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济南中研医院换药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8 01:27

昆虫记手抄报-美容祛斑小窍门

2021年1月28日发(作者:青汁减肥)

一、换药的基本知识

换药的目的主要是:

1
.观察伤口情况

2
.保持创面清洁:清除伤口异物、会死组织、 脓液和分泌物,保持伤口引流通
畅。

3
.保护和防止伤口受损和外来感染

4
.促进组织生长伤口愈合。

换药指征:

1.

缝合伤口到期需要踩线者

2.

伤口放置引流,需要松动或拔除者

3.

伤口又渗出、出血征象者;引流液、渗出液、血液湿透辅料者

4.

原有敷料移动或脱落

5.

术前需要清洁创面和消毒皮肤者

6.

需要观察或检查局部情况者

换药次数:

1.

术后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
3~5
天后第一次换药

2.

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每天换一次

3.

新鲜肉芽创面,隔
1~2
天换药一次

4.

严重感染或放置引流的伤口等,
应根据渗液多少决定换药 次数;
必要时可一
日多次

伤口分类:

1.

清洁伤口:指未受细菌沾染的伤口,此伤口经过正确处理,一般可以一期愈


2.

污染伤口:指沾染有细菌,但尚未

发展成为感染伤口,一般认为伤后

8

时内处理者属于此类伤口。 污染伤口的处理要进行清创,使其转变成或接近
于清洁伤口,争取一期愈合。

3.

感染伤口:指伤口被细菌污染严重,伤口已发生细菌感染;有较多 分泌物、
脓液或坏死组织。感染伤口只能通过换药达到二期愈合。

伤口愈合分期:

1.

一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合或缝合后创面对合
严密的伤口

2.

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
染的伤口。

各类肉芽生长特点

1.

健康肉芽:色鲜红,颗粒细小 ,分泌很少,分布均匀易出血。可用凡士林砂

2

3
日交换敷料一 次,如创面大尚需植皮。
(
一般认为直径
>5cm
时)。

2.

.
水肿肉芽:色淡红或苍白,表面光滑晶亮,分泌多,不痛 不易出血边缘呈堤
状隆起,不易愈合,应检查伤口内有无异物、线头等,应予以及时取除,剪去或
刮除此水肿肉芽,创面敷高渗盐水敷料,也可用
1%
碳酸液烧灼,随即用酒精棉
球( 棉签),生理盐水洗净。创面湿敷,延长交换敷料的时间,注意改善全身营
养状态,加强支持治疗。。< br>
3.

.
肉芽生长过度:肉芽高出创缘,上皮不易覆盖而 延迟愈合。可用剪刀将其剪
平或用硝酸银棒烧灼,以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拭净。创面出血压迫片刻即可止血 ,
止血后再用等渗盐水湿敷后包扎。

4.

陈旧性肉芽 创面:再生能力差(颜色暗红,不新鲜,高低不平,有时呈陈旧
性出血貌)

周围组织 不易愈合,
以刮匙将表面肉芽组织刮除或剪除,
使之出血,
露出新鲜肉芽,外敷去腐生 肌药物。如有脓液,应注意观察有无脓腔或窦道,注
意患者体温变化。



二、换药的一般方法

一般换药法:

1
、去除敷料:先用 手取下伤口外层的胶布或绷带及敷料。伤口内层敷料及引流
物,用无菌摄取下,揭起时应沿伤口长轴方向 进行。




2
、创周皮肤处理

去 除敷料后,用
70
%酒精(碘伏)棉球在创口周围由内向外消毒两次,若创周
皮肤太多 脓液,可先用于棉球从内向外拭净,然后再用酒精消毒。

3
、创面处理
< br>清理伤口是换药的主要步骤,要用双手执镊操作法,右手镊子可直接接触伤口,
左手镊子专用以从 换药碗中夹取无菌物品,递给右手
(
两镊不可相碰
)


① 、创周皮肤处理完毕后,即用
0.1
%新洁尔灭或等渗盐水棉球自内向外轻柔地
拭去创 面分泌物,注意擦洗创面周围皮肤的棉球不得再洗创口内面;

②、创面拭净后,应彻底清除伤口内线头、死骨、腐肉等异物;

③、最后用酒精(碘 伏)棉球消毒创周皮肤。根据伤口情况选择纱布覆盖.或置
入引流管、纱布引流条等。

④、包扎固定

创面处理完毕后,覆盖无菌干纱布,胶布粘贴固定。创面大、渗液多的 创口,可
加用棉垫;

若胶布不易固定时须用绷带包扎。根据伤口情况也可选用适合的 新型敷料(如:
无菌贴)覆盖于创面;

4
、粘贴胶布方法:胶布粘贴方向应 与肢体或躯体长轴垂直,不要粘成放射状;
胶布长度一般相当于敷料宽度的
2

2

5
倍。



三、各类创口的换药

1
.缝合伤口的换药

①、无引流的缝合伤口

多为无菌伤 口,常于术后
3

4
天观察并检查伤口,注意观察:

1
、有无缝线反应、针眼脓疮、皮下或深部化脓;

2
、有无积液积血,必要时试行穿刺抽液;

3
、伤口血供情况。


70
%酒精(碘伏)棉球消毒缝合 之切口及周围皮肤,然后覆盖无菌纱布。若
病人无发热,
伤口无红肿疼痛,
无脓性分泌 物,
敷料干净,
则直至拆线不必换药。

②、放置引流的缝合伤口

多是污染伤口或易出血的伤口,放置引流的目的是为防止缝合继发深部感染化
脓。选用的引流物 多为橡皮条和橡皮管(负压引流瓶或者负压吸引球)。一般在
术后
24

48
小时取出,在此之前若渗出液过多,应随时更换湿透的外层敷料。


2.
表浅开放性伤口的换药

这类伤口也称浅平肉芽创面,
多见于烧 伤、
皮肤溃疡或脓腔已被肉芽组织填平而
形成,
主要特点是伤口浅而有肉芽组织和新生 上皮生长,
换药时应每日观察肉芽
生长情况和创缘新生上皮生长趋势,
对肉芽组织和新 生上皮应加以保护,
根据创
面变化而采取不同措施。

3.
深部开放性伤口的换药

这类伤口的特点是伤口较深,
不断有脓 液流出。
处理时应先作必要的检查,
了解
创道的去向、深浅,有无异物存留,引流是否 通畅等情况;对深而外口又小的脓
腔应用探针轻轻试探。

换药时必须注意保持引流通 畅,
揭除敷料后,
如敷料干燥无脓,
而将脓腔内引流
物松动或拔出时,
却有大量脓液流出,
说明引流不通畅。
若外层敷料有多量脓液
而脓腔内积液甚少,且 脓腔日益变浅变小,肉芽生长较快,说明引流通畅。

4.
缝线口处理:

1
、切口缝线反应:

术后
2

3
天内, 创口一般均有轻度水肿,针眼周围及线下稍有红肿,但范围不
大,这是一种生理反应。其处理为:伤口常 规消毒后用
70
%酒精纱布湿敷即可。

2
、针眼脓肿:

为缝线反应的进一步发展,针眼处有脓液,针眼周围暗红肿胀。对较小的脓肿,
可无用无菌镊子 弄破并用无菌棉球挤压出脓液,
然后涂以碘酊和酒精即可;
脓肿
较大或感染较深者,应 提前拆除此针缝线,注意缝线剪断后应从患侧拉出。

3
、伤口感染或化脓:

局部肿胀、皮肤明显水肿并有压痛,伤口周围暗红,范围超过两侧针眼,甚至有
波动感出现。< br>可先用针头试穿抽脓,
或用探针从缝合处插入检查。
确诊为伤口化
脓后,应即:

1)
及早部分或全部拆除缝线;

2)
有脓液时将伤口敞 开,清除脓液和伤口内异物
(
如线头等
)


3)
清洗后放置合适引流物,若伤口扩开后分泌物不多或仅有血性分泌物,清洗或
清除异物后,可用蝶形胶布 拉拢创口,以后酌情换药;

4)
有全身症状者,可适当使用抗生素,配合局部理疗或 热敷,一旦有脓肿形成应
切开引流。

5.
换药后的整理

换药完毕后使病人卧于舒适体位,
收拾用物,
敷料倒入敷料桶。
有传染性伤口如
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敷料应随即烧毁。器械、器皿浸泡在新洁尔灭溶液

2
小时,洗净后高压灭菌备用。刀、剪单独浸泡后冲洗,再放入金属器械消毒
液中灭菌消毒备用。其他物品 故回原处。还应嘱咐病入必须保持外层敷料干燥、
清洁,不要随便揭开并防止脱落。

6.
注意事项

1.
无菌一期伤口换药一般在
24
小时、
72
小时常规观察局部肿胀渗出情况。

2.
开放伤术后 争取
24

48

72
小时连续三天换药
,
特别注意容易出现血肿或引流
情况及时排除险情比较关键。

3.
骨科创 面较多见感染创面就是皮肤坏死、褥疮创面,高渗盐水一般在某一时
期,用在感染重、渗出较多的创面, 可以快速减轻创面及肉芽组织水肿,减少渗
出。

4.
再植手术或吻合血管 的皮瓣手术最好能用与体温相近的呋喃西林溶液换药,
手指换药纱布应避免环形包扎,局部最好用碎纱布 填充。

5.
对于大面积创面,首先注意清创,对于已经坏死的组织包括坏死的肌腱 及血
管组织不要姑息,争取在几次换药中,界线一旦明显则果断切除。勉强留下,只
会延缓肉芽 生长,甚至造成感染。

6.
对于已清除大部分坏死组织的创口,要注意爱护肉芽的 生长,肉芽组织本身
有抗感染的能力,
如果没有明显渗出,
则不要用抗生素或其他药水 换药,
只用碘
伏消毒创缘皮肤,用湿盐水纱布覆盖即可。

7.
油纱条不要放到创面上,应该在盐水纱布上,防止盐水过快的挥发。

8.
有感染的创面注意先做一个细菌培养+药敏再换药,以免以后被动。

7.
关于油纱条使用:

1.
用于脓肿切开后起到引流作用
,
同时对刚切开的脓肿有压迫止血作用

2
它可以直接放在伤口上以利于肉芽生长

3
它的更换周期视伤口情 况而定
,
如伤口渗出较多应每日更换
,
渗出少可视情况定


4
植皮区打包固定的应
5--- 7
天更换第一次
,
以后视情况定

5
油纱条与伤口不沾从而保护生长不牢的皮片不被揭掉
.



四、消毒剂及换药的药品


1.
常用的消毒剂:

1
、酒精:

酒精又叫乙醇 ,是最常用的皮肤消毒剂,
75%
的酒精用于灭菌消毒;表皮完整的
伤口可以用酒精换 药,
如果表皮破损就不能用酒精
(或者粘膜消毒应忌用酒精)

一般选用碘伏 。

昆虫记手抄报-美容祛斑小窍门


昆虫记手抄报-美容祛斑小窍门


昆虫记手抄报-美容祛斑小窍门


昆虫记手抄报-美容祛斑小窍门


昆虫记手抄报-美容祛斑小窍门


昆虫记手抄报-美容祛斑小窍门


昆虫记手抄报-美容祛斑小窍门


昆虫记手抄报-美容祛斑小窍门



本文更新与2021-01-28 01:2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1722.html

换药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