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7 11:48

经期能吃西瓜吗-

2021年1月27日发(作者:屈贲)
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新进展

.
................................................. ......................... 1

中医辨证要点

................................................. .................................................. ............ 3

中医论治
.................. .................................................. .................................................. . 4

中医辨证西医辨病角度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証治规律
.......................................... 5

治疗前列腺炎的
3
个好方法第一种方法(适用于细菌性前列腺炎)

................ 9

偏方验方治
:
前列腺病

.
......................................... .................................................. ... 11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新进展

慢性前列腺炎 是男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因其病症复杂、病程长、容易复发,故临床
治疗颇为棘手。近年来随着中医 男科学的发展,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诊断均取得一些进
展,大量文献表明中医中药对本病具有一定疗 效,是目前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重要手段
之一。现将近几年来中医中药诊治慢性前列腺炎的进展综述 如下。


.
基础研究进展

1.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1.1
对前列腺生理功能的新认识

历代中医文献均无对前列腺解剖及生理功能的认识。根据 中医藏象理论,认为前列腺作
为“男胞”在脏腑之中属于奇恒之腑,与性、生殖、排尿等功能密切相关, 既是男子冲任督
三脉之源,又赖后天阴阳气血所充养,生理特点具藏泻二性,泌液射精,助勃作强,与男 性
的成长、发育、性与生育、衰老密切相关。这一认识丰富了中医男科学的理论。

1.2
对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传统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在“ 淋症”、
“精浊”、
“子痈”、
“腰痛”、
“虚劳”
等病症中对慢性 前列腺炎的有关症状有所描述,而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是空白。中医男科目
前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 的认识一般为:
湿热毒邪阻滞下焦,肝郁气滞血瘀,脾肾亏虚,
膀胱气化开阖功能失调。湿热毒 邪为病之标,瘀血阻滞为病之渐,脾肾亏虚为病之本,肝郁
气滞或为起病之因,或为病情加重之因。病至 后期往往形成湿热毒瘀及虚并存,虚实夹杂。

2.
实验研究

2.1
中药抗感染研究

随着现代临床实验技术水平的提高,感染性前列腺炎 的范围在扩大,因此抗感染在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中具有重要意义。实验表明,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 肠埃希菌、乙型溶血
链球菌、丙型链球菌、绿脓杆菌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金银花、车前子、石韦、黄 连、苦
参、龙胆草等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等作用;体外中药药敏试验表明金银花、白花蛇舌草、
土茯苓、地肤子、黄柏、旱莲草等对临床不同血清型支原体(
uu
)及其耐药菌株具有较高的
敏感性。车前子等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抑制作及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抑菌 作用尤为突出。

2.2
中药改善尿流动力学研究

改善尿流动力学 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补肾活血中药对人前列腺平滑肌
α

AR

125I BE
的结合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产生类似
α

AR
阻滞剂的作用,解除膀胱
颈,前列腺尿道痉挛,改善尿流动力学,临床疗效优于高特灵。

2.3
中药抗炎、抗纤维化、改善微循环的研究

中药抗炎、抗纤维化, 改善血液流变学与微循环等药理作用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过程中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中药复方 制剂能抑制血小板合成和释放血栓素
A2(TXA2)
、前
列腺素
(PGE)
而减少内源性递质,抑制多形核白细胞释放
β
—葡萄糖醛酸,抑制炎性细胞趋
化和浸润,有较强的纤维蛋白降解作用,抑制肉芽肿形成,使造模动物前列腺间质水肿、充
血减轻,腺腔 分泌物增加。另外,中药复方能使造模动物全血粘度、全血还原性粘度、血浆
粘度、红细胞比容明显下降 ;使兔微循环血管管腔、截面积、平均血流速率、平均血流量增
加,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灌注。

2.4
中药调节微量元素锌(
Zn
)水平的作用

众所 周知,锌(
Zn
)与前列腺的抗菌机制有关。蒋毅等研究表明,中药对慢性前列腺炎
患 者的前列腺
Zn
水平具有调节作用,可能的机制有直接增加前列腺
Zn
的含量 ,另外通过中
改善和修复前列腺炎性组织,有助于前列腺组织细胞功能的恢复,增加前列腺上皮细胞对< br>Zn
的摄取。中药成分车前子并可减少或不留下尿路感染所致尿路及肾脏的纤维化变化,保护泌< br>尿系统及肾脏功能。

2.5
中药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研究

近年来研究表明,氧自由基损伤可能是慢性前列腺炎的共同病因,而主张应用氧自由基
清除剂治疗慢性 前列腺炎。
研究表明许多补肾中药都有清除氧自由基
(OFR)
的作用,
包括 杜仲、
肉苁蓉、枸杞子、五味子、何首乌、鹿茸、淫羊藿、山茱萸、补骨脂、冬虫夏草等;另外许
多补益的中药成方,如金匮肾气丸、补肾强身片、六味地黄丸等均有提高血浆超氧化物歧化

(SOD)
活性,清除
OFR
的作用。

2.6
中药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

近年来免疫与前列腺炎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 们的关注
,
国内外有关慢性前列腺炎与细胞
因子的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临床研究表 明,中药能明显降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
升高的免疫球蛋白,使
TNF
表达增强 。如金银花、桑寄生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病菌功能,提
高免疫力的功能。含其成分的中药适用于慢性疾病 的治疗。

2.7
中药药物渗透作用研究

通过同位素示踪法,以盐 酸小檗碱作为示踪物,发现药物经直肠吸收十分迅速,在给药

5
分钟即可从血液中和 靶器官前列腺中测得放射性,而且药物在前列腺中的富集浓度高于
其他器官(直肠、肝、肾除外)
,直至
24
小时仍维持一定水平,而且前列腺组织中的药物放
射性在
24< br>小时内均高于腹主动脉血中的药物放射性,
这说明中药直肠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的合理 性和有效性。

二、临床治疗进展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优势在于针 对每个患者的个体化治疗,重视调整患者体内
环境的平衡和解除患者各种痛苦症状,而且治疗手段丰富,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西医治疗的
不足,是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临床上绝大部分中 医都是针对慢性前
列腺炎的基本病程(湿热、瘀血、肾虚)
,选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补肾三 大类中药,组成
一个基本的专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临床上使用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成药大 都如此)


专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症状随症加减药物。此外,还是有一部分中医 运用辨证论治的原
则,分型治疗。一般分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肾阳亏虚、肝郁气滞、脾虚 气陷
等型,分别采用清热解毒、利湿祛浊、活血化瘀、滋养肝肾、温补肾阳、疏肝理气、健脾益
气等治则治疗。

清热利湿的中药成分如扁蓄、瞿麦、石韦、车前子、川木通、灯心草、木通子 等,中药
成方如三金片、银花泌炎灵片。

活血化瘀的中药成分如半枝莲、桂枝、川芎 、牛膝等,可以舒张血管,改善病灶周围血
液循环,有利于药物迅速作用于病灶及周边组织。中药成方如 银花泌炎灵片、川参通。

补肾的药物成分如枸杞子、五味子、何首乌、鹿茸、淫羊藿、山茱萸 、补骨脂、冬虫夏
草等;另外许多补益的中药成方,如金匮肾气丸、补肾强身片、六味地黄丸。但补肾的 药物
则需要根据临床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选择药物。

目前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下面一些思路:

1.
常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补肾三大治疗

原则组方治疗;

2.
重视活血化瘀,认为无论何型慢性前列腺炎,活血化瘀药应贯彻治疗始终;
3.
重视局部对症与机体整体调整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病理变化相结合,宏观辨证与
病 理分期相结合;

4.
对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大剂量长时间应用清热利湿之剂,攻伐 太过恐伤气阴,故宜
于清热利湿药中加益气养阴之品;

5.
宜慎用温补之药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因临床上单纯肾虚者少见,多伴湿热血瘀,呆补
会犯实其实之戒;

6
疏肝理气法是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CPPS
)的主要法则。

另外,中医除了把中药制成中成药便于患者服用或注射,还常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
药物制成 汤剂、栓剂等直肠给药,或会阴坐浴、局部外敷等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还有用针灸、
局部注射、各种理疗 等方法治疗,据称均有满意疗效。

虽然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手段较多,有明显的特色 和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之处,如临床研究、计划设计不够严谨,诊断、疗效判定标准不规范统一,实 验研究相对较
少等,因而疗效统计结果可信度不高,重复性差。因此,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对于已经研
制成功的中成药除了需广泛应用以外;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探索目前迫切需要做的是:
尽快 应用现代科研方法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加强实验研究,使其更加规范、科学,更具有
重复性,只有这样 才能使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不断丰富,不断深入,疗效不
断地提高。

中医辨证要点

1
.抓住病机特点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 湿热为病,腺体瘀浊阻滞,腺液排泄不畅。故治疗过程中需紧紧
围绕瘀浊阻滞这一特点来辨证用药,无论 何证都要选用祛瘀排浊之品,如穿山甲、皂角刺、
天花粉、败酱草、薏苡仁、冬瓜仁、浙贝母、石菖蒲等 。

2
.注重局部辨证

辨证过程中除全身整体辨证外,还要注重前 列腺指检及各种理化检查的局部辨证。湿热
证者,前列腺多肿大,可有灼热感,白细胞多有成堆;瘀血证 者,前列腺质地偏硬,可有结
节但结节光滑,
EPS
按出较困难,可见红细胞,卵磷脂 小体减少明显。

3
.分清寒热虚实

湿热为病,常易阻遏阳气和伤 阴、伤阳,故治疗时需分清寒热虚实。湿热阻遏阳气者,
临床除见湿热证外,还有会阴、睾丸、下腹部畏 寒怕风感;湿偏胜易伤阳,而见足心凉、大
便溏或全身怕冷等阳虚症状;热偏胜易伤阴,而感手足心热, 潮热盗汗,口干等阴虚症状。

中医论治

1
.总的治疗原则

清利湿热,祛瘀排浊是本病的治疗原则。临床治疗,可根 据辨证情况,或以清热利湿为
主,或以活血祛瘀为主,或偏于排泄为主。病程日久,还可出现寒热错杂之 象。或伤于阴,
或伤于阳,治疗需寒热之品并投,伤阴加二至丸,伤阳加附、桂等。

2
.辨证论治


1
)湿热证

①临床表现

本型病程较短。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有余沥,小便有灼热 感,
尿黄赤,会阴部、肛门、后尿道坠胀不适或疼痛,排尿终末或大便时尿道口有乳白色分泌物,
伴口苦口干,肛门灼热,大便或干或溏。前列腺略肿大,有压痛,多有热感;
EPS
镜检,白
细胞多有成堆现象,或满视野,卵磷脂小体减少可不明显;
EPS
细菌培养阳性率高。 舌红,
苔黄腻,脉弦滑稍数。

②证候分析

湿热为病,排出物及 分泌物多且滞涩而不畅。故湿热之邪留滞前列腺,前
列腺液分泌较多且排泄不畅,见排尿终末或大便时尿 道口常有乳白色分泌物。前列腺导管直
接于前列腺尿道底精阜两侧,与后尿道相通,湿热波及尿道,则出 现尿频、尿急、尿痛、尿
道灼感及排尿不尽等症状;前列腺与直肠毗邻,湿热波及直肠则出现肛门坠胀不 适或疼痛、
灼热感等直肠刺激征;湿热入络,阻碍气血,故见前列腺略肿大、压痛,且有发热感。口苦< br>口干,小便黄赤,大便溏滞,舌苔黄腻,脉弦滑稍数,是湿热常见之象。

③治法

清热解毒,祛湿排浊。

④方药

程 氏萆薢分清饮加减。方取黄柏清热解毒燥湿;萆薢、车前子清利湿热;石菖
蒲祛湿排浊;丹参凉血活血。 加虎杖、败酱草、红藤、金银花清热解毒、活血消痈之品,有
助前列腺湿热清、气血通;土茯苓、瞿麦清 热解毒、利水渗湿之品,有助于尿道湿热去而不
流注前列腺,且前列腺湿热亦有去路,即从尿道去之。大 便干者,配大黄;刺痛明显者,加
桃仁、赤芍、穿山甲等祛瘀之品;口干者,合天花粉,既可养阴生津, 又可祛瘀排浊。

以上药物一般用量为:
黄柏
12
克,
萆薢
15
克,
车前子
15
克,
石菖蒲
12
克,
丹参
15
克,
虎杖
12
克,败酱草
15
克 ,红藤
15
克,金银花
15
克,瞿麦
15
克,大黄
6~9
克,桃仁
15
克,
赤芍
12
克,穿山甲
1 5
克,天花粉
15
克。


2
)瘀血证

①临床表现

本型病程较长,
接受过前列腺注射治疗史者多见。疼痛明显,
常见会阴部、
后尿道刺痛,痛引睾丸、阴茎、腹股沟或小腹,尿频,排尿不适,尿有余沥,排尿 时尿道刺
痛,尿道口乳白色分泌物反不常见,性生活次数常因疼痛而减少(主要是射精疼痛)
。 伴忧愁
思虑,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等精神抑郁症。前列腺触摸质地偏硬,大小正常或偏小,或有结
节,但结节光滑;
EPS
较难按出,镜检白细胞可出现成堆,但不似湿热型大量成堆,亦可见
红细胞,卵磷脂小体明显减少。舌质偏暗,脉弦涩。

②证候分析

前列腺湿热久郁不清,入络不散而血络不通,瘀血阻滞,故前列腺质地偏
硬,甚则出现结节。瘀血阻滞 ,不通则痛,出现会阴部、后尿道刺痛,痛引睾丸、阴茎、腹
股沟或小腹,排尿时尿道刺痛;性生活亦因 前列腺瘀血阻滞,射精收缩不利而疼痛。前列腺
由于血脉瘀滞,腺液分泌减少且腺管排泄不畅,故尿道口 乳白色分泌物反不常见,
EPS
较难
按出。由于前列腺部位疼痛不解,导致患者烦躁不 安,忧愁思虑,失眠多梦。瘀阻络伤,
EPS
镜检常可见红细胞,舌质偏暗,脉弦涩,为瘀血之 舌脉。

③治法

祛瘀排浊,软坚散结。

④方药

复元活血汤加减。大黄(多用熟大黄)
、穿山甲、桃仁、红花、当 归祛瘀通络、
软坚散结,且穿山甲有排浊之功;为加强排泄之力,恢复腺体分泌功能,加冬瓜仁、浙贝母 、
红藤、败酱草,并有清解毒的作用;柴胡引诸药入肝经,疏肝解郁,天花粉清瘀热、排浊。
前 列腺结节者,合桂枝茯苓丸加水蛭、莪术破瘀消坚;刺痛明显者,加三七粉;尿道刺痛明
显者,加琥珀粉 ;精神抑郁症者,加龙骨、牡蛎,或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交替服用,或适当
服用羚羊角粉。
< br>以上药物一般用量为:大黄
6~9
克,穿山甲
15
克,桃仁
1 5
克,红花
9
克,当归
15
克,
冬瓜仁
20
克,浙贝母
9
克,红藤
15
克,败酱草
15
克,柴胡9
克,天花粉
15
克,水蛭
6
克,
莪术
12< br>克,三七粉
3
克,琥珀粉
1.5
克,龙骨
20
克,牡 蛎
20
克,羚羊角粉
0.6
克。


3
)寒热错杂证

①临床表现

本型病程长, 常达数月或数年,尿道不适、尿频、尿有余沥,会阴部、睾
丸不舒或疼痛,疼痛有时游走不定,或在小腹 、少腹,或在腰背、骶部。伴腰膝酸软,下腹
部、会阴、睾丸怕冷,足心发凉,或手足心发热,潮热盗汗 ,口干;遗精,性欲减退,阳痿,
早泄。全身乏力,精神不振,忧愁思虑,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健忘, 甚则恐惧、自卑、愤
怒,严重者自杀倾向;大便或干或溏,小便时清时黄。前列腺触诊正常或偏大、偏小 、偏硬,
EPS
按取时易时难,镜检卵磷脂小体明显减少,白细胞时多时少,反复不定,舌质偏 暗,脉
弦细或细数。

②证候分析

本型症状复杂,既有寒证又有 热证,既有阴虚证又有阳虚证,且精神抑郁
症明显。这些症状时有时无,临床辨证需抓住病机特点。湿热 阻遏阳气,则见睾丸、会阴、
下腹部怕冷;伤阳,则足心发凉、大便溏;伤阴,则手足心热、潮热盗汗、 口干;尿频、尿
有余沥、排尿不适仍湿热未清之象;疼痛游走不定是瘀阻气滞不畅之症;精神抑郁、性功 能
障碍皆是病程日久,前列腺炎症状未改善所带来的一系列忧郁伤神症状。舌质偏暗,脉弦细
或 细数是病程日久之舌脉。

③治法

寒热并用,祛瘀排浊。

④方药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
方用薏苡仁利湿排浊,附子通阳化气,败酱草清热解毒、
祛瘀排浊。加金银花、蒲公英、土茯苓、丹参、赤芍、当归、鸡血藤清热解毒、养 血活血;
冬瓜仁、穿山甲祛瘀排浊。阴虚者,合二至丸;阳虚者,加桂枝、附子温补命门、通血脉;疼痛明显者,合复元活血汤或加三七粉;精神抑郁症者,急则治其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百合地 黄汤、厚朴半夏汤、甘麦大枣汤、甘麦大枣汤、四逆散等辨证化裁,待精神抑郁症缓
解后,再治前列腺炎 。

以上药物一般用量为:薏苡仁
20
克,附子
10
克,败 酱草
20
克,金银花
15
克,蒲公英
20
克,土茯苓
20
克,丹参
15
克,赤芍
12
克,当归
12
克 ,鸡血藤
15
克,冬瓜仁
20
克,穿
山甲
15
克, 二至丸
18
克,桂枝
10
克,附子
9
克。

中医辨证西医辨病角度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証治规律

江苏省中医院男科

宁克勤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病之一,是我们男科和部分泌尿外科门诊的主 要病种。
近二十年以来,广大男科工作者,特别是中医专科和中西医结合的同道对本病的病理生理、证治规律、辨证辨病等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积累了一定的诊治经验。但至今尚未取得突
破性进展 。特别在治疗规范、治愈率、复发率,以及辨证和辨病的孰轻孰重等问题上,仍存
在着棘手的问题。本文 就其难点和决策作一探讨,仅供参考。

一、如何驾驭辨病与辨证的关系

众 所周知,前列腺炎就其诊断而言并不困难。根据
NIH
国际标准分类和新近制定的前列
腺炎诊断治疗指南将前列腺炎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非细
菌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痛四类。

一般基层医院根据常规、细菌培养以及相关检查,都能明确诊断。但是如何 与中医辨病
与辨证相融通,正确驾驭辨病与辨证的关系尤为重要。

1
、前列腺炎辨病的要点:

新近修订的前列腺炎诊治指南对临床上遇到的一 些难点和要点已经做了充分的说明,在
辨病方面起到了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在临床上基本可以按 照“指南”的精神操作。

2
、前列腺炎辨证的要领:

慢性前列腺 炎的辨证要领首要是抓住本虚标实这个大纲。所谓本虚是指肾气亏虚或中虚
体弱,标实则是湿热、瘀血、 气滞、痰饮等。因此辨证施治之际要围绕这个枢纽,作出精确
判断,往往能事半功倍。

二、如何对慢性前列腺炎所致的“淋浊”与非特异性泌尿系感染所致的“淋症”的甄别

1
、前列腺在解剖方面的重要性

1.1
在泌尿系和生殖方面的双重角色

前列腺是泌尿生殖系统的相关器官,
尿道从其中间穿过,
射精管也开口于前列腺部尿道,
人体尿液以及前列腺液(包括精液 )均经过前列腺及前尿道排出。所以,男性前列腺无论是
在泌尿还是在省直方面均扮演着重要角色。
1.2
泌尿系感染易于逆行感染至前列腺导致前列腺炎

正因为前列腺 在泌尿系与生殖系解剖方面的双重性,所以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感染途
径主要为泌尿系统炎症经尿道的 逆行感染。病原体多为肠道致病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
特点是由同种致病菌引起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 染,在药物治疗期间前列腺液中的微生物保持
不变,这是因为这些药物在前列腺液中的积聚能力差,在治 疗期间尿液可能变得无菌,症状
也可以得到控制,然而治疗的间断性可以导致尿液的再感染和症状的复发 。

1.3
前列腺液必须从尿道排出,所以前列腺炎也属于泌尿系感染

2
、前列腺炎的西医诊断名与中医诊断名问题

2.1
“浊”与“淋”的说法各执其词

2.2.1
归于“浊”(包括赤白浊、精浊)
,其理由“淋”与“浊”部位不同,
“淋”之病变
部位在溺 道,
“浊”之病变部位在精道。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赤白浊门》曰:“溺与精,所出之道不同,淋病在溺道,
故《医学纲目》列之肝胆部;浊病在精道,故《医学纲目》 列之肾膀胱部。
”所以认为前列腺
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尿道口常有乳白色分泌物是与“淋证”的 区分之一。

古代医学由于受到解剖学及有关检查水平的限制,对前列腺炎的认识亦往往受到局 限。
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除了“浊”病以外,前列腺炎与“淋”

“精”这两 大病种关系
密切。

淋证,中医分类包括石淋、劳淋、血淋、气淋、膏淋等与前列腺炎关系密切。

经期能吃西瓜吗-


经期能吃西瓜吗-


经期能吃西瓜吗-


经期能吃西瓜吗-


经期能吃西瓜吗-


经期能吃西瓜吗-


经期能吃西瓜吗-


经期能吃西瓜吗-



本文更新与2021-01-27 11:4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0433.html

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