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调理气机升降,十大常用经方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5 03:54

三水实验小学-

2021年1月25日发(作者:卫宏)
伤寒论中十大常用调节人体


气机升降出入的方剂

< br>经典就是经典,
中医之经典无论怎样评,
伤寒论都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后世医家 无不从中吸
取营养。经典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常读常新,
越深入了解和学习,
越是感到 美不胜收。
春节
以来,坚持诵读伤寒,对一些问题,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可能有些理解还不一 定正确,尚
需要在临床中进一步求证和完善。现就学习伤寒论方剂的一点思考总结如下:


伤寒论中
100
多个方子中,
复杂方剂并不多。
包括金匮 五味药以下的占了大部分。
甚至三味
以下的方剂还不在少数。
在这
110多个方剂中,
很多至今在临床中仍频繁应用。
甚至妇幼皆
知,
比如小柴胡 汤,
大名鼎鼎,
举世闻名。
为什么,
伤寒论中的一批经典方剂能够流行至今,
甚至,给人的感觉,其应用范围还不断扩大。原因何在?


我认为,
临床上至今常用的伤寒论方剂中最大特点是,
这些方剂无一不是着眼于调节人体整
体的气机升 降出入着眼。现将常用的
10
个方剂归纳如下,供各位网友参考。


一、桂枝汤(调和营卫)


组成:桂枝
(
去皮)(

9
克)

芍药(
9
克)

生姜(
9
克)

大枣(切)(
3
枚)

甘草(
6
克)


方解:
风寒伤人肌表,
原应恶寒发热而无汗,
今汗自出而发热,< br>恶风不解,
且有鼻鸣、
干呕,
是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 之故,所以是表虚证。究其病机,是风寒
外感,卫强营弱,即
《伤寒论》
第五十三条所 说:
“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
”风寒在表,
当用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 ,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
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 、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
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 。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
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 为佐药。炙
甘草之用有二:
一为佐药,
益气和中,
合桂枝以解肌,
合 芍药以益阴;
一为使药,
调和诸药。
所以本方虽只有五味药,
但配伍严谨,< br>散中有补,
正如柯琴在
《伤寒论附翼》
中赞桂枝汤
“为
仲景群 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二、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及半表半里枢机)。


组成:柴胡半斤(
24g
);黄芩三两(
9g
);人参三两(
9g)
;甘草炙,三两(
6g
);半夏洗,
半升(
9g
);生姜切,三两(
9g);大枣擘,十二枚(
4
枚)。


方解:
(1)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其经在半表半里,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邪入本经,
乃由表而将至里, 当彻热发表,迎而夺之,勿令传太阴。



2)
柴胡味苦微寒,少 阳主药,以升阳达表为君。黄芩苦寒。以养阴退热为臣。半夏辛温,
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气而止呕。人参 、甘草,以补正气而和中,使邪不得复传入里为佐。邪
在半里半表,则营卫争。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 营卫为使也。


三、半夏泻心汤。(及其他五个泻心汤,调节脾胃升降失常)


组成:由半夏(
9
克)

黄芩(
6
克)

干姜(
6
克)

人参(
6
克)

炙甘草(
6
克)

黄连(
3
克)

大枣(
4
枚)熬制成的,用于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方 解:本方证病人中气受伤,脾胃、大小肠功能失调,因为寒热互结其中,清浊升降失常。
其症状为心下痞 满、干呕、肠鸣下利。本方是由小柴胡汤化裁得到,即去柴胡、生姜,而加
川连、
干姜。
本方中法夏、
干姜辛温除寒,
和胃止呕;
川连、
黄芩苦寒泄降除热,
清肠燥湿;
人参、大枣、炙甘草补中益气,养胃。该方主治主要病机为:少阳证误下而中气虚,寒热互
结于中焦,气机结滞,脾胃升降失常。


四、小青龙汤。(温肺化饮,调节肺气升降)


组成:麻黄(去节,
10-15
克)

芍药(
10-15
克)

细辛(
3-6
克)

干姜(
10-15
克)

甘草



10-15
克)

桂枝(去皮,
10-15
克)

五味子(
3-6
克)

半夏(洗,
10-15



方解: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寒 饮内停之证。风寒束表,皮毛闭塞,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故
见恶寒发热、
无汗、
身体 疼痛。
素有水饮之人,
一旦感受外邪,
每致表寒引动内饮,
《难经·

十九难》说:
“形寒饮冷则伤肺”。水寒相搏,内外相引,饮动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
故咳喘痰多而稀;
水停心下,
阻滞气机,
故胸痞;
饮动则胃气上逆,
故干呕;
水饮溢于肌肤,
故浮肿身重;
舌苦白滑,
脉浮为外寒里饮之 佐证。
对此外寒内饮之证,
若不疏表而徒治其饮,
则表邪难解;不化饮而专散表邪,则 水饮不除。故治宜解表与化饮配合,一举而表里双解。
方中麻黄、
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 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
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 、桂解表祛邪。然而素有痰饮,脾肺
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 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
之品相配,
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 过之弊;
半夏燥湿
化痰,
和胃降逆,
亦为佐药。
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 ,
既可益气和中,
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
药虽八味,配伍严谨,散中有收,开中有合 ,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


五、黄连阿胶汤。(清心火滋肾阴,使阴阳交泰)


组成: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芍药二两

阿胶三两鸡子黄二枚。上五味 ,以水六升,先煮三物,
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br>

方解:
《伤寒附翼》释曰:此少阴之泻心汤也。凡涤心必藉芩、连,而导引 有阴阳之别。病
在三阳,胃中不和而心下痞者,虚则加参、甘补之,实则加大黄下之;病在少阴而心中烦 ,
不得卧者,既不得用参、甘以助阳,亦不得用大黄以伤胃矣。用芩、连以直折心火,佐芍药
以 收敛神明,所以扶阴而益阳也。鸡子黄禀南方之火色,入通于心,可以补离宫之火,用生
者搅和,取其流 动之义也;黑驴皮禀北方之水色,且咸先入肾,可以补坎宫之精,内合于心
而性急趋下,则阿井有水精凝 聚之要也,与之相溶而成胶;用以配鸡子之黄,合芩、连、芍
药,是降火引元之剂矣。《经》曰:火位之 下,阴精承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斯方之谓
欤。


《衷中参西》释曰:黄连味苦入心,性凉解热,故重用之以解心中发烦,辅以黄芩,恐心中

三水实验小学-


三水实验小学-


三水实验小学-


三水实验小学-


三水实验小学-


三水实验小学-


三水实验小学-


三水实验小学-



本文更新与2021-01-25 03:5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5990.html

调理气机升降,十大常用经方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