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麻疹及麻疹疫苗的免疫原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5 20:10

廊坊东大医院-

2021年1月25日发(作者:梁惠中)
麻疹及麻疹疫苗的免疫原理


摘要: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 全身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性很强。
安全有效
的麻疹减毒活疫苗应用后,
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水平是预防麻疹的主导措施。
麻疹疫苗具有
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持久性很 理想,初次免疫
25
年后,
92.23%
仍可测出中和抗体,并存
在 细胞免疫。

关键词:麻疹

麻疹病毒

免疫

特异性免疫

麻疹疫苗


一.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见于儿童。其临床特征为 发热、
流鼻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出现特殊的科氏斑
(
又称麻疹黏膜斑
)< br>和广泛的皮肤斑丘疹。

麻疹感染分期:

潜伏期一般为
10

14
天,
亦有短至
1
周左右。
那是麻疹病毒在鼻 咽局部黏膜快速繁殖,
同时有少量病毒侵入血液;
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在这 一期,
麻疹病毒突破人体第
一道免疫防线。

前驱期又称:疹前期,实际上是 麻疹病毒大量进入血液循环的阶段,一般为
3

4
天。
病人表现类似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中度以上发热、
咳嗽、
流涕、
流泪、
咽部充血等 卡他症状,
眼部特殊症状: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汪汪、羞明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 br>线,再加上口腔颊黏膜上的直径约
1.0mm
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的柯氏
(Koplik)
斑。

出疹期多在发热后
3

4
天,体温可突然升高至
40
℃~
40.5
℃,并出现皮疹,红色斑丘
疹始见于耳后、颈部,
24
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
3
天 皮疹累及下肢
及足部。这是麻疹病毒与人体免疫激战阶段,
高热可导致患儿谵妄、激惹及嗜睡状 态,
多为
一过性,热退后消失。

恢复期出疹
3

4
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
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 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
7

10
天 痊愈。

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
(paramyxoviridae)
、< br>麻疹病毒

(morbillivirus)
,与其他副黏液病毒不同之处为无 特殊的
神经氨酸酶活力。麻疹病毒为单股负链核糖核酸
(RNA)
病毒,
对较 大,镜下一般呈球形,径
150

300nm
,形态多变,有时
可呈 丝状。
病毒中心由核糖核酸和对称的螺旋形衣壳组成,

盖脂蛋白包膜,
上有 短小突起带血凝素,
可凝集猴红细胞。

最早分离的麻疹病毒
Edm
株进行基因测序,
已知其基因组不分
节,
长度约
15893bp
,< br>共有六个结构基因,
编码六个结构蛋白,

3
'端开始依次为:核蛋白
(N)
分子量
60×103、磷酸蛋白
(P)
分子量
72× 103、膜蛋白
(M)
分子量
37×103、
血溶素
(F)
分子量
60×103、
血凝素蛋白
(H)
分子量
78×103~80 ×103
以及
依赖于
RNA

RNA
聚合酶
-大蛋白
(L)
分子量
210×103,其中
N

P
L
蛋白与病毒
RNA
结合,
而另外三种
M

H

F
蛋白则与病毒包膜结合。
N
蛋白为麻疹病毒的主要蛋 白,以磷酸化形式
存在,
在基因包装、
复制和表达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还参加
RNA
的结合,
核膜结构的形成等。
P
基因可编码三种长度不同的蛋 白,即
P

C

V
蛋白。
P
蛋白为磷酸化 的聚合酶结合蛋白,

N

mRNA
结合成复合物,参与
R NA
的包膜和调控
N
蛋白的细胞定位。
V
蛋白和
C
蛋白可
能具有调控复制与转录的功能。
L
基因编码的蛋白与一般依赖
RNA< br>的
RNA
聚合酶相同。
P

L
蛋白和核衣壳共同形成 核蛋白复合物。
M
基因编码的膜蛋白处于病毒包膜与核壳体之间,
为一种非糖基化蛋白 ,形成病毒包膜的内层,
维持病毒颗粒的完整,作用于病毒的繁殖,与
病毒装配和芽生有关。< br>F
基因编码融合蛋白,为一种糖基化蛋白,在包膜表层,其前体
F0
无生物活性 ,裂解为
F1

F2
蛋白时才具活性。
F
蛋白与病毒的血溶 活性和细胞膜融合活性
有关,当病毒扩散时,使细胞与细胞融合。
H
基因编码血凝蛋白 ,为一种糖基化表面蛋白,
有血凝作用,
为血凝素,
在病毒黏附于宿主细胞时起作用。
现已知
H
蛋白含细胞受体结合位
点,
可与存在于宿主细胞表面的麻疹 病毒受体
(CD46)
结合,
启动病毒在宿主体内的感染过程。

二.

人体免疫原理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 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
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
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 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
以维持人体
的健康。
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它所 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
免疫涉及特
异性成分和非特异性成分。
非特异性成分不需要 事先暴露,
可以立刻响应,
可以有效地防止
各种病原体的入侵。
特异性免疫是 在主体的寿命期内发展起来的,
是专门针对某个病原体的
免疫。

人体免疫系统共有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
他们不仅 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而且它们的分
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可以清除异
物。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
这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
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
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 ,
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
对多种病原体都
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br>(又称先天性免疫)
多数情况下,
这两道防线可以防止
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 br>
第三道防线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主要由免疫器官
(胸腺 、
淋巴结和脾脏等)
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其中,淋巴
B
细胞“负责 ”体液免疫;淋巴
T
细胞“负责”
细胞免疫。
(
细胞免疫最后往往也 须要体液免疫来善后
)

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
建立起来的后天防 御功能,
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
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因而叫做特 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过程:
T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转化为致敏
T
细胞
(
也叫效应
T
细胞
)
,细胞免疫的产生也分为感应、
反应和效应三个阶段。其作用机制包括两个方面:

1

致敏
T
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当致敏
T
细胞与被病毒入侵的靶细胞接触时,两者发生特异性
结合,
产生刺激作用,
使靶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
引起 靶细胞内渗透压改变,
靶细胞肿胀、
溶解以致死亡。致敏
T
细胞在杀伤靶细胞 过程中,本身未受伤害,可重新攻击其他靶细胞。
参与这种作用的致敏
T
细胞,称为杀 伤
T
细胞。

2

通过淋巴因子相互配合、
协同杀 伤靶细
胞。
如皮肤反应因子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
使吞噬细胞易于从血管内游出;巨噬细胞趋化因
子可招引相应的免疫细胞向抗原所在部位集中,以利于对抗原进行吞噬、杀伤、清除 等。由
于各种淋巴因子的协同作用,扩大了免疫效果,达到清除抗原异物的目的。

体液免疫过程:
B
细胞是参与体液免疫的致敏
B
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浆 细胞,合
成免疫球蛋白,能与靶抗原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即为抗体。

第一步:
B
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与互补的抗原分子结合后,活化、长大,并迅速分裂产
生一个有同样免疫 能力的细胞群——克隆、
无性繁殖系。
其中一部分成为浆细胞,
产生抗体;
一 部分发展为记忆
( B )
细胞。

第二步:
需要巨噬细胞和TH
细胞的参与。
吞噬细胞表面带

MHC
Ⅱ分子,它们吞噬入 侵的病原体,抗原分子经吞噬细胞处理后表达在细胞膜上,夹在

廊坊东大医院-


廊坊东大医院-


廊坊东大医院-


廊坊东大医院-


廊坊东大医院-


廊坊东大医院-


廊坊东大医院-


廊坊东大医院-



本文更新与2021-01-25 20:1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6807.html

麻疹及麻疹疫苗的免疫原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