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依薇儿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8 15:44

济南九龙-白癜风疗效

2021年1月28日发(作者:中医治疗糖尿病足)

篇二:缺氧


缺氧动物模型复制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摘要】目的:本实验学习复制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的动物模型方法,观察缺氧过
程中呼吸的反应及血液色泽和全身一般情况的变化,并了解温度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对
缺氧 耐受的影响以及对照实验和控制实验条件重要性。方法:通过复制缺氧动物模型,观察
不同类型缺氧过程 中呼吸、黏膜和血液色泽的变化。通过测定耗氧量和小鼠的存活时间来观
察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抑制和低温 对缺氧的影响。结果: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动物
耐受缺氧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存活时间和总 耗氧率有显著性差异;复制不同原因造成的不
同缺氧类型小鼠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呼吸频率和存活时间的变 化。结论:给小鼠注射氯丙嗪、
冰浴降温可显著降低总耗氧率,延长其存活时间(
p<0 .01


co
中毒、亚硝酸盐可显著缩
短小鼠存活时间,降低呼吸 频率。美兰可以缓解亚硝酸盐对小鼠的作用,已定程度延长小鼠
存活时间,延缓呼吸频率的下降。


【关键词】缺氧

氯丙嗪

总耗氧率
co
亚硝酸盐

美兰

存活时间


当供应组织的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可发生异常变化,这种
病理过程称为缺氧。根据缺氧的原因不同可将缺氧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
氧和 组织中毒性缺氧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缺氧,机体的代偿适应性反应和症状表现有所不
同。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小白鼠(雌性)


1.2
药品:氯丙嗪
(chlorpromazine)
、钠石灰(
soda lime)
,亚硝酸钠(
sodium
nitrite
)
、亚甲基蓝
(
美蓝)

methylene
blue

mb


0.9

nacl
(physiological
saline
solution)

co(carbon monoxide)


1.3
器材:
100

500ml
广口瓶和测耗氧装置。
1.4
方法

1.4.1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2
只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准确称取体重,并随机分为生理盐 水组和氯丙嗪组。
氯丙嗪组按
0.1ml/10g
体重腹腔注射
0.25%氯丙嗪,随即安放在冰浴的纱布上

10~15min
,使呼吸频率降至
70~80

/min
;生理盐水组按
0.1ml/10g
体重腹腔注射生理
盐水,室温放置
10

15min
,作为对照。之后将
2
只小鼠分别放入
100ml
的广口瓶内,连接
好测耗氧装置。如右图。

1.4.2
不同原因造成的缺氧



2
只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分为乏氧性缺氧组和一氧化碳中 毒组。乏氧性缺氧
组小鼠放入含有
5g
钠石灰的
100ml
密闭瓶中 ;
一氧化碳中毒组小鼠放入
500ml
密闭瓶,
注入
10ml co
气体。


另取
2
只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分为亚硝酸纳组和亚硝酸纳治 疗组。亚硝酸纳组
小鼠腹腔注射
50g/l
亚硝酸纳
0.2ml
,< br>并随即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0.2ml

亚硝酸纳治疗组小鼠
腹腔注射< br>50g/l
亚硝酸纳
0.2ml
后即刻腹腔注射
10g/l
亚 甲基蓝
0.2ml


2.
观察项目

2.1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记录下小鼠的体重
w

g

。从密闭测耗 氧装置开始记时到小鼠死亡,分别观察氯丙嗪组
和生理盐水组小鼠的存活时间
t
min


总耗氧量
a

ml

。< br>按以下公式计算出总耗氧率
r[ml/

g
·
min

]


r[ml/

g
·
min

]= a
ml
)÷
w

g
)÷
t

min


2.2
不同原因造成的缺氧


乏氧性缺氧组和一氧化碳中毒组:
处理前分别测出两鼠的正常呼吸频率
(次
/min


待塞
紧瓶塞开始记时后,每隔
5min
测一次呼吸频率(次
/min

,并观察两鼠的行为以及耳、尾、
口 唇等的颜色变化,直至小鼠死亡。记录死亡时间。


亚硝酸纳组和亚硝酸纳治疗组:
处理前分别测出两鼠的正常呼吸频率
(次
/min


待注射
药品后,每隔
5min
测 一次呼吸频率(次
/min

,并观察两鼠的行为以及耳、尾、口唇等的颜
色 变化,直至小鼠死亡。记录死亡时间。



4
只鼠分别解剖取出小块肝脏组织置于滤纸上观察颜色的不同。

3.
实验结果

3.1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氯丙嗪组 小鼠体重与生理盐水组小
鼠体重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氯丙 嗪组小鼠的耗氧量为
12.7
±
5.02 ml
,生理盐水组
小鼠的耗氧量为
16.0
±
3.01 ml
,两者无明显差异(
p>0.05

;氯丙嗪组小鼠耐缺氧存活
时间 为
44.7
±
17.21 min
,生理盐水组小鼠耐缺氧时间为
2 1.0
±
3.61
,两者相比有高度显著
性差异



p<0.01

;氯丙嗪组小鼠的耗氧率为
0.013
±
0.005 (ml/g/min)
,生理盐水组小鼠
的耗氧 率
0.03
±
0.002 (ml/g/min)
,两者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 异(
p<0.01

。见表
1




1.
氯丙嗪、冰浴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实验结果统计表


小鼠体重(
g



样本
1 2 3 4 5 6 7 8 9

对照
23 19

实验
22 25 22 25 24 22 23 22 22 23.0
±
1.32&

总耗氧量(
ml


对照
19.5 14.0
16.0 14.0 17.4 17.0 11.5 21.0 13.5 16.0
±
3.01

实验


存活时间(
min


总耗氧率(

ml/g/min)
对照


实验
47
52 35 23 24 59 31 60 71 44.7
±
17.21*

对照
0.034 0.035
0.033 0.035 0.033 0.034 0.031 0.037 0.029 0.03
±
0.002

实验
0.01 0.011 0.013 0.014 0.016 0.015 0.024 0.005 0.012 0.013
±
0.005#
10.5 25 14.3 21 10.0 8.0 9.5 19.9 17.0 6.0 19.0 12.7
±
5.02$$
22 16 21 22 15 26 21 21.0
±
3.61
22 25 25 23 25 22 22 22.9
±

x?s
1.96



*p<0.01
vs





p<0.01
vs




&p>0.05
vs



,$$p>0.05
vs
对照组
3.2
不同原因造成的缺氧

由表
2
可知,亚硝酸钠中毒小鼠的存
活时间最短,
其次为
co
中毒组。
存活 时间最长的是亚硝酸钠+美兰组,
可见美兰具有抗亚硝
酸钠中毒的作用。



2.
乏氧、
co
中毒、亚硝酸钠中毒小鼠的呼 吸频率
(

/10
秒)


缺氧类型

乏氧
co
中毒

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


美兰

0min 29.7
±
4.90 29.7
±
5.90 29.7
±
3.54 29.7
±
5.68
5min 31.2
±
6.96 24.7
±
8.72 26.1
±
7.13 25.9
±
4.99
10min 30.4
±
7.52 26.8
±
9.31 28.7
±
8.38
15min 25.0
±
8.97
28.5
±
6.02
20min 30.1
±
6.83
25min 29.5
±
6.07
30min 28.9
±
6.24
3.3
亚硝酸钠中毒与亚硝酸钠
+
美兰的两组小鼠的存活时间有显著 性差异,
美兰组存活时
间显著延长
(p<0.01)
。见表
3




3.
亚硝酸盐中毒及其美兰的治疗效果


缺氧类型


亚硝酸盐中毒性缺氧

亚硝酸盐中毒性
+
美兰

存活时间
9.56
±
1.59 48.67
±
14.23*

注:
p<0.01
3.4
分别观察乏氧性缺氧组、一氧化碳中毒组、亚硝酸纳组和亚硝酸纳治疗组的小 鼠肝
脏组织颜色,如表
3




4.
乏氧、
co
中毒、亚硝酸钠中毒的小鼠存活时间和肝血、耳尾唇颜色比较

类别





体重
(g) 19

存活时间
(min)
18

肝血颜色

暗红色


耳尾唇颜色

青紫色(紫绀)

co nano2 nano2+mb
22 18 18.5
7 12 30

樱桃红色

深咖啡色

浅咖啡色


樱桃红色

青石板色

青石板色,稍浅

4.
讨论

4.1
实验结果显示氯丙嗪组的存活时间显著长于生理盐水组,
耗氧率也 显著低于生理盐
水组。氯丙嗪为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和
α
肾上腺素受体和
m

碱受体,具有神经安定作用,它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小鼠注射氯丙嗪后,置
于低温使其进入假冬眠状态。
小鼠外界活动停止,
新陈代谢率 降至最低,
因此能量利用减少,
单位时间的耗氧量减少,即耗氧率减小。在氧总量相等的情况下 ,存活时间就比生理盐水组
长。

4.2
乏氧性缺氧,
主要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氧含量减少 ,
组织供养不足。
正常毛
细血管的血液中氧离血红蛋白浓度约为
26g/l< br>。乏氧性缺氧时,动静脉血中的氧离血红蛋白
浓度增高。
当毛细血管血液中氧离血红蛋白 浓度达到或超过
50
g/l
时,
可使皮肤和粘膜呈青
紫色。

co

hb
的亲和力比
o2

210倍,
hb

co
结合形成碳氢
hb
,从而失去运氧功能 。
co
同时还能抑制红细胞内糖酵解,
使其
2,3-dpg
生成减少 ,
氧离曲线左移,
妨碍
hbo2
中的氧解
离,从而造成组织严重缺氧 。此时外呼吸功能正常,故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正常,但
hb
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使血 氧容量降低。组织中
hbco
增多,故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


亚硝酸盐可使
hb
中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
hb< br>(
hbfe3+oh

,三价铁因与羟基牢
固结合而丧失携氧能力,加 上
hb
四个二价铁中有一部分氧化为三价铁后使剩余的
fe2+
与氧
亲和力增高,
导致氧离曲线左移,
使组织缺氧。
高铁
hb
呈咖啡色或 青石板色,
因而使皮肤和
粘膜呈现相同颜色
[2]
。低浓度美兰为还原剂,抑 制了氧化剂(亚硝酸钠)的中毒反应,中毒
后即刻肌注可有效使小鼠存活时间延长
2
倍 以上。
本实验结果也显示,
亚硝酸钠
+
美兰组小鼠
的存活时间明显长 于亚硝酸钠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表
3

,说明美兰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4.3
钠石灰的作用:
钠石灰在两个实验中的用途也有很大区别:
实验一中缺氧瓶内钠石
灰吸收小鼠呼吸产生的
co2
造成负压,利于正确地测出耗氧 量;实验二中加入钠石灰是为了
排除高碳酸血症对缺氧实验的影响。


参考资料:

1.
陆源
,
夏强
.
生理科学实验教程
.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240.
2.
陈季强
.
基础医学各论(上册)
.
北京:科 学出版社,
2004

492

495

496.
篇三:小
鼠缺氧模型及其分析


缺氧的类型及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高伟飞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
10


临床专业临滨
1

4

2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
复制几种类型缺氧的模型,观察血液颜色的特点,分析其机制


根据大纲要求:


掌握概念:缺氧、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紫绀、肠源性
紫绀。


熟悉并理解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熟悉反映血氧情况的一些指标
(
氧分压、
氧含量、
氧容量、
氧饱和度,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



掌握各型缺氧发生的原因及主要发病机制,掌握各型缺氧的特征(血氧变化的特点和皮
肤黏膜颜色变化)



二、实验原理:


当组织供应组织的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可发生异常变化,
这种病理过程称为缺氧。不同类型的缺氧,其机体的代偿适应性反应和症状也不同。根据缺
氧原 因不同可将缺氧分为乏氧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四种类型。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很多,如年龄、机体的代谢、功能状况以及锻炼适应等。本实
验才缺氧的不同环节入手观察呼吸变化及皮肤黏膜的颜色改变。实验通过动物的不同代谢状
况、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动物所处环境温度,观察动物的缺氧耐受性。


三、实验对象:小鼠


四、实验材料:电子秤、注射器、
钠石灰、
广口瓶、测耗氧量装置、 剪刀、
镊子、
滤纸;
生理盐水、美兰亚硝酸钠、氯丙嗪、冰块、量筒等


五、实验方法:

1



2
只小鼠,注射及处理:

1
号:亚硝酸钠及美兰
0.2ml
,左下腹注射

2
号:亚硝酸钠及生理盐水各
0.2ml
,左下腹注射


注射完,观察,
2
号小鼠立即死亡,
1
号小鼠仍存 活;然后处死解剖,剪下一片肝脏组


织放于滤纸上,观察肝的颜色。

2



2
只小鼠称重,编号
3

4

注射及处理:

3
号:氯丙嗪
0.2ml
,左下腹注射

4
号:生理盐水
0.2ml
左下腹注射



3

4
号小鼠分别分别放入钠石灰的广口瓶,< br>塞上塞子,
记录下量筒的液面,
连通耗氧
装置,开始计时,直至小鼠死亡,记录 下时间和量筒下降的液面刻度


计算两只小鼠的耗氧量

济南九龙-白癜风疗效


济南九龙-白癜风疗效


济南九龙-白癜风疗效


济南九龙-白癜风疗效


济南九龙-白癜风疗效


济南九龙-白癜风疗效


济南九龙-白癜风疗效


济南九龙-白癜风疗效



本文更新与2021-01-28 15:4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3243.html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