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药药方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1 01:40

做点是什么意思-

2021年1月21日发(作者:花士良)
中药药方(生孩子)

枸杞
20


巴戟天
12


菟丝子
12


党参
1.5


太子参
12


黄芪
20




12


甘草
6


淫羊藿
12


大云
12


大蓟
12


共计
15


苏打水清洗

枸杞子
中医认为,枸杞子味甘性平,有补肾、滋阴、养肝、明目、益气等功效。适用
于。肾亏遗精、腰膝酸 软、头晕目眩、两眼昏花等症。

巴戟天

功能主治

补肾 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
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宜忌】阴虚火旺者忌服。

【选方】①治虚羸阳道不举,五劳七伤百病。能食,下气 :巴戟天、生牛膝各
三斤。以酒五斗浸之,去滓温服,常令酒气相及,勿至醉吐。
(
《 千金方》
)

②治妇人子宫久冷,月脉不调,或多或少,赤白带下:巴戟三两,良 姜六两,
紫金藤十六两,青盐二两,肉桂
(
去粗皮
)
、吴茱萸各四两 。上为末,酒糊为丸。
每服二十丸,暖盐酒送下,盐汤亦得。日午、夜卧各一服。
(
《 局方》巴戟丸
)

③治风冷腰胯疼痛,行步不得:巴戟一两半,牛膝三两
(
去苗
)
,羌活一两半,
桂心一两半,五茄皮一两半,杜仲二两
(< br>去粗皮,炙微黄,判
)
,干姜一两半
(

裂,判
)< br>。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
温酒饮下三十丸。
(
《圣惠方》巴戟丸
)

④治小便不禁:益智仁、巴戟天
(去心,二味以青盐、酒煮
)
,桑螵蛸、兔丝

(
酒蒸
)
各等分。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盐
酒或盐汤送下。
(
《奇效良方》
)

⑤治白浊:菟丝子
(
酒煮一日,焙干
)
、巴戟
(
去心,酒浸煮
)
,破故纸
(

)

鹿茸、山药、赤石脂、五味于各一两。上为末,酒糊丸。空心盐汤下。
(
《普济
方》
)

叶天士云:仙灵脾主治阴虚阳痿,巴戟天主治 阳虚阳痿。瘦人多阴虚,胖人
多阳虚或痰湿。

菟丝子

【性味】甘,温。

【归经】归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滋补 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
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 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
治白癜风。

党参

性味与归经:甘 ,平。归脾、肺经。功能与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
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 ,内热消渴。

临床应用:

1.
八珍汤(
《瑞竹堂经验方 》
)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
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仲,饮食减少,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当归
30g
,川芎
30g
,熟地黄
30g
,白芍药
30g
,党参
30g
,甘草
30g
,茯苓
30g

白术
30g
。每服
3
钱, 通口服。方中党参与熟地相配,甘温益气补血,为君药。

2.
十全大补汤(
《传信适用方》
)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萎黄,倦怠食少,头晕目
眩,神疲气短,心悸怔忪,自汗 盗汗,四肢不温,舌淡,脉细弱,以及妇女崩
漏,月经不调,疮疡不敛等。党参
6g
, 白术
9g
,白茯苓
9g
,白芍药
9g
,黄芪
12g
,川芎
6g
,干熟地黄
12g
,当归
9g
,甘草< br>3g
,生姜
3
片,大枣
2
个。每服
3
钱,去 渣温服,不拘时候。方中党参甘温益气补血,为君药。

3.
党参配熟地,治气虚,肺气不足及肾气虚。

黄芪

【性味】甘,温。

【归经】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 ,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
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 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
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杜仲

【性味】甘微辛,温。


①《本经》
:味辛,平。


②《别录》
:甘,温,无毒。


③《药性论》
:味苦。


【归经】入肝、肾经。


①王好古:肝经气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肾经。


③《本草经解》
:入手太阴肺经。


【功用主治
-
杜仲的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①《本经》
: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②《别录》
:主脚中酸痛,不欲践地。


③《药性论》
:治肾冷臀腰痛,腰病人虚而身强直,风也。腰不利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
:治肾劳,腰脊挛。入药炙用。


⑤王好古:润肝燥,补肝经风虚。


⑥《本草正》
:止小水梦遗,暖子宫,安胎气。


⑦《玉楸药解》
:益肝肾,养筋骨,去关节湿淫。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挛。


⑧《本草再新》
:充筋力,强阳道。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
3

5
钱;浸酒或入丸、散。

【宜忌】阴虚火旺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
:恶蛇皮、元参。


②《本草经疏》
:肾虚火炽者不宜用。即用当与黄柏、知母同入。


③《得配本草》
:内热。


精血燥二者禁用。
< br>【选方】①治腰痛:杜仲一斤,五味子半升。二物切,分十四剂,每夜取一剂,
以水一升,浸至五 更,煎三分减一,滤取汁,以羊肾三、四枚,切下之,再煮
三、五沸,如作羹法,空服顿服。用盐、醋和 之亦得。

(
《箧中方》
)
②治腰痛:川木香一钱,八角茴 香三钱,杜仲
(
炒去丝
)
三钱。


水一钟,酒半钟,煎服,渣再煎。

(
《活人心统》
思仙散
)
③治卒腰痛不可忍:
杜仲二两
(
去粗皮,
炙微黄,

)

丹参二两,芎藭一两半,桂心一两 ,细辛三分。


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次 入酒二分,
更煎三、两沸,每于食前温服。

(
《圣惠方》杜仲散
)
④治中风筋脉挛急,腰膝无力:杜仲
(
去粗 皮,炙,锉
)
一两半,芎藭一两,附子
(
炮裂,去皮。



)
半两;上三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入生姜一枣大,拍碎,
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


如人行五里再服,汗出慎外风。

(
《圣济总录》杜仲饮
)
⑤治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川杜仲四两,小 茴香二

(
俱盐、酒浸炒
)
,车前子一两五钱,山茱萸肉三两
(
俱炒
)



共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


每早服五钱,白汤下。

(
《本草汇言》
)
⑥治妇人胞胎不安:杜仲不计多少,去粗皮细锉, 瓦上焙
干,捣罗为末,煮枣肉糊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嚼烂,糯米汤下。

(
《圣济总录》杜仲丸
)
⑦治频惯堕胎或三、四月即堕者:于两月前,以杜
仲八两
(
糯米煎汤,浸透,炒去丝
)
,续断二两
(
酒浸,焙 干;为末
)
,以山药五,
六两为末,作糊丸,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

(
《简便单方》
)
⑧治高血压:㈠杜仲、夏枯草各五钱,红牛膝三钱,水芹
菜三两,鱼鳅串一两。


煨水服,一日三次。

(
《贵州草药》
)
㈡杜仲、黄芩、夏枯草各五钱。


水煎服。

(
《陕西中草药》
)
【临床应用】①治疗高血压病


10%
杜仲酊每次
30
滴,日服
3
次。


共治
119
例,

1

23
个月的观察,
疗效满意者
51

(42.8%)

平均治 疗
9.1
个月;稍进步者
15

(12.6%)
;无效者< br>53

(44.6%)



未发现不良反应。


另有以
5%
杜仲酊每次
5
毫升,日服
3
次,治疗
124
例,对早期高血压病的疗
效 较好,在治疗
1
个半月内有
4
例血压降至正常;对重症高血压则不能遏制其< br>发展。


有人认为杜仲对自觉症状的改善较其它药物显著。


曾用杜仲、利血平、利血平合并肼苯哒嗪三组进行疗效对照,结果降压效果
以杜 仲最差,有效率为
50%
,其它两组分别为
90%

95%
;但自觉症状的减轻则
以杜仲为最佳,占
82.5%
,其它两组分别为
65. 1%

61.3%



实验观察证明,炒杜仲的降压 作用比生杜仲的降压作用大,醇浸液比水煎液
的降压作用小。


②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

用杜仲
1.5
两,猪脚
1
只;加水适量,文火熬
4

时,取药汁每日
2
次分服;次日将药渣另 加猪脚
1
只再行煎服,隔日
1
剂,共

10
剂。< br>

治疗
1
例病史二年的患儿,用过中、西医及新医疗法均无效, 经用上方,同
时进行肌肉按摩及功能训练,
1
周后,肌力开始有进步,可独立行走30
米;
2
周后能独立行走
200
米,步态较稳,肌力显著进步 ;第
3
周已能独立行走
600
米,步态稳健有力。

甘草

【性味】甘,平。


①《本经》
:味甘,平。


②《别录》
:无毒。


③《本草衍义》
:微凉。


④《珍珠囊》
:生甘,平;炙甘,温。


【归经】入脾、胃、肺经。


①《汤液本草》
:入足厥阴、太阴、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心、脾二经。


③《本草通玄》
:入脾、胃。


④《本草经解》
: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功用主治
-
甘草的功效】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


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
生用,治咽喉肿痛, 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
: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
: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 br>百药毒。


③《药性论》
: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 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
肾气内伤,令人阴
(

)
痿;主妇人血沥腰 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
:安魂定魄。


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


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
: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
: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
: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
: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
0.5

3
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掺或煎水洗。


【宜忌】实证中满腹胀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
)
:术,干漆、苦参为之使。


恶远志。


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四物。


②《医学入门》
:痢疾初作,不可用。


【选方】①治荣卫 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
哕吐逆:人参
(
去芦
)
、茯苓
(
去皮
)
、甘草
(

)
、 白术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


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

(
《局方》四君子汤
)
②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甘草四两
(

)
,干姜二两
(

)



上药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
《金匮要略》甘草干姜汤
)
③治热嗽:甘草二两,猪胆汁浸五宿,漉出炙
香,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食后薄荷汤下十五丸。

(
《圣济总录》
凉膈丸
)
④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甘草
(

)
四两,生姜
(

)
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 枝
(
去皮
)
三两,阿胶二两,麦门冬
(
去心
)
斤,麻仁半升,大枣
(

)
三十枚。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
服一升,日三服。< br>
(
《伤寒论》炙甘草汤,一名复脉汤
)
⑤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与甘草
汤不差者: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温分再服。

(
《伤寒论》桔梗汤
)
⑥治失眠、烦热、心悸:甘草一钱,石菖蒲五分至一
钱。


水煎服。


每日一剂,分二次内服。

(
江西赣州《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
⑦治疟疾:甘草二份,甘遂一份。


共研细末,于发作前二小时取用一分放肚脐上,以胶布或小膏药贴之。

(
徐州市《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
⑧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㈠瓦 楞子五

(
煅研细末
)
,甘草一两
(
研细末
)



混匀,每服
2
钱,每日
3
次。

(
辽宁
(
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甘楞散
)
㈡甘草粉
1.0
克,鸡蛋壳粉
1.5
克,曼陀罗叶粉
0.05
克。


混匀,饭前或痛时服,每服
3
克,日服三次。

(
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甘壳散
)
⑨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
数欠伸: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取三升,温分三服。


亦补脾气。

(
《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
)
⑩治痘疮烦渴:粉甘草
(

)
、栝楼根等分。


水煎服之。

(
《仁斋直指方》
)
⑾治婴儿目涩, 月内目闭不开,或肿,羞明,甚至出血
者,名慢肝风:甘草一截,以猪胆汁炙,为末,每用米泔调和少许 灌之。

(
《幼幼新书》
)
⑿治汤火灼疮:甘草煎蜜涂。

(
《怪证奇方》
)
⒀治阴下湿痒:甘草一尺,并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
渍洗之,日三、五度。

(
《养生必用方》
)
⒁治农药
(1059

1605

4049
等有机磷制剂
)
中毒:甘草
四两,滑 石粉五钱。


用时将甘草煎汤,冷后冲滑石粉顿服。


一日连服三次。

(
徐州市《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
⒂治饮馔中毒,中砒毒:甘草伴黑豆
煮汁,恣饮无虞。

(
《本草蒙筌》
)
⒃治铅中毒:生甘草三钱,杏仁
(
去皮、尖
)
四钱。


二味煎服,一日两次,可连服三至五天。

(
《健康报》
1956

10

)
⒄伤寒咽痛
(
少阴症
)



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


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


此方名甘草汤。


⒅肺热喉痛
(
有灸热
)



用炒甘 草二两、桔梗
(
淘米水浸一夜
)
一两,加入阿胶半斤。


每服五钱,水煎服。


⒆肺痿
(
头昏眩,吐涎沫,小便频数,但不咳嗽
)



用灸甘草四两、炮干姜二两,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几次服。


此方名甘草干姜汤。


⒇肺痿久嗽
(
恶寒发烧,骨节不适,嗽唾不止
)



用灸甘草三两,研细。


每日取一钱,童便三合调下。

(21)
小儿热嗽。


用甘草二两,
在猪胆汁中浸五天,
取出灸后研细,
和蜜做成丸 子,
如绿豆大。


每服十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


此方名凉隔丸。

(22)
婴儿初生便闭。


用甘草、枳壳各一钱,水半碗煎服。

(23)
小儿撮口风。


用甘草二钱半,煎服,令吐痰涎。


再以乳汁点儿口中。

(24)
婴儿慢肝风
(
目涩、畏光、肿闭,甚至流血
)
,用甘草一指长,猪胆汁
灸过,研细。

以米汁调少许灌下。

(25)
儿童遗尿。


用大甘草头煎汤,每夜临睡前服之。

(26)
小儿尿中带血。


用甘草一两二钱,加水六合,煎成二合。


一岁儿一天服尽。

(27)
小儿干瘦。


用甘草三两,灸焦,研细,和蜜成丸,如绿豆大。


每服五丸,温水送下。


一天服二次。

(28)
赤白痢。


甘草一尺长,灸后劈破,以淡浆水一升半,煎至八合服下。

(29)
舌肿塞口
(
不治有生命危险
)



用甘草煎成浓汤,热嗽,随时吐出涎汁。

(30)
口疮。


用甘草二寸、白矾一块
(
如粟米大
)
,同放口中细嚼 ,汁咽下。

(31)
背疽。


用甘草三两,捣碎,加大麦粉九两,共研细。


滴入好醋少许和开水少许,做成饼子,热敷疽上。


冷了再换。


未成脓者可内消,已成脓者早熟破。


体虚的人可加服黄芪粥。


又方:甘草一两,微灸,捣碎,浸入一升水 中,经过一夜,搅水使起泡,把
泡撇掉,只饮甘草水。

(32)
各种痈疽。


用甘草三两,微灸,切细,浸入一半酒中;另取 黑铅一片,熔汁投酒中,不
久取出,反复九次。


令病人饮此酒至醉,痈疽自渐愈。


又方:甘草二斤,捶碎,水浸一夜,揉取浓汁,慢火熬成膏,收存罐中。


每服一、二匙。


此方名国老膏。


消肿去毒,功效显著。

(33)
初起乳痈。


用灸甘草二钱,新汲水煎服。


外咂乳头,免致阻塞。

(34)
痘疮。


用灸甘草、栝楼根等分,煎水服。

(35)
阴部垂痈
(< br>生于肛门前后,初发如松子大,渐如莲子,渐红肿如桃子。


成脓破口,便难治好
)



用甘草一两、溪水一碗,以小火慢慢蘸水灸之。


自早至午,至水尽为度。


劈开检视,甘草中心已有水润即可。


取出细锉,再放入两碗酒中煎成一碗。


温服。


两剂之后,病热好转,但须经二十天,肿痛才会消尽。

(36)
阴部温痒。


用甘草煎汤,一天洗三、五次。

(37)
冻疮发裂。


先用甘草汤洗过,然后用黄连、黄芩共研为末,加水银粉、麻油调敷。

(38)
汤火伤。


用甘草煎蜜涂搽。


【临床应用】①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50
例以上至
200
余例的观察,
有效率在
90 %
上下,
尤以对活动期有疼痛症
状者疗效更佳。


一 般在服药
1

3
周内疼痛消失或显著减轻,大便潜血转阴;半数以上
X
线
显示壁龛消失。


甘草对胃溃疡的疗效优于十二指肠溃疡 ,对新鲜溃疡较陈旧者为好,治疗后
症状的好转比
X
线改变早;但对有并发症的溃疡病 ,则往往无效;远期疗效尚
欠满意,半数病例出现复发现象。


用法: ㈠甘草流浸膏:一般每次
10
毫升,日服
3
次,
4

6
周为一疗程;也
有每日量仅给
15
毫升的。

< br>但有人认为,每次用
1
毫升,每日
4
次,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剂量。


33%
甘草浸膏溶液:每日
15

30
毫升,
3
次分服,
4
周为一疗程。

< br>㈢甘草粉:每次
2.5

5.0
克,每月
3
次,连用
3

4
周。


㈣甘草丸:每日
12

15
克,
3
次分服,连用
6
周。

做点是什么意思-


做点是什么意思-


做点是什么意思-


做点是什么意思-


做点是什么意思-


做点是什么意思-


做点是什么意思-


做点是什么意思-



本文更新与2021-01-21 01:4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9438.html

中药药方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