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第二人民医院-小腿抽脂价格
民间治病绝招大全之散剂(一)
感冒、
咳嗽、
喘证、
肺痈、
肺结核、
胸痛、
咳血、吐血、
衄血、头痛、呕吐、呃逆、泄泻、腹胀、消化不良、急慢性
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 疡、胃痛、痢疾、便秘、肝炎、黄
痘、肝硬化、胁痛、胆囊炎、便血、水肿、虫病、心悸、怔
忡 、失眠、冠心病、癃闭、淋证、阳痿、遗精、健忘、
.盗
汗、
血液病、
甲状腺 肿、
糖尿病、
中风、
癫狂、
癫痫、
痹证、
疮疡、痈肿、跌打 损伤、骨折、附骨疽、破伤风、泌尿系结
石、疝气、乳痈、瘰疬、肠痈、痔疮、紫白癜风、风疹、隐疹、疥疮、臁疮、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妊
娠呕吐、
胎动不安、
流 产、
胎儿不下、
恶露不止、
产后头痛、
产后缺乳、
小儿咳嗽、
哮喘、
小儿呕吐、
泄泻、
疳积、
惊风、
遗尿、
夜啼、脱肛、
急性视神经炎、
眼外伤、
流泪症、
翳膜、
外障、
内障、青盲、
倒睫、
脓耳、
耳鸣、
耳聋、
鼻衄、
鼻塞、鼻渊、乳蛾、
咽喉肿痛、
口舌生疮
)
散剂疗法是用一种或数种
药 物的干燥粉末,
按处方剂量规定,
均匀混合后内服或外用,
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 书只着重介绍内服散剂。
散剂
疗法也是中医的传统独特疗法之一。
所谓“散 者散也,
去急病
用之”。早在《黄帝内经》就有用散剂治疗疾病的记载。汉代
张仲景《 伤寒论》
、
《金匮要略》所载的五苓散、硝石巩石散
等,一直沿用至今。唐代《备急千 金要方》
、
《外台秘要》等
也载有不少散剂。及至宋代,散剂疗法更日趋发展,如《太
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藿香正气散、参苓白术散、失笑散、平
胃散等对某些疾病均具有非常显著的 疗效。在散剂的制备方
法上,
《名医别录》对其粉碎方法已有“先切细,曝燥乃捣,
有 各捣者,
有合捣者”的论述。
外用散以明代陈实功
《外科正
宗》记载最为丰富 。清代医家也有诸多创新。由于散剂表面
积大,具有易分散、便于吸收、奏效较快的特点,至今仍是中医常用的治疗剂型。
【操作方法】
内服散剂一般轧为粗
末 即可。可分为粉碎、过筛、混合等步骤。药物的粉碎,为
散剂的重要操作步骤之一。即将药物按处方要求 分别进行加
工炮制,干燥后,根据药物性质进行粉碎,其粉碎操作又分
如下几种。
1< br>.共研法一般药粉如无特殊胶质、粘性或挥发
性者,可用共研法,如烫火散等即用此法。
2
.分研法凡处
方中含香气浓郁的药物
(
如麝香、冰片等
)
,或贵重药物,须
采用分研法。如锡类散、珍珠散等即用此法。
3
.掺研法凡
处方中含有油脂较多的药物
(
如胡麻子
)
,或颗粒较小的药物
(如车前子
)
,均须将此类药物先行研碎,再与其它药物细末
掺和均匀。
4
.
配研法有研细和使药物混合均匀的双重意义,
如安宫牛黄散等即用此法。
5
.串研法凡处方中含有粘性较
强的药物
(
如地黄等药
)
时, 可将处方中其他药物预先粉碎,
取部分粉末与粘性药物串研,
使成碎块或颗粒,
低温干 燥后,
再共轧成粉。
二、过筛药物粉碎后,粉粒大小不同,必须
通过筛,使 粗粉与细粉分离,以得大小均匀的药粉。根据临
床及制药的要求,散剂药粉的粗细有以下要求。
1
.煮散以
能通过
2
~
3
号药筛,成为粗末即可。
2
.一般内服散,以能
通过
80
~
100
目细筛,成药粉为 准。三、混合混合也是制备
散剂的重要过程,
混合的均匀程度,
可直接影响疗效和外观 。
对含有毒性药物的散剂,尤为重要。
1
.过筛混合适用于处
方中 无分研药物的粗料散剂,如牵正散等。
2
.套色混合适
用于处方中含有细料的散剂。如 安宫牛黄散等。四、某些特
殊散剂的配制
1
.含有毒限剧药的散剂应用等量递加法加入
赋形剂制成倍散。倍散浓度依药物剂量而定,如剂量在
lOOmg
以下者,可配成1
:
10
;如剂量在
IOmg
以下者,可
配成
1
:
50
或
1
:
100
。常用的赋形剂有乳糖、淀 粉、葡萄
糖等。
2
.含液体成分的散剂
(1)
含挥发油的散剂,可利 用散
剂中其它固体成分吸收。如因挥发油量多不能吸收时,可另
加赋形剂
(
如 淀粉、白陶土等
)
吸收,再逐渐加入其它成分混
合均匀。
(2)
含酊 剂、流浸膏或其它液体制剂的散剂,可用少
量赋形剂或散剂中固体成分加以吸收。如液体量多,且其中< br>成分耐热者,可置水汀上蒸干,研细,然后加入其它成分混
合均匀。
(3)
含浸 膏的散剂,如为粉状浸膏,可按固体药物加
入的方法混合;如为稠膏时,可先加少量乙醇与浸膏共研,< br>再加其它固体成分研匀、干燥即得。
(4)
含共溶药物的散剂,
如药物共溶后其 药物作用比单独混合为好者,则应共溶后应
用;如散剂中含其它固体成分较多时,则可将共溶物先行共< br>溶,再以固体成分的吸收混合;如含有固体成分较少时,则
可将共溶物加入适量赋形剂,再与固体 成分混合。
【主治内
科病症】一、感冒
1
.银翘感冒散银花
30g< br>,连翘
30g
,芥
穗
18g
,薄荷
18g
, 黄芩
30g
,川贝
15g
,石菖蒲
18g
,藿
香< br>18g
,神曲
12g
,自蔻
12g
,木通
15g,滑石
30g
,大黄
30g
.菊花
30g
。上药共为粗 末,一般用药
15
~
18g
,将药
放在盖碗内,
用开水冲入 盖好,
浸到适口时温服,
1
日
2
付。
功效清热解表。主治流 感、感冒。
2.
薄荷石膏散薄荷
60g
,
生石膏
250g< br>。共为细末,每服
30g
,开水冲后去渣,早晚各
服
1
次,盖 被出汗。主治流行性感冒,发热头痛,微汗,咽
干。
3
.流感散葱根、干白 菜根、绿豆、干芫荽各
15g
。共
为细面。每日
3
次,每次
10
~
20g
,白开水冲服。主治流感
初起,头痛发热。
二、咳嗽
1
.姜夏芫荽止咳散干姜
30g
,
半夏
30g,
芫荽子
120g(
炒
)
。
以上
3
味 ,
共为细面,
每服
9g
,
1
日
3
次,饭后 开水冲服
.
功效温肺止咳。主治咳嗽,秋冬天
寒发作。
2
.吕洞宾仙传芦吸散款冬花蕊
15g
,鹅管石
6g
,
陈皮
6 g
,年老人及虚者加人参
1
.
5g
,冬月加肉桂
3g
。上
药忌铁器为细末和匀,分作
7
帖,作
7
日服。每服一帖,夜< br>仰卧将药一帖作
3
次入竹筒内,病人口噙竹筒,近咽喉用力
一吸,将白温水一口 送下。主治新久咳嗽,百药无功,服此
立效。
3
.喘嗽立止散麻黄、杏仁、生石膏、半 夏、百合、
甘草各等份,
共研细末,
早晚各服
3g
,
极重者 加
1
.
6
~
1
.
9g
。
如有外感 者姜汤送服。主治痰多咳逆。
4
.三圣丹天南星
(
泡
制
)3 0g
,半夏
(
汤泡
7
次
)60g
,甘草
(
生用
)15g
。先将星、夏
研为细末,
用生姜汁拌匀,
淹作 麦曲,
春秋
7
日,
冬
10
日,
夏至日取出,再同甘 草共研为细末,别取淡竹沥水
1
碗,将
前药末用竹沥水拌匀作饼子,
焙干,< br>又将竹沥沃湿,
又焙干,
如此沃焙
10
次,待竹沥水尽为度,研为极细 末。服时用白
沙蜜调和,每卧时,抄一匙于口内含化下,再用竹沥水漱口
咽之。主治久嗽不愈。 三、喘证
1
.痰喘老病散槟榔
30g
,
炮干姜
3 0g
,
川贝母
24g
,
胡椒
20
粒,
斑蝥
20
个,
白糖
500g
,
陈久绿豆瓤子
(
烧存炭
)250g
。前
5
味药共研细末,与糖、瓤
炭掺调均匀,装入 砂罐中,药上插许多孔,盖住。将砂罐置
大沙锅内。锅内添水,半浸药罐
(
水均进入药 罐
)
,锅上加盖
盖之,置火上炖,俟罐内药炖透成块,取出晾干研面。酌量
病 轻重,每晚睡前服
3
~
6g
。白开水送下,日服
3
次。主治
咳嗽气喘,喉中痰鸣,痰量多,遇冬即发,久岁不愈。
2
.螵
蛸散海螵蛸、红 砂糖各等份。新瓦焙为末,大人
15g
,小儿
6g
,以红糖拌匀,沸水调服。 连服数次。主治哮喘。
3
.止
喘蝙蝠散夜蝙蝠
1
个,
放火上 烤干,
轧成细末,
用黄酒
2
份,
白酒
1
份,混合好 ,再与轧成的细末混合服用。主治胸闷气
喘,嗽中有声有鸣,如遇特殊气味,咳嗽尤甚。夏季服药无效,须在冬季服用。
4
.人参蛤蚧散加味全蛤蚧
1
对
(
酥炙
)
,
红参
60g
,
川贝
60g
,炒知母
60g
,
桑白皮
60g
,
桔梗
60g< br>,
前胡
60g
,
苦杏仁
60g
,
粉甘草60g
,
茯苓
60g
,
广陈皮
60g
,
党参
60g
,北条参
60g
,姜半夏
30g
。上药共研细 末。发病
时,
每次服
3g
,
每日
3
次,
开 水送服。
不发病时,
每次服
1
.
5g
,
每日饭前服
2
次。功效补肺滋肾,益气生精,止咳定喘。主
治虚喘,动则加剧,身体虚弱者。5
.蛇蜕散蛇蜕
1
条
(
用生
剥的最好
)
。用剪刀将蛇蜕剪成小节,
每节约寸余,
用香油炸
微焦研末,
白开水送服,
1
次服完。
须服
lo
余次,
每日
1
次。< br>主治气喘。
6
.地龙散干地龙
500g
。研面,每服
5g,每日
3
次,开水冲服。主治气喘,喉中痰鸣,有高血压并气管炎者
效果甚好。< br>7
.三味泻肺散炒苏子
15g
,葶苈子
20g
,瓜蒌仁
15g
。研细末。每日
2
次,每次
lOg
,开水冲服。主治实喘,
气促、胸闷、痰壅。久病虚寒性喘促禁用。
8
.天狼散黄鼠
狼头骨适量。把头骨砸碎,
放沙锅内焙黄,
研面,
每日
2
次,
每次< br>2
.
5g
冲服。主治哮喘。
9
.平喘散红娘
7
个,斑蝥
7
个,白胡椒
31g
,冰糖
120g
,红糖120g
,白糖
120g
,蜂蜜
120g
。
先将前3
味药研成细面,
后
4
味药熬化,
共和一处拌
匀,每日 早晚各服
1
匙。主治咳嗽闷气,痰多,喘而咽中有
痰鸣声,遇冷加重者。四、肺痈1
.樟漆树叶散樟漆树叶
(
一
名接骨木
)
研细末,适量 以酒调服。不饮酒者,入生姜研服。
主治肺痈,未成脓者立消,已成脓者立溃。
2.
消 炎排脓散桔
梗
9g
,巴豆
1g
,贝母
9g
,薏仁< br>30g
,鱼腥草
30g
。共为细
末,温开水送服。每服
1~
2g
,
1
日
2
次,体弱者减之。主
治肺痈,
涌吐臭痰白痰,
不发热者。
3
.
松香甘草散松香
9g
,
甘草
30g
。共为细面,每日
2
次,每次
3 g
,开水送下。主治
肺痈。
4
.消痈散煅蛤蜊壳
5
个,百合
9g
,川贝
9g
。共为
细末,沸水冲,分
2次服。主治肺痈,咳嗽,吐脓血。
五、
肺结核
1
. 蛤粉散蛤粉
9g
。每服
4
.
5g
,米汤送下。主治肺
结核,咳嗽、身热、盗汗、咯血等。
2
.肺痨散白芨
30g(
土
炒
)
,冬虫草
15g
,百合
21g
,生石膏
12g
,天门冬
6g
,麦冬
6g
,七爪橘红
12g
。上药共研细面,每服
6g
,白开水冲服。
早晨晚上饭前服,
服药
1
小时后再吃饭。
忌用猪肉、
韭菜等。
主治肺痨。
3.
百合鳖鱼散百合
60g
,
鳖鱼
1
个,
百部< br>60g
,
白芨
30g
。先将鳖鱼用麦糠火煨干、焙焦,和其余药共研细
面。日
3
次,每次
6
~
9g
,冲服。主治肺痨。< br>
4
.平痨三味
散广三七
30g
,淮山药
500g< br>,白芨
60g
。共为细末,每服
30g
,加白糖
6g
,开水冲服。主治肺结核,日晡发热,两颊
潮红,肺空洞咯血等。
5
.白芨 黑芝麻散白芨
500g
,黑芝
麻
500g
,白糖
500g< br>。将白芨去杂质,黑芝麻洗净晒干,共
研细面,拌入白糖混匀。每日早晚各服
30g,开水送下。主
治空洞型肺结核,潮热盗汗,咳嗽、胸痛。咯血。
6
. 秦艽
鳖甲散秦艽
9g
,地骨皮
9g
,当归
9g
,青 蒿
9g
,知母
9g
,
鳖甲
12g
,乌梅
1 2g
,银柴胡
6g
。共研细末,每次开水冲服
12g
。主治肺痨骨蒸 痨热。
六、胸痛
1
.家秘祛痛散青皮
6g
,< br>五灵脂
(
去石
)6g
,
穿山甲
6g
,
高良姜
4
.
5g
,
延胡索
4
.
5g,
没药
4
.
5g
,
沉香
3g
,
大茴香
6g
,
槟榔
4
.
5g
,
木香4
.
5g
,
砂仁
1g
。上药研细末,与木鳖子去壳4g
共炒令香焦躁,去
木鳖不用,药末备用。每服
3g
,用酒或开水送下 。
2
.蟹壳
散蟹壳焙焦研成粉末,用红糖调匀,每次以热黄酒送服
9g
,
1
日用
2
次。功效散血结,理经脉。主治胸胁结痛。七、咳
血、 吐血、衄血
1
.三味清肺散川贝母
3g
,知母
3g
,白芨< br>3g
。共为细末,每次白开水送服
3g
,日服
3
次。主治肺热
吐血。
2
.铁树叶散铁树叶
500g
。炒成炭,存性,研细面。成人每次
1
.
5g
,小儿减半。用鲜菠菜汁、童子便半茶杯调
和 ,
临睡前送下,
每晚服
1
次。
主治吐血。
3
.止咯散黑盐、
萝卜子、
百草霜各
6g
,
火麻仁、
藕节、
人发各
9g
。
上药煅,
存性,
研极细末,
分
5
包,
童便冲服,
每次
1
匈,
1
日服完。
主治肺结核、
支气管扩张咯血。
4
.
石英止血散白石英
10g
,
侧柏炭
30g
,鲜茅根
15g
。前
2味共研细面,用茅根
15g
煎
水,分
2
次冲服。主治肺胃有热, 咳嗽咯血。
5
.大黄散大
黄
5g
,油桂
3g
,生赭 石
30g
。前
2
昧研为细末,生赭石煎
汤冲药末内服。
主治 咳血。
6
.
蕊石三味止血散汉三七
15g
,
大黄
5g
,花蕊石
20g(
烧红,醋淬
7
次
)
。共为细末,每次服
1g
,主治吐血,一般连服
5
~
6
次。 禁忌生冷及过热或腐败
食物。
7
.七味五灵散五灵脂
24g
,蒲黄< br>9g
,元胡
9g
,木香
9g
,紫菀
9g
,香 附
9g
,甘草
9g
。共为细末,每服
9g
,黄
酒送 下,
日
2
次空腹服。
主治吐血。
8
.
香墨连芩散香 墨
45g
,
黄连
9g
,黄芩
9g(
炒黑存性
)
。共为细末,每服
6
~
9g
,日服
2
~
3
次,白开水送服。主治肺病咳嗽吐血。八、头痛
1
.全
蝎地龙散全蝎、地 龙、甘草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服
6g
,早
晚各
1
次。主治血热上冲 引起的偏头痛。
2.
加减菊花茶调散
菊花
3g
,薄荷
3g< br>,嫩桑叶
3g
,荆芥穗
3g
,香附
3g
,夏枯
草
3g
,荷叶边
3g
,苦丁香
3g
,甘草
1.
5g
。共为细末,日
服
3
次,每次
6g
,饭 后用清茶调服。主治偏正头痛,脑部晕
痛,头风。
3.
芎芷定痛散白芷50g
,川芎
25g
,甘草
10g
。
共为细面,每日早 晚各服
1
次,每次
9g
,茶水送下。主治偏
正头痛。
4
.消风散荆芥穗
60g
,炒甘草
60g
,川芎
60g
,
羌活
60g
,炒僵蚕
60g
,防风
60g
,茯苓
60g
,蝉蜕
60g
,
藿香
60g
,党参
90g
,姜厚朴
15g
,陈皮
15g
。上药共为细
末,
每服
6g
,
茶水调下。
功效祛风邪,
止头痛。
主治因恼怒、
烦劳和情志抑郁引发的剧烈头痛。九、呕吐、呃逆
1
.荔枝< br>散荔枝
7
个,连皮核烧干存性,研为末,白水送服。功效通
神益气,散滞气。主 治呃逆不止。
2
.朱砂散半夏
15g
,丁
香
6g
, 甘草
6g
,朱砂
30g
,冰片
0
.
6g
。 先将前
3
味研为
细末,然后将朱砂
(
研为粉末
)
混 入调匀,最后把冰片
(
研为粉
末
)
调入上述药中,再将合剂研细,成 人每次
3
~
4
.
5g
,淡
姜汤送服。胃寒用姜汁< br>1
酒杯,加白开水送服。主治顽固性
或一般胃肠障碍所致的呕吐。
3
. 川朴丁香散川朴
3g
,公丁
香
3g
。共研细末,分
2
次温开水送下。主治呃逆。
4
.刀豆
散刀豆子
200g
,烧炭存性 ,研面,每服
20g
,白开水送下,
每日
2
次。
主治呃逆。
5
.
理气止呃散甘草
30g
,
细辛
0
.< br>5g
,
白芷
0
.
3g
,薄荷冰
O .06g
,朱砂
9g
。诸药共研细面,分
2
次开水送下。
主 治顽固性呃逆。
6
.
韭子散韭菜子
15
~
30g
,
炒熟研面,开水冲服。主治顽固性呃逆或虚寒性呃逆。十、
泄泻
1
.牛脾散牛脾
1
具,放瓦上焙干,研末加糖,每次
1
汤匙,
每日
3
次,
服完为止。
主治产后脾虚腹泻及小儿腹泻。
2
.
五更泄泻散硫磺
3g
,
赤石脂
60g
,
胡椒
10g
,
共研细末。
每次冲服
3g
,每日
2
次。主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
3
.二
米猪骨散炒小米
2 50g
,
炒大米
250g
,
炒猪骨
250g
。将猪骨
用沙子拌炒,
炒后去沙子,
将
3
味药共研成细末,
每天
3
次,
每次
15g
,白开水冲服。主治慢性腹泻。此方对胃下 垂也有
很好疗效。
4
.车前子散车前子
(
微炒
)30g,研为细末,清米
饮调服。主治暴泄注下。
5
.食肉腹泻散鲜枳壳
1个,鲜猪
肉少许。将枳壳去瓤,将鲜肉切细装入枳壳内,封口,用黄
泥包好,入火灰里烧之 ,焦时取出,去泥研成细末,分
3
次
用,黄酒冲服。主治习惯性食肉后腹泻。
6
.雄黄九味止泻
散雄黄
15g
,麝香
9g
,梅片
21g
,白芷
3g
,胡椒
6g
,公丁
香
6g
,细辛
3g
,鹅不食草
3g
,皂角
15g
。共研细末,每 日
服
0
.
3g
,重者服
0
.
6g
,姜汤送下。主治五更泄泻。
7
.榛
仁红枣散榛子仁、红枣各适量。将榛子仁炒焦黄, 研细,每
次
1
汤匙,每日早晚各
1
次,空腹以红枣汤送服。功效补脾
胃,益气力。主治脾虚泄泻,身倦无力。
8
.白面散白面、
糯米、大枣各等份 。将白面、糯米、炒黄,大枣去核焙干,
共研细末,
每次
25
~
50 g
,
开水调服。
主治脾胃虚弱之腹泻、
五更泻。
9
.米棒榴 皮散玉米棒
500g
,新石榴皮
120g
。将
玉米棒
(骨头
)
、石榴皮用砂锅焙黄,研末,过箩。
l
岁以内每
次服1?5g
,
2
~
4
岁每次服
3g
,
5
~
8
岁每次服
4
.
5g
,
9
~< br>12
岁每次服
6g
,
13
~
15
岁每次服< br>7
.
5g
,
16
岁以上每次
服
9g
。日服
3
次。主治消化不良性腹泻。十一、腹胀、消化
不良
1
.开胸 顺气散毛笔管
(
旧的
)7
支,核桃
(
用仁
)4个,小
红枣
(
炙焦
)7
个,藕节
7
块,干醋< br>500ml
。将毛笔管劈开,
截成数小段,与核桃仁同放瓦上以细火炙之,用小勺舀醋,
时时滴毛笔管及核桃仁上,随滴随翻,至醋尽笔管与桃仁炙
焦为度。
然后取出,
用圆木棒轧为细末,
过罗,
再将小红枣、
藕节轧为细末,炙药和轧药时不能用铁器、 铜器。将这
2
药
末共合一起,混合均匀,是为一料。一料分
4
等份, 每隔半
小时服
1
次。
白开水送下。
16
岁以下患者减半。< br>主治气滞胸
膈,腹胀满闷,饮食不下。
2
.内金散鸡内金若干,晒干,
捣碎,研米过筛,饭前
1
小时服
3g
,每日
2
次。功效消积
化滞。
主治消化不良,
积聚痞胀。
3
.
五香锅巴散锅巴焦< br>lOOg
,
砂仁、小茴香、橘皮、花椒、茅术各
lOg
。各味共捣碎, 研
成细末,
每服
5
~
lOg
,
1
日
2
次,
开水冲服。
功效健胃消食。
主治消化不良,腹胀饱满,不思饮食。< br>4
.金香消胀散郁金
6g
,广木香
6g
,香附
6g< br>,干姜
6g
。共为细末,每日服
1
次
或
2
次 ,每次服
3
~
6g
,米汤送下,小儿酌减。主治两胁攻
痛胀满,食欲 不佳。
十二、急慢性胃肠炎
1
.调胃散挥朱砂
1
.
8g
,雄黄
2
.
1g
,牙硝
12g
,正麝香、荜 拨各
0
.
6g
,煅
硼砂、明矾、桷片各
3g
,正金 箔
20
张。先将各药研为极细
末,
后合均匀,
收瓶密封待用。
成人每次
O
.
6g
,
小儿酌减,
先将药粉放在病人舌根上 ,后用阴阳水
(
沸水与冷水各半
)
送
服。主治急性胃肠炎。
2
.理气清胃散青皮、陈皮、腹皮、
木香、藿香、羌活、
_
泽泻、独活、胆星 、薄荷、蚕砂、槟
榔、白芷、甘草各
9g
,枳壳、木通、厚朴、半夏各
15g
,柴
胡、麦芽、猪苓各
12g
,扁豆、条芩、枯芩、神曲各
18g< br>,
葛根
24g
,滑石、赤苓各
30g
。上药共研细末,重者每 次服
6g
,每日
2
次,轻者
3g
,每日
3
次,开水冲服。主治急性
胃肠炎。
孕妇忌服。
3
.
龙眼散龙眼不拘量 ,
焙干研成细粉,
每次
25g
,
白开水.
冲服。
功 效补脾和胃,
主治急性胃肠炎。
4
.
蚕蛹粉蚕蛹焙干研粉,
每服5
~
lOg
,
1
日
2
次。
主治慢、< br>性胃炎、胃下垂。十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1
.溃疡生肌散
生黄芪< br>500g
,
延胡索
500g
,
广木香
250g
,
甘草
1000g
,
高
良姜
250g
,
白芨
500g
,
鸡蛋壳粉
3000g
。
将上药洗净晒干,< br>粉碎过罗备用,每次
3g
,日服
3
次,开水冲服。主治胃及十
二指肠溃疡,
缺酸性溃疡不宜用。
2
.
胎盘和胃散胎盘粉
60g
,
合肥第二人民医院-小腿抽脂价格
合肥第二人民医院-小腿抽脂价格
合肥第二人民医院-小腿抽脂价格
合肥第二人民医院-小腿抽脂价格
合肥第二人民医院-小腿抽脂价格
合肥第二人民医院-小腿抽脂价格
合肥第二人民医院-小腿抽脂价格
合肥第二人民医院-小腿抽脂价格
本文更新与2021-01-28 01:4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1844.html
-
上一篇:传说中江湖的金疮药现在曝光
下一篇:黄连炮制不同功效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