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人体最有力的肌肉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7 21:44

脑供血不足什么症状-长春肝病

2021年1月27日发(作者:美士灵)
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
1

背景知识

【定义】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
瘤的< br>7%-10%
,常与遗传有关。
40

60
岁之间、绝经期前 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

1%-2%
的乳腺患者是男性。
通常发生在乳房腺 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早期乳腺癌
经过综合治疗,治愈率可高达
97%
,但是 有超过
1/3
的患者会发展成为晚期,它是
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 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流行病学】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乳腺 癌已成为女性生命健康的一大杀手,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
12 0
万妇女发生乳腺癌,

50
万妇女死于乳腺癌,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 上升的趋势。

【致病因素】

乳腺癌
发病是遗传与生活习惯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遗传因素

如果患者的一级直系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者,
那他的发病危 险性是普通人的
2-3
倍。
P53

BRCA 1-2
基因突变的人群发病率较高。

(二)内分泌因素

月经情况 :
(初潮年龄
<13

/>17
岁:
2.2
倍,< br>绝经年龄

>55

/<45

2
倍)< br>;
哺乳情况、不孕及初次足月产的年龄(
<20

/>30
岁 :
1/3
)均与乳腺癌发病有
关。

(三)饮食因素
:
大量长期酒精及脂肪的摄入,因为这可以使脂肪组织中的雌激素增加

(四)物理因素:电离辐射


病理类型


1< br>.非浸润性癌
-
包括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及乳头湿疹样癌,属早期,预
后好 。

2
.早期浸润性癌:包括早期浸润性导管癌,早期浸润性小叶癌,属早期,
预后好。

3
.浸润性特殊癌:包括乳头状癌,髓样癌,小管癌,粘液腺癌,大汗腺 样
癌,鳞状细胞癌等。预后尚好。

4
.浸润性非特殊癌:包括浸润性小叶癌 ,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
单纯癌等,预后较差。

5
.其他罕见癌。


分期


国际抗癌 联盟(
UICC
)对乳腺癌进行了
TNM

T
umor,
Lymph
N
odes,
and
M
etastasis.


分期

T0

原发癌未触及;
Tis

原位癌

T1

肿瘤最大径


2cm
T2

肿瘤最大径

>2cm
,但


5cm
T3

肿瘤最大径

>5cm
T4

肿瘤直接侵犯胸壁(
T4a

、皮肤(
T4b

、同时侵 犯胸壁和皮肤

T4c
)或炎性乳腺癌(
T4d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但活动

N2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互相融合,或与其它组织粘连

N3

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

M0

未发现远地转移

M1

有远地转移(包括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分型


管腔
A
型(
Luminal A


管腔
B
型(
Luminal B


基底样型(
Basal-Like)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阳性(
HER2+


雌激素受体阴性型(
ER-)
【临床表现】

乳房肿块为初发症状 ,
继而出现乳腺周围皮肤橘皮样改变,
发生乳头内陷及
溢液,发展至中晚期通过淋巴结 转移至腋窝及锁骨上,血行转移可至肺、肝、脑
和骨等实质脏器。

乳腺癌在大多数患 者先有淋巴转移,
以后再有血行转移,
血行转移虽然很重
要但并不发生在所有病人,< br>手术方式不影响预后,
但局部肿瘤控制率直接影响长
期生存率。

【诊断】

局部肿瘤诊断:

①临床体检(月经来潮后第
9-11
天)



②乳腺
X
线摄影:可以早期发现
1cm
以下的肿瘤



③乳腺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在
80% - 85%


④热图像检查:准确性不高。



⑤组织学检查:针吸或肿瘤活组织检查

远地转移诊断:

①临床体检



②实验室检查:血象、肝功能、
CEA

CA15-3


③对侧乳腺
X
线摄影



④胸部
X
线摄影



⑤腹部
B
超检查



⑥全身骨骼
ECT
检查

【治疗原则】

小体积非炎性单发肿瘤:肿瘤切除

+
腋窝淋巴结清扫,辅助放化疗

+/-

苯氧胺治疗

大体积非炎性肿瘤
/
多灶肿瘤:改良根治术
+
辅助放化疗

+/-
三苯氧胺治疗

炎性肿瘤:化疗改良根治术,辅助放化疗

+/-
三苯氧胺治疗

转移性肿瘤:化疗或内分泌治疗为主

【治疗方法】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同时也是异质性疾病,乳腺癌的辅助治疗进 入了以
分子分型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时代。


1
)外科治疗:手术、活检


2
)放疗

放射治疗,指用射线消除病灶,是一种针对肿瘤的物理 疗法。放射治疗作为治
疗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许多癌症可以产生较好效果。但是放疗会产生放
射性皮炎、放射性食管炎以及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诸多毒
副反应,利用 中药与化疗进行配合治疗,不但可有效的消除这些毒副反应,而且还
可以增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帮助 放射线彻底杀灭癌细胞。


3
)化疗

可提高
8-15%

10
年生存率


4
)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特有的治疗手段 ,由于其发病与雌激素及孕激
素的活性有关。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含有多种激素受体,如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
受体
PR
等,共同调节乳腺正常发育。当发生癌变后,受体功 能部分或全部失活,
因此可以应用抗雌激素的内分泌治疗,抑制肿瘤的生长。治疗指证:
ER< br>、
PR
阳性
者有效率约为
70%

ER
阳性
PR
阴性患者有效率为
55%-60%

ER

P R
均阴性表
达者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一般不超过
10%
。作用最为肯定的内 分泌治疗药物即选
择性雌激素受体调变剂他莫昔芬。


5
)生物治疗

范围较广泛,包括靶向药物治疗(各种单克隆抗体 )
,热疗,免疫治疗(
CIK

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等。





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
1


【基本情况】

患者
:女,
62
岁,身高:
162 cm
,体重:
55kg
,体表面积:
1.57
㎡,
KPS< br>评分:
80
分,绝经年龄
52


主诉:
左乳癌术后
7
年余,发现左胸壁肿物
5
月余

既往史
:患者于
7
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乳内上象限肿块,大小约
2.0
㎝×
1.5
㎝,质地硬,有压痛,边界不清,活动度差,遂于
2004

11

18
日在辽宁省
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行左乳腺癌仿根治术Ⅰ 式,
术中见肿物
1.5
㎝×
1.0
㎝×
1.0
㎝,
术后病理示:
(左乳)浸润性小叶癌,淋巴结未见转移癌
0/20

ER(++)

PR
少数
细胞弱
(+)

C-er B-2
少数细胞弱(
+

。术后未进行放、化疗,口服他莫昔芬近
1
年,自行停药并未予其他治疗。患者于
2011

5
月初发现左乳手 术部位出现米
粒大肿物,大小约
0.5
㎝×
0.5
㎝,色红,质硬, 突出于体表,无明显压痛,活
动度较好,未重视,肿物逐渐增大至目前直径约
2cm
, 表皮色红;
2012

2

患者左锁骨下可触及一皮下包块,大小约
1.0
㎝×
1.0
㎝,质硬,有压痛,不活
动,未予重视,目前增大 至直径
4cm
左右。患者目前精神尚可,体力正常,食
欲正常,睡眠正常,体重无明显 变化,大便正常,排尿正常,为进一步检查及治
疗入院。

现病史:
否认肝炎 、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

180/120mmHg
, 未予系统治疗。否认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否认外伤及输
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当 地进行。

个人史
:生于沈阳市大东区,久居于本地,无疫区居住史,无疫水、疫源接
触史,无放射物、毒物接触史,无毒品接触史,无吸烟史,无饮酒史。

家族史
:否认家族中传染病及遗传病史。

婚育及月经史:
4

6

/20

30

/17

/
绝经年龄
52
岁,适龄婚育,育有
一子。

【入院查体】

体温
36
℃,
脉搏
76

/
分,
呼吸
15

/
分,
血压
1 80/100mmHg

身高:
162cm

体重:
55K G
,体表面积:
1.57
㎡,
KPS
评分:
80
分 。

【辅助检查】

脑供血不足什么症状-长春肝病


脑供血不足什么症状-长春肝病


脑供血不足什么症状-长春肝病


脑供血不足什么症状-长春肝病


脑供血不足什么症状-长春肝病


脑供血不足什么症状-长春肝病


脑供血不足什么症状-长春肝病


脑供血不足什么症状-长春肝病



本文更新与2021-01-27 21:4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1414.html

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