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淡化色斑-广西癫痫病医院
接骨紫金丹
八棱麻
(
接骨草
(
八棱麻
)
八仙草
)
活血解毒药蛇衔草可用跌打
【性味】《现代实用中药》:苦,寒。
【功能主治】
活血,行瘀,止痛。治跌打骨折,风湿痹痛,筋骨疼痛。
①《本草拾遗》:主疟。小儿服三叶,大人服七叶,并生捣绞汁服,得吐为度。
②《分类草药性》:包伤痕。
③《吉林中草药》:祛风,活血行瘀,止痛,利尿。治肾炎水肿,风湿关节炎,跌扑骨折。
< br>【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0.5
~
1
两。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br>
【附方】
①
治跌伤骨折
:
鲜接骨木叶一握,黄枝子五钱,
和老酒或红糟捣烂敷贴。
(
《福建民间草药》
)
②治打扑损伤及闪肭骨节:接骨草叶,不以多少,捣烂,铺罨患处。(《履巉岩本草》)
③
治脚气湿痹,
偏瘫
:
接骨木叶、
金银花藤叶各适量,
煎水趁热熏洗。
(江西
《草药手册》
)
④
治筋骨疼痛,跌 打损伤,扭腰岔气,大骨节病
:接骨木茎叶适量,煎水熏洗。(《吉林
中草药》)
< br>⑤
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
:接骨木茎叶四两,鲜豆腐四荫。加水及黄酒炖服。(《吉林中
草药》)
【性味】苦;辛;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解毒消 肿;止咳。主跌打扭伤;骨折;闭经;风湿痹痛;痄腮;带状疱疹;
疮肿;毒蛇咬伤;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
10-30g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祖师麻
【性味】《陕西中药志》:
辛苦,温,有小毒。
功用主治
祛风除湿,止痛散瘀。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头痛,胃痛,跌打损伤。
①《陕西中 药志》:
止痛,散血,补血,有麻醉性。用于跌打损伤,周身疼痛,头痛,心胃痛,腰腿痛。< br>又治四肢麻木。
②《陕西中草药》:
祛风除湿,温中散寒。治
感冒
,
风湿
疼痛,
中风
麻木,
半身不遂
,
皮肤痒疹
。
5.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
5
~
10
克;或煅研为散。
6.
【选方】
①治心胃疼痛:祖 师麻
7.5
克,甘草
15
克。水煎服。
(
《宁夏中草药手册 》
)
②治腰腿疼痛:祖师麻、防风、
土青木香
、羌活、
独活
、
透骨消
、
乳香
、小茴、甘草,黄酒煎服;女加四
物汤,男加四君子汤
。
(
《陕西中药志》
)
③治四肢麻木:
祖师 麻
15
克,
水煎,
煮鸡蛋十个。
每日早晚各吃一个,
并喝汤 一、
两口
(
冬天用较好
)
。
(
《陕
西中草 药》
)
④治风寒感冒:祖师麻
10
克,生姜、葱白为引。水煎服。
(
《陕西中草药》
)
7.
【临床应用】治疗关节炎
将祖 师麻制成
20%
祖师麻醑,用纱布四层浸透,敷于患处,盖一层塑料布后包扎。
10< br>~
30
分钟后,局部
有热感、灼痛;
4
~
6
小时后出现水泡。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泡内积液,经
3
~
5
天
泡皮结痂脱落。以后根据
病情再敷,一般
2
~
4
次即可。或用祖师麻 细粉
200
克,加凡士林
800
克,调成软膏,取适量敷于患部。
上 盖塑料布,包扎。约
6
~
8
小时局部出现水泡,处理方法同上。亦可制成20%
祖师麻膏药
,用时将其烤
热,待温贴于患部。贴敷
30
小 时后,局部出现痒感、热感、红丘疹、
渗出液
,于第
5
~
6
天揭去膏药。待
局部症状消失后,根据病情再贴,一般贴
2
~
3
次。 共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50
例,良性关节炎
38
例,外伤
性
关 节炎
7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
5
例,腰痛、肌肉痛
11
例;结 果共治愈
66
例
(
占
59.5%)
,好转
38例
(
占
34.2%)
,无效
7
例
(
占
6.3%)
。祖师麻作为发泡剂,可使局部循环改善,起到祛瘀活血,
舒通
血 脉的作用。
用药后如局部无反应,则疗效不佳。治程中少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如皮疹、发热、 嗜睡,但均
无不良后果,停药数日自行消失。醑剂和软膏局部反应较重,适用于较重患者;膏药适用于老 年体弱、儿
童、妇女等的腰腿痛。本品对皮肤、粘膜有穿透力,加工制作时须注意防护。
8.
【鉴别】
理化鉴别
(
1
)样品水 浸出液适量,蒸干,冷后加乙酸酥
1ml
,微热溶解,加浓硫酸
1
滴,溶液呈 红色。(检查皂
甙)
(
2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
1g,加乙醇
5ml
,冷浸
24h
,滤过,滤液浓缩至
1ml
,供点样用。以
7
,
8-
二羟
基香豆素作对照。
点于硅胶
G
板上,用氯仿
-
丙醇
(
4
:
1
)为展开剂,展距
10cm
,置紫外光灯(
254nm
)下观察。 样品与
对照品色谱的相对应的位置处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9.
【归经】肺;心经
10.
【注意】孕妇禁服。
[1]
《疡科选粹》卷八
:
接骨紫金丹
【处方】
土鳖(不拘多少,取采焙干,去足,净末)乳香
没药
自然铜(醉淬七次)骨碎补
大黄
血竭
硼
砂
归梢各
3
克
【制法】
上药各研为末,瓷罐收之。
【功能主治】
治趺打损伤骨折,瘀血攻心,发热昏晕,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
每服
6
克,好热酒调服。
【摘录】
《疡科选粹》卷八
页首
《万氏家抄方》卷四
:
接骨紫金丹
【别名】
接骨奇方、接骨紫金散
【处方】
土鳖(不拘多少取来,焙干,去 足净末)
1
钱,乳香
1
钱,没药
1
钱,自然铜
1< br>钱,
大黄
1
钱,
骨碎补
1
钱,
血竭
1
钱,
当归
尾
1
钱(
1
方加硼砂
1
钱)。
【制法】
各制为末,瓷罐收之。
【功能主治】
跌扑损伤,瘀血攻心,发热昏晕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
接骨奇方(《良朋汇集》卷五)、接骨紫金散(《惠直堂方》卷三)。
【摘录】
《万氏家抄方》卷四
页首
《伤科补要》卷三
:
接骨紫金丹
【处方】
地龙
1
两,龙骨
2
两,麝香
5
分,自然铜
3
两 ,
川乌
1
两(姜制),滑石
4
两(水飞,醋炒),
地鳖虫< br>2
两,赤石脂(醋炒)
2
两,乳香
1
两
5
钱 ,没药
1
两
5
钱,鹿角霜
2
两。
【制法】
上为极细末,鹿角胶烊化捣和为丸,如弹子大,
朱砂
为衣。
【功能主治】
跌打损伤骨折,瘀血攻心,发热昏晕,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
陈酒送下。
【摘录】
《
伤科补要
》卷三
页首
《伤科汇纂》卷八
:
接骨紫金丹
【处方】
老鹰 骨
2
钱,山羊血
2
钱(同赤石脂研),白蜡
2
钱,花蕊石< br>2
钱(醋淬),乳香
2
钱(去油),
没药
2
钱(去油 ),
降香
节
2
钱(去油),干
地龙
灰
2
钱 (去土),
朱砂
2
钱,铜末
1
钱半(醋淬),自
然铜
1
钱半(醋淬),木耳灰
1
钱半,土鳖虫(炒)
1
钱半,赤石脂< br>3
钱,龙骨(煅)
3
钱,生半夏
2
钱,
南星
1
钱。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朱砂
为衣。
【功能主治】
骨碎、骨断。
【用法用量】
每服
1
钱,童便、 老酒送下。骨碎者当日可服,骨断者夹缚后可服。闻骨内有声,即骨接
定也。
【注意】
忌食胡桃、荸荠。
【摘录】
《
伤科汇纂
》卷八
页首
《疡医大全》卷三十六
:
接骨紫金丹
【处方】
土鳖虫
10
个(去头足,酒浸,晒露
3
日夜,取出炒),骨碎补
5< br>钱(切片,露
3
夜,晒干),
自然铜
5
钱(火煅,醋淬
7
次),
巴豆
霜
5
钱,乳香
5
钱(去油),瓜儿 竭
5
钱,没药(去油)
5
钱,
当
归
尾
3< br>钱(酒浸
1
夜,焙),硼砂
3
钱,
地龙
14
条(酒浸去土,晒干)。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跌打损伤,昏迷不省人事,瘀血攻心,发热。
【用法用量】
每服
3
分,好酒送下。
【摘录】
《
疡医大全
》卷三十六
【方解】
跌打损伤,断筋折骨,瘀血内积,经早期治疗,肿胀基本消退,但瘀血未尽 ,则局部肿痛轻微。
此期治疗,除继续活血化瘀外,应重在养血通络,接骨续筋。方中土鳖虫、自然铜、 骨碎补活血散瘀,接
骨续筋;血活才能祛瘀,故配以当归、红花、大黄活血散瘀;瘀去才能生新,故伍乳 香、没药、血竭祛瘀
生新;肿胀未消,故以地龙、巴豆霜、硼砂通络散结,利水消肿。诸药合用,共奏教 瘀接骨之功。
'
【应
用】
(I)
本方寓泻火解毒于接骨 续筋之中。适用于跌打损伤,断筋折骨,骨裂的早中期。是续筋接骨法的
代表方剂。
。
(2)
加减应用
骨折中、后期,可减去大黄、硼砂,巴豆霜,增入续断、杜仲、补骨脂。
(3)
近代用法癥瘕积聚,痹证、附骨疽,或开放性损伤的伤口及溃疡,可用本方制成软膏外敷。
(4)
区别应
用
本方与接骨丹均有散瘀接骨之功,以治跌打损 伤,断筋折骨之症。但前者兼能泻火消肿,后者补骨续
筋力优;前者适用于跃扑骨折早中期,后者适用于 跌扑骨折中期。
? I
附方】
、
+ (1)
地鳖紫金丹
(
《救伤
秘旨》
)
地鳖虫
硼砂
血竭
自然铜各
24 g
乌药
土狗元胡
当归
桃仁
威灵仙
川牛膝各
15 g
麝香
制香附木香各
12 g
川断
五加皮
制猴骨
苏木
贝母
广皮
泽兰
五灵脂各
9 g
菟丝子
6 g
用法:< br>共为细末,伤重者服
9
克,轻者服
4
.
5
克,酒送下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新旧跌打内伤。
(2)
地鳖紫金丹
(
《伤科秘方》
)
青皮黄芩赤芍红花赤苓
乌药各
9 g
血竭
24 g
朱砂
6 g
自然铜
虎骨各
24 g
土狗
15 g
土鳖
猴骨
牛膝
威炅仙
麝香肉桂
贝母
刘寄奴
广皮
苏木各
9 g
五灵脂
15 g
木香
6
g
香附
1 2 g
枳壳
6 g
丹皮
12 g
桃仁
15 g?
远志
6 g
归尾
15 g
桂枝木通各
9 g
三棱莪术各
12 g
秦
艽
9 g
五加皮
15 g
泽泻
9 g
松节
15 g
甘杞
韭菜子各
9 g
硼砂
24 g
用法:
共为细末,依病情服药,
'
重者
No
.< br>9
克,中者服
0
.
6
克,轻者服
0
.
3
克。功效: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主治:新旧跌打内伤,
面黄肌瘦,四肢乏力者。
(3)
地鳖紫金丹
(
《江氏伤科方书》
)
上方
(
《伤科秘方》
)
之地鳖紫金丹
)
加苏木续断杜仲骨碎补羌 活
葛根各
9 g
补骨脂蒲黄各
12 g
用法:共研细 末,病重者
No
.
9
克,病中者服
0
.
6
克,病轻服
0
.
3
克。功效:
活血行气续损。主治:新旧跌打内伤。
(4)
接骨紫金丹
《伤科汇纂》
(
)
老鹰骨
山羊血
白蜡
花蕊石
乳香
没药
降香节
地龙千
朱砂各
6 g
铜
末
自然铜
木耳灰
土鳖虫各
45 g
赤石脂
9 g
龙骨
9 g
生半夏
6 g
南星
3 g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
丸, 朱砂为衣,每服
3
克,童便、老酒送下
(
注:原方用胎盘,今以鹰骨代之。< br>)
功效:续筋接骨,祛瘀止
痛。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
(
注:原 书说骨碎者当日可服,骨断者夹缚后可服,忌食胡桃、荸荠。
) ?
(5)
续断紫金丹
(
《中医伤科学讲义》
)
酒炒当归
4
份熟地< br>8
份酒炒菟丝子。
3
份骨碎补
3
份续断
4
份 制首鸟
4
份茯苓
4
份
白术
2
份
丹皮
2
份
血竭
2
份
淮牛膝
5
份
红花
l
份
乳香
l
份
没药
l
份
虎胫骨
l
份、
儿茶
2
份
鹿角霜
4
份
煅自然铜
2
份
用 法:共为细末,每次服
3
—
5
克,每日
2
—
3次。功效:活血止
痛,缀筋接骨。主治:筋伤骨断。
(6)
紫金丹
(
《
伤科补要》
)
乳香
没药
降香
松节
苏木
川乌
土狗
(
蝼蛄
)
各
30g
血竭,
龙骨各
15 g
自
然铜
60 g
用法: 共研极细宋,糯米粥汤捣和为丸,朱砂为衣,每服
6
克。功赦:消
?
瘀止痛。 主治:骨节
经络间之损伤。
(7)
加减紫金丹
(
《伤科汇纂》
)
茯苓
苍术各
60 g
当归
熟地
白芍
陈皮各
120g
肉苁蓉
30 g
丁香
3 g
红花
15 g
血竭
乳香没药各
9 g
用法: 共为细末,
-
炼蜜为丸,黄酒送下,每服
10
克。功效:补血生肌,
接骨续筋。主治:跌伤邪势瘀血,痞气膨闷,体倦痰嗽等。
?
(8)
人参紫金丹
(
《伤科汇纂》
人参
9 g
丁香
30 g
五加皮
60 g
甘草
24 g
茯苓
6 g
当归
30 g
血竭
30g
骨碎补
30 g
五味子
30 g
没药
609
用法:共
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
6
克,早晚淡黄酒化服,童便化服亦可。功效:补气 养血,疏通筋脉。主治:跌
扑闪撞而气虚者。
圣手镇痛活络酊的主要成分是草乌、半 夏、川乌、樟脑、栀子、大黄、木瓜、天南星、羌活、独活、路路
通、花椒、苏木、蒲黄、香樟木、赤芍 、红花,这些都是经由无数实践证明了的经典中医镇痛药物,实验
表明,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脑和脊髓 内神经递质的分泌,激活脑干下行抑制系统,在脊髓和三叉神经水
平抑制伤害性感受性信息的传递和其他 致痛神经递质释放,并抑制疼痛基因的表达,发挥镇痛作用。
消肿通络汤
【来源】
赵炳南,《千家妙方·下》
【组 成】
金银花
30
克,连翘、
当归
、赤芍、牛膝各
9
克,赤小豆、鸡血藤、车前子各
30
克,防己
15
克
(
包< br>)
,活血止痛散
1/4
瓶
(
市售,兑服
)
, 云南白药
1
小瓶
(
市售、兑服
)
。
【用法】
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
【功用】
清热消肿、活血通络。
【方解】
外伤而致经络阻隔,气血凝滞,郁而化热,出现膝关节骨膜炎症渗出,表面灼热,功能障碍,
治以清热消肿、活血通络之法,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
;
赤小豆、当归、鸡血藤、 车前子行水消肿,
活血通络
;
赤芍凉血活血
;
防己利水消肿,祛风止 痛
;
牛膝引药下行,配合活血止痛散、云南白药,加强活
血通络及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共奏捷效。
【主治】
急性创伤性
关节炎
。
【疗效】
临床屡用,颇见捷效。
4.4
通窍祛瘀汤
【来源】
林如高,《林如高骨伤验方》
【组成】当归、赤芍各
9
克,川芎、菖蒲各
4.5
克,桃仁、朱砂、琥珀、防风各
6
克,钩藤
9
克,蝉
衣、甘草、沉香各
3
克,麝香
0.1
克
(
研末冲服
)
【用法】
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或喂服。
【功用】
疏风养血,通窍活络。
【方解】
重伤之后,因耗竭气血,或气血内郁,则血不养心,神不守舍,清肃失司,人事不省。方用< br>当归、川芎、赤芍、桃仁活血祛瘀
;
麝香、菖蒲活血散结
;
沉香使逆气 下降,收纳正气
;
琥珀、朱砂镇心安
神
;
蝉衣、防风、钩藤散风胜湿 ,熄风止痉
;
佐以甘草通行十二经络,故起疏风养血,通窍活络之作用。
【主治】
重伤昏迷,人事不省。
【疗效】
多年使用,效果颇佳。
理气化瘀汤
【来源】
孙呈祥,《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
柴胡
15
克,郁金、桃仁、红花、大黄、莪术、茯苓、炮甲珠
(先煎
)
各
10
克,延胡索、甘草
各
6
克,车前 子
12
克
(
包煎
)
。
【用法】
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
【功用】
理气止痛,活血化瘀。
【方解】
胸壁挫伤后,初期瘀血未凝,气机尚通,疼痛不明显,伤后
3
~
5
天,血瘀气滞明显,故疼
痛加重,呼吸
咳嗽
则痛剧,以后疼痛逐日减轻,轻者 持续
1
~
2
周,重者月余。此乃血瘀气滞由凝聚到消
散的一个病理规 律。方用柴胡、郁金、延胡索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
以桃仁、红花、莪术、炮甲珠活血化
瘀、软坚消瘀
;
大黄攻下逐瘀
;
茯苓、车前子利水渗湿,导瘀从二便而出, 通畅气机
;
甘草调和诸药。诸药
合用,共奏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之功。
活血舒筋汤
【来源】
朱文海,《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 br>当归、川芎、乳香、没药、橘叶、桔梗、乌药各
9
克,赤芍、落得打各
15克,红花、青皮、
陈皮各
6
克,土鳖虫、
荔枝
核各
12
克,小茴香
3
克。
【用法】
每日< br>1
剂,每剂头二煎内服,日
2
次
;
第
3
煎熏 洗患处,每日
1
~
2
次。
【功用】
活血祛瘀,舒筋通络。
【方解】
阴 部为足厥阴肝经所循行,故用药多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法,曾予《伤科大成》中“活
血止痛汤”治疗 ,疗效欠佳,因方中肝经用药太少之故。后经化裁加味,再经验证,疗效显著提高。方中
以当归、川芎、 乳香、没药、赤芍、落得打、红花、土鳖虫活血祛瘀,舒筋通络
;
配以橘叶、桔梗、乌药、青陈皮、小茴香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与活血药配合,其活血、通络、止痛之功尤著。故效颇佳,而且疗程缩短
2/3
。是治疗阴部挫伤的有效良方。
复元活血汤
【来源】
印会河,《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
柴胡
10
克,当归
30
克,桃仁、红花各
10
克,赤芍
15
克,自然铜
10
克,大黄
3
~< br>6
克,天
花粉
30
克,炒山甲、土鳖虫各
10
克,< br>夏枯草
15
克,生牡蛎
30
克
(
先煎
)。
【用法】
每日
1
剂,水煎服,日服
2
次。
【功用】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解】
外伤后遗症症状繁多,表现复杂,给临床辨证分型带来一定困难,印氏在
40
多年的临床实
践中,抓住外伤后血行阻滞,瘀血停留的病理机制,以疼痛为主症,采用理血通络,活血 化瘀的方法,治
疗外伤后遗症取得满意疗效。方中天花粉用量尤大,本方能续筋骨,还能生津润燥。对于 瘀血停留,阻滞
津液布化而出现口干咽燥等症状,
有较好的疗效
;
山甲片走窜 ,
专能行散,
通经络达病所
;
生牡蛎软坚消肿,
用于积块肿痛疗效较 好,与夏枯草配合则散结、消肿作用更佳
;
土鳖虫、水蛭、虻虫皆为破瘀血、消坚积、
化瘀血的主要药物。本病皆瘀血延久,瘀结日深,单用一般的活血破瘀药实难奏效,故重用虫类或鳞甲类
药以化瘀血。这些药历来被认为药性猛烈或有毒性,一般用量较小,但印氏用量较大
(10
克< br>)
,时间较长
(1
年之久
)
,亦未见不良反应,多能获得满意 效果,颇值得借鉴。
伤科秘方集锦
+
跌打损伤秘方
+
天下 接骨第一药方
+
接骨秘方
骨伤科秘方集锦
治伤五验方
练武之人,受伤难免,掌握一二验方,有备无患。
验方一:乌贼鱼骨粉
乌贼鱼骨
(
此即墨鱼盖,处方名为海螵蛸)
不拘多少。将乌贼鱼骨刷洗干净,晒干,砸碎成小块后研成极细
粉末,装瓶备用。
用法:跌打损伤皮破出血,将乌贼鱼骨粉撒于伤处,稍加压即可凝固止血。杀伤较深但不透膜的,亦 撒上
敷之,包扎即可。口鼻流血、吐血等,以白粥调饮下此骨粉
6
克,不计时候。疟疾 患者,用此骨粉一钱,
加黄酒
10
毫升和匀,加白酒亦可,一次性服完,即能见效。至 多服
3
次。此法治疗较少复发。治疗小便
血淋,乌贼鱼骨粉
3
克,生 地黄汁调服。治目中一切浮翳,乌贼鱼骨粉少许和蜜,点眼中。
验方二:活血洗手药
伸筋草、透骨草各
15
克,千年健、桂枝各
12
克,荆芥、防风、刘 寄奴、红花、苏木、威灵仙、川芎各
9
克。
上药切碎后置于水中,
煎沸后可随 即做自我按摩和练功。
适用于上肢骨折、
脱臼,
扭挫伤后筋络挛缩、
气血瘀阻 、关节不利,酸痛不止和练手上功夫。功能活血、舒筋。
验方三:双柏膏
黄柏
30
克,侧柏叶
60
克,薄荷、泽兰各
30
克。上药共 同研成粉末,装瓶备用。
用法:用时以水蜜加热,搅拌均匀调成糊状,敷贴于伤处。用黄酒调敷也可以,隔日换一次。
适用于跌打损伤、撞伤之早期,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病症。后期禁用。有活血、消肿、止痛之特效。
验方四:芦荟粉
芦荟
50
克,研成细粉,装瓶备用。遇皮破 血流,直接将粉撒少许于出血处,即可止血。
验方五:祖传刀伤无痕散
红 花、乳香、没药、生石膏粉各
9
克,黄丹、冰片、白芷、滑石各
6
克,薄荷< br>3
克,麝香
0.3
克。上药均
需干品,共研成极细粉末,越细越好,装 入瓷瓶或有色玻璃瓶内,瓶口宜小,密封备用。
用法:刀斧等伤皮破血流,撒上此药粉,可以 包扎一下,不用换药一次可愈,且不留疤痕
(
但伤口不可下水
浸泡
)
。
唐门四季金疮药
一、春季方
春天属木,木可以生火,应当先去风清火。有脓血的话,用三黄散洗之,
后再用合口药敷之即愈。
三黄散:金银花、归尾各
15
克,大黄< br>12
克,黄芩、黄柏、赤芍各
9
克,荆芥、薄荷、山慈菇、炙甘草各
6
克,防风、黄连各
3
克。水煎洗。
春季合口药粉方:赤石脂、乳香 、没药(俱各去油)
30
克,血竭、杉木(烧灰)各
15
克,胎发灰
6
克(如
无胎发乱发亦可用)。共研细末,临用取适量敷伤口。
二、夏季方
夏令属火,应以去热为主,药宜凉。先用三黄败毒散洗伤口,后敷合口药。
三黄败毒 散:金银花
12
克,防风、杉木蕊(烧灰)各
9
克,黄连、黄芩、赤芍各6
克,黄柏
3
克。共用
水煎,待冷后洗之。
夏季合口 药粉方:黄柏
18
克,乳香、没药(各去油),海螺蛸、赤石脂、观音竹各
15
克,冰片、朱砂各
6
克。共研为细末。
三、秋季方
秋令性气凉,若有脓血,先用温凉散洗之,后敷合口药即愈。
温凉散:连翘、赤芍、 羌活、茯苓各
9
克,穿山甲、川连各
6
克,山栀木
+
二、防 风、桃仁、甘草各
3
克。
水煎洗。
秋季合口药:松香(水制)、海 螵蛸、生半夏、赤石脂、百蜡各
30
克,雄黄、龙骨、儿茶各
15
克,血竭< br>6
克。共研为细末待用。
四、冬季方
冬令气寒,药宜近热,万不能以寒凉凝其血。先用消风败毒散洗之,后敷合口药粉,即愈。
消风败毒散:芒硝、皮硝、荆芥、穿山甲、槟榔、草乌、赤芍、甘草各
6
克。
水煎洗。
冬季合口药:龙骨(煅)
60
克,赤石脂
15< br>克,雄黄
30
克,血馀
9
克,象皮
3
克(水制切片纸 包煨),
血竭
3
克。共研为细末待用。
伤科验方两则
一、百损药:
破故纸十二克
骨碎补十克
杜仲九克
川牛膝九克
川续断九克
肉苁蓉九克
黑橹豆九克
当归九克
鸡血藤九
克
三七三克
琥珀三克
全蝎六克
沉香三克,共一十三味,给水八百毫升,用文火煎至四百毫升,温服下。< br>一日两次,专治跌打损伤,不论内伤脏腑,处伤筋骨,以及劳伤经络者都有效。
二、降香散:
单味降香三克,用瓷瓦片(勿用铁刀)刮研最佳,用时外敷伤口上,用手指压,专治金疮出血。
以上两方均为已故名老中医蒲辅周先生所传,
运用几十年来,
治愈了不少病人,
疗效确切,
而且药味简单。
活血通脉酒
组成:猴骨
3 6
克、乳香
18
克、没药
18
克、川芎
18
克、当 归
18
克、紫荆皮
18
克、安桂
18
克、独活
18
克、羌活
18
克、木瓜
18
克、贝母
18
克、自然 铜
18
克、续断
18
克、南木香
18
克、厚朴
18
克、生
香附
18
克、炒小茴
18
克、血竭
12克、炮甲珠
12
克、白芷
6
克、制川乌
3
克、制草乌< br>3
克、麝香
1
.
5
克、白酒
3000
克。< br>
制法:将上药捣碎,与白酒同置人容器中,密封浸泡
15
天以上即可服用。
服法:早晚各服
1
次,每次
10
—
20
毫升。
药效:行气活血,祛风活络。
适应症:
1
.跌打损伤后外感风寒湿,筋骨关节出现隐痛酸软,遇雨加重者。
2
.散打训练后筋骨关节隐痛酸软者。
禁忌:孕妇忌服。
来源:武当清灵拳门手抄孤本《清灵贞经》。
说明:跌打损伤后,受伤处血气运行失 常,抵抗力下降,最易受风寒湿之邪侵袭,邪客于肌肤筋脉,除妨
碍气血运行之外,尚影响损伤处的组织 修复,使病情更为复杂,常缠绵难愈。针对这种情况,本药酒用乳
香、没药、血竭、川芎、当归、紫荆皮 、自然铜、安桂、炮甲珠、麝香等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治疗跌打
损伤后的瘀血停积,经络阻滞;独活、 羌活、白芷、制川乌、制草乌、猴骨、木瓜、续断等合用祛除肌肉、
经络、筋骨间的风湿之邪,治疗跌打 损伤后的风温症;再用木香、厚朴、香附、炒小茴、贝母等既能行气
止痛、燥湿化痰,又能增强上二组药 物的功效。诸药合用,活血行瘀与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并举,正适合
上述适应症的防治。
跌打酒
【来源】《龚氏三代骨科秘方》
【原料】飞天蜈蚣
30
克,千锤打
30
克,天胡妥
30
克,祖师麻
20
克,竹根七
30
克,地牯牛
30克,
川芎
30
克,蒲黄
20
克,鬼箭羽
20
克 ,石见穿
20
克,铁树叶
20
克,凌霄花
20
克,平地木< br>20
克,水杨
梅
20
克,石上柏
20
克,高梁酒3000
克。
【制法】密封浸泡
7
天后备用。
【用法】每次服
20
克,一日
3
次,饭后服。
【功效】行气止痛、活血化瘀。
【主治】跌打损伤。
跌打酒
【来源】《正骨经验汇萃》
【原料】血竭、乳香、没药、川续 断、骨碎补、苏木、自然铜(醋煅)、猴骨(酒炙)各
30
克,琥
珀、牛膝、赤芍、三 棱、莪术、桃仁、参三七各
24
克,桂枝
18
克,川芎、独活、羌活、细辛、 制半夏、
儿茶各
15
克,防风、白芷、当归尾各
45
克,片姜黄、泽 兰、刘寄奴各
60
克,降香
21
克,红花
75
克,
川军、山枝、土鳖虫、川破石各
90
克,了丢竹、两面针(去内衣)、鸡骨香各
60
克,一包针、金耳环各
30
克,(川破石以下
6
味为地方药),三花 酒
10
千克。
【制法】将前
39
味 捣碎,置于酒坛(或大玻璃瓶内)内,入双酒
2.5
公斤,浸润
3
日后,再加 入三
花酒
10
公斤,密封,浸泡
3
个月后,过滤去渣,即成。
【用法】口服。每次服
15
~
25
毫升, 日服
2
~
3
次,全日量不超过
60
毫升。外敷:取药酒加温 后,
涂擦伤部,每日揉
3
~
4
次。
【功效】行郁活血、消肿定痛。
【主治】跌扑扭闪伤筋肿痛。
【禁忌】孕妇、老人、小儿及气血衰弱患者忌服。
镖师祖传伤科五秘方
一、安紫消毒液
配方:大叶桉叶
100
克,裸花紫珠
50 0
克,水
1250
克。
制作:煎至水
500
克, 静置,放人白酒
50
克,沉淀,取清液装瓶备用。
用法:外用消毒。
说明:桉叶味苦性辛凉,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的作用;紫珠味苦 涩性平,有收敛止血、消炎止痛的作用。
临床证明:本方消炎作用显著,用于肌注皮肤消毒
(< br>代酒精碘酒
)
数百例,无一例感染。用于外伤清创,明
显比未用的好。
二、止血灵
配方:炒蒲黄、石韦各
20
克,石榴叶
40
克。
制作:上药共研极细末备用。
用法:直撒患处
(
患处先用安紫消毒液清创
)
,包扎。
< br>说明:本方外用止血较云南白药优。内部出血用
“
内血净
”
。
附:内血净配方
人参、白芨、小蓟、天花粉、接骨仙桃各
6
克,白 芷、大黄各
3
克,两面针
1
克,研极细末米汤送服。
三、七圣排脓散
配方:白芨、小蓟、降真香、炒蒲黄、胜红蓟、龙骨、鳖甲各等份为末。
功用: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消炎排脓、生肌收口。
用法:直撒患处,包扎。
四、二仁八宝膏
配制:杏仁
2 0
克、桃仁
15
克、木芙蓉叶
10
克、生栀子
30
克、赤小豆
30
克、五倍子
30
克,灰面适量,
醋
50克,蛋清
1
个,酒适量。
药研极细末调后成膏敷患处。
说明:本膏对新旧损伤肿痛均有效。主要功能是:解热消肿,去痛接骨。如是新伤,去两仁也可,即神效跌打三宝膏是也。
五、速活丸
配方:川断、没药、
(
醋炙
)
然铜、骨碎补、当归、生地、川芎、白芍或赤芍、乳香、人参、桂枝、牛膝、
白芥子、丹皮各
1.5
克,血竭、儿茶、无名异、甘草各
1
克,朱砂、薄荷各
0.75
克,马前子
0.5
克,木耳
3
克。
制作:上药研极细末,炼蜜为丸,米汤送服,可适量饮酒。
功用:生气补血,壮筋接骨,止痛活络。
说明:本方在治骨折的后期,
30
天以后,可酌加补肝肾药,效更佳。对陈旧性骨折,外用跌打汤洗,再正
骨,内服本丸,效佳。 本方又名神效跌打丸、
22
味跌打丸。
附:蛇伤排毒灵
配制:白花蛇舌草
9
克、七叶一枝花
3
克、半边莲
9
克、穿 心莲
6
克、苍术
3
克、车前子
2
克、夏枯草
3克、青木香
6
克、白芷
6
克,研极细末一次顿服,重症每
3—
4
小时服一次。
说明:治蛇伤一定要注意伤处的清创,毒液和毒齿的排净;并结合蛋清调雄黄末外敷。
李家教跌打风湿膏
一、膏药处方
生川乌
25
克 、生草乌
25
克、生南星
25
克、生半夏
25
克、马钱子< br>25
克、当归
18
克、川芎
18
克、红花
12
克、骨碎补
18
克、续断
18
克、麻黄
25
克、桂枝18
克、地鳖虫
20
克、自然铜
25
克、生大黄
25< br>克、
生栀子
25
克、硼砂
20
克、轻粉
15
克、血竭
15
克、乳香
15
克、没药
15
克、麝香壳
2
克、梅片
12
克、
桐油或香油
3.5
公斤、黄丹
1.5
公斤。
二、功效主治
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伤筋折骨、风湿骨痛、腰背酸痛、
四肢麻木、经脉拘挛、肌肉僵硬 、骨质增生等症。
三、用法用量
洗干净患处皮肤,擦干水份后烤热膏药贴 于患处,每贴膏药可连用
3
—
5
天。
四、制膏步骤
1
.首先将血竭、乳香、没药、麝香壳、梅片、轻粉研成细末装瓶备用。
2
.把黄丹置于锅内炒去水份,冷却后装瓶密封备用。
3
.将处方 中前
17
味药材置于桐油或香油中浸泡
3
—
10
天后,先用 文火熬炸
1
小时,再改用武火熬炸
1
小时,最后以文火熬炸
1
小时,用钢丝或铜丝滤网除去杂质,静置
7
天后取净油炼至滴水成珠
(
即油 烟从
浓墨色转为青色再转为白色
)
时,即可离火下丹,每
500
克药 油下黄丹
210
克,边下丹边用铁勺捞油,以
免黄丹沉淀,影响氧化反应。待药油与黄 丹反应冷却后成为膏药时,将其分成小陀置于冷水中浸泡
10
天,
每天换清水
2
次,以去火毒。
最后,将小陀膏药加温熔化,加入麝香壳,血竭、乳香、没药等细 末,乘热用竹片将膏药摊于
15×
15
厘米
的优质牛皮纸或红布上,然后将膏 药对折即可。
五、方解
膏药中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马钱子 、当归、川芎、红花、骨碎补、续断、麻黄、桂枝、地
鳖虫、自然铜、乳香、没药有活血化瘀生新、祛风 燥湿除痰、逐寒通络止痛之功效;硼砂、轻粉则有祛痰
利水除湿、消肿拔毒生肌的作用;甘松、白芷、麝 香壳、梅片芳香开窍,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
速,促进病理产物和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并使病态 组织
(
如结疤、粘连等
)
软化和分解,缓和骨骼、肌肉经
脉痉挛性疼 痛;生大黄、生栀子消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共奏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 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续筋接骨之功效,适应于跌打损伤各期的治疗需要,亦适应
于风湿骨痛 、骨质增生、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
李家教跌打伤科药酒
一、药物配伍
生地
9
克,当归
6
克,赤芍
9
克,川芎
5
克,柴胡
5
克,三棱
6
克,田七< br>6
克,桃仁
6
克,红花
3
克,
枳壳
5
克,黄芩
9
克,元胡
6
克,香附
6
克,青皮
9< br>克,龙胆草
6
克,五灵脂
6
克。
二、浸泡方法
将上述药物置于容器内,加入纯正
50
度米酒
750
毫升,密封浸泡
15
天后可用。
三、治疗范围
适应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胸、腹、背、损伤所致的伤气型、伤血型、气血两伤型疼痛。
四、用法用量
(1)
内服:每次
15
—
20毫升,每天
2
—
3
次,连服
3
—
9
天 ;轻伤者
3
天可愈,中度者
9
—
15
天,重伤者
视 伤情,一般情况下,需
20
—
30
天左右。
(2)
外用:外用适量,搽敷患处即可。
五、临床体会
“
损伤一证,专以血论
”
,活血化瘀是治疗跌打损伤的指导原则。本方在桃红四物汤方 剂的基础上,增添了
凉血、行气、消积药物而成。方中当归、川芎、生地、赤芍、桃红、红花、田七、五 灵脂活血化瘀,兼有
如何淡化色斑-广西癫痫病医院
如何淡化色斑-广西癫痫病医院
如何淡化色斑-广西癫痫病医院
如何淡化色斑-广西癫痫病医院
如何淡化色斑-广西癫痫病医院
如何淡化色斑-广西癫痫病医院
如何淡化色斑-广西癫痫病医院
如何淡化色斑-广西癫痫病医院
本文更新与2021-01-28 01:5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1865.html
-
上一篇:中药名大全-中药名全部
下一篇:凤阳门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