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医宝典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1 01:40

截瘫指数-

2021年1月21日发(作者:钟任华)

中医学复习宝典

名词解释

中医学
:
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
学科学,
富有中国文化特色;
具有原创 性特点;
我国本土
医学。


辨证:
从整体出发,运用中医 理论,将四诊收集的病史、
症状、
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判断疾病的病因、
病变
部位、疾病性质和正邪盛衰变化,从而作出诊断的过程。


培土生金
:
又称补脾养肺法,通过培补脾气以助益肺气的
方法。


升降浮沉:
升降沉浮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时,
对人体的作
用有不同 的趋向性。


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四气五味
:
四气: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
性。五味: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 、咸五种滋味。


腧穴:
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母病及子:
指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


十二经别:
是从 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
具有加强十二经脉
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内的联系,
并通达 某些正经末
循行到的器官和形体部位,以补正经之不足。



肺朝 百脉:
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会聚于肺,
经肺的呼吸,
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 br>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
过百脉输送至全身。


心肾相交:
心火必须下降于肾,
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
使
肾水不寒;
肾水必须上济于心 ,
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
使
心火不亢,这种心肾阴阳的动态平衡,是心肾功能协调。< br>

肝肾同源:
肝藏血,
肾藏精,
精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
关系,
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
肾中精气的充盛,
有赖于血的滋养, 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相互滋生,
相互转化。


阴阳:
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
括。


1

藏象学说: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

为中
心,
结合六腑、
奇恒之腑、
精、
气、
血、
津液 、
形体官窍,
通过经络相互络属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生理上它
们之间 相互协调、
相互为用,
以维系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
衡和稳定,
从而维持着人体 的正常生命活动。
这种对人体
生命现象和健康状态的理性认识就形成了中医的核心理
论 ———藏象学说



心阴虚:
由心阴亏损,虚热内扰所出现的证候。


归经:
药物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几经发生明显作用,
而对其它经作用较少,
甚至无作用,
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
选择性作用称归经。


治病求本
:
就 是要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其根本
原因来进行治疗,是辨证论治的一个基本原则之一。


痰饮:
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其清稀者称
饮,稠浊 者称痰。



汤剂:
将药物饮片加水浸泡后,
在煎煮一定 时间,
去渣取
汁而成,一般供内服用。


五行:
木、火、 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
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整体观念 :
中医理论认为,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与
自然界息息相关,
密 切相连,
同时还受社会、
生存环境的
影响,
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 环境的统一性的
思想。


谵语
:
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语 意数变,声音高亢,多为
热扰心神之实证。



正治:
是 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
指采用
的方药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
适用于 疾病的征象与本质
相一致的病症。


肝阳上亢证
:
肝阳上 亢证是指肝气亢奋,或肝肾阴虚,阴
不潜阳,肝阳上扰头目所表现出的证候。

方剂
:
是在辩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药物,按照组
方原则,恰当配伍而成的 药物组合。


脾气虚
:
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而出现的证

候。


治则:
治疗疾病的总原则。
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 论治的
精神指导下,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指
导意义。


同病异治:
指同一种疾病,
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机的变化,
以及邪正消长的差 异,
机体的反应性不同,
治疗上应根据
其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


异病同治

指不同的疾病,
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
会 出现
相同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症候,
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治

经络:
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





疗。


















通路。


得气:
针刺部位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而医者指下

乘侮
:< br>五行在异常情况下的相克变化,即为事物发展变化
亦有一种沉紧的反应,称为得气。

的反常现象。
相乘是指无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


侮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


实证
:
指邪气过盛、脏腑功能亢盛所表现出来的症候。


相生
:
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
进和助长作用。


郑声:
神志不清,声音细微,语多重复,时断时续,为心
气大伤,精神散乱 之虚证。



虚证:
正气不足,
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 候,
多见于素
体虚弱,后天失调或久病、重病之后,分气虚、血虚、阴
虚、阳虚。

神:
广义:高度概括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
人的神智、 意识、思维活动。


七情:
指人的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七种情志活动,
是人对外界事物和现象的七种不同情志反应。


子盗母气:
病变由子脏波及到母脏。


奇经 八脉:
即督、任、冲、
带、阴跷、阳跷、
阴维、
阳维,
有统率、联络 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气机: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人体之气是 不断运动着的具有
极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
经络等组织
器 官,无处不在,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心肾不交:
心肾水火既济失调所表现出的症候。


反治:
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
指采用的方
药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施治。
适用 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
质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病症


通条水道:
疏通调节水液运行的通道。


2

五脏六腑:
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胆、
胃、大肠、膀胱

、三焦。


寒热往来:
指恶寒与发热交替而发,
是正邪交 争于半表半
里,互为进退之象,可见于少阳证和疟疾。


正邪盛衰:
在疾病的发生、
发展过程中,
致病邪气与机体
抗病能力之间存在着的相互斗争所发生 的邪正盛衰变化。


亡阴证:
体内阴液大量消耗或丢失,
而出现的 阴液衰竭的
病变和症候。


半表半里证:
外邪由表内传,尚未达于 里;或里证出表,
尚未至于表,邪正搏于表里之间的一种证候。


血虚证
:指血液不足,不能濡养脏腑、经脉、组织、器官
而出现的证候。


亡阳证

是指体内阳气严重耗损,
而表现出的阳气虚脱的
病变和证候。


道地药材:
产地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疗效突出,带有地
域特点的一些药物。


一源三歧
:督、任、冲三脉均起于胞中,同出会阴。合成
为之。


天人相应:
人体内在的生理活动与外在的自然环境之间存
在着既对立又统一 的整体关系。


相克:
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抑制、
束、削弱等作用。



饮食失宜:
指饮食失节、饥 饱失常、饮食不洁,或饮食偏
嗜,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使其升降失常,导致聚湿、生
痰、化热 或变生他病等。





表证:
表证是外感六淫 之邪,
从皮毛、
口鼻侵入机体所致
病位浅在肌肤之证候。
表证多具有起病急、
病程短、
病位
浅的特点。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
为主, 兼见头身痛、鼻塞、咳嗽





里证:
表示病 变部位在脏腑。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侵入
脏腑。
或邪气直接侵入脏腑。
或其他原因如 脏腑功能失调。

里证的证候范围很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里证病程长,
不恶风寒、脉象不浮。


寒证:
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
表现为机体机能活动抑制或
衰减。由 内伤久病,耗伤阳气,阴寒偏盛所致。有实寒与
虚寒之分。临床表现:恶寒或畏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
苍白,
肢冷蜷卧,
冷痛喜温,
痰、
涕、
涎清稀,
小 便清长,
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紧或迟。


热证:
感受热邪或阳盛阴伤,
表现为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

由素体阳 盛或寒邪入里化热,
或情志内伤,
郁而化火,

过食辛辣,
蓄积为热 使体内阳热过盛所致。
有实热与虚热
之分。临床表现:发热喜凉,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 br>躁不宁,
痰涕黄稠,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而干,
脉 数等。


阴证:
是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的证候。属寒、虚。
此类病证,
其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
证见:
精神萎靡,
面色苍白,畏寒肢 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小便清
长,舌淡胖嫩,苔白,脉迟弱。


阳证:
是体内热邪壅盛,或阳气亢盛的证候。属热、实。

证见:身热面赤, 精神烦躁,气壮声高,口渴喜饮,呼吸
气粗,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洪滑实。


大毒:
中毒症状严重,
常引起主要脏器严重损害,
甚至造
成死亡者。如生草乌、生川乌、马钱子、斑蝥等。


有毒:
当用量过大或用 药时间过久,出现严重中毒症状,
并引起重要脏器损害,甚至造成死亡者,归为“有毒”


小毒:
中毒症状较微,
一般不损害组织器官,
不造成死亡< br>者,归为“小毒”
,如吴茱萸、细辛等。





3
简答

1
、中医学预防思想

预防为主:
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未病先防:
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
做好各种预防工作,

防止疾病的发生。

既病防变:
1.
早期诊治
2.
先安未受邪之地:


2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2
)风性善行而数变


3
)风为百病之长


4
)风性主动


3
、寒证热证的鉴别










面色

四肢

寒热

口渴

大便

小便

舌象

脉象

寒证

苍白

清凉

怕冷

不渴或热饮不多

稀溏

清长

舌淡苔白润



热证

红赤

燥热

发热

口渴喜冷饮


干结

短赤

舌红苔黄干




4
、脏腑与津液正常运行的关系

津液的生成:
胃、小 肠、大肠所吸收的水谷精微,输送至
脾,
经脾的运化转化为津液,
然后通过脾散精于肺 ,
布散
全身。

津液的输布:
脾:

1
) 将津液上输于肺;

2
)直接将津液
向四周布散。肺:

1
)通过肃降作用,将津液输布至肾和
膀胱;

2

通过宣发 作用,
将津液输布至人体上部和体表。
肾:

1

肾中阳气 的蒸腾气化作用推动者津液的输布;

2

由肺下输到肾的津液,
在 肾的气化作用下,
其轻者蒸腾经
三焦上输于肺而散布全身,
浊者化为尿液注入膀胱,< br>排出
体外,

津液的排泄:

1

肺将宣发 至体表的津液化为汗液,
肺在
呼气时带走部分水分;

2

肾将水蒸腾气化生成尿液并排
除体外;

3

大肠排出的水谷糟粕所 形成的粪便中带走水
分。


5
、方剂组成变化有哪些方面?

1
、增减药味;
2
、增减药量;
3
、剂型变化


6
、卫气的生成及功能

卫气主要由水谷精气所化生。


功能:

1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2
)温煦全身


3
)调节控制肌腠的开合,使 汗液有节制的排泄,以维
持人体体温的恒定和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


7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心:
心主血脉;心主神志

肺: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主治节

脾:
脾主运化;脾气主升;脾主统血


:肝主疏泄;肝藏血


: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


8
、十二正经的表里

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

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

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9
、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
)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2
)火易扰心神


3
)易耗气伤津


4
)易生风动血

(5)
易致肿疡


10
、为什么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血液的 清稀部分,
若渗于脉外,
与营气分离,
便化为
有濡润作用的汗、
津液 。
血虚时,
可出现津液不足的症状,
如当大出血时,
脉中血少,
脉外 津液大量渗入脉中,
以补
充血量之不足,可造成脉外津液的相对亏损,出现口干、
咽干 、尿少、皮肤干燥等症。即“夺血者无汗”



津液与血都是从脾胃 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中化生
出来的,所以有“津血同源”之说,津液渗入脉管中与营
气结合, 变化为血液的组成部分。津液大量丧失如大汗,
大吐大泻等症,
可致脉外津液严重不足,
血中的津液成分
也会渗出脉外,
使血液量减少,
形成血脉空虚,
津枯血燥< br>的病变。即“夺汗者无血”


11
、何谓淤血?其所致疾病共同特点?

淤血
指血液停滞,包括 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
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特点:
疼痛

多为刺痛,
痛处固定不移、
拒按、
夜间痛甚。

肿块
:外伤局部见青紫肿胀;积于体内者,久聚不散,可
4
成微积,按之硬,固定不移。

出血:
血色紫黯或血块

望 诊:
久瘀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紫暗
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

脉象
:细涩,沉弦或结带


12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
)寒性凝滞


3
)寒主收引


4
)寒性清澈


13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
)暑性升散,扰神耗气伤津


3
)暑多夹湿


14
、中药炮制的目的:


1

、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


2)
、增强药效


3)
、改变药效


4)
、利于贮存

(5)
、便于服用


15
、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
)燥易伤肺


16
、七情致病的特点


1
)直接伤及内脏: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
恐伤肾。


2
)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忧)则
气消,恐则气下,惊 则气乱,思则气结。


3
)影响病情转归


17
、虚实证的鉴别


虚证

实证

新病

壮实

病程

久病

体质

虚弱

形态

精神萎靡,
身倦乏力,
精神兴奋
,
声高气粗

气弱懒言

疼痛

隐痛喜按

舌象

舌淡嫩,少苔

脉象

细弱


疼痛拒按

苔厚腻

实而有力

二便

大便稀溏,小便清长

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截瘫指数-


截瘫指数-


截瘫指数-


截瘫指数-


截瘫指数-


截瘫指数-


截瘫指数-


截瘫指数-



本文更新与2021-01-21 01:4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9436.html

中医宝典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