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陈士铎名方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6 18:09

孕妇菊花茶-小白船歌词

2021年1月26日发(作者:解珙)
陈士铎名方——“引火汤”



引火归原是用温药治疗 龙火上燔的一种方法,属于从治法。王冰在《内经》
“甚者从之”
句下注解中指出:
“ 病之大甚者,犹龙火也,得湿而焰,遇水而燔。不知其性,以水湿折之,
适足以光焰诣天,物穷方止矣。 识其性者,反常其理,以火逐之,则燔灼自消,焰光扑灭”

明清温补医家根据上述理论,将引 火归原广泛用于临床,但由于离原之火理论上的不确定,
造成了诸多认识上的混乱,不少医家陷于相互矛 盾之中。如既称阴虚之火,又称阳虚之火;
既指有根之火,又指无根之火;既包括格阳,又涵盖戴阳。< br>


李可对引火归原治疗,喜用傅青主之引火汤,原方组成为:



熟地

90g
,巴戟、天冬、麦冬各
30g
,茯苓
15-20g
,五味子
6g
,主治阴虚乳蛾。出处
引火汤原用于咽喉肿痛属阴 蛾者。



陈士铎《辨证奇闻》卷三“咽喉门”载:
“咽喉肿痛,日轻夜重,亦成蛾如阳症,但不
甚痛,自觉咽喉燥极,水咽少快,人腹又不安,吐涎如水, 将涎投水中,即散化为水。人谓
喉痛生蛾,用泄火药反重,亦有勺水不能下咽者。盖日轻夜重,阴蛾也, 阳蛾则日重夜轻。
此火因水亏,火无可藏,上冲咽喉。宜大补肾水,加补火,以引火归藏,上热自愈。< br>

现根据其医案
40
余则,整理出以下内容:

1
、水浅不养龙,龙火离位上奔。


李可认为,肾为 先天之本,内寄命门之火,为水火之脏。肾中水火,共处一宅。水火相
抱,
阴平阳密。
水足则火藏于下,
温煦脏腑,
统领一身气化,
是为健康无病。
若因外感内伤,
致水亏于下,则火失其制,古人喻为火浅不养龙,于是离位上奔
(240

)



下面看一则水浅不养龙案:

血管神经性头痛

李某,女,
38
岁。患者因剧烈右偏头痛
7
日入院,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
经用安络痛、当归注射液穴位封闭不能控制,
邀李氏 会诊。自冬至近
1
个月以来,
每到太阳
出山便觉有热流上攻头面,面赤如醉, 轰热难忍。一周前拂晓,突觉热流攻冲不止,右下颌
角突然如电击、火灼,阵阵剧痛窜至右太阳,约3

5
分钟发作
1
次。每日如此反复发作
10
余次,
5
时痛起,日中痛剧,下午
5
时渐松,太阳落山痛止,入夜则如常人。 便燥口干,双
膝独冷,夜难成寐。脉洪大而虚,舌光红无苔。脉证合参,当属肾阴亏损,阴不抱阳,水浅
不养龙,故龙雷之火上奔无制。阴虚之患,寅末日将出而病,日中阳气大盛,故病重。日落
阳气 衰,得天时之助而暂愈。入夜阴气渐充,故如常人。法宜大剂滋水,导龙归海,引火归
原,佐入酸甘柔肝 缓急:熟地
90g
,巴戟、天麦冬各
30g
,茯苓
15g
, 五味子
6g
,白芍
100g

炙草
30g
,葛根< br>60g
。二诊:药进
3
剂,当天热流攻冲之势大缓,次日轰热止而痛亦止。偶< br>于下午
2

3
时有短暂发作,脉敛,面色转淡,舌上生出薄白苔,带原 方
3
剂出院。追访
3
年未复发
(239

)





龙雷之火,顾名思义,是形容它产生于顷刻之间 、突然而来。中医认为,肝肾同源,
肾水既亏,肝失滋荣,势必随肾中龙火上燔,而成燎原之势。证见日 出便热流上攻,面赤如
醉,日落痛止。治以引火汤壮水,芍药甘草汤缓急柔肝,
3
剂而 解。




2
、水寒不藏龙,无根之火上扰。


李可认为,肾水寒于下,逼真火浮游于上,亦可致成火不归原之证
(2 41

)




下而看一则水寒不藏龙案:


齿衄

王某,男 ,
44
岁。腹泻日
3

5
次,月余不愈。近
1周来,上下牙龈出血,红肿
如柿色。舌红少苔,脉细肢凉,双膝尤冷。腰困不耐坐立,近日尤感气怯 身软。证由泄泻日
久,
中阳大伤,
脾失统血之能,
且下焦肾气虚寒已露,火不归原。
拟四君补脾,
三仙炭止血,
七味益肾,骨碎补、肉桂引火归原:党参、 焦术、茯苓各
30g
,炙草、姜炭、三仙炭各
10g

熟地、砂仁各
10g
,山药、山萸肉各
30g
,五味子、泽泻各
10g
, 骨碎补
12g
,肉桂冲服
3g

二诊:
6
剂后泻止 ,牙龈肿敛,出血亦止。原方守服
3
剂善后
(297

)





此案牙龈出血,红肿如柿色,舌红少苔,脉细肢凉,膝 冷腰困,证属肾气虚寒,无根
之火上扰。李氏喜用引火汤加肉桂,温脏敛阳。但本例病人,脾虚泄泻,中 阳大伤,故改为
四君补脾,七味益肾,骨碎补、肉桂引火归原。



3
、阴盛格阳,浮阳上越。


所谓格阳证,是指阴寒 内盛而格阳于外;戴阳证,是阴寒下盛而格阳于上。
《伤寒论》
中的通脉四逆汤证、白通加猪胆 汁汤证,便是格阳、戴阳之明证。二者均为上热下寒证,与
龙雷之火有相近之处,故不少医家把格阳、戴 阳之治法称为“引火归原”
。李可也有这方面
案例,例如:


阴盛格阳

赵某,女,
29
岁。因无故头面阵阵发热,服升阳散火汤
1
剂,变为心悸、气
喘、自汗,头面轰热不止,面色嫩红,烦躁欲寐,足膝冰冷,多尿 失禁,脉微细而急,
120

/
分。本属阴盛格阳,误作上焦郁火而投升散之 剂,致有此变。幸在壮年,未致亡阳暴脱。
予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破阴通阳为治:附子、干姜各
30g
,葱白
3
节,童便、猪胆汁各
1
杯对入,
2
剂。次日来告,上药服
1
剂,心悸喘汗均止,足膝已热,月余之轰热证亦罢。本
病病 机,为下焦阴寒独盛,格拒真阳不能回归宅窟而浮越于上,故见种种上热假象。以白通
汤破阴通阳,因有 假热在上,以人尿猪胆汁之苦咸寒为反佐,热因寒用,宣通上下,消除格
拒,引浮越之阳归于下焦而病愈
(187

)


肺结核合并肺心病
(
戴阳危证
)

英某,女,
68
岁。传染科住院病人,诊断:肺结核;肺气肿
合并急性感染。经抗结核、抗菌治疗无效,请中医 协治。李氏诊见双颊艳若桃花,双目神采
外露,发热烦躁,咳喘月余。盗汗,渴喜热饮,双膝极冷,心动 神摇,六脉细数无伦,心率
132

/
分,舌淡。患者年近古稀,肾元久虚, 复加久病耗伤,过服清热凉剂,致成上盛下虚
戴阳格局,有欲脱之虞。急急固肾敛肝,引火归原,纳气归 根为治:山萸肉
90g
,红参
(


)15g
,龙 牡、白芍各
30g
,炙草
15g
,油桂
3g(
米丸吞
)
,附子
30g
。上药连服
3
剂,脱险,
出院回家调养< br>(23

)



李按

此戴阳为下元虚极,真阳不能下守,浮游于上,阴盛格阳之危候。又因过用秦艽
鳖甲之类,开破肝气, 致肝虚不敛。故用参附龙牡救逆汤合来复汤(山萸肉
90g
,红参
15g
,< br>龙牡、白芍各
30g
,炙草
15g

,加油桂固摄下焦、温纳 浮阳,重用山萸肉敛肝固脱
(23

)



4
、八脉失养,冲脉上攻。


李可认为,奇经八脉病有 两大特点,一是久治不愈的“频发痼疾”
;二是“定时发作”
类病证。经方桂枝加桂汤是治疗奔 豚症
(
冲脉病变
)
的特效疗法
(194

)
。因奇经八脉病有定
时发作和冲脉上攻等特点,与龙火上奔有相近之处,故在此举例证之:

奇经频发痼疾

赵某,女,
45
岁。
1
周前晚8
时,忽觉舌根部如电击样麻辣,抽搐,口不能
言,继而双腿从踝部以上,震颤抖动不止, 寒战嘎齿,不能自制,
10
余分钟后渐止。此后,
每晚
8
时,准时发 病。心荡神摇,恐惧殊甚。脉急而细,
120

/
分。舌红、口渴喜热饮。西
医诊为癔病,用药
3
日不能控制,请李可诊治。询知患者
5
年前暴崩 几死,久病耗伤,损及
于肾,肾阳虚不主温煦,寒由内生。肾之经脉络舌本,寒主收引,故舌根麻而抽搐 ;肾在变
动为“栗”
,在志为恐,故震颤抖动,无故恐惧;肾精不充,血海空虚,八脉失养,故 有此
变。予温氏奔豚汤
(
附子、肉桂、红参、沉香、砂仁、山药、茯苓、泽泻、牛膝、 炙草
)
,重
用附子
50g
、油桂
10g
,壮命门之 火,加芪归阿胶益气养血,龟鹿胶填充八脉,龙牡磁石摄
纳上下而定志。煎取浓汁
300
毫升,于每晚
7
时病发前
1
小时顿服。药进
1
剂,发作停 止,
3
剂后痊愈,予培元固本散
1
料治本
(386

)



按本案每晚
8
时准时发病,双腿震 颤,舌根麻辣,寒战嘎齿,不能自制。证由
5
年前暴
崩欲死,损及于肾,八脉失养。故 以温氏奔豚汤壮命门之火,龟鹿胶填充八脉,芪归阿胶益
气养血,
3
剂而愈。




5
、火不归原证的特点:



李可认为,
龙雷之火是脏腑内生虚火,与六淫外感实火大不相同。
龙火上奔,
多见种种
上热见证,如头痛、头晕、耳痛、齿浮、齿衄、目赤如鸠、面赤如醉、心悸暴喘,耳鸣如潮、< br>口舌生疮、咽痛如灼等
(240

)
。现根据其医案,归纳以下内容:


5.1
、火不归原发病特点

龙火上燔有 两大特点:①交节病作、遇阳则动:李可指出,
龙雷之火随阴阳盛衰之年节律、
日节律演变,< br>如冬至阳生则病,春令阳升转重,夏至阴生渐
缓;日出病作,日中病甚,日落病缓,入夜自愈(240

)
。如“鼻衄奇案”
,病发冬至时节,
清晨
4
时突然鼻衄出血
(279

)
。②来势暴急、顷刻突变:李可说, 龙火上燔往往来势暴急
跋扈,如迅雷闪电,顷刻突变
(241

)
。 如“白塞氏综合症案”
,其口腔、外阴溃疡,每逢冬
至当日立刻发病,一两分钟即令人不能忍耐
(291

)



5.2
、火不归原证候特点

火不归原证候,可以这样概括:头面五官赤痛衄 ,上热下寒
热上攻,
尿多不渴膝独冷,
舌红无苔脉大洪。
下面分别论述:①头面五官赤痛衄:
证见头痛、
头晕、面赤如醉、耳鸣如潮、鼻衄、咽痛如灼、舌衄、口舌 生疮,齿痛、齿浮、目赤如鸠、
白睛溢血、心悸暴喘等
(241

)
。②上热下寒热上攻:热势轰轰,或由脚底,或由脐下,上
攻头面,按火不归原治速效。外感无此现象, 误用苦寒直折则危
(241

)
。③尿多不渴膝独
冷:下寒常见膝冷 、尿多不渴,还见腰困、足膝软弱等肾虚之证。全书火不归原案约
20
例,
其中膝冷者
12
人,多尿者
5
人,不渴者
3
人。从中可见“膝冷”在辨 证中的重要位置。笔
者还注意到“膝冷”有轻重之别,轻者为自觉膝冷,重则膝扪如冰
(280

)
,或足膝扪之如

(288

)
。④ 舌红无苔脉大洪:全书火不归原案,舌红无苔者
12
人,脉洪、或大、或洪大

12
人。故此舌脉应为龙火上燔的指证。



6
、火不归原分型论治。


6.1
、火不归原基本型

李可把火不归原分为两个基本证型:
1< br>水浅不养龙,阴虚于下,
则火失其制而离位上奔;
2
水寒不藏龙,逼真火浮游于 上,致成火不归原之证。病机既明,
当用“甚者从之”之法。水亏者,以引火汤壮水敛火,导龙归海;水 寒者,以引火汤加油桂
饭丸先吞,温脏敛阳、引火归原
(241

)
。笔者理解,水寒不藏龙是在水浅不养龙基础上发
展的,其主要指证是双膝冷甚
(363

)
,它不是实寒、阴证,而是虚寒、阴损及阳。如“齿

孕妇菊花茶-小白船歌词


孕妇菊花茶-小白船歌词


孕妇菊花茶-小白船歌词


孕妇菊花茶-小白船歌词


孕妇菊花茶-小白船歌词


孕妇菊花茶-小白船歌词


孕妇菊花茶-小白船歌词


孕妇菊花茶-小白船歌词



本文更新与2021-01-26 18:0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8883.html

陈士铎名方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