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的症状-
冻疮是冬季多发疾病,
症见局部皮肤发凉,
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 br>按
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
痛,< br>给人的身心和工作带来很多痛苦和不便。
中医认为,
冻疮主要由寒冷之气所
伤,
系阳气不达、
阳抑血凝、
经脉涩滞、
血行不畅而成,
治疗方法应以寒 者温之、
结者散之,采用温阳通络、活血化瘀的中药,效果较好。
治法一:樟脑
25
g,海螵蛸
10
g,凡士林
150
g,调成膏状,外敷溃疡疮
面。对于顽固型冻疮可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处方:党参
9
g,黄芪
15
g,附子
6
g(先煎),桂枝
9
g,当归9
g,丹参
9
g,陈皮
6
g,患部寒凉显著者加
干姜< br>6
g,炙甘草
6
g;血瘀证显著者加桃仁红花各
9
g。
治法二:取当归
12
g,桂枝
12
g ,淫羊藿
12
g,姜黄
12
g,细辛
9
g,
生姜< br>4
片(后下),水煎服,每天
1
剂。随证加减:伴畏寒怕冷者加附子
6
g
(先煎)、巴戟天
9
g,鹿角霜
9
g;伴气血两虚者加党 参
12
g,黄芪
12
g;
伴冻疮溃烂且久治不愈者加白蔹
1 2
g,肉桂
6
g,黄芪
6
g。
治法三:取黄芪
15
g,当归
15
g,川芎
12
g ,丹参
15
g,吴茱萸
12
g,
生姜
4
片(后下) 、赤芍
12
g,白芍
12
g,鸡血藤
15
g,透骨草
20
g,水
煎服,每天
1
剂。本方适用于面色无华,神疲肢倦,气短懒言, 手足冰凉,舌
淡苔簿白,脉浮数者,以及患处起水泡,破溃糜烂流液,遇冷则痒痛加剧者。
治法四:取紫草
100
g,芦根
100
g ,
加水
1500
ml,煎至
1000
ml后,
滤出煎液,使 煎液自然冷却至不感烫手为宜,浸泡患处,每天
3
~
4
次。
治法五:取冬瓜皮
100
g,川椒
20
g ,肉桂
20
g,加水
1500
ml,煎至
1200
ml,待 水温自然降至不烫手时,浸泡患处,每天
3
~
4
次。
治法六:取红花
30
g,石菖蒲
50
g,以
6 0
℃以上的白酒浸泡,
7
天后过
滤药液,以药液涂于未溃烂之冻疮处,每天< br>3
~
4
次。
治法七:取桂枝50
g,紫苏
50
g,加水煎煮,浸泡患处,每天
3
~
4
次。
治法八:新鲜桔皮
3
~
4
个,生姜
300
g,加水
2000
ml,煎煮
30
分钟,
连渣取出,浸泡并用药渣盖过患外。
治法九:取 夹竹桃叶
50
g,加水
500
ml,煎水浸泡患处,注意有溃疡时
禁 用此方。
治法十:山楂去核捣烂,敷于患处,用纱布包
3
天,对于复发性冻疮有很好
的疗效,注意有溃疡时禁用。
治法十一:甘遂、甘草各
9
g,加水
2000
ml,煎液熏洗患处。
治法十二:用桂附煎,即桂枝
20
g,红花20
g,附子
20
g,荆芥
20
g,
紫苏叶
2 0
g,加水
3000
ml,煎液浸泡患处,并用药渣揉搓患部。
治法十三:
二乌茴香酒:
川乌
30
g,
草乌< br>30
g,
小茴香
30
g,
樟脑
30
g,红花
20
g,桂枝
15
g,酒精浸泡一周,以药酒揉搓局部。
防治冻疮药方
(
可防可治
):
当归
10
克
,
桂枝
10
克
,
芍药
15
克
,
细辛
5
克
,< br>生甘草
6
克
,
通草
6
克
,
附子8
克
,
麻黄
5
克
,
肉桂
5
克
,
熟地黄
30
克
,
白芥子
6
克
,
鹿角胶
10
克
.
每天一剂
,
每剂熬二至三遍
,
饭前饭后服均可
.
附子最好先熬半小
时再和其它药一块熬
,鹿角胶在其它药熬好时再放进去
.
这个方子其实是当归四逆汤加桂枝汤加阳和汤
.
本药方还可以治疗深部脓肿 、骨结核、关节结核、
慢性骨髓炎、慢性淋巴结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 椎间盘突出、雷诺氏病、
肾功能不全的症状-
肾功能不全的症状-
肾功能不全的症状-
肾功能不全的症状-
肾功能不全的症状-
肾功能不全的症状-
肾功能不全的症状-
肾功能不全的症状-
本文更新与2021-01-27 11:2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30405.html
-
上一篇:得肺癌为什么腿疼
下一篇:多磺酸基粘多糖乳膏治疗冻疮疗效观察.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