迫股动脉进行止血

406.
面颊部出血

A.
可压迫颈总动脉进行止血
B.< br>可压迫颞浅动脉进行止血
C.
可压迫面动脉进行止血

D.
可压迫锁骨下动脉进行止血
E.
可压迫股动脉进行止血

407.
上肢出血

A.
可压迫颈总动脉进行止血
B.
可压迫颞浅动脉进行止血
C.
可压迫面动脉进行止血

D.
可压迫锁骨下动脉进行止血
E.
可压迫股动脉进行止血

408.
下肢出血

A.
可压迫颈总动脉进行止血
B.可压迫颞浅动脉进行止血
C.
可压迫面动脉进行止血

D.
可压迫锁骨下动脉进行止血
E.
可压迫股动脉进行止血

409.
颅顶部和颞部出血

A.
可压迫颈总动脉进行止血
B.
可压迫颞浅动脉进行止血
C.
可压迫面动脉进行止血

D.
可压迫锁骨下动脉进行止血
E.
可压迫股动脉进行止血



答题指南: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文字、得数、编号或图形


478.
脉管系统包括
( )

( )
两部分。

479.
心血管系统由
( )

( )

( )

( )
组成。

480.
体循环时,血液由
( )
搏出,最终回流到
( )
;肺循环时,血液由(
)
搏出,最终
回流到
( )


481.
心位于胸腔内,约
( )
在正中线左侧,其前方对向
( )

( )


482.
心具有三缘,其右缘主要由
( )
构成,左缘主要由
( )
构成,下缘由(
)

( )

成。

483.
心底主要由
( )
构成,小部分由
( )
构成。

484.
在心的胸肋面和膈面各有一条自冠状沟延至心尖的浅沟,分别称
( )
和(
)
。这两条
沟是
( )

( )
在心表面的分界标志。

485.
心表面有四条沟可作为四个心腔的表面分界。分开心房和心室的沟是
( )


分开左、右心室的沟是
( )

( )
;分开左、右心房的沟是
( )


486.
心的内腔被一中隔为左、右互不相通的两半。其中右侧心接受
( )



)

( )
三个血管运来的静脉血。
此静脉血经过右心室和
( )
进入
( )

以完成气体交换
任务。左半心接受由
( )
运回的动脉血,该动脉血又经左心室和
( )
及其分支运至全身各
处。

487.
右心房分为前部的
( )
和后部的
( )
,两者之间以上下纵行于右心房表面的
( )

界。

488.
右心房内侧壁的后部主要由
( )
形成,
其中下部的凹陷称
( )

为胚胎时期
( )
闭合
后的遗迹。是
( )
的好发部位。


腱为
( )
口前方
( )
下可触摸到的一个腱性结构,它向前经

( )
附着于
( )
,向后与
( )
相延续。

490.
右心房向左前方突出的部分称
( )
,其内面有许多平行的肌性隆起称
(
)
,在这些隆起外侧端的纵行隆起称
( )


491.
冠状窦口位于
( )

( )
之间,相当于
( )
的深面。

492.
右心室流出道自右下向左上延伸,形如漏斗,称
( )
,其上端延为
(
)
,口周附有
( )
,当右心室舒张时,它可
( )
,以阻

止血液返回右心室。

493.
右心室腔被
( )
分为后下方的
( )
和前上方的
( )
两部分。

494.
三尖瓣复合体包括
( )

( )

( )

( )
,其功能是保证血液的
( )


495.
右心室的流入道的入口为
( )
,其周围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
( )
围绕。

该结构上有
( )
的基底附着。右心室的流出道又称
( )
,其上端借
( )

( )


496.
隔缘肉柱位于
( )

( )
之间,构成了右心室流入道的
( )
界。其功能是
( )


497.
动脉圆锥的下界为
( )
,前壁为
( )
,内侧壁为
( )


498.
左心房是四个心腔位置最靠
( )
的一个腔。分为前部的
( )
和后部的
( )


499.
左心房窦
(
固有心房
)
的后壁两侧有
( )
的开口,前下部借
( )

( )


500.
左心室以
( )
分为左后方的
( )
和右前方的
( )
两部分。

501.
二尖瓣复合体包括
( )


)

( )

( )


502.
当左心室收缩时,
( )
关闭,
( )
开放,血液进入
( )


503.
左心室的入口为
( )
,口周有
( )
;左心室的出口为
( )
,口周附有
( )


504.
左心室壁较右心室的
( )

左右心室流入道内的肌性隆起称
( )

如此结构呈锥状凸向
室腔称为
( )


505.
右心室的流出道又称
( )
,位于右心窒
( )
;左心室的流出道又称
(
)
,为左心的
( )
部分。两个心室流出道的共同特点是内壁
( )


506.
心脏内保证血液单向流动的结构是
( )

( )

( )

( )


507.
心纤维性支架包括
( )

( )

( )

( )

( )


508.
右纤维三角位于
( )

( )

( )
之间。

509.
心壁的构造,从内向外依次由
( )

( )

( )
构成。其中
( )
折叠形成心的瓣膜。

510.
心的间隔包括心房间的
(
)
和心室间的
(
)

前者最薄弱处是
( )

后者最薄弱处是
( )

-尖锐湿疣疱疹


-尖锐湿疣疱疹


-尖锐湿疣疱疹


-尖锐湿疣疱疹


-尖锐湿疣疱疹


-尖锐湿疣疱疹


-尖锐湿疣疱疹


-尖锐湿疣疱疹



本文更新与2021-01-29 04: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4339.html

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