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急性荨麻疹治疗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9 01:26

-外科口罩图片

2021年1月29日发(作者:吸烟有哪些危害)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人到老年,
身体各器官组织自然老化,器官功能逐渐衰退 ,新陈代谢过程变慢,身体活
动能力下降,从而使老年人好静不好动,
活动相对减少,
这就进一步促进了老化的发展。因
此,
老年人及时认识和了解自身的生理特点及体育锻炼对身体 各器官系统的良好影响,
根据
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就可能有效地增进健康、
减缓衰老过程,
起到延年益寿的良
好作用。

一、神经系统





随着年龄的增加,
老年人神经系统生理机能也发生 许多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感受器退化、
中枢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的工作能 力下降。表现在视力、听力下降,
记忆力减退,对刺激反应迟钝,容易疲劳,恢复速度减慢等。

中枢处理信息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神经细胞萎缩和死亡。
老年人脊髓运动神经元
数目减少
37
%,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减慢
10
%,因而使神经肌肉活动能力 受影响,表现单
纯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变慢,
运动时延长。
65
岁的老年人反 应时比
20
岁年轻人延长了
50
%。
老年人由于脑干和小脑中细胞数 量减少,
中枢肾上腺素能系统发生退行性变化,
神经系统内
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逐渐降 低,小脑皮质
B
一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降低,加上外周本体感
受器机能下降,
限制了精确地控制身体运动的能力,
导致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减退,
容易
跌倒。由于 脑动脉硬化和椎动脉血流受阻,老年人中有
15
%~
24
%的人会出现体位性 低血
压。

研究表明,老年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其反应时较不锻炼的老年人短。连续
20
年体育
运动的老年男子的动作反应时与
20
岁无运动的青年男子 相似或更快。因此,有规律地进行
体育活动,在某程度上能延缓神经肌肉功能的生物学衰老。

二、运动系统

(一)骨骼肌

在衰老过程中,
骨骼肌发生 显著的退行性变化。
其特征是肌纤维的体积和数量减少,

其是下肢肌的快肌衰退更明 显。
伴随着肌肉体积的减小,
肌肉力量也下降。
因而老人的动作
灵活性、协调 性及动作速度下降。研究表明,老年人最大力量的下降为
18
%~
20
%,并 认
为肉力量下降的速度与肌肉活动情况有关。
经常进行抗阻训练,
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
保持
肌肉体积及力量,降低其衰老的速度。例如,以
80
%最大肌力进行抗 阻练习,屈膝力量和
伸膝力量都增加,
随着力量的显著增长,
肌纤维也产生适应性肥大 。
老年人运动训练引起的
力量变化和年轻人是相似的。老人进行步行或慢跑训练,可选择性地使
I
类和
II a
类肌纤维
横断面增大,毛细血管和肌纤维比值、毛细 血管的数目、密度增加。线粒体增大、增多.琥
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加。

(二)关节

随着年龄增长,
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性逐渐变差。
衰老 常伴有胶原纤维降解,
关节软骨
厚减小及钙化、弹性丧失,滑膜面纤维化、关节面退化。骨关节 的变性会使关节僵硬,活动
范围受限制。但老人的骨关节炎是衰老的结果还是反复损伤
(
引起病理性变化
)
的结果尚未清
楚。
体育锻炼可增加肌肉力量,
防 止肌肉萎缩的退行性变化,
保持关节韧带的韧性和关节的
灵活性,
使老年人的动作保持 一定的幅度和协调性。
据研究表明,
经常参加太极拳练习的老
年人脊柱外形多保持正常 ,
脊柱活动功能较一般人好,
脊椎椎体唇样增生的发生率大大低于
一般的老年人。
(三)骨骼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中较普遍发生的现象,
尤其是绝经后的 妇女更普遍。
患有骨质疏松症
的人极易发生骨折。据第
14
届国际老年学术会 议
(1989)
报道,绝经后的妇女至少有
1

4

发生骨质疏松,
70
岁以后其中
40
%发生过骨折。骨质疏松症发生是一个 渐进的过程。女子
约从
30
岁开始骨中矿物质逐渐丢失,而男子约从
50岁才开始。麦卡阿特尔报道,
60
岁以
上的老年人由于骨矿物质的丢失及多孔疏松 ,会导致骨质量减少
30
%~
50
%。随着年龄增
长,骨质疏松引起 骨密度和抗张强度下降,使骨折发病率也随之升高。脊柱、髋部、腕部是
骨折的易发部位,而髋部骨折在 老年人尤为多见。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
可能与性别、
性激 素分泌水平降低、
消化功能低
下导致钙吸收障碍、运动减少、吸烟、酒精、咖啡因及遗传等综合 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能
引起负钙平衡,使骨中的矿物质含量减少。

运动能有效地防 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坚持经常负重运动不仅能阻止骨质的丢失,
而且
还能增加骨矿含 量,增加骨矿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此外,还可以达到矫正变形、
改善关节功能、增加柔韧性、 增强肌力和耐力、保证肌肉和运动器官的协调性、防止摔跤,
从而减少骨质疏松和发生骨折的危险。但是,
单纯运动还不能完全代替雌激素治疗绝经期妇
女骨质疏松症。
Koha(1 998)
报道,
激素替代疗法加运动对于增加总体骨矿密度比替代疗法更
有效,尤其是 增加腰椎部、髋部大转子的骨矿密度,且能减少脂肪积累。研究也表明,在运
动的基础上,适量增加ca2+
的摄人,再加上激素的调节,三者联合应用,可产生互补作用。
健骨运动配合钙剂 补充可抑制骨矿的丢失,
对绝经期女性骨量的维持起主要作用。
绝经前期
的妇女每天应 需补钙
1000
毫克,绝经后妇女每天应需补
1500
毫克。
运动时骨密度的增加受负荷方式、
骨骼局部应力及运动量等因素影响。
负重运动能增加负重骨的骨质量,使骨骼变得粗壮;没有负荷应激时则骨质减少。即使是
80
岁老人,坚持
每日步行
1
英里
(1
英里
--1

609
公里
)
也能有效地减少骨质丢失,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而
在失重状态下工作 的宇航员,骨矿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群。但是,非负重运动
(
如游泳、自
行车运动)
与负重项目
(
如跑步、
举重
)
相比,
对负重 骨的影响则较少。
骨骼局部应力负荷与骨
质量关系最为密切。
骨骼承担的压力负荷越大 ,能够增强成骨细胞活性,使骨生成增强。例
如,专业网球运动员运动侧前臂的桡骨骨矿含量较对侧高< br>30
%以上。另外,机械压力负荷
重复作用于某一骨骼的运动,
也能增加该骨的 骨密度。
如长跑者跑步时下肢所承受的重复压
力负荷很大。所以下肢骨和肌肉均较一般人粗壮有 力。


三、心血管系统

衰老使氧运输和氧摄取的能力都下降。最 大摄氧量约在
20
多岁开始,以每年
0

4

0< br>.
5ml

(kg
·
min)
速率递减,到
65
岁时下降近
30
%~
40
%。有氧能力的下降受氧运输系统的中枢机制和外周机制功能下降的影响
(

20

2)
。研究发现,如果坚持体育活动,体成分
又保持不变的话,
最大摄氧量递减率为每年
o

25ml

(kg
·
min)
。无训练者的最大 摄氧量递
减率是有训练者的两倍。所以过于肥胖或活动少的人将会加快最大摄氧量的下降速率。

(

)
心率

随着年龄增长,静息时心率的变化很小,而最 大心率却下降。
25
岁的青年最大心率
(

大心率
=220
一年龄
)


195
次,分,而
65
岁 老人则下降到
155

160
次/分。老年人最大
心率下降的原因可 能是由于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传至窦房结的神经冲动减少所致。

(

)
心输出量

一般来说,
老年人的心脏容积仍 保持不变,
但静息时的每搏输出量减少,
在力竭性工作
时老年人的每搏输出量比青年人 少
10
%一
20
%。这反映了伴随衰老过程,老年人心肌细胞
萎缩、
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
左室舒缩功能减弱、心肌灌血不足及收缩力下降。
由于最大< br>心率的降低和每搏输出量的减少,所以心输出量也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65
岁老人的最 大
心输出量为
17

20L

min
,比
25
岁的青年人低
30
%~
40
%。

-外科口罩图片


-外科口罩图片


-外科口罩图片


-外科口罩图片


-外科口罩图片


-外科口罩图片


-外科口罩图片


-外科口罩图片



本文更新与2021-01-29 01:2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4076.html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