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雪花保养-
齐
齐
哈
尔
大
学
浅析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课程名称:
常用药物毒副作用
专业班级:
应用化学
101
班
学生姓名:
祖
广
权
任课教师:
马
舒
伟
成
绩:
2012
年
12
月
15
日
齐齐哈尔大学常用药物毒副作用论文
1
绪论
1.1
概念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副作用两概念容 易被混淆,
相互替代使用,
其实药物不良反
应与毒副作用是有所不同的,
药物 不良反应的内涵要比药物毒副作用的内涵大,
而药
物毒副作用只是不良反应中的两个方面。药物 的毒副作用包括毒性反应和副作用。
1.1.1
副作用
副作用 是指在正常剂量下,伴随药物治疗作用而发生的与防治目的无关的反应,
它属于药物固有的效应,
一般较轻微,
在治疗中较常出现。
如服用常用剂量的阿托品
后,
除有解除肠 绞痛等治疗作用外,
常常伴有口干、
视力模糊和眼内压增高等副作用,
现今应用的数药 物都可能具有几种药理作用,
不作为治疗目的,
其药理作用便成了副
作用,
它 随治疗目的的改变而改变。
如非那根有镇静作用和抗组胺作用,
当用于抗组
胺治疗时, 它的镇静作用便是副作用。副作用可以通过调剂量、合并用药来减少。
1.1.2
毒性反应
毒性反应是绝大多数药物都有的,
是指药物引起的生理、
生化机能异常和结构的
病理变化,
可在各个器官或组织内发生,
一般是药物过量时药物 作用的延伸,
是可以
预知。
一般在超极量时才会发生,
有的也可由于医疗或意 外事故而发生。
毒性反应可
急性和慢性,用药后立即发生的为急性毒性,经长期蓄积后逐渐发生 的为慢性毒性。
毒性反应一般较副作用危害大。
1.1.3
不良反应
世界卫生组织对药物不良反应(
ADR
)做了如下定义< br>:
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
疗或人体的功能恢复期,
药物在常用量时发现的有害 预期的反应,
称为药物的不良反
应。
1.1.4
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某一种药物的作用由于其他药物或化学物质的存在而受到干
1
齐齐哈尔大学常用药物毒副作用论文
扰,
使该药的疗效发生变化,
或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主要是指药物和药
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包括与烟、酒 和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1]
2
药物不良反种类
药物既具有防治作用,
又具有不良作用,
这是相对而言的。
当它们防治作用极佳,不良反应又不至于危及人的生命,
停药后很快能恢复,
当然应该使用这种药物,
谓 之
“利大于弊”;
当一种药物的防治作用不大或者与不良反应大小相当时,
就要慎重考
虑了。
因此,
在治疗同一种病,
有数种甚至数十种药物可供选择时,
关键是要选用疗
效高、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在浩如烟海的药物品种中,至今还找不出 一种只治病而毫无任何不良反应的药
物。
这是因为不良反应种类繁多,
作为一种十全十 美的药物,
要优点全具、
缺点全无,
那就太难找到了。一般说来,不良反应分为下列几 种。
2.1
副作用
就是药物在常用量时所发生的与治疗作用无 关的不良反应。
像麻黄碱在止喘的同
时,能兴奋中枢神经,引起失眠。止喘是它的治疗作用,失 眠则是它的副作用。阿托
品在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的同时,能引起口干、视觉模糊,解痉是它的治疗作 用,
口干、视觉模糊则为它的副作用。
[1]
2.2
毒性反应
就是用药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所发生的不良反应。
如链霉素、卡那霉素、
庆大霉
素能引起耳蜗前庭器官损害,
导致平衡失调、
听觉减退 或丧失;
注射抗癌药物环磷酰
胺等能造成肝损害,
形成药物性肝炎;
服用氯霉 素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服用磺胺
类药物能引起皮炎皮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这 些都属毒性反应。
[1]
2.3
过敏反应
由于受抗原 或半抗原物质的刺激,
引起机体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所发生的不
正常免疫反应。
如 青霉素过敏引起休克,
其他生物制品引起不同的过敏反应等,
其中
以迟发性过敏反应危 险性最大,也最容易被人疏忽而造成危害。
[1]
2
齐齐哈尔大学常用药物毒副作用论文
2.4
继发性反应
这是由于使用药物治疗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像长期使用广谱抗菌素,
使肠道内的
敏感 细菌被抑制生长,引起不敏感的细菌大量繁殖,导致葡萄球菌肠炎或念珠菌病。
这些就是由于用药后引起 的继发性反应。
[1]
2.5
耐受性
就是指有些人对 某些药物的敏感性特别低,
不但用一般治疗量不易出现反应,
就
是用中毒剂量也不至出 现毒性症状。
[1]
2.6
成瘾性
就是指病人对一些 药物长期应用所产生的依赖性。
它又分为习惯性和成瘾性。
习
惯性是长期应用某些药物 ,
停药后产生心理上的渴求。
成瘾性是指停药后产生生理上
的依赖性。停药后会出现“ 戒断症状”。如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产生的依赖性。
[1]
2.7
致畸作用
主要指孕妇在怀孕期间,
因用药不当而造成胎儿畸形、
四 肢短小等不良反应。
尤
其是胎儿发育的前
3
个月,
细胞有丝分裂处于 活跃阶段,
胚胎发生迅速变化,
各器官、
系统都在进行分化,
最易受药物的影 响而产生致畸作用。
这就是一些药物特别注明孕
妇慎用的原因之一。
[1]
2.8
致癌作用
这里指的是用药后,
由于药物或药物代谢产物而 诱发机体致癌。
像多环芳烃类物
质和亚硝胺类都是极强的致癌物质。
[1-2]
3
齐齐哈尔大学常用药物毒副作用论文
3
药物相互作用表现形式
3.1
药动学
药物在药动学方 面的相互作用表现在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分布、
代谢
和排泄。
3
.
1
.
1
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分布主要表现在:
①两种或多种药物相互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改变游离型药物比例。②
改变
药物在某些组织的分布量,
从而影响药物的清除。
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没有药理活
性,
不能透过血一脑脊液屏障,
也不能被肝脏代谢灭活和从肾脏中排泄。
药物从结合< br>状态被置换出来的结果是使游离型药物增加,
药效增强,
或毒性增大,
此外药物 的代
谢和排泄也增加,
半衰期因而缩短。
某些降糖药
(
如甲苯磺丁脲
)
可被水杨酸盐、
保泰
松、磺胺类置换出来,而产生低血糖。华法林也可被水 杨酸盐置换出来而产生出血。
去甲肾上腺素减少肝血流量,
从而可以减少其他药物在肝脏的代谢 ,
使血药浓度升高。
相反,
异丙肾上腺素可以增加肝血流量,
从而增加其他药 物在肝内代谢,
使血药浓度
降低。
[1-3]
3
.
1
.
2
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代谢
这是最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方式,
又可分为酶诱导和酶抑制两种作用方式。
①酶
诱 导作用:一些药物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格鲁米特
(
导眠能
)
、甲丙氨酯、 苯妥英
钠、扑米酮、卡马西平、保泰松、尼可刹米、灰黄霉素、利福平、螺内酯等可以增加
肝脏 合成药酶,
增加其他药物的代谢。
酶诱导的结果是使受影响的药物作用减弱或缩
短。< br>②酶抑制作用:
一些药物可以抑制肝脏合成药酶,
或与另一种药物竞争某一药酶,
可使另一种药物的代谢减少,
血药浓度因而增高,
药效和毒性也因而增大。
在酶诱导
和酶抑制作用中,
肝脏
CYP450 3A4
酶的诱导和抑制最为常见,因为相当数量的临床
常用药物都是通过该酶代谢的。
但是有些药物除了
CYP45 0 3A4
代谢途径外,
还有其
他代谢途径,
因而不易产生酶诱导或酶抑制作 用。
而主要通过
CYP450 3A4
代谢的药
物,
如阿托伐汀、< br>辛伐他汀、
环孢素、
红霉素、
伊曲康唑、酮康唑、
胺碘酮、
华 法林、
苯妥英钠、
利福平等,
合并用药时就可能产生酶诱导或酶抑制作用。
食 物中的葡萄柚
汁也是通过
CYP450 3A4
代谢的,
因此与经过
CYP450 3A4
代谢的药物合用时也应当
4
宫雪花保养-
宫雪花保养-
宫雪花保养-
宫雪花保养-
宫雪花保养-
宫雪花保养-
宫雪花保养-
宫雪花保养-
本文更新与2021-01-27 06: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9997.html
-
上一篇:糖尿病食谱三餐大全
下一篇:安乃近的作用与副作用服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