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名字打分-
第三章
婴幼儿身心保健
测试题
一、选择题(
30*1
)
1.
肥胖症是指脂肪储存使体重超过正常
( )
。
A.10% B.20% C
.
30% D.40%
2.
骨折现场急救的原则是防止伤肢再活动,这种处理叫
( )
。
A.
固骨
B.
接骨
C.
附着
D.
固定
3.
保护易感儿童的有效措施是有计划地进行(
)
。
A.
人工被动免疫
B.
非特异性免疫
C.
卫生教育
D.
体育锻炼
4.
假如小儿未流鼻血,大便成柏油样,则表示发生了哪一部位的出血?(
)
A.
呼吸道
B.
泌尿系统
C.
消化道
D.
运动系统
5.
肥胖症属于
( )
。
A.
心身疾病
B.
营养性疾病
C.
消化道疾病
D.
遗传性疾病
6.
某幼儿初 起发烧,咳嗽、气喘,至夜间面色青灰,呼吸困难,抽风,该幼儿可
能患了(
)
。
A
.
百日咳
B.
哮喘
C.
肺炎
D.
支气管炎
7.
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方法是(
)
。
A.
用拇指压住出血管的上端(近心端)
B.
用干净纱布紧压出血处
C.
用拇指压迫耳屏前出血管的搏动处
D.
用绷带包扎
8.
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贫血原因是
( )
。
A.
营养不良
B.
造血不良
C.
失血性贫血
D.
溶血性贫血
9.
钩虫病一般是通过
( )
。
A.
食物传播
B.
水源传播
C.
土壤传播
D.
医源性传播
10
.属于虫媒传播的疾病是。
(
)
A
.百日咳
B
.乙型肝炎
C
.麻疹
D
.流行性乙型脑炎
11.
蛔虫病的最佳驱虫时期为(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
12.
肥胖症病因中不包括(
)
A.
多食少动
B.
心理因素
C.
内分泌疾病
D.
母乳喂养
13.
病后仍可能引起肢体瘫痪、智力减退等后遗症的是(
)
A.
腮腺炎
B.
流脑
C.
乙脑
D.
带状疱疹
14.
能引起肛门周围奇痒的是(
)
A.
蛔虫病
B.
蛲虫病
C.
钩虫病
D.
绦虫病
15.
自我评价过高,会阻碍个性健全地发展。这是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
)因
素。
A.
生物
B.
动机
C.
情绪
D.
自我意识
16.
大众传 播媒介,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这是影响婴幼儿心理
健康的(
)因素。
A.
心理
B.
家庭
C.
托幼机构
D.
社会
17.
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在(
)左右的温度下生长繁殖最快。
A.25oC
B.30oC
C.35oC
D.37oC
18.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状是(
)
A.
高烧和咳嗽
B.
休克
C.
全身性皮疹
D.
剧烈的呕吐和腹泻
19.
病初出现感冒症状,
发烧后
2
-
3
天,
在两侧乳磨 牙旁颊黏膜上出现周围有红
晕、中心发白的小斑点,发烧后的
3
-
4
天开始出现皮疹,而且是全身性的,连
手心和脚心都出疹,这是(
)的病症。
A.
麻疹
B.
风疹
C.
幼儿急疹
D.
水痘
20.
妊娠早 期,孕妇因受到病毒感染而生病,导致胎儿发生了先天畸形。这是影
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
)因素。
A.
遗传
B.
先天的非遗传
C.
心理
D.
社会
21
、属于空气飞沫传播的疾病是(
)
A.
猩红热
B.
甲型肝炎
C.
蛔虫病
D.
细菌性痢疾
22
、病人停留过的房间用食醋熏蒸消毒,可预防(
)
A
、猩红热
B
、风疹
C
、乙脑
D
、流脑
23
、磺胺嘧啶可预防(
)
A
、传染性肝炎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百日咳
D
、细菌性痢疾
2
24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
)方面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
弱现
A.
思想
B.
精神
C.
个体
D.
社会
25
、通过饮食传播发生的传染病有:
(
)
甲肝
B
、乙肝
C
、痢疾
D
、疟疾
26.
不属于引起食物中毒原因的是(
d
)
A.
食品被污染
B.
动植物组织本身含有有毒物质
C.
有毒化学物质被加入食品之中
D.
食用致敏食物
29.
不属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症状表现的是(
d
)
A.
面色苍黄
B.
肝、脾、淋巴结肿大
C.
表情呆滞、嗜睡
D.
恶心
28
具有低烧、多汗、夜惊、磨牙症状表现的儿童可能患了(
a
)
A.
蛔虫病
B.
蛲虫病
C.
钩虫病
D.
鞭虫病
29.
滴鼻药水时,应让小儿仰卧,肩下垫上枕头,使头后仰, 鼻孔向上。或坐在
椅上,背靠椅背,头尽量后仰。滴药后应保持原姿势(
c
)
A.10~15
分钟
B.5~10
分钟
C.3~5
分钟
D.2~3
分钟
30
、腮腺炎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
A
.空气
3
B
.饮食
C
.土壤
D
.血液
为名字打分-
为名字打分-
为名字打分-
为名字打分-
为名字打分-
为名字打分-
为名字打分-
为名字打分-
本文更新与2021-01-22 19:4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2434.html
-
上一篇:幼儿心理学试题(往年试题)
下一篇:有关幼儿心理学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