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6 07:21

报火警-

2021年1月26日发(作者:马烈孙)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


【篇一:
9
月大班安全健康教案
12
篇反思】


大一班安全教案:《防火知识我知道》


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2
.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简单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
.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准备:


消防标志、火灾逃生视频、儿歌视频


过程:


一、出示消防标记,介绍
11.9
是消防日



1.
认识火警电话
119


创设情景表演(新年到了,思思和东 东好高兴,两个人在一堆稻草
旁放鞭炮,玩着玩着,突然草堆冒起浓烟了,他大叫起来:
不好啦,
着火了!





1
)讨论


你怎么知道着火了?




2
)着火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重点教育幼 儿
,
尽最大能力离开火源,找大人寻求帮忙。同时出示
119
图片

,介绍
11.9
是消防日,同时告诉幼儿
119
是火警电话。因为小朋友年龄还小,当有火灾时,要赶快离开火源,告诉大人请他
们帮忙。

< br>二、大火烧起来浓烟滚滚,火势冲天,会把所有的东西都烧光,甚
至会把人烧死,是多么危险呀, 那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做才能避
免火灾的发生呢?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
防火

标志。
(附属图片,加深认识)

1.
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2.
不玩插座、插头和电线。

3.
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4.
提醒爸爸不乱扔烟头。

5.
认识

严禁烟火

,安全出口,灭火器等标记。


三、学习火灾逃生

1.
观看视频。

2.
讨论逃生的初步方法方法




首先要有秩序,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巴预防烟呛。

3.
幼儿练习逃生的方法。


四、播放消防知识儿歌结束。


反思:


安全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幼儿生活是多
姿多彩的,安全教育也应把握时机。两个小朋友春节高兴放鞭炮引
起火灾,老师抓住这一生活例 子并对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
让幼儿在真实情感中感受,更加容易接受。


活动中,就幼儿生活经验的几个片断,让幼儿主动探索、寻找日常
生活中不能随便说的易引发火 灾的物品,并让幼儿自主地说出不能
玩的原因。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从小< br>培养安全意识。最后,儿歌结束,让幼儿在歌声中熟记防火知识。


要提高幼 儿的安全质量单靠幼儿园是不够的,需要家长,社会的全
体支持。以后我我更加积极的争取到的家长配合 ,使家长真正成为
老师的好帮手,幼儿园的好合作伙伴,为孩子们的发展和健康成长
起到最大的 作用。

2015

9



大一班健康教案:《保护牙齿》


目标:

1
.使幼儿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蛀牙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
的刷牙方法。。

2
.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3
.遇到问题时,能不慌乱和害怕。


准备:


蛀牙形成的图片、《爱吃糖的老虎》课件、牙刷
1


、每人一块饼
干、每人一面小镜子


过程:


一、情景交谈,引出牙齿课题。


师:
xxx
小朋友,你能告诉老师你昨天去哪了吗




师:小朋友肯定很想知道他的牙齿是怎么坏的,那就先来做个试验
吧。


二、试验对比做铺垫


出示醋里浸过的蛋壳和没有浸过的蛋壳


幼儿讨论:

1
.这两种蛋壳有何不同?

2
.醋里浸过的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


三、找蛀牙。

1
.蛋壳在醋里会变黑变软,用小镜子找一找牙齿上有没有变黑或坏
掉的?

2
.变黑坏掉的牙齿叫

蛀牙



3
.观察蛀牙。


四、组织幼儿讨论蛀牙形成的原因。

1
.发给幼儿每人一个饼干,吃完饼干后,用小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什




2
.回答问题:牙缝里多了什么

?饼干什么滋味?饼干为什么会甜?

3
.出示蛀牙形成的图片,讲解食物 残渣中的糖在细菌作用下分解成
酸,酸会腐蚀牙齿变黑,成为蛀牙。


五、预防蛀牙,保护牙齿。

1
.观看课件,启发幼儿讲一个连贯的故事。

2
.出示刷牙方法图解与牙刷,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教育幼儿养成
早晚刷牙的习惯。


六、活动延伸:观看《爱吃糖的老虎》回答问题

1
.老虎为什么牙疼?

2
.糖为什么会坏掉牙齿?

3
.老虎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


反思:


通 过学习,幼儿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人身体的危害,幼儿还
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
,,有利于养成早晚刷牙的卫生习惯,收到良好
的效果,整个教学活动层层递进,从材料,形成到组织的 各个环节,
教师的语言以及幼儿的表现等,都是个性化浓郁的,不断激发孩子
欲望的,孩子主动 探索主动学习发现知识的一次活动。总之,是把
枯燥的科学活动和其他领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整 合的目的。

2015

9



大二班安全教案:《红灯停、绿灯行》

1.
让幼儿初步认识红等、绿灯及其作用。

2.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简单的交通规则,增强幼儿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3.
幼儿知道过马路时一定要走斑马线,注意安全。


准备:


红、绿色的实物材料、交通挂图一幅、儿歌《过马路》录音磁带及
挂图


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教师 出示红、绿色实物,让幼儿说一说:

这是什么颜色?那是什
么颜色?

2.
教师引入颜色话题,并让幼儿说一说:

在哪里见过这些颜色?



二、基本部分

1.
教师:
“< br>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很漂亮的画,想不想
看一下呀!不过在看得时候,一定要仔细 的看,老师会有问题问你
们。


2.
教师出示交通挂图。

(1)
教师:

这幅画漂亮吗?这上面都有什么呀?


(2)
教师:

这上面都有哪些颜色呀?


(3)教师:

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在十字路口,为什么有的车子停下
来了,有的车子正 在过马路呢?
”(
因为红绿灯
)

3.
教师总结:

红绿灯是来管理交通的。在十字路口,亮绿灯,车就
能行走;亮红灯,车就要停止行走。< br>”

4.
教师提示幼儿观看挂图中的人。

(1)
教师
:“
那行人过马路时应该怎么走呢?
”(
走斑马线
)

(2)
教师
:“
行人过马路也要看红绿灯,绿灯亮了,行人过马路必须走< br>斑马线;红灯亮了,行人必须在马路边等候。



三、结束部分:

1.
教师教幼儿读儿歌。

2.幼儿熟悉歌词后,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游戏。教师让幼儿在活动室
随意走动,教师念儿歌,当念到
红灯亮了等一等

时,幼儿赶忙跑
到一边停下来;当念到
“< br>绿灯亮了赶紧走

时,幼儿继续行走。

3.
活动结束。


四、活动延伸:

1.
教师建议幼儿的父母带领幼儿认识红绿灯。

2.
教师可让幼儿看《幼 儿用书
.
健康、社会与艺术》中的

过马路


同 伴之间大声读儿歌。


附:儿歌


过马路


过马路别慌张,


注意行人和车辆。


红灯亮了等一等,


绿灯亮了赶紧走,


斑马线上别停留。


反思:


幼儿对交通安全 有一定的认知,通过活动,巩固幼儿对交通规则的
认识,引导幼儿要遵守交通规则,知道不能乱穿马路, 增强了幼儿
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在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进
步,尤其是对于自 己比较了解的事情,语言条理性较强。由此可见,
知识经验的积累对幼儿的思维、语言发展起着很重要的 作用。


对有趣的游戏幼儿非常喜欢,因此活动中他们的情绪一直很高,特
别是第三环节

幼儿熟悉歌词后,与教师一起玩游戏

时,个别幼儿
在活动场地兴奋地奔跑。我及时介入转移其行为,让他看清红绿灯。
整个活动始终充满着自然流畅、轻松 温馨的情感氛围。同时也增强
了幼儿与同伴合作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2015

9



大二班健康教案:《洗手》


目标:

1.
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或手脏时要洗手。

2.
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3.
教育孩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准备:


人手一块小毛巾,洗手液或香皂若干、故事《小熊豆豆生病了》、
正确洗手方法的图片过程:< br>

一、游戏

手指歌

导入活动。



大拇哥、二拇弟、中指哥、四兄弟、小妞妞,来看戏,大家快来比
一比, 谁的大,谁的小,哪个指头长,哪个指头短?



二、听故事《小熊豆豆生病了》。



小熊豆豆可顽皮了,整天爬上爬下,弄得小手可脏了!
??”

2.
老师边做手势表演边讲故事,小熊豆豆为什么会肚子疼呢?它应
该怎样做呀?(通过故事让 孩子们了解手上有许多的细菌,要养成
勤洗手的好习惯。)

3.
引导孩子 们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交流(调动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
进一步体验洗手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的肚子疼过吗?为什么会疼呢?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4.
小结:洗洗小手讲卫生(鼓励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三、设计问题,引导孩子们观看相关图片,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1.
调 动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讲述

我是怎样洗手的



2.
出示洗手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画面,了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画面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


她是怎样做的?咱们也来学一学吧!


(引导孩子们理解画面内容,并启发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
老师和孩子们共同讲述正确的洗手顺序及方法:卷袖子
——
冲手
——
搓香皂
——
搓手心、手背、手指
——
冲水搓洗
——
擦手。< br>

(老师根据画面内容边做动作边讲解)。

4.
引导孩子们边说儿歌边做洗手模仿动作,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老 师和孩子们一起边说儿歌边做动作,进一步学习正确的洗手顺
序及方法)。
5
、老师和 孩子们谈话交流:

我们什么时候该洗手?



(饭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脏时等)。


四、让孩子们实际练习,洗洗小手讲卫生,进一步掌握洗手的正确
方法。


老师引导:

现在已经是否吃饭的时间了,我们一起去洗洗小手吧,
看看谁的 小手洗得最干净。



在实际练习中,老师引导孩子边说儿歌边洗手,指导孩子正确的洗
手方法。


反思:


勤洗手爱清洁讲卫生确实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保护伞,而幼儿生活习
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对幼儿用
语言或儿歌进行提示或指导, 使幼儿在实践体验中不断巩固和提高
幼儿的健康认知水平,逐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015

9


【篇二: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案】



《洋葱头的故事》


——
帮助幼儿学会自我欣赏和欣赏他人


(一)设计意图:


幼儿的情绪情感具有外露,不稳,容易变化等特点,大 班的幼儿已
开始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当觉得他人在排斥他或批评他时,会
感到自悲,就容易 发脾气,产生生气的情绪,如果不及时将不良情
绪排解掉时,就会影响心理健康,因此教师开展此次心理 辅导活动,
目标就是要引导幼儿用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绪,通过助人自助的
方式,相互获得帮 助。幼儿阶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时期,大班幼儿
应能对自己积极感受,学会表现自己的优点,教师要努力 为幼儿创

报火警-


报火警-


报火警-


报火警-


报火警-


报火警-


报火警-


报火警-



本文更新与2021-01-26 07:2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8051.html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