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不同年龄阶段沙盘游戏的特征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5 08:52

宝宝不爱吃饭-

2021年1月25日发(作者:石洛源)

随着年龄的增大,
儿童使用沙盘的范围越来越大。
2

3
岁的儿童可能只会使用沙盘的
一个角落,而且对于沙盘的边框限制没有什么概念,它们会把沙具 放在沙盘的外面。
4

5
岁的儿童开始发生变化,
有一些儿童还是使 用沙盘的一个角落,
可是有的儿童会把沙盘的每
个空隙都摆满沙具。
5
岁以后 ,正常的儿童开始使用沙盘的大部分范围,而需要治疗的儿童
有时候还是只使用沙盘的一个角落。
所以,
当分析病人的第一个沙盘时,
要注意病人的年龄
特征,
同样都是使用 沙盘的一个角落,
对于一个
3
岁的儿童来说可能是正常的表现,
可是对
于一个
8
岁的儿童来说就可能意味着有问题了。
又比如对沙子的使用,
一个
3
岁的儿童重复
倾倒沙子、用沙子把东西埋起来又挖出来的动作,可能属于正常的行为 ;可是对于一个
9
岁的儿童或者成年人来说,这个行为的背后可能代表着某些创伤或者其他无意 识。



一、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
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
(1)
感知运动阶段
(出生至二岁)

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
,
由本能性的反射动作到目的性的活动;(
2
)前 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
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能 思维但不合逻辑,不能见及事
物的全面性。(
3
)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 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
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
4
)形式 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
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 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

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

人格的发展并非止于青春期,而是终其一生的。他将 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
的发展任务,亦面临相应的发展危机,只有将危机化解,才 能顺利地进入下一个阶段,发展健康的人格,
否则将产生适应困难。按照人在一生中所处的特定时期经历 的生理成熟和社会要求,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
分为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
信 任对不信任(
0

1
岁)。这一阶段婴儿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对外界的信任感, 信任的含
义是感到他人是可靠的、可以依赖的。照顾婴儿的人如果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或对婴儿经常采取 不一致的
态度,婴儿就会认为世界是危险的,他人不值得依赖。

第二阶段:
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
1

3
岁)。随着生理的成熟,儿童有了控制自己行为 的愿望和能
力,希望自主行动,学会照顾自己。当儿童认为自己在他人眼中不是一个好孩子时就会产生羞 怯感,当他
们认为自己受制于人时,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第三阶段:
自动自发对退缩愧疚(
3

6
岁)。这一时期的儿童精力旺盛,常常试着做 一些超出自己
能力的事,他们的目标或行为常和父母的要求发生冲突,令儿童感到内疚。
第四阶段:
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
6

11
岁)。这一时期正值 小学教育阶段,是自我发展的最关键时
期。儿童在求学的过程中,必须学会适应学校的生活,遵守学校的 规章制度,在学习和各项活动中达到一


定的标准。儿童只有勤奋学习,努力进取, 才能学会他应当掌握的知识和社会技能,体验到成功感。如果
儿童在学习和交往中屡遭失败,就会产生自 卑感。儿童在学校当中所经历的成功和失败的体验,对其人格
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儿童体验到的成功 多于失败,他就会养成勤奋进取的性格,会勇敢地面对学习和
生活中的挑战。如果儿童体验到的是失败多 于成功,甚至都是失败没有成功,他就会形成自卑的性格,对
新的学习任务产生畏惧感,可能会回避现实 ,对今后人格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第五阶段: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2< br>~
20
岁)。青少年逐渐面临职业选择、交友、承担社会责任等问
题。由于他们 不能肯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于是产生了“我是谁”的疑问。在对自我的探索过程中,如果
能将自己在各 方面将要承担的角色同一起来,就会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否则就会感到迷惘、痛苦。

第六阶段 :
友爱亲密对孤独疏离(
20

40
岁)。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与 他人建立亲密的感情关系,
体验友谊和爱情。如果无法建立这种亲密的感情关系,就会感到孤独。

第七阶段:
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
40

65
岁)。这 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热心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家
庭,养育后代。不愿或无力承担这种责任的人会变得颓废 迟滞或自我中心。

第八阶段:
完美无缺对悲观绝望(
65
岁以后) 。在这个阶段,回首往事,觉得一生充实、有意义会
产生完善感,对往事感到悔恨会产生悲观的情绪。< br>

二、特征包含的方面



Bowyer Katherine
一直致力于研究影响沙盘游戏的年龄等因素,她总结五个评估标准:





沙盘的使用范围;





攻击主题;





沙盘的控制感和连贯性;

内容等。




使用沙子的情况;

箱庭中沙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柔和、细腻,容易塑造,当个体双手 接触到沙时,会联想到儿
时在海滩或工地的沙堆上游戏的美好情景,
唤起美好回忆,
产 生美好的感受。
挖开沙显现出
沙箱底部的蓝色时,
个体会产生一种挖出水来的感觉。< br>往下挖掘也是个体内省的表现,
是否
敢于利用沙表现自己的内部世界也是个体在陌生环境 中是否感到紧张的一种表现,
也可以就
此对个体创造力进行评估。




从制作箱庭作品所需时间,一般可以看出通过箱庭制作表现内心世界的投入状态, 时间
越长,其思考程度更深些,反之亦然。




所使用 玩具数量和种类,则表现制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性。人物、动物、植物是有生命
的物体,交通工具是前进 、转变的象征,也有生命力的意义,箱庭中有生命物的多寡,表现
出个体内心动力状态。


三、不同年龄段个体的沙盘游戏特点


(一)幼儿
(3-6)
沙盘游戏的特征


1
、制作时间



幼儿制作箱庭疗法的时间最长的用了
7 5
分钟,最短的用了
10
分钟,
10
个人的平均用

32.4
分钟。
10
名幼儿在制作完一个箱庭疗法作品后都表示非常喜欢这种游戏形 式,不想
离开,想拆除后重新摆。

幼儿制作箱庭疗法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
因为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变化很快,
刚刚摆上
的沙具觉得不合适就又放回,随时调整沙箱中各个 沙具的位臵,可能跟这一年龄阶段
(3

6

)
幼儿的心理 发展特点有关,他们的注意稳定性差,以不随意注意为主,注意的范围也较
小,使得他们很难围绕一个主 题来摆放,于是就出现了制作过程时间长、多变动的特点。



2
、沙具的移动



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都移动过沙具,或 者是将已摆上的沙具移动位置,或者更换沙具。

加本研究的幼儿中有一半幼儿移动沙具次数在
10
次以上。

这与
3

6
岁幼儿易转移 、易变动的注意特点有关,他们还没有能力很好地控制自己的
行为和生活场面,
使幼儿箱庭疗法 具有很强的动态特点。
见证人也发现,
这些幼儿移动沙具
有时是为了表达沙具的行为和 表情,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3
、作品的基本构成



(1)
沙具数量和种类

最多的是动物类沙具,数量上排第二位的沙具种类有人物类、植物类和用品用具。

幼 儿箱庭疗法作品中出现的大多数是动物类沙具,
象征理论
认为,
动物代表的是一种原< br>始的、
本能的力量,
所以它们在幼儿箱庭疗法中的大量出现可能反映了幼儿
早期 自主性的缺
乏和内心力量的未分化

荣格认为,
这一阶段的儿童处在与客观物 体认同阶段,
自我和非自
我被看成是一个整体,
他们还不能区分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
属于自我发展的原始阶段,

儿中的动物心象正
是这一原始自我状态的表现< br>。
而幼儿又是如何对待这些动物的?研究者发
现,

5
个幼儿 都在动物旁边放食物,
说是给动物吃的。根据
卡尔夫的理论
,这是幼儿学习
如 何从他人那里获取经验的第一步,
而不是仅仅被动地接受来自他人的提供,

迈向独立 性
的表现。
另外,动物是幼儿生活中最熟悉的形象,他们所听的故事、所看的动画片、所唱的< br>儿歌中大多有动物形象,
所以幼儿很容易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这些动物类沙具上,
与它们 认
同,通过它们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人物类沙具也是使用频率相对较多的,
主要包括现实人物、
科幻超人和英雄。
现实人物
在箱庭疗法作品中主要代表的是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如父母、父母以外的重要抚养者
和好朋友。


作 品
(
如图
3)
右下角的人物代表妈妈和自己,没有爸爸,是因为她不喜
欢爸爸。再如

说自己作品
(
如图
5)
右下角的两个人物是 姐姐和妹妹,
而现实生活中,

的表姐与她们一家生活在一起,
经常照顾她。
科幻超人、
英雄通常是幼儿最喜欢的动画片中
的人物,他们代表正义,拥有超人的神奇 力量,
可能是幼儿内心渴望力量、渴望独立的表
现。
如图
8
所示,< br>沙箱中上方的超人被幼儿看成是最厉害的人,他在指挥着周围的一切,也
是他最喜欢的人。

植物类玩具出现的频率也相对较多,
主要表现为果实和一些点缀的花草。
其中,< br>果实可
能是幼儿生活中
“喂养”
主题的反映,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是被喂养者 ,
而在箱庭的制作
过程中,
他们给动物提供食物,
充当了喂养者的角色,体验到了自主的感觉

花草在幼儿的
眼中不仅仅是点缀的,有一个幼儿用小草代表 自己和研究者,这在“小草的生日”
(
如图
6)
中有所体现,
幼儿说 作品中被七彩玻璃珠围住的那块小草是她自己,
旁边的那块小草是
“草
阿姨”
,大家都是来给小草过生日的,还有一个幼儿用草坪当武器,刺伤怪兽。

用品用具类玩具虽然 使用得也较多,
但这一类包含的玩具很杂,
如劳动工具、
衣物饰品、
容器餐具 、学习用品、乐器、食物饮品、药物等,幼儿的选择也分散,因为这主要和他们不


同的生活经历有关,个体差异很大,难以看出有什么规律。

kallf
的研 究表明:
6
岁左右的儿童在沙盘中使用史前动物比成人要频繁
,许多幼儿会
给 动物提供食物。
这是他们迈向独立的第一步。
Paul
的研究表明:
5
岁之前的幼儿更多表现
出与吃有关的主题;
5
岁之后有关农场的主题表现的更多些, 作品中出现很多动物;交通工
具是
5-8
岁的幼儿最感兴趣的沙具。




(2)
沙箱的使用

他们很少动沙,
10
个孩子中只有
3
个人曾经动沙,一人是挖沙做河流,一人轻轻地将
沙聚 拢起来形成小山丘,另一人则是用勺子舀沙玩。


参加研究的幼儿被试中有
7
人都不曾动沙,有
3
人虽然动沙,但力度也都不大,可能
跟他们初次接触箱 庭有关,对环境感到陌生,还不敢大胆探索游戏环境。



(3)
空间使用

参加本研究的幼儿有
8
人都是将整个沙箱 占满,
只有一人将玩具摆放在了沙箱外,
并在
沙箱外进行
“过家家”
游戏。
大部分幼儿在制作完成后都会说一句
“摆满了”

对他们来说,
箱庭作品的完成似乎就意味着将整个沙箱摆满。






观察这
10
名幼儿的箱庭作品,
给人的明显感觉是都很满,
他们往往将占满整个沙箱看
成是完成作品的标准,而且从
各个方向来摆放,一般是从离自己最 近的地方开始,由近及
远,
直到将整个沙箱摆满

也就是说,
幼儿并 不总是站在沙箱的正前方来制作,
他们站立的
位臵随时都在变化,以便于将沙箱的各个角落都照 顾到,这一点充分反映了
3

5
岁幼儿的
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
,而“占满”的这一箱庭格局似乎是
幼儿未分化的内心状态的投射

他们还没有力量 和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场面,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和应对。





被试中年龄最小的幼儿
(
刚满
3

)
除了制作箱庭 作品外,还在箱外进行“过家家”的游
戏,她把两只小兔子当作自己的孩子,自己当妈妈,给小兔子做饭 、买菜和喂药,还邀请研
究者与她一起玩,
让研究者当卖菜的人。
对于刚刚
3
周岁的幼儿来说,
他们还很难在沙箱内
外作区分,
没有明确的界限感,
所以整个游戏室都是他们的游戏空间,
而不仅仅限于沙箱内,
这往往反映了幼儿自我的界限尚 不确定,有时也反映了对表现自我的一种恐惧和不安。




另有 一个幼儿制作了两个箱庭,第一个作品摆得很满,第二个作品有明确的主题
(
“小草
的 生日”
)
。这个幼儿开始进入箱庭治疗室时非常不适应,总拉着母亲的手,任何玩具也不
看,问她问题,她也不回答,研究者就尝试用玩具与她沟通,她最终接纳了,将它们摆到沙
箱中。出乎 意料的是,一个箱庭不能满足她的要求,接着又制作了一个,而且主题明确。可
以认为,第一个箱庭是幼 儿适应环境、熟悉玩具的“过渡”
,第二个才是她真正的创作。



4
、作品主题


6
个幼儿都不能明确地报告自己的作品的 主题,
当研究者问他们:
“你能给自己所摆
的作品起个名字或题目吗
?
”他们都回答说不知道,但他们能就沙箱中的某一部分讲出大概
的意思。
有两个作品有明确的 主题,它们是“全体动物游乐园”和“动物看鹅”
(
如图
5)
。有一个作品反
映的是家庭生活,
用的大部分玩具也都是家具类的,
但幼儿受语言表达所限,
不能准确地说出,
只说是
“她
们的家”。另外那个制作了两个作品的幼儿,她的第一个 作品没有主题,但第二个作品却有明确的主题,
叫做“小草的生日”
(
如图
6 )
,因为那天恰逢这个幼儿的
5
岁生日,她将自己过生日的场景反映到了箱庭
作品中,所以,研究者将这类内容归入了生活场景类。

当研究者直接问幼儿箱庭作品的主题时 ,
他们通常很难回答。
所以,
研究者就让他们看
着自己所摆的场景讲故事,< br>除了一个幼儿不知道如何讲外,
其他幼儿都能讲出来,
而且他们

宝宝不爱吃饭-


宝宝不爱吃饭-


宝宝不爱吃饭-


宝宝不爱吃饭-


宝宝不爱吃饭-


宝宝不爱吃饭-


宝宝不爱吃饭-


宝宝不爱吃饭-



本文更新与2021-01-25 08:5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6246.html

不同年龄阶段沙盘游戏的特征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