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不孕-谁做过激光祛斑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
一单元
第一节电离辐射的发现
1.X
线谁发现的?——
1895
,德国
伦琴
2.
贝克勒
尔发现了什么现像?——放射性
3.
哪位科学家提出了放射性术语?——居里夫人
4.
居里夫妇发现了哪两种放射性元素——钋,镭
5.
哪位科学家分离出了纯的金属镭——居里夫人
第二节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
1.
什么是辐射——携带能量的波或粒子
2.
什么是电 离辐射——携带的能量足以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
成为自由态,
从而使这些原子或分子发生 电离现象的辐射。
能量阈值
成为自由电子
3.
电离辐射有哪些:粒子,高能电磁波
4.
哪些电离辐射不带电——光子、γ、
X
射线,中子
5.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射线携带的能量和
电离能力
第三节原子与原子核
1.
原子
同什么组成——原子核
核外电子
2.
原子核由什么组成——质子
中子
3.
电子、质子、中子的质量都是多少
——
0.000549amu
1amu,
1amu,
4.
原子为什么呈现电中性——核外负电子数
=
核内正质子数
5.
原子核的质量不等于核内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和,为什么?—质量亏
损
第四节放射性与辐射
1.
同位素指的什么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2
、
235
、< br>92U143
各个数字和字母和含义是什么
?——
235
代表核
子数,
92
代表质子数,
U
代表元素符号,
143
代表中子数。
3.
什么是衰变
——把不稳定核素自自发地蜕变成为另外一种核素的
转变过程
4.
活度的单位——贝克
Bq
5.
电离辐射的类型
——α、β、γ、
X
射线,中子
二单元
第一节辐射的应用及其危害
1.
目前电离辐射应用到哪些领域中——医疗、工业、农业、军事、
考古、航天、核能等
2.
ICRP
和
IAEA
分别是什么国际组织
/
机构简称。——
ICRP
国际放
射防护委员会
IAEA
国际原子能机构
3.
辐射防护早期认识阶段 ,辐射损伤的主要危害表现及主要产生原
因是什么?——早期对辐射损伤主要原因是大剂量外照射和食入 性
放射元素,产生的危害主要是临床各种疾病;损伤的对象主要时:
X
线球管制造者和 应用
x
线的技术人员;从事放射性物质研究的科学
家;铀矿工人及用含镭夜光涂料的操 作女工。
4.
辐射防护概念和辐射防护体系是怎样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早期对
辐射损伤认知 不足;
中期对辐射损伤限定了剂量限制;
近期对辐射损
伤建立了完整详细的体系。
第二节辐射防护常用量及其单位
1.
吸收剂量,当量剂量,有效剂量?
吸收剂量——单位质量物质受辐射后吸收辐射的能量。
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 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
的辐射量。用辐射权重因子修正的平均吸收剂量即为当量剂量。
有效剂量——与
人
体各
器
官
对
辐
射
的
敏感
度相
联
系
。
描
述
辐
射照
射人
体
,
给
受
到照射的有关器官和组织带来的总的危 险。
在非均匀照射下随机效
应发生率与均匀照射下发生率相同时所对应的全身均匀照射的当量< br>剂量
2.
辐射权重因子的作用——考虑了特定类型的辐射对组织或细胞的
损伤
3.
组织权重因子的作用——评估当不同的器官或组织在受到相同的
照射时,多产生 的风险应组织器官不同而不同。
4.
吸收剂量,当量剂量,有效剂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当量剂量、有效剂量, 只能在远低于确定性效应阈值的吸收剂量下
提供随机性效应概率的依据
。
5.
当吸收剂量相同时,不同类型的辐射类型进入人体后造成的损伤
相同么?为什么 ?——不同,要考虑辐射权重因子
第三节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1.
电离辐射对细胞的电离作用有哪几种方式?——直接作用和间接
作用
2.
什么是随机性效应,主要是争对那些情形的照射?
随机效应是指辐射效应的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的效应,
不存在剂量
阈值
3.
什么是确定性效应,主要是针对那些情形的照射?
确定性效应,以前叫非随机性效应,确定性效应有明确的阈值,在阈
值以下不会见有到有害效应,达 到阈值则有害效应肯定会发生
4.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可分为哪三种类型?——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肠胃型急性放射病;脑型急性放射病
5.
诊断慢性放射病需要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因素?——辐射接触史
;
计量估计;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第四节
影响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因素
1.
影响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物理因素有哪些? ——辐射剂量,辐射品
质,辐射剂量率,照射方式
2.
影响辐 射生物学效应的生物因素有哪些?——不同生物种系的辐
射敏感性,
个体不同发育阶段的辐射敏 感性,
不同细胞组织或器官的
辐射敏感性
3.
人体那些组织或器官对辐照高度敏感?
淋巴组织、胸腺,骨髓,胃肠上皮,性腺,胚胎组织
4.
人体那些组织或器官对辐照中度敏感?
感觉器官,内皮细胞,皮肤上皮,唾液腺,肾肝肺组织的上皮细胞
5.
人体那些组织或器官对辐照轻度度敏感?——中枢神经
内分泌
腺
心脏
6.
人体那些组织或器官对辐照不敏感?——肌肉组织,软骨和骨组
织,结缔组织
7.
在外照射条件下,对于中子,γβα等粒子或射线,其危害作用
由大 到小的顺序是什么?——
γβα
8.
在内照射条件下,对于中 子,γ、β、α、
X
等粒子或射线,其
危害作用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什么?——
αβγ
x
三单元
辐射来源及其影响
第一节天然辐射
1.
人类接受天然辐射的来源——宇宙射线、宇宙放射性核 素、原生放
射性核素
2.
宇生放射性核素约
20
多种,为什么我们特别关心
H-3
和
C-14
——
量大,参与人体 新陈代谢过程,对公众产生长期辐射影响。
3.
原生放射性核素三个衰变系列——钍系、铀系、锕系
4.< br>我国居民天然辐射年有效剂量——外照射和内照射导致的天然辐
射年有效剂量
3.10msv
5.
土壤和岩石中所含的铀、钍、镭、钾等元素中,什么 核素的放射性
活度浓度最高?——
K-40
放射性活度浓度最高
第二节人工辐射
1.
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有哪三大类?其中核 医学实践中放射性来源
主要是什么,
有什么特点?——
X
射线诊断和介入放射 学、
放射治疗、
核医学。主要是各种放射性药物,即非密封源,也称为开放源,特点
是 容易扩散,并污染工作场所表面及环境介质。
2.
电离辐射的工业应用主要有那些方面。
工业辐照,
工业射线探伤,
各类核子仪器,
放射性测井,
放射性示踪,
核武器试验与生 产等
3.
那些人为活动会使环境中天然放射性水平升高——室内温度控
制,泉水利用,高空旅行
4.
在高空飞行,
特别是
10000M
以上的飞行,< br>为什么要关注机组人员
的辐射安全——机组人员一年若飞行
1000
小时,所受 到的放射线剂
量就高达
5mSv/h
5.
人为的工 业或技术甚至生活活动能够影响天然辐射的照射,减少
人为活动引起的天然辐射照射,须要从那些方面入 手——低碳环保
四单元
辐射防护
第一节辐射防护的目的及
1.
辐射防护的目的是什么?
在不过分限制既伴有电离辐照,
又有益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实践活
动基础 上,有效地保护人类及其环境,避免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并将
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低到可以合理到达的 最低水平。
2.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实践的正当性;个人剂量限值;辐射防护最优化
3.
如何理解 实践的正当性——对于一项实践,只有考虑了社会、经
济和其他有关因素,
其对受照个人或社会 所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
能引起的代价和危险时,该实践才是正当的。
4.
如何理解个人剂量限制——为了避免发生辐射的确定性效应,并
< br>把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必须对个人剂量加以限
制
,
不应将剂 量限值应用于获准实践中的医疗照射。
5.
我国基本标准中的个人剂量限值是多少?——工作人员为每年
20msv
公众
1msv
第二节、外照射及其防护措施
1.
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尽量减少或避免射线从外部对人体的
照射,使之所受照射不超 过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制。
2.
外照射防护的的三个要素——时间、距离、屏蔽
3.
常用于屏蔽
X
、γ射线的物质——高原子序数物质铁,铅,混凝土
等
4.
对于
X
、γ射线
,什么是物质的半值层?
半值层就是将射线强度降低到初始值一半时,所需屏蔽材料的厚度。
5.
防护γ射线需要注意什么?
需要注意控制辐射产生的γ射线的防护
6.
常用于屏蔽中子的物质有哪些——水、石蜡、混泥土、泥土、锂和
硼
第三节、内照射及其防护措施
1.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途 径有——吸入
,
食入
,
通过皮肤渗入,
通过伤口侵入
2.
内照射的一般防护措施有哪些?——包容
,
隔离,净化
,
稀释。
3
、内照射防护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包容、 隔离、
净化是主要的,稀释是次要的
4.
放射性工作场所排出的气体应该怎么处理?—高效过滤器过滤
5
、放射性工作场所排出的废液应该怎么处理?——放入处理设备贮
存处理。
第四节、辐射工作场所的分区和分级
1.
放射性工作场所怎么分区——控制区和监督区
2.
非密封放射工作场所怎么分级——按照操作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
最大操作量,分为甲,乙,丙三级
3.
按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可分为几组——极、高、中、低毒组
4.
控制区应采取哪些管理措施——入口处提供防护衣具、监测设备和
个人 衣物贮存柜;
出口处提供皮肤和工作服的污染监测仪、
被携出物
品的污染监测设备、< br>冲洗或淋浴设施、
以及被污染防护衣具的贮存柜;
定期审查控制区的实际状况,
以确定是否有必要改变该区的防护手段
或安全措施或该区的边界。
5.< br>监督区应采取哪些管理措施——入口处的适当地点设立表明监督
区的标牌;
定期审查该区 的条件,
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和做
出安全规定,或是否需要更改监督区的边界。
6.
不同等级的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分别应采取什么管理方法
——分别
参照
I
II
III
类放射源
第五节、辐射防护标准
1
、
GB18871 -2002
规定中的职业人员与公众人员的限值是多少?——
职业人员连续
5
年内平均值为
20msv/a
,
任何一年的最大值为
50msv/a; 公众人员连续
5
年内平均值为
1msv/a
,任何一年的最大值为
5msv/a
。
杭州不孕-谁做过激光祛斑
杭州不孕-谁做过激光祛斑
杭州不孕-谁做过激光祛斑
杭州不孕-谁做过激光祛斑
杭州不孕-谁做过激光祛斑
杭州不孕-谁做过激光祛斑
杭州不孕-谁做过激光祛斑
杭州不孕-谁做过激光祛斑
本文更新与2021-01-28 05:0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2200.html
-
上一篇:最新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
下一篇:臭汗症的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