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天后-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题
A
一、
判断题
(
15
个小题,
每题
1
分,
共
15
分)
( )
1
、
蛋白质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分子表面形成水化膜< br>,
并在偏离等电点时带有相同电
荷
2
、糖类化合物都具有还原性
( )
3
、
动物脂肪的熔点高在室温时为固体,
是因为它含有的不 饱和脂肪酸比植物油多。
( )
4
、
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副键是二硫键。
( )
5
、
ATP
含有
3
个高能磷酸键。
( )
6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时,抑制剂与酶结合则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
( )
7
、儿童经常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
D
的吸收,预防佝偻病。
( )
8
、
氰化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是由于它具有解偶联作用。
( )
9
、
血糖基本来源靠食物提供。
( )
10
、脂肪酸氧化称
β
-
氧化。
( )
11
、
肝细胞中合成尿素的部位是线粒体。
( )
12
、
构成
RN
A的碱基有A、
U、G、
T
。
( )
13
、胆红素经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强。
( )
14
、
胆汁酸过多可反馈抑制
7
α
-羟化酶。
( )
15
、
脂溶性较强的一类激素是通过与胞液或胞核中受体的结合将激素信号传递发 挥其生物
()
二、单选题
(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
、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糖单位间以
α
-1
,
4
糖苷 键相连:
( )
A
、麦芽糖
B
、蔗糖
C
、乳糖
D
、纤维素
E
、香菇多糖
2
、
下列何物是体内贮能的主要形式
( )
A
、硬酯酸
B
、胆固醇
C
、胆酸
D
、醛固酮
E
、脂酰甘油
3
、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下列哪个:
( )
A
、多肽
B
、二肽
C
、
L-
α
氨基酸
D
、
L-
β
-
氨基酸
E
、以上都不是
4
、
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 )
A
、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
B
、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C
、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D
、反应前后质和量无改
E
、对正、逆反应都有催化作用
5
、
通过翻译过程生成的产物是:
( )
A、t
RNA
B、m
RNA
C、r
RNA D
、多肽链
E、
DNA
6
、
物质脱下的氢经
NADH
呼吸链氧化为水时,
每消耗< br>1/2
分子氧可生产
ATP
分子数量
( )
A、1
B、2
C
、
3
D、4.
E
、
5
7
、
糖原分子中由 一个葡萄糖经糖酵解氧化分解可净生成多少分子
ATP
?
( )
A
、
1
B
、
2
C
、
3
D
、
4
E
、
5
8
、
下列哪个过程主要在线粒体进行
( )
A
、脂肪酸合成
B
、胆固醇合成
D
、甘油分解
E
、脂肪酸
β
-
氧化
C
、磷脂合成
9
、
酮体生成的限速酶是
( )
A
、
HMG-CoA
还原酶
B
、
HMG-CoA
裂解酶
C
、
HMG-CoA
合成酶
D
、磷解酶
E
、
β
-
羟丁酸脱氢酶
10
、
有关
G-
蛋白的概念错误的是
( )
A
、能结合
GDP
和
GTP B
、由
α
、
β
、
γ
三亚基组成
C
、亚基聚合时具有活性
D
、可被激素受体复合物激活
E
、有潜在的
GTP
活性
11
、
鸟氨酸循环中,
合成尿素的第二个氮原子来自
( )
A
、氨基甲酰磷酸
B
、
NH
3
D
、天冬酰胺
C
、天冬氨酸
E
、谷氨酰胺
12
、
下列哪步反应障碍可致苯丙酮酸尿症
( )
A
、多巴→黑色素
B
、苯丙氨酸→酪氨酸
C
、苯丙氨酸→苯丙酮酸
D
、色氨酸→
5
羟色胺
E
、酪氨酸→尿黑酸
13
、
胆固醇合成限速酶是:
( )
A
、
HMG-CoA
合成酶
B
、
HMG-CoA
还原酶
D
、甲基戊烯激酶
E
、鲨烯环氧酶
C
、
HMG-CoA
裂解酶
14
、
关于糖、
脂肪、
蛋白质互变错误是:
( )
A
、葡萄糖可转变为脂肪
B
、蛋白质可转变为糖
C
、脂肪中的甘油可转变为糖
D
、脂肪可转变为蛋白质
E
、葡萄糖可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的碳架部分
15
、
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
( )
A
、抑制剂与酶的结合部位
B
、抑制剂与酶结合的牢固程度
C
、抑制剂与酶结构的相似程度
D
、酶的结合基团
E
、底物与抑制剂浓度的相对比例
16
、
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苷肽不足,
易引起溶血是缺乏
( )
A
、果糖激酶
B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C
、葡萄糖激酶
D
、葡萄糖6-磷酸酶
E
、己糖二磷酸酶
17
、
三酰甘油的碘价愈高表示下列何情况
( )
A
、其分子中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愈高
B
、其分子中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愈
C
、其分子中所含脂肪酸的碳链愈长
D
、其分子中所含脂肪酸的饱和程度愈高
E
、三酰甘油的分子量愈大
18
、真核基因调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 )
A
、基因重排
B
、基因转录
C
、
DNA
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
D
、
mRNA
的衰减
E
、翻译速度
19
、
关于酶原激活方式正确是:
( )
A
、分子内肽键一处或多处断裂构象改变,形成活性中心
B
、通过变构调节
C
、通过化学修饰
D
、分子内部次级键断裂所引起的构象改变
E
、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
二十八天后-
二十八天后-
二十八天后-
二十八天后-
二十八天后-
二十八天后-
二十八天后-
二十八天后-
本文更新与2021-01-21 05:4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9815.html
-
上一篇: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全
下一篇:心血管英文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