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代试管成功率有多高-宫颈低度病变可以试管么
质量管理手册
第
1
页
共
34
页
目
录
1
前言
......... .................................................. .................................................. .................................................. .... 4
1.1
读者对象
.............. .................................................. .................................................. ............................. 4
1.2
目的和范围
.................................... .................................................. .................................................. ... 4
1.3
术语和定义
.............. .................................................. .................................................. ......................... 4
总体说明
..... .................................................. .................................................. .................................................. 4
质量计划:制定新项目及维护性项目质量计划
................ .................................................. .......................... 4
3.1
常规项目质量计划要求
............................... .................................................. ...................................... 5
3.1.1
质量要素分析
..................... .................................................. .................................................. .. 5
3.1.2
质量目标
.............. .................................................. .................................................. ................. 5
3.1.3
人员与职责
.................................... .................................................. ......................................... 6
3.1.4
质量保障计划
..................... .................................................. .................................................. .. 6
3.1.5
过程检查计划
............ .................................................. .................................................. ........... 6
3.2
维护性项目质量计划要求
.................................................. .................................................. ............... 7
3.2.1
质量目标
. .................................................. .................................................. .............................. 7
3.2.2
质量保障计划
................................... .................................................. ...................................... 7
3.2.3
过程检查计划
..................... .................................................. .................................................. .. 7
质量保证与控制
......................... .................................................. .................................................. .................. 8
4.1
计划阶段
.................................................. .................................................. ........................................... 8
4.1.1
质量指导方针
..................... .................................................. .................................................. .. 8
4.1.2
评审管理
.............. .................................................. .................................................. ................. 8
4.1.3
计划阶段检查单
.................................. .................................................. ................................... 9
4.1.4
常存在的问题
..................... .................................................. .................................................. 10
4.2
需求阶段
.................. .................................................. .................................................. ....................... 10
4.2.1
质量指导方针
................................... .................................................. .................................... 10
4.2.2
评审管理
....................... .................................................. .................................................. .......11
4.2.3
需求阶段检查单
...... .................................................. .................................................. ........... 12
4.2.4
常存在的问题
.. .................................................. .................................................. ................... 13
4.3
设计阶段
..................................... .................................................. .................................................. .... 13
4.3.1
质量指导方针
......... .................................................. .................................................. ............ 13
4.3.2
评审管理
... .................................................. .................................................. .......................... 14
4.3.3
设计阶段检查单
.................................. .................................................. ................................. 14
4.3.4
常存在的问题
..................... .................................................. .................................................. 15
4.4
开发阶段
.................. .................................................. .................................................. ....................... 15
4.4.1
质量指导方针
................................... .................................................. .................................... 15
4.4.2
代码走查
....................... .................................................. .................................................. ...... 16
4.4.3
开发阶段检查单
...... .................................................. .................................................. ........... 16
4.4.4
常存在的问题
.. .................................................. .................................................. ................... 17
4.5
测试阶段
..................................... .................................................. .................................................. .... 17
4.5.1
质量指导方针
......... .................................................. .................................................. ............ 17
4.5.2
评审管理
... .................................................. .................................................. .......................... 17
4.5.3
检查清单
..................................... .................................................. .......................................... 20
4.5.4
常存在的问题
..................... .................................................. .................................................. 21
2
3
4
第
2
页
共
34
页
4.6
5
6
7
8
9
发布及维护阶段
.............. .................................................. .................................................. ............... 22
4.6.1
质量指导方针
................................... .................................................. .................................... 22
4.6.2
发布及维护阶段检查清单
................ .................................................. ................................... 22
4.6.3
常存在的问题
..................... .................................................. .................................................. 23
4.7
质量控制中的文档管理
............ .................................................. .................................................. ..... 23
4.7.1
文档分类
.......... .................................................. .................................................. ................... 23
4.7.2
文档管理工具
................................... .................................................. .................................... 23
4.7.3
文档管理的基本要求
.................. .................................................. ......................................... 23
4.7.4
文档管理流程
..................... .................................................. .................................................. 24
质量度量:制定项目评估项
...................... .................................................. ................................................. 25
5.1
计划评估
.................. .................................................. .................................................. ....................... 25
5.1.1
评估基准
..................................... .................................................. .......................................... 25
5.1.2
评估项
........................ .................................................. .................................................. ......... 25
5.1.3
总结
........ .................................................. .................................................. ............................. 25
5.2
过程评估
..................................... .................................................. .................................................. .... 26
5.2.1
输入条件
........... .................................................. .................................................. .................. 26
5.2.2
评估记录表
.................................... .................................................. ....................................... 26
5.2.3
总结
......................... .................................................. .................................................. ............ 27
5.3
项目质量评估
... .................................................. .................................................. .............................. 27
5.3.1
输入条件
....................... .................................................. .................................................. ...... 27
5.3.2
评估项
.......... .................................................. .................................................. ....................... 27
5.3.3
总结
....................................... .................................................. ................................................ 28
5.4
成本评估
.................. .................................................. .................................................. ....................... 28
5.4.1
输入条件
..................................... .................................................. .......................................... 28
5.4.2
评估项
........................ .................................................. .................................................. ......... 28
5.4.3
总结
........ .................................................. .................................................. ............................. 30
5.5
客户满意度评估
.................................. .................................................. ............................................. 30
5.5.1
输入条件
................ .................................................. .................................................. ............. 30
5.5.2
评估项
... .................................................. .................................................. .............................. 30
5.5.3
总结
......................... .................................................. .................................................. ............ 30
质量改进
................. .................................................. .................................................. .................................... 31
6.1
现存在的质量问题
..................... .................................................. .................................................. .... 31
6.2
质量改进措施
........... .................................................. .................................................. ...................... 31
6.2.1
问题
XXXX
.
.......................... .................................................. ................................................ 31
6.2.2
产生原因分析
.............. .................................................. .................................................. ....... 31
6.2.3
预防措施
........ .................................................. .................................................. ..................... 31
附录一:评审过程检查表
. .................................................. .................................................. ........................ 32
附录二:参照及依从的规范文档清单
......................... .................................................. .............................. 33
附录三:项目管理跟踪管理
.............................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3
页
共
34
页
1
前言
1.1
读者对象
本文档的读者对象包括质量管理人员、项目组成员及研发管理人员。
1.2
目的和范围
本文档的目的为了指导研发部进行质量管理的步骤及方法
/
原则。
适用范围为研发部的质量管理作参考,以杜绝或减少研发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对质量管理结果
作出 相应的改善。
1.3
术语和定义
1.
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2.
质量策划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
量目标
3.
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4.
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5.
质量度量: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对已存在的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当前 质量管理结果的
评估数据。
6.
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2
总体说明
由于现有的研发过程成熟程度较低,质量管理不能一开始即从非常高的标准 入手,故根据研发部的现
状,质量管理初步从
4
个方面着手:计划(确定过程)
、保证及检查(控制过程)
、评估(测量过程)
、改
进(改进过程)
。以预 防式管理为方向,控制、检查为手段,持续改进并提升项目质量为最终目的。鉴于
质量管理在本阶段为初 次正式引入,故对控制及检查、评估环节中的要求并不完善,以减少实施过程中过
多的阻碍。
3
质量计划:制定新项目及维护性项目质量计划
在本环节中,根 据项目的规模及性质进行质量策划,制定本项目的质量计划;为后续的质量控制、质
量评估及质量改进做 出行动纲领。针对公司主要有新项目及维护性项目两类版本,且两者之间的质量投入
有所差异的特性,故 质量计划可以区分以下:
第
4
页
共
34
页
3.1
常规项目质量计划要求
常规项目的质量计划制定按质量要求分析
/
质量目标
/
人员
.
职责及质量保障、过程检查计划组成,各项
的具体 要求如下所述。
3.1.1
质量要素分析
1.
主要的质量要性如下:
?
功能性质量因素:正确性,健壮性,可靠性
?
非功能性质量因素:性能,易用性,清晰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可移植性
?
其它质量因素:非以上要求之外的要求。
2.
根据产品的特性及市场目标,将关键的质量要素确认,同时区分本项目的类型
?
倾质量型项目:指本项目对质量控制更关注
?
倾成本型项目:指本项目对成本控制更关注
?
倾工期型项目:指本项目对工期要求更关注
根据以上分析,再制定相应的质量目标。
3.1.2
质量目标
订立质量目标时,一般遵循
SMART
原则
S
:
specific
具体的
M
:
measurable
可测量的
A
:
achievable
可取得的
R
:
realistic
切实的
T
:
timely
及时的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可以制定如下质量目标:
1.
比如本项目的质量要素为功能正确性、功能健壮性、性能
那质量目标可定义例下:
?
需求中所定义的功能都得以实现
?
不稳定问题(等级非轻微)都被解决
?
关键模块(模块名称)的性能不能低于
V1.0
版本
……
2.
针对质量目标定出优先级
?
1
、
3
、
2
3.
目标分解
?
分解为阶段质量目标
第
5
页
共
34
页
?
完成阶段质量目标的手段
3.1.3
人员与职责
参加质量管理活动的人员,一般情况下,项目组所有的人都可以参与到质量管理活动中来。但 我们一
般可定义如下人员去分别承担相应的职责。
1.
质量管理 人员: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对质量过程进行控制;对过程检查单进行实施;进行质量度
量,制定质量改进 计划及实施;参与各类评审活动。
2.
测试人员:制定测试计划,对项目进行测试,进行测试结果的度量分析;参与各类评审活动。
3.
项目管理人员:协助组织解决质量管理过程中所发现的各类问题及风险。
3.1.4
质量保障计划
根据当前的质量目标,计划需要进行哪 些质量保障工作,一般可包括专业培训、同级评审、测试。
3.1.4.1
培
训
1.
确认是否需要培训
2.
确认培训的内容、人员、时间,以及所耗费的资源。
3.1.4.2
评
审
1.
确认评审内容及计划;需要包括评审的内容、评审的方式以及评审的人员等等。
2.
对评审结果的跟踪、管理方式。
3.1.4.3
测
试
1.
根据当前的质量目标,确定测试的初步计划, 包括测试的范围及测试方法、手段以及投入的人力
及时间资源
3.1.5
过程检查计划
根据当前的质量目标,制定项目过程中需要检查的对象、例如:
阶段
计划阶段
需求阶段
检查对象
计
划
阶
段
的
产
出
需求评审
检查时机
项目组成立之后
至计划阶段结束
需求评审启动
次数
3
次
1
次
检查执行人员
对应测试接口人
对应测试接口人
检查依据
根据计划阶段检查清单
进行检查
根据需求阶段检查清单
进行检查。
第
6
页
共
34
页
3.2
维护性项目质量计划要求
维护性项目的质量计划制定相对简单,不需要花较多的时间 在其上,并且可以套用比较固定的模板。
维护性项目基本上会有很明确的需求点以及具体的时 间点要求,一般情况下,维护时期会很长,且需求相
对较散、小,针对这些特性,维护性项目的质量计划 要求仅可以包括:质量目标、质量保障计划、过程检
查计划。
3.2.1
质量目标
根据当前的需求简单定出本版本的质量目标。
3.2.2
质量保障计划
在维护性项目中,质量保障计划主要包括:需求讨论、联调以及测试。
需求讨论:参与人员包括开发及测试人员;需求讨论结果报告
联调:对所做的修改及周边进行联调;联调测试报告
测试:根据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测试计划安排,
3.2.3
过程检查计划
无论质量目标定为如何,维护性项目的过程检查,仅需要如下环节:
?
需求讨论会:是否进行了需求讨论会,需求讨论会的与会人员及结果
?
联调:是否进行了联调,对原版本的影响
?
测试执行:对测试过程进行检查
子过程
评估项
评估结果
有
(
√
)
没有
(
×
)
N/A
得分
单项分
*
百分比
需求讨论
1.
是否发起需求讨论会?(
60
分)
(
50%
)
2.
与会人员涉及是否合理?
(40
分
)
联调测试
1.
进行了联调测试(
60
分)
(
20%
)
2.
联调是否有效
?
发现的问题数是测试
的
20 %(40
分
)
测试
(
30%
)
1.
测试具有用例或测试点?
(50
分
)
2.
测试执行是否能被跟踪
(50
分
)
第
7
页
共
34
页
4
质量保证与控制
质量保证与控制是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质量目标是否能够 有效的实现都有赖于此环节的实
施控制。本环节根据质量保障计划、过程检查计划对版本开发的各过程定 出质量指导方针、评审环节规则
以及检查清单。其中
质量指导方针
:用于简要指引如何高质量的完成本阶段的工作
评审管理
:主要制定简单的评审输入、输出以及该阶段评审的基本准则
任务检查单:
用于检查该阶段的任务是否进行以及进行的效果如何
常存在的 问题
:更多的是让各成员了解一些经验所谈会存在哪些问题,可提前预防或纠正
4.1
计划阶段
计划阶段指从项目启动至项目总体计划制定完成的阶段。
4.1.1
质量指导方针
在项目的计划阶段,期望产出高质量的项目总体计划,建议遵守以下原则:
1.
根据《项目总体计划模板》
、
《项目总体计划编制说明书》的 指导原则进行计划编排
2.
计划制定时需结合实际并与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
3.
了解项目背景、项目目标以及可调动的资源等
4.
计划制定时需考虑相应风险及应对措施:如人员变动、需求变化、技术难题
5.
对于把控不准的项目进行不同层面的评审
4.1.2
评审管理
计划阶段的评审主要指项目总体计划的评审。
4.1.2.1
评
审输入项
《项目总体计划》以及当前项目原始需求等相关资料
4.1.2.2
评
审准则
项目总体计划的评审主要从完整性、正确性、合理性、可管理性进行评审。
评审项
完整性
评审要求
1.
是否包括从需求至发布各个阶段的任务计划?
2.
是否对各任务的交付件定义了质量要求?
备注
第
8
页
共
34
页
评审项
正确性
合理性
评审要求
3.
各阶段定义是否正确?
4.
各子任务所属的阶段是否正确?
5.
各个任务的先后顺序是否合理?并串行安排是否合理?
6.
各任务分配的资源是否合理?
7.
各任务细化的程度是否合理?
8.
任务与任务之间的约束是否合理?
9.
各阶段的时间投入比例是否合理?
10.
项目的结束时间,是否与客户承诺的一致
11.
项目的计划中是否考虑一些常见的风险?
12.
对风险的应对是否体现在计划中?
13.
对于每个阶段是否有明确的里程碑事件?
14.
里程碑是否有明确、可衡量的目标?
15.
里程碑达到时,是否能提供标志阶段结束的正式输出文档?
备注
可管理性
4.1.2.3
评
审输出
评审结果输出包括:
1.
《评审结果记录表》
4.1.3
《修订后的项目总体计划》计划阶段检查单
编号:
项目名称
软件项目经理
报告人
检查内容
项目估算
对项目进行了合理的分解,并区分复杂度
对项目进行了规模和工作量估算,并符合估算过程
对项目进行了进度、风险、资源、成本估算
对估算结果进行了评审,并符合要求
策划过程
选择了合适的生命周期模型
定义了合理的里程碑且每个里程碑的目标清晰
已经剔除了停工、假期等影响工作时间的因素
策划形成的计划与用户要求、合同等不相矛盾
计划评审及跟踪
计划发起了评审
计划评审过程符合公司规定、标准要求
同时考虑了项目管理、集成、测试、
SCM
、
SQA
等工作
项目编号
此次检查所费时间
日期
注释
已经
部分
尚未
不适
完成
完成
完成
用
第
9
页
共
34
页
计划评审过程有效(评审所发现的问题数( 用于检查评
审是否有效,是否达到预期,以及交付件的质量)
评审所反馈的问题已经妥善解决
修订后的计划已经纳入基线库
审核签字
角色
软件项目经理
研发经理
姓名
签字
日期
4.1.4
常存在的问题
1.
计划中并行工作先后顺序安排不合理
2.
计划中没有预留任何应对风险的措施
3.
计划中未包括整个项目的所有工作
4.
计划中不确定的因素过多
4.2
需求阶段
需求阶段指 从需求获取至输出需求规格说明书阶段。需求阶段可划分为:获取需求、分析需求、
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 三个阶段。
1.
获取需求
:主要从编写项目视图与范围、用户群 分类、选择产品
/
项目需求代表、确定使用实例、
分析工作流程、需求重用这几步骤进 行
2.
分析需求
:包括绘制关联图、创建开发原型、分析可行性、划分需求优先级;
3.
编写需求规范说明书
:根据项目特点裁剪模板、获取功能和技术需求、 注明需求来源、开发需求
追踪矩阵。
4.2.1
质量指导方针
?
根据《需求模板》
、
《需求编写指导说明书》制定需求说明文档
?
需求文档中应包括明确的需求范围
?
需求文档中应包括主要的质量属性
?
需求需细化到要求的程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开发设计及测试设计)
?
需求的不确定项不超过总体需求的
5%
?
需求中应明确定义需求的优先级
?
制定需求管理原则(包括需求标识、跟踪方式、变更控制原则)
第
10
页
共
34
页
4.2.2
评审管理
需求阶段评审主要针对需求的清晰性、正确 性、完整性、可管理性进行评审。评审的形式按实际的质
量计划中要求而定。
4.2.2.1
评
审输入项
《技术方案建议书》
、
《需求分析》
、
《需求规格说明书》
4.2.2.2
评
审准则
需求评审时,主要针对需求的清晰性、 正确性、完整性、可行性、可管理性进行评审,评审细项如下
图所示:
评审项
1
.清晰性
1.
系统的目标是否已定义?
2.
是否对关键术语及略缩语进行了定义?
3.
是否有对整套系统进行了功能概述?
2
.正确性
4.
需求与需求之间是否有重复或冲突
?
5.
本需求说明书与相关需求素材是否一致?
6.
是否清晰、简洁、无二义地表达了每个需求
?
7.
是否每个需求都在项目的范围内
8.
是否每个需求都没有内容和语法上的错误
?
3
.完整性
9.
编写的所有需求,其详细程度是否一致和合适
?
10.
需求是否能为设计提供足够的基础
?
11.
所有对其他需求的内部引用是否正确
?
12.
是否已经列出了系统所必要的依赖
/
假设以及约束
13.
是否包含了所有已知的客户需求或系统需求
?
14.
是否已经对每个业务逻辑进行输入、输出以及过程的详细说明
15.
是否已详细说明了软件环境(共存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特定的配置)
16.
是否遗漏了必要的信息
?
如果有遗漏的话
,
把他们标记为待确定的问题
(TBD) ?
17.
是否包括了主要的 质量属性,例如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可靠性要求、可
恢复性要求、稳定性要求等等
18.
是否分析了潜在的需求
19.
是否标识并解决了需求中的潜城的问题
4
.可行性
20.
所描述的所有功能是否都必要?
21.
所描述的所有功能是否充分的满足客户
/
系统目标?
22.
已知的限制(局限)是否已经详细说明?
23.
是否已经确定每个需求的实现优先级
?
评审要求
备注
第
11
页
共
34
页
评审项
评审要求
24.
在现有的资源内
,
是否能实现所有的需求
?
25.
是否每个需求都可以进行验证(测试)?
备注
5
.可管理
性
一致性
26.
是否将需求分别陈述,因此它们是独立的并且是可检查的?
27.
是否所有需求都可以回溯到相应的需求素材,反之亦然?
28.
是否已详细说明需求变更的过程?
29.
是否存在冲突或重复的需求项
30.
开发计划
/
产品和活动和需求是否保持一致
31.
是否可以根据软件需求规范中的信息制定出详细的测试集,并且每项需求是
否可以测试
32.
是否有《需求跟踪矩阵》
4.2.2.3
评
审输出
1.
《评审结果清单》
2.
《根据评审修订后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4.2.3
需求阶段检查单
项目名称
软件项目经理
报告人
检查内容
需求确立
系统需求明确及其分配已形成文档
软件需求明确并按照模版形成文档
需求管理中主要的质量属性已经确认
已与受影响的组和个人协商需求的约定
需求中不可测试的部分已经进行标识
需求评审及跟踪
需求经过评审
需求评审过程有效(发现的问题达到一定级别)
需求评审中发现的问题都已妥善解决
需求已经过客户或高级管理者的认可并签字确认
修订后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是否纳入基线库
需求变更控制
已经建立需求变更控制流程
是
否
项目编号
日期
无法
确认
N/A
注释
此次检查耗费时间
第
12
页
共
34
页
需求的变动情况是否在软件需求说明书进行登记
内部受影响的组织已了解和承诺更改
对更改所造成的风险和影响已进行识别、
评价并文
档化
进度跟踪
进度是否延期?
如果延期,延期是否在可控范围内?
审核签字
角色
软件项目经理
研发总监
姓名
签字
日期
4.2.4
常存在的问题
1.
需求未经过分析直接转给其它人员
2.
需求不够细化,开发及测试设计无法进行
3.
需求中不确认的需求点过多
4.
需求不完整、不全面
4.3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包括技术方案形成、概要设计、原型设计、详细设计(如果有的话)等工作的完成。
4.3.1
质量指导方针
1.
根据概要设计文档模板要求及需求剪裁适合当前项目的模板
2.
根据模板编写概要设计说明书
3.
对于质量计划中的关键质量属性在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
4.
需要 针对项目的结构、项目的特征和用户的需求来分析,同样也要考虑到参与项目小组成员的素
质
5.
对于不同的方案分别进行评估
6.
对概要设计文档进行同行评审
7.
在设计阶段同时完成原型的设计
8.
根据实际需要考虑是否需要进行详细设计
9.
涉及到的需求变更需同步知会其它环节的更新。
第
13
页
共
34
页
4.3.2
评审管理
在设计阶段需要对设计实现方案、
设计、
原型等进行评审 ;
评审的形式按实际的质量计划中要求而定。
以下仅提供概要设计说明的评审准则
4.3.2.1
评
审输入项
《概要设计说明书》
,
《需求规格说明书》
4.3.2.2
评
审准则
概要设计说明书评审准则
评审项
正确性
可行性
可理解性
完整性
1.
2.
3.
4.
5.
评审要求
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是否按照标准模板来编写
?
设计是否正确?是否能够满足需求?
设计方案在现有条件下是否可行?
设计方案是否能被相关人员理解?
是否包括核心功能的实现方案?
可追溯性
6.
所有的功能需求与非功能需求是否都体现在了设计中?
7.
在设计中是否增加了不必要的功能?
8.
是否为未来的变更进行了过渡设计?
9.
各子系统、模块之间的关系是否描述得清楚
10.
系统的设计是否考虑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11.
设计是否考虑了重用性
12.
重用构件是否进行了标识
13.
是否说明了重用模块的获取方式和相关的文档
14.
系统的设计是否考虑了系统的易移植性
15.
设计是否使用标准的技术,避免使用怪异的、不易理解的方式和方法
16.
设计的调用宽度、调用深度、耦合度、内聚度和结构化程度是否进行了描述
17.
设计是否可以跟踪到需求
18.
需求是否可以追溯到设计
4.3.2.3
评
审输出
《评审结果列表》
、评审修订后的《概要设计文档》
4.3.3
设计阶段检查单
项目名称
软件项目经理
报告人
项目编号
日期
此次检查耗费时间
第
14
页
共
34
页
检查内容
设计确认
是否具有概要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按照标准模板来编写
设计评审及跟踪
设计经过评审
设计评审过程有效
(用于检查评审是否有效,
是否< br>达到预期,以及交付件的质量)
设计评审中发现的问题都已妥善解决
修订后的设计说明书是否纳入文档基线库
设计变更控制
已经建立设计变更控制流程
设计冻结过程
原型确认
原型设计完成
原型评审执行
设计评审中发现的问题都已妥善解决
原型完整性(可供演示的完整页面)
进度跟踪
是否按进度进行?
如进度延期,延期是否在可控范围内?
审核签字
角色
软件项目经理
研发总监
姓名
已经
部分
尚未
不适
完成
完成
完成
用
签字
注释
日期
4.3.4
常存在的问题
1.
存在未攻克的技术难题
2.
需求基线变动太多而造成设计变化多
3.
设计方案不全面,不完整
4.
设计方案中所使用的技术未经验证
4.4
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主要从代码规范、代码走查、调测等进行控制管理。
4.4.1
质量指导方针
1.
约定开发的编码规范
第
15
页
共
34
页
2.
约定代码审计所需的时间及规则
3.
约定开发阶段的调测方式
4.
约定开发阶段自测的标准
5.
约定提交版本提交的原则
4.4.2
代码走查
走查项
规范性
走查要求
编码是否符合项目或组织的编码标准
头文件包含是否完整
参数在程度开始时是否被初始化
参数在循环开始时是否被初始化
在承数或过程调用的时候参数是否被初始化
函数调用的格式和参数是否正确
变量的声明和拼写是否一致
变量声明的范围是否恰当
是否所有的指针都被初始化为
NULL
程序中申请的内存使用后是否释放
是否每个
==
,
||
等都验证了正确性
是否打开的文件都及时关闭了
备注
4.4.3
开发阶段检查单
输入条件
:项目当前的《项 目总体计划》
;
《代码走查结果清单》
;
《单元测试结果清单》
;< br>《联调测试结
果清单》
检查项
:
项目名称
软件项目经理
报告人
检查内容
代码开发规范
编码是否符合项目或组织的编码标准
代码开发阶段工作
进行代码走审
代码走查有效(问题数发现达
*
个
/
代码行以上)
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有效(问题数发现达
*
个
/
代码行以上)
进行联调
联调是否有效(问题数发现达
*
个
/
代码行以上)
项目编号
此次检查耗费时间
日期
已经
部分
尚未
完成
完成
完成
不适
用
注释
第
16
页
共
34
页
进度跟踪
是否按进度进行?
如进度延期,延期是否在可控范围内?
审核签字
角色
软件项目经理
研发总监
姓名
签字
日期
4.4.4
常存在的问题
1.
没有形成项目组内的编码规范
2.
没有进行代码审查,问题无法被暴露
3.
没有进行单元测试造成联调时间加倍增长
4.
没有进行联调造成接口级问题非常之多
5.
送测版本实际未达到送测要求
6.
没有进行联调造成版本送测多次方成功
4.5
测试阶段
4.5.1
质量指导方针
1.
尽早的介入测试,所有的测试都可以追溯到需求
2.
在测试相应方案启动之前,必须先理解且分析需求
3.
根据质量计划来制定相应的测试计划
4.
测试计划中需涵盖所有关键质量属性
5.
进行测试计划评审及修订
6.
建立测试用例对测试需求的覆盖率
7.
进行测试用例评审及修订
8.
不同测试阶段可有计划的调整当前的测试重点
4.5.2
评审管理
测试评审包括测试方案、测试用例的评审,一般可分为内部评审及外部评审 ;评审的形式按实际的质
量计划中要求而定。
以下仅提供测试用例的评审准则。
第
17
页
共
34
页
3代试管成功率有多高-宫颈低度病变可以试管么
3代试管成功率有多高-宫颈低度病变可以试管么
3代试管成功率有多高-宫颈低度病变可以试管么
3代试管成功率有多高-宫颈低度病变可以试管么
3代试管成功率有多高-宫颈低度病变可以试管么
3代试管成功率有多高-宫颈低度病变可以试管么
3代试管成功率有多高-宫颈低度病变可以试管么
3代试管成功率有多高-宫颈低度病变可以试管么
本文更新与2021-01-21 15:2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20429.html
-
上一篇:软件测试计划书(案例)
下一篇:MBR膜生物反应器调试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