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试管婴儿 >

试管婴儿总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规范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0 19:13

不敢去做试管-试管药物卵巢囊肿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试管第一次多久可以重新启动)


江西鸿星防雷技术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8

6







0




76


目录

1
、范围
............ .................................................. .................................................. .....................
3

2
、术语和定义
.............................. .................................................. .........................................
3

3.
管理要求
..................... .................................................. .................................................. .......
6

3

1
组织
...... .................................................. .................................................. ................
6

3

2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
................ .................................................. ........................
7

3

4
标标书和合同
.................... .................................................. ....................................
9

3

5
检測的分包
..................... .................................................. .....................................
1
0
3.6
采采购
............................... .................................................. ......................................
1
0
3

7
服务客户
...................... .................................................. ........................................
1
1
3

8
投诉
............. .................................................. .................................................. .......
1
1
3

9
不符合要求的检測工作的控制
............. .................................................. .............
1
1
3. 10
改进
..... .................................................. .................................................. ...............
1
2
3

11
纠正措施
..................... .................................................. .......................................
1
2
3

12
预防措施
..................... .................................................. .......................................
1
3
3.13
记录的控制
............................ .................................................. ...............................
1
3
3

14
内部部审核
.................... .................................................. ....................................
1
4
4
技术要求
................................ .................................................. ............................................
1
5
4

1
人员
............. .................................................. .................................................
1
5
4.2
设备和环境条件
................ .................................................. .............................
1
7
4

3
检俭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 .................................................. ...........
1
8
4.4
设备
......... .................................................. .................................................. ......
1
9
4

5
测测量溯源性
.. .................................................. ............................................
2
1
4

6
检测对象
........... .................................................. ...........................................
2
2
4

7
检測结果质量的保证
...... .................................................. ............................
2
2
4

8
检测报告
...................... .................................................. ................................
2
3
5.
企业员工责任制
............................ .................................................. ....................................
2
6
6.
质量控制措施
............................. .................................................. .......................................
2
9
第一节


检测安全操作措施
................ .................................................. ...............
2
9
第二节


检测流程
..................................... .................................................. ..........
2
9



1




76


7.
质量管理制度
............................. .................................................. .......................................
3
1
二、合同管理制度
................................. .................................................. ..............
3
3
三、异议申诉处理制度
..... .................................................. ..................................
3
5
四、事故应急预案分析处理制度
........................... ..............................................
3
5
五、保密制度
........................ .................................................. ...............................
3
6
六、人员培训制度
................................. .................................................. ..............
3
7
七、资料交接制度
....... .................................................. ........................................
3
7
八、现场检测监督、检查制度
................. .................................................. ..........
3
7
九、检测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 .................................................. ........................
3
8
十、检测人员考核、奖惩制度
............................ .................................................
3
8
十一、检测结果报告制度
................... .................................................. ................
3
9
8.
档案管理制度
. .................................................. .................................................. .................
4
0
一、普通档案的管理
... .................................................. ........................................
4
0
二、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 .................................................. ...................
4
1
9.
检测作业指导书
............................ .................................................. ....................................
4
5
(一)
、仪器设备购买使用操作制度和实施
.................. .....................................
4
9
(二)
、激光测距仪
............................ .................................................. .................
5
2
(三)超声波测厚仪
... .................................................. ........................................
5
3
(四)
、经纬仪
................... .................................................. ..................................
5
4
(六)

、可燃气体测试仪
..................... .................................................. ............
5
6
(七)
、接地电阻测试仪
.. .................................................. ...................................
5
6
(八)土壤电阻率测试仪
.............................. .................................................. .....
5
7
(九)等电位测试
................ .................................................. ...............................
5
8
(十)

环路电阻测试仪
...................... .................................................. ...............
5
8
(十一)防雷元件测试仪操作规
.................................................. .......................
5
9
(十二)绝缘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
.......................... ...........................................
6
1
(十三)
、表面阻抗测试仪
.............. .................................................. ...................
6
2
(十四)
、静电电位测试仪
......................... .................................................. ........
6
3
(十五)数字万用表
............ .................................................. ...............................
6
4
(十六)标准电阻
................................. .................................................. ..............
6
5



2




7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雷电防护装置检測的单位。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雷电防护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

stem

LPS
防雷装置

用于减少闪击 击于建筑物上或建黉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雷电
防护装置和内部雷电防护装置组成 。

注:改写
GrB5C0

57

2D14.定义
2

0

5


2.2
质量

quality
容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 br>GB

T19000

2016
,定义
3

6

21
2.3
顾容满意

customer satisfaction
顾客对其期槊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


GB
T19000
)-
2016
,定义
3

9< br>,
2
2.4

能力

competence
应用知识和技能实现预期结果的本领。

GB

T19000

2016
,定义
3

10

41
2,5



3




76


质量管理理

quality management
关于质量的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GB
/< br>T19000

2016
,定义
3

3
.< br>
2.6
管理体系

management svsten
组织建立方针和目标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LGB

T1go00

2016
,定义
3
5

3
2.7
质量管理体系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n
管理体系中关于质量的部分


GB

T19000

2016
,定义
3

5

41
2.8
质量方针

quality policy
关于质量的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组织的宗旨和方向。

L

GB

T1g000

2016
,定义
3

5

91
2.9
质量目标

quality objective
关于质量的要实现的结果。

GB< br>/
T190002016
,定义
3

7

2
2.10
最高管理者

lop management
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LGB

T1900 0
-一
2016
,定义
3

1

1
2.11
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GB

T190002 016
,定义
3

3

71
2.12
质量保证

quality as5TCe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
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4




76


GB

T19000
--
2016
, 定义
3

3

6
2.13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提高绩效的循环活动

GB

T19000

2016
,定义
3

3

2
2.14
组织
0 rganizati
为实现目标,由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构成自身功能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GB

T190

00
)-
2016
,定义
3

2
2.15
供方

supplier
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组织

GB

T190002016
,定 义
3

2

51
2.16
文件

documen
信息及其载体

GB

T19000)-
2016
,定义
3

8

5
2.17
质量手册

quality manual
组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

GB

T19000

2016
,定义
3

8

81
2.18
质量计划

quality plan
对特定的客体,规定由谁及何时应用程序和相关资源的规范。

GB

T19000

2016
,定义
3

8

9
2.19
记录

record
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GB

T19 0002016
,定义
3

8

101



5




76


3.
管理要求

3

1
组织

3

1

1
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3

1
.< br>2
如果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所在的组织还从事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测以外的活动,
为识别潜 在利益冲突,应规定该组中参与检测活动,或对检测活动有影响的关键人员
的职责。

3

1

3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

a
)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他们应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来履行包括实施、保持和改
进管理体系 的职责,识别对管理体系或检測程序的偏离,以及采取措施预防或减少这
些偏离(相关规定见
4 .1)
b
)有措施确保其管理层和员工不受任何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对工
作质量有不良影响的压力和影响。

c
)有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 规定和程序,包括电子存储和传输结果的保护
程序。

d
)有政策和程序以避 免参与任何会降低其在能力、公正性、判断力或运作诚实性方面
的可信度的

c
)确定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的组织和管理结构,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
务之间的关系。< br>
f
)规定对检測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

g
)由熟悉各项检測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檢测人员包括在培员工进
行充分地监督。

h
)有技术管理者,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和提供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 运作质量所需的资
源。

i
)指定一名员工作为质量主管(不论如何称谓)< br>,不论其他职责,应赋予其在任何时候
都能确保与质量有关的管理体系得到实施和遵循的责任和权 力。质量主管应有直接渠
道接触决定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政策或资源的最高管理者。

1
)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参见注)


k
)确保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人员理解他们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



6




76


管理体系日标做出贡献。

注:一个人可能有多頭职能,对每项职能都指定代理人可能是不现实的

3

1

4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雷电防护装置检单位内部建立适宜的沟通机制并就 管理体
系有效性的事宜进行浏通

3

2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

3

2< br>.
1
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与其活动范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
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应将其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指导书形成文件。文忭化的
程度应保证雷电防 护装置检测单位检測结果的质量。体系文件应传达至有关人员,并
被其理解、获取和执行。
< br>3

2

2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应覆盖单位 在固定设施内、离开其固定
设施的场所,或
QX/T401-- 2017
在相关的临时或移动设施中进行的工作。

3

2

3
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管理体系中与质量有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声明,应
在量 手册中阐明。应制定总体目标并在管理评审时加以评审。质量方针声明应在在最
高管理者的授权下发布, 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管理者对良好职业行为和为客户提供测服务质量的承诺

b
)管理者关于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服务标准的声明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

d
)要求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所有与检测活动有关的人员熟悉质量文件,并在工作中
执行政策 和程序

e
)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管理者对遵守本标准及持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注:质量方针声明宜简明,可包括始终按照声明的方法和客户的要求来进行检测的要
求。

3

2

4
最高管理者应提倛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以及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承诺的证据

3

2

5
最 高管理者应将满足客户要求和法定要求的重要性传达到本组织。

3

2
6
质量手册应包括或指明含技术程序在内的支持性程序,并概述质量管理体系中
所用文件的架构。

3

2

7
质量手册中应规定 技术管理者和质量主管的作用和责任,包括确保遵守本标准
的责任。

3
.< br>2

8
最高管珥者应确保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7




76


3

3
文件控制

3

3

1
基本要求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 单位应建立和保持程序来控制构成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文們件
(内部制定或来自外部的)
,诸 如法规、标、其他规范化文件、检测方法.以及图纸、
软件、指导书和手册。

1

本淮中的
“文件”
还可以是方针声明、
程序、
校准 表格、
图表、
教科书、
张贴品、
通知,
备录、
计划等。这些文件可能承载在各种表体上,
无论是硬接贝或是电子裁体,
并且可以是数字的、模拟的 、图片的或
19
面的形式


2
:记录的控制在
3

13
中规定,有关测数据的控制在
4

3
5
中定

3

3

2
文件的批准和发布

3

3

2

1
发放给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人员的所有质 量管理体系文件,在发布之前
应由授权人员审查并批准后使用。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建立识别质量管 理体系中
文件当前修订状态和分发控制清单或等效的文件控制程序,并使之易于获取,以防止
使 用无效和(或)作废的文件。

3

3

2
2
文件控制程序应包含下列规定:

a
)在对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有效 运作起重要作用的所有作业场所都能得到相应文件
的授权版本

b
)定期审查文件,必要时进行修订.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并满足使用要求

c
)及日时地从所有使用或发布处撤除无效或作废文件,或用其他方法保证防止误用

d
)出于法律或知识保存目的而保留的作废文件,应有适当的标记。

3
3

2

3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制定的质量管理体 系文件应有唯一性标识。该标识
应包括发布单位、发布日期、修订标识,页码、总页数或表示文件结束的 标记。

3

3

3
文件变更

3

3

3

1
除非另有特别指定,文件的变更应 由原軍查责任人进行审査和批准。被指
定的人员应获得进行审查和批准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

3

3

3

2
若可行,更改的或新的内 容应在文或适当的附件中标明。
U
中国移动令

3

3
3

3
如果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的文件控罰系统允许在文件再版之前 对文件进
行手写修改,则应确定修改的程序和权限。修改之处应有清晰的标注、签名并注明日
期 。修订的文件应尽快地正式发布。

3

3

3

4
应制定程序来描述如何更改和控制保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




8




76


3

4
标标书和合同

3

4

1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建立和保持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程序 :这些
为签订检测合同而进行评审的政策和程序应包含下列规定:

a
)对包 括所用方法在内的要求予以充分规定,形成文件,并并易于理解(相关规定见
4

3< br>.
2



b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有能力和源满足这些要求

c
)选择适当 的、能满足客户和主管部门要求的检測方法(相关规定见
4

3

2


d
)容户的要求或标书与合同之间的任何差异,应在工作开始之前得到解决

e
)每项合同应被雷电防抑装置检测单位和客户双方接受。

3
.< br>4

2
应保存包括任何重大变化在内的评审记录。在执执行合同期间,就客户的 要求
或工作结果与客户进行讨论的有关记录,也应予以保存

3

4

3
对例行和其他简单任务的评审,有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中负责合同工作的人员注明日期并加以标识
(如签名)
即可。
对于重复性的例行工作,
如果客 户要求不变,
仅需在初期调查阶段,或在与客户的总协议下对持续进行的例行工作合同批准时进行
评审。对于新的、复杂的检测任务,则应当保存更为全面的记录。

3

4

4
评审的内容应包括被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分包出去的任何工作。

3

4

5
对合同的任何偏离均应通知客户。
< br>3

4

6
工作开始后如果需要修改合同,应重复进行同样的 合同评审过程,并将所有修
改内容通知所有受到影响的人员

3

4

7
对于新的、复杂的检测任务,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讨论。主要考虑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雷电断护装置检测资质是否符合项口的要求

b
)分析检測对象的结构、性能,识别产品的适用标淮;

c
)分析单位现有人员、设备、检测方法等资源是否満足要求

d
)财务方面的核算,利益与风险评估

e
)完成期限的要求

f
)检测结果的要求(如在检測报告中给出测量不确确定度的要求等)

g
)保密密和保护所有权要素;

h
)是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i
)双方权利和要求的声明。




9




76


3

5
检測的分包

3

5
.< br>1
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需将工作分包时,应分包给依法取得相应资质、有能力
完成分包 项日的分包方

3

5

2
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 应将分包安排以书面形式通知客户,并应得到客户的书
面同意。

3

5

3
雷电防护装置俭测单位应就分包方的工作对客户负责

3< br>.
5

4
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应保存检测中使用的所有分包的登记表 ,并保存其工作
符合本标准的证明记录。这些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
)分包合同及其他有关资料

b
)分包方资质证明

c
)分包试验相关设备的校准证书。

3

5

5
不应转包或者违法分包。

3.6
采采购

3

6

1
雷电 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有选择和购买影响檢测质量的服务和设备的政策和程
序。还应有与检測有关的消耗材 料的购买、接收和存俙的程序。

3

6

2
所使 用的服务和设备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a
)所购买的、影响检测质量的设备、 消耗材料,只有在经检验或以其他方式验证了符
合有关检测方法中规定的标准规范或要求之后才投入使用 。

b
)消耗品;如电线电统等。应对其品名、规格、等毁、生产日期、有效期、包装 、贮
存,数量、合格证明等进行符合性检査或验证。

c)
设备:
选 择设备时应考虑满足检測方法以及相关要求:
应单独保留主要设备生产商记
录;
対于设 备性能不能持续满足要求或不能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生产商,
应考虑更换。

d
)选择校准服务时,应使用能够证明资格、测量能力和溯源性的实验室的校准服务

e
)应保存所采取的符合性检查活动的记录。

3

6
3
影响雷电防护装置檢測单位裣測质量的物品的采购文件,
应包含描述所购服务 、
设备、消耗材料的信息。这些采购文件在发出之前其技术内容应经过审查和批准。

注:该描述可包括型式、类別、等,准确的标识、规格、图纸、檢验说明,以及包括



10




76


楡測结果批准,质量要求和进行这些工作所依据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内的其他技 术
信息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应每年年对影响检测质量的重要消耗材料、设备和服务的
供应商进 行评价,并保存这些评价的记录和获批准的供应商名单。

3

7
服务客户

3

7
1
在确保为其他客户保密的前提下·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在明确客户要求和
允许客户监 視其相关工作表现方面积极与容户或其代表合作。

3

7

2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向客户征求反馈,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应分析
和利用这些反 馈,以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检测活动及客户服务。

注:反的类型示例包括:客户意度调査、与客一起计评价检测报告等

3

8
投诉

需电防护装置检测単位应有政策和程序处理来 自客户或其他方面的投诉。应保存
所有投诉的记录以及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针对投诉所开展的调查和纠 正措施的记录
(相关要求见
3

11


3

9
不符合要求的检測工作的控制

3

9

1
在检测工作的任何方面,或该工作的结果不符合其程序或与客户达成一致的要
求时
?
雷电防扩装置检測单位实施既定的政策和程序。该政策和程序应包指(但不限< br>于)下列内容:

a
)确定对不符合工作进行管理的责任和权力,规定当识别出 不符合工.作时所采取的
措施(包括必要时暂停工作、扣发检测报告)


b
)对不符合工作的严重性进行评价

c
)立即进行纠正,同时对不符合工作的可接受性作出決定

d
)必要时,通知客户并取消工作

e
)规定批准恢复工作的职责。

注:对质量管理体系或检测动的不符合工作 或问题的识别,可能发生在质量管理体系
和技术运作的各个环节,例如客户投诉、质量控制、仪校,消耗 材料的核查、对员
1



11




76


的考查或监督、检测报告的核在、管理评审和内部或审核。

3

9

2
当评价表明不符合工作可能再度发生,或对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的运作写其政策和程序的符合性产生怀疑时,应立即执行
3

11
中规定的纠正措施 程序

3.

10
改进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 通过利用质量方针、质量日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
纠正措施、防措施和管理评审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 体系的有效性。

3

11
纠正措施

3

11

1
基本要求

雷电防护装置檢 測単位应制定纠正措施的政策和程序,并指定合适的人员,在识别
出不符合工作或对质量管理体系或技术 运作政策和程序有偏离时实施纠正措施。

注:雷电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或找术运 作中的问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
来识别例如不符合工作的控制、内部或外部审核、管理评中、容户的反観戒 员工.的
观察

3

11

2
原因分析

纠正揩施程序应从确定问魑根本県因的调查开始。

注:原周分析是纠正措施程序中最 关键有时也是最困难的部分。根本原因通常并不
明显,周此需要仔细分析产生问題的所有潜在原因:潜在 原因可包括:客户要求、样
品、样品规格、方法和程序、员工的技能和培训、消耗品、设备及校准

3

11

3
纠正措施的选择和实施

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时,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识別出各项可能的纠正措施,并选
择和实施最可能消除 问题和防止问题再次发生生的的措施。叫正措艟威与问题的产重
程度和风险大小相适应。雷电.防护装置 檢測单位应将纠正措施所导致的任何变更制
定成文件并加以实施

3.11.4
纠正措施的监控

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应对纠正措施的结果进 行监控,以确保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是
有效的

3

11

5
附加审核




12




76


对不符合或离的识别,导致对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符合其政策和程序或符合本标
准产生怀疑时,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尽快依据
3

14
条的规定 对相关活动区域进
行审核。

注:附加审核常在纠正措实施后进行,以碗定纠正指施的 有效性仅在识别出向间题
严重或对业务有危害时,才有必要进行阶加审核。

3

12
预防措施

3

12

1
应应识别技术方面和相关管理体系方面所需的改进和潜在不符合的原因,
当识别出改 进机会需采取防措施时,应制定措施计划并加以实施和监控,以减少这类
不符合情況发生的可能性并改进

3

12

2
预防措施程序应包括措施的启动和 控制,以确保其有效性。


1

预防措是事先主动识判改进机会的 过程,
而不是对已发现间题或投诉的反应。


2
除对运作程序进行 评审之外防措施还可能涉及数分析,包括趋势和风险分析以
及能力验证結果
QX/T401-2 017
3.13
记录的控制

3

13

1
基本要求

3
.< br>13

1

1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建立和保持识别、收集、素引、
存取、存档、
存放、维护和清理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的程序。质量记录应包括 内部审核报告和管理
评审报告以及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记录。

13
1

2
所有记录应清晰明了并以便于存取的方式存放和保存在具有防止损坏、变< br>质、丢失的适宜环境的设施中。记录宜长期保存
?
应不少于五年。

注:记录可存于任何媒体上,例如硬拷贝或电子媒体。

3

13< br>.
1

3
所有记录应予安全保护和保密。

3

13

1

4
雷电防护裴置检测单位应有程序来保护和 备份以电子形式存储的记录
?
并防止末经授权的侵人或修改。

3

13

2
技术记录

3
.< br>13

2

1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将原始观察记录、导出 数据和建立审核路径
的足够信息的记录、员工记录以及发出的每份检测报告的副本按规定的时间保存。每



13




76


项检测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在可能时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确保该 检
测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复现。记录应包括每项检測的操作人员和结果校
核人员的 标识。

注:技术记录是进行检測所得数据(见
4

3
.< br>5
)和信息的积累,它们表明检测是
否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或过程参数。技术记录可包括表 格、合同、工作单、工作手册、
棱查表、工作笔记、控制图、外部和内部的检測报告、客户信函、文件阳 反。

3

13

2

2
观察结 果、数据和计算应在产生的当时于以记录,并能按照特定任务
分类识別。

3

13

2

3
当记录中出现错误时,每一错误应划改,不 可擦涂掉,以免字迹模糊
或消失,并将正确值填写在其旁边。对记录的所有改动应有改动人的签名。对电 子存
储的记录也应采取同等措痖,以避免原始数据的丢失或改动。

3

14
内部部审核

3

14

1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根据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每
12
个月月对其活
动进行
1
次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作持续符合质量管理体系和本标准的要求。内部审< br>核计刘应涉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包括检測活动。质量主管负责按照日程表的
要求和管理层 的需要策划和组织内部审核。审核应由经过培训和具备资格的人员来执
行,只要资源允,审核人员应独立 于被审核的活动。

3

14

2
当审核中发现的 问题导致对运作的有效性,或对雷电防抑装置检測单位检
測绪果的正确性或有效性产生怀疑时,雷电防护 装置检测单位应及时采取正措施。如
果调查表明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的结果可能已受影响,应书面通知 客户。

3

14

3
中核活动的领域、审核发现 的情泥和因此采取的纠正措施,应予以记录。

3

14

4
跟踪审核活动应验证和记录纠正措的实施情況及有效性

3

15
管理评审

3

15

1
需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应根据预定的程表和程序,每
12
个< br>月月对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检測活动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縷适
用和有效,并 进行必要的变更或改进。

评审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
)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




14




76


b
)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
QX/T 40
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

d
)正措施和预防措艟:

e
)由外部单位进行的评审;

f
)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

g
)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

h
)客户反馈

i
)投诉;

j
)改进的建议:

k
)其他相关因素,如质量控制活动,员工培训

3

15

2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改进揩施;

b
)质量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变更

c
)资源需求。

3

15

3
应对管理评审中的发现和由此采取的措施进行记录并对评审结果形成评审
报告,对提出的改进措施,最高 管理者应确保负有管理职责的部门或岗位人员启动有
关工作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改进工作,并对改 进结果进行跟踪验证。

4
技术要求

4

1
人员

4

1

1
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管理者应确保所有操作专门设备、从事检测、评价结
果、签署检測报告的 人员具有相应的能力。当使用在培员工时,应对其安排适当的监
督。对从事特定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 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
的技能进行确认。


1
:某些技术领城可能要求从事某些工作的人员持有资格证
5
,雷电防护装置检
測单位有 责任满是规定的人员资格要求,人员资格的要求可能是法定的、特殊技术域
标准包含的,或是容户要求的 ,


2
:对检測报告所含意见和解释负责的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资格、培 训.经验



15




76


以及所进行的检測方面的充分知识,还需具有:制造被检测測品、 材料、产品等所需
的相美技术知识、已使用或拟使用方法的知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或级等< br>方面的知识法规和标注中斛明的通用要求的知识对相关物品,材料和产品等非正常使
用时所产生影 响程度的了解

4

1

2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 管理者应制定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人员的教育、
培训和技能目标。需电防护装置檢測单位应有确定培训 需求和提供人员培训的政策和
程序。培训计刘应与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应对 这些培训
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4

1

3< br>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应使用长期雇佣人员或签约人员。在使用签约人员
及其他技术人员及关键支 持人员时,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単位应确保这些人员是胜任的
且受到监督,并按照雷电防护装置檢测单位质 量管理体系要求工作。

4

1

4
雷电防护装置 检測单位应以文件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等方式确保检測人员只
在本单位从事检测

5对与检测有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关鍵支持人员,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应
保留其当前工作的描 述(参见附录
A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
)从事检测工.作方面的职责

b
)检检测策划和结果评价方面的职责

c
)提交意见和解释的职责;

d
)方法改进、新方法制定和确认方面的职责;

e
)所需专业知识和经验

)资格和培训计划

g
)管理眼责

4

1

6
管理 层应授权专门人员进行特定类型检测、
发检测报告、
提出意见和解释、
操作特定类型的 设备。需电防护装置檢測单位应保所有技术人员的相关授权、能力、
教育和专业資格、培训、技能和经验 的记录,并包含授权和(或)能力确认的日期。
这些信息应易于获取。

4

1

7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制定培训计划,使检测人员了解必要的安全防 护
措施以防止检测中可能出现的电击、坠落、机械损伤等对人身构成的威胁。设施和环
境条件< br>



16




76


4.2
设备和环境条件

4

2

1
用于检測的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能源、照明和环境条件,应有利于檢測 的
正确实施。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伩应确保环境条件不会使结果无效,或对所要求的测
量质量声 生不良影响。对影检测结果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技术要求应制定成文件。

4

2

2
相关的规范、方法和程序有要求,或对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雷电防抑装置检測单位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对诸如电磁干扰、辐射、湿度、供电、温
度等应予以重视 ,使其适应于相关的技术活动。当环境条件危及检測的结果时,应停
止检测。

4
2

3
应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必要时采取措施以防 止因环境
的原因导致检測结果无效或对检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这类措簏包括(但不限于)下
列 内容:

a
)当检測项目对土壤电阻率敏感时,如接地电阻測试等,应选择在适宜的时 间和
位置进行检测;

b
)当检测项目对杂散电流或极化的土壞敏感时,如接 地电阻测试等,应更换检测
位置

c
)当检测设备对背景电磁辐射敏感时,如 静电电位测试仪等,应采用适当的电磁
屏敲、接地、隔离等措。

4

2

4
应采取措簏确保实验室的良好内务,必要时应制定专门的程序。
< br>4

2

5
为确保檢測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雷电防护装置测单 位应建立并实施安全保
护指施,包括(但不限
J
于)下列内容:

a
)为检测人员配备防护用品(如安全駮鞋、安全帽等

b
)进入有 触电危险的区域时,操作人员应采取有效的绝缘措施(如绝缘、绝缘手
套等)

c
)进入易燃易爆场所时,应先确认场所的安全性,佩戴安全防护装置并使用相应
的防爆设 备,如防爆对讲机等

d
)进行检测工作时应有
2
人以上




17




76


4

3
检俭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4

3

1
基本要求

4
3

1

1
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应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进行 所有俭测。适适当
时,还应包括測量不确定度的评价和分析检测数据的统计技术。

4

3

1

2
如如果缺少作业指导书可能影响检測 结果,雷电防护裝置检測单位应具
有相关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指导书和(或)处置、准备檢测物品的指导书 。所有与雷电
防护装置檢测单位工作有关的指导书、标准、手册和参考资料应保持现行有效并易于
员工取阅(见
3

3

。对检測和校准方法的偏离
?仅应在该偏离已被文件规定、经技术
判断、获得批准和客户接受的情況下才允许发生。

4

3

2
方法的选择

4
.< br>3

2

1
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应采用满足客户需求并适用 于所进行的检测的方
法。宜使用以国家或行业标准发布的方法。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惮位应确保使用标准的
最新有效版本。必要时,应采用附加細则对标准加以补充,以确保应用的一致性。

4

3

2

2
在引入标准之前,雷电防护装置檢測 单位应证实能够正确地地运用标准
方法。如果标准方法发生变化,应重新进行证実。

4

3

2

3
当认为客户建议的方法不合或已过 期时·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通知
客户

4

3

3
方法的确认

4
.< br>3

3

1
确认是通过检查并提供客观证据,以证实某一特定 预期用途的特定要求
得到满足。方法的确认应尽可能全面,以满足預定用途或应用领域的需要。用于确定
某方法性能的技术应当是下列之一.或是其组合:

a
)与其他方法所得的果进行比较

b
)实验室间比对

c
)对影响结果的因素作系统性评审

d
)根据对方法的理论原理和实践经验的科学理解对所得结果不确定度进行的评定。

4

3

3

2
应记录所获得的确认结果 、使用的确认程序以及该方法是否适合预期用
途的声明。

4

3< br>,
3

3
按照预期用逾对被确认方法进行评价时,方法所得值的范围和 准确啪度
应适应客户的需求。




18




76


4

3

4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4
3

4

1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具有并应用评定 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

4

3

4

2
某些情况下·检测方法的性质会妨碍対測量不确定度进行严密的计计量
学和统计学上的有效计算 。这种情况下,雷电防抑装置检测单位至少应努力找出不确
定度的所有分量且作出合理评定,并确保结果 的报告方式不会对不确定度造成错觉。
合理的评定应依据对方法特性的理解和测量范围,并利用诸如过去 的经验和确认的数
据。

4

3

4
.< br>3
在评定測量不确定度时,对给定条件下所有重要不确定度分量,均应采
用适当的分析方 法加以考虑。


1
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但不限于)所用的参考标、方法和 设备、环境条件、被
检測物品的性能和状态以及操作


2
: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通常不考虑被检测物品预计的长期性能

3
:评定方法参见
JF1059

1

20 120
训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见参考文献)


4

3

5
致据控制

4
3

5

1
应对计算和数据传输进行系统和适当的检查。

4

3

5

2
当利用计算机或自动 设备对检测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存
储或检索时,雷电防护装置檢测单位痖确保:

a
)由使用者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应被制订成足够详细的文件,并对其适用性进行适
当确 认。

b
)建立并实施数据保护的程序。这些程序应包括(但不限于)
:数据 输入或采集、
数据存储、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c
)维护计 算机和自动设备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提供保护检測数据完整性所必需
的环境和运行条

4

3

5

3
通用的商业软(如如文字处理、 数据库和统计程序)
,在其设计的应用
范围内可认为是经充分确认的.但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 对软件进行了配置或调整,
则应当按
4

3

5

2a

)进行确认

4.4
设备

4
4

1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所有检测设备应满足相关检测标准或技术 规范的要



19




76


求。

4

4
2
当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需要使用永久控制之外的设备时,应确保满足本
标准的要求
4

4

3
用于檢测的设备及其软件威达到要求的准 确度,并符合相应的檢測规范要
求。对结结果有重要影响的仪器的关锂量或值,应制定校淮计划。设备在 投人便用前
应进行較准或核查,以证实其能够满足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的规范要求和相应的标
准规范。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核查和(或)校准(见
4

5


4

4

4
设备应由经过授杈的人员操作。设备使用 和雏护的最新版说明书(包括设
备制造商提供的有关手册)应便于有关人员取用

4< br>.
4

5
用于检测并对结果有重要影响的针一设备及其软件,如可能, 均应加以唯
一性标识。

4

4

6
应保 存对检測具有重要影响的每一设备及其软件的记录。
该记录应包括
(但
但不限于)下列 内容:

a
)设备及其软件的识别,如设备名称、型号及设备编号

b
)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

c
}对设 备是否符合规范的核查(见
4

4

3


d
)当前的位置(如果适用)


e
)制造商的说明书·或指明其地点

f
)所有校准报告和证书的日 期、结果及复印件件,设备调整、验收标准和下次校准
的预定日期

g
)设备笙护计划(适当时)
,以及已进行的维护;

h
)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

4

4

7
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具有安全处置、运输、存敵、使用和有计划维护测
量设备的 程序,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防止污染或性能退化。

4

4

8
曾经过载或处置不当、给出可疑结果,或已显示出缺陷、超出规定限度的
设备,均应停止使 用。这些设备应于以隔离以防误用,或加贴标签、标记以清晰表明
该设备已停用,直至修复并通过校准表 明能正常工作为止。雷电防护裝置检测单位应
核查这些缺陷或偏离规定极限对先前检测的影响,并执行“ 不符合要求的检測工作的
控制”程序(见
3

9



4

4

9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控制下的需校准的所 有设备,只要可行,应使用标



20




76


签签、绵编码或其他标识表明其校准状,包括本次校准的日期、再校准或尖效日期

4

4

10
无论什么原因,若设备脱离了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的直 接控制,该单应
确保该设备返回后,在使用前对其功能和校淮状态进行核査并能显示满意结果。

4

4

11
当校准产生了一组修正因予时,雷电防护装置 检测单位应有程序确保其所
有备份(例如计算机软件中的备份)得到正确更新。

4< br>.
4

12
检测測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应得到保护,以避免发生致使 检測结果失效
的调整。

4

4

13
当 需要利用期问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
进行。这些设备应具备有效检查手 段,易于操作,包括(但不限于)


a
)主要检测项目的测设备

b
)使用较繁的检測设备

使用环境变化的检测设备

d
)精度较高的检測设备

e
)数据容易漂移的測设备

f
)长期不使用的检测设备。
QX/T401--2017
4

5
测测量溯源性

4

5

1
用于检测的对检測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所有设备包括辅助测量
设备,在投 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

4

5

2
雷电防护装置 检測単位应制定设备校准泪的计则和程序

4

5

3当使用外部校准服务时,应使用能够证明资格、測量能力和溯源性的计量
检定单位的校准服务,以保 证设备的校洧准和測量可溯源到国际单位制(
S1

。由这些
计量检定单位发 布的校准证书应有包括測量不确定度和(或)符合确定的计量规范声
明的测量结果

4

5

4
测量无法溯源到
S1
单位或与之无关时, 要求测量能够溯源到诸如有证标湘
物质、约定的方法和或)协议标准。可能时
?
参加实 验室之间的比对。

4

5

5
对对于具有测量功 能的檢測设备,除非已经证实校准带来的贡献对检測结
果总的不确定度几乎没有影响。这种情况下·实验 室应确保所用设备能够提供所需的
测量不确定度




21




76


4

6
检测对象

4

6
1
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应有用于检測物品的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
储、保留和(或 )清理的程序,包括为保护检測对象的完整性以及雷电防抑装置检测
单位与客户利益所需的全部条款。< br>
4

6

2
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应具有检测对象 的标识系统。检检測对象在整个检
測期间应保留该标识。标识系统的设计和使用应确保检测对象不会在实 物上或在涉及
的记录和其他文件中混淆。如果合适,标识系統廁包含检測对象群组的细分和检测对
象的传递

4

6

3
应根据不同的检测对象制 定不同的标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在记录上描述检測対象位置;

b
)绘制现场位置图,并标明检測对象位置

c
)在检測对象上挂牌区分

d
)粘贴具有唯一性标识的标签。

4

6
4
当对检测对象是否适合于检测存有疑问,或当检測对象不符合所提供的描
述,或对所要求 的检测规定不够详尽时,应在开始工作之前阿询客户,以得到进一步
的说明,并记录讨论的内容

4

6

5
雷电防抑装置检測单位应有程序避免检测対象在 处置和准备过程中发生退
化、丢失或损坏。应遵守检测对象提供的处理说明

注:在检 測之后要重新投人使用的检测对象·需特别注意确保检測对象的处置、检
测或等荷过程中不被破坏或损。

4

7
检測结果质量的保证

4
7

1
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有质量控制程序以监控检测的有效性。所得数据的< br>记录方式应便于可发现其发展趋势,如可行,应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审查。

4
7

2
质量主管应每年根据单位工作的特点、类型和工作量大小等情况 ,制定年
度检測结果质量保证的监控计划,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组织实施。

4

7

3
质量监擦方法应有计划并加以评审,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

a
)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监控,和(或)使用次级标准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



22




76




b
)参加单位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

c
)使用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

d
)对存留物品进行再检测

e
)分析析一个物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f
)不同人员之间进行比对

g
)不同设备进行比对
QX/T401--2017
4

7

4
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应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当发现质量控制数据超出
预先确定的判据时应采取已计別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

4
7

5
每项质量监控项目完成后,质量主管应负责制该项目的报告。在 报告中应
给出测量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要求的结论。

4

7

6
质量监控结果不满意的项目,
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查找、
分析原因 ,
并执行纠正、纠正措施或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

4

8
检测报告

4

8
1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报告毎一项检測,或
一系列的检測的 结果,并符合检测方法中规定的要求。

4

8

2
检测报告应包播客户要求的、说明检测结果所必需的和所用方法要求的全
部信息.
。这些信息 通常是
4

8

3

4

8
4
中要求的内容。

4

8

3
检测报告虚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
)标标题(如“雷电防抑装置检测报告”


b
)加盖雷电防护装置检測单位公章

c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的名称和地址·进行检测的地点

d
)检 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系列号)和每一页上的标识,以确保能够识别该页
是属于检测报告的一部分,以 及表明裣测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客户的名称和地址;

f
)所用方法的识別

g
)检测物晶的描述、状态和明确的标识

h
)进行检测的日期

i
检测的结果,适用时,带有測量单位




23




76


j
)授权签字人的姓名、职务、签字或等效的标识;

k
)相关时,结果仅与被检測物品有关的声明

1
)检测报告的硬拷贝应当有页码和总页数;

m
)作出未经雷电防 护装置检测单位书面批准,不得复制(全文复制除外)检测报
告的声明。

4

8

4
当需对检測结果作出解释时,除
4

8< br>.
3
中所列的要求之外,检測报告中
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对检测方法的偏离、增添或节,以及特定检测条的信息,如坏境条件。

b
)相关时,符合(或不符合)要求和/或规范的声明

c
)适用时 ,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声明。当不确定度与检測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
关.或客户的指令中有要求,或当 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規范限度的符合性时,检測报告
中还需要包括有关不确定度的信息.


d
)适用且需要时,提出意见和解释

e
)特定方法、客户或客户群体要求的附加信息。

4

8

5
意见和解释

当含有意见和解 释时,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把作出意见和解释的依据制定成文
件。意见和解释应在槍测报告中清晰标 注。

注:检測报告中包含的意见和解释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对結果符合(或
不符合)要求的声明的意见合同要求的履行;如何使用结果的建议用于改进的指导

4

8

6
从分包方获得的检测结果

当 检测报告包含了由分包方所出具的检測结果时,这些结果应予清晰标明。分包方
应以书面或电子方式报告 结果。

4

8

7
结果的电子传送
< br>当用电话、电传、传真或其他电子或电磁方式传送检测结果时,应满足本标准数据
控制的要求
4

8

8
报告和证书的格式

报 告的格式设计为适用于所进行的各种检测类型,并尽量减小产生误解或误用的可
能性。

4

8

9
检检測报告的修改

対已发布的检测报告的实质性修改,应仅以追加文件或信息变更的形式,并包括如



24




76


下声明:
“对检测报告的补充,系列号……(或其他标识)
”< br>,或其他等效的文字形式。
这种修改应满足本标准的所有要求当有必要发布全新的检测报告时,应 注以唯一性标
识,并注明所替代的原件











25




76


5.
企业员工责任制

一、执行董事兼经理职责:胡琦瑜



1
、负责公司全面工作,安全、质量第一负责人。



2
、协调公司各方面工作,对检测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及检测工作的质量负责;



3
、督促检查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及工作执行情况,对负责人进行考察、 考核,奖
惩提出具体意见;



4
、主持防雷装置技术规 范的制订、批准和修改工作,检查防雷装置技术规范执行
情况;



5
、任命公司防雷技术负责人和公司质量负责人,并根据公司质量负责人的建议,
任命各检测 小组负责人、内审员、质量
/
安全监督员、文件
/
档案管理员、仪器设备管理
员和业务接待
/
签约管理员;



6
、 负责仪器设备购置计划、人员培训计划、标准规范的购买、检测文书的印制的
审批

二、防雷技术负责人职责:徐卫丰



1
、全面负责本公司防雷检测业务技术工作,对技术问题负有领导责任;



2
、负责组织制定防雷检测项目的建立、更新、改造计划,负责组织制定新项目开< br>展计划和检测设备的购置、
更新、
改造计划,
审批仪器设备的维修,
报 废和停用申请;



3
、下达全公司年度业务工作计划,检查业务 和技术工作日常管理情况,主持年度
业务工作总结,并定期报告全公司业务工作情况;



4
、负责对检测活动开展过程进行控制,协调检测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评 审并签批
重要技术服务合同,组织对重大检测事故的调查;



5
、负责组织编制、修订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并批准执行,审批各种质
量计划,参加质 量体系管理评审;



6
、负责防雷检测报告书、合格证的批准签发。

三、质量负责人职责:宣峰



1
、审批与检测活动有关的人员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


2
、负责本公司质量体系的建立有效运行。组织编写质量体系文件并贯彻实施,对
质量活动 负有领导责任;



3
、负责处理用户申诉,组织对检测质量事故的调查,对偏离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



26




76


活动,采取切实可行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监督有关部门实施;

4
、负责检测设备、仪器的校正工作。

5
、负责防雷检测报告书和合格证的审核签发。

四、检测组负责人职责:王珍



1
、领导本部门认真履 行《防雷装置技术规范》规定的部门职责,履行涉及本部门
质量活动要素管理工作;



2
、负责制定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
、确定本部门工作人员的权责分工,并督导完成其本职工作;



4
、管理、参与与专业技术部门相关的质量活动。

五、质量授权签字人职责



1
、依据《防雷装置技术规 范》和相关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对权限范围内的每份
证书或报告的准确、真实、合法和适用性负全面责 任;



2
、在校核人员审核签名后,负责证书报告审定、签发;



3
、有权检查并制止不符合要求的证书、报告的发送。



4
、负责
CMA
质量认证的签发。

六、质量、安全监督员职责



1
、负责对检测人员是否 执行相应的计量检定规程、标准或技术规范进行检测实施
监督;



2
、负责对检测工作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3
、负责对检测结果进行检查,保证其准确无误;



4
、有权对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检测结果进行复检,或要求有关人员重新检测;



5
、负责对检测工作中,是否执行相应的安全工作管理规定实施监督;



6
、有权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求检测组暂停工作,检查排除隐患后,恢复检< br>测;



7
、有权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向技术质量主管报告,并追踪整改情况。

七、防雷检测人员职责



1
、严格依照《防雷装置技术 规范》和相关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认真执行有关部
门下达的检测任务;



2
、正确使用、维护和保管本岗位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性能
和现 时有效的受控状况;




27




76




3
、保证检测原始记录的信息完整和相关技术资料齐全;



4
、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正确性和证书、报告所给出信息的完整性负责。

八、校核人员职责



1
、依据《防雷装置技术规范》和 相关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对每份证书、报告内
容的规范性和检测结果(结论)的正确性、完整性,向技 术质量主管负责;



2
、在检测人员签字后,负责核对原始记录 所含信息的准确、正确性和证书、报告
所含信息与原记录的一致性;

3
、校核无误后,在校核栏内签名,若有误,有权抵制在证书、报告上签名。
















28




76


6.
质量控制措施

第一节


检测安全操作措施

一、检测部门应对涉及到可 能造成人身安全的测试设备、检测装置前采取有效的防护
和隔离措施,新检测人员在进入检测现场前必须 经过安全上岗培训。

二、现场检测工作至少应有两名以上持上岗证检测人员参加,其中一名负 责检测仪器
进行测试,另一名负责检查和检测点取样、标注。

三、现场环境条件应能 保证正常检测,应在非雨天和土壤未冻结时检测表面土壤电阻
率和接地电阻值。在检测过程中,如有天气 状况、环境条件突变,可能影响安全或检
测结果的正确性的情况时,应立即终止检测。

四、检测人员在作业时应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及其他相关规定。应具备保障
检测人员和设备安 全的防护措施,攀高危险作业必须遵守攀高作业安全守则;检测仪
器设备、工具等不能放在搞出易坠落位 臵,防止坠落伤人和损坏仪器设备。

五、检测时,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接地引线和其他导线应避 开高、低压供电线路,要避
开高低压架空线
5
米以上,并注意避开或不影响行人和车辆 。

六、在检测配电房、配电柜的防雷装置时,应在受检单位电工或有关管理人员引导下
进行,应着绝缘鞋、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垫,以防电击事故

七、搬运、安装检测设备、检测 装置,在检测前和检测后都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管理、
维护程序进行。

八、测量和测试仪器应符合国家计量法规的规定
,
定期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九、车辆驾驶员应严格执行安全行车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注意对车辆的日常维
护、保证车 辆性能处于良好状态,确保行车安全。

第二节


检测流程

一、签订检测协议书或检测委托单,接受检测任务,开具检测任务单。

二、根据检测 对象,并检查检测主、备用仪器设备,保证其在检定合格有效期使用期
内并能正常使用。

三、到达受检单位,查阅本次检测对象的防雷工程技术资料和有关图纸,了解并记录



29




76


受检对象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后果,根据协议和要求,确 定
本次所检项目。

四、巡视受检单体及周边环境,布臵检测电阻测试仪辅助电压、电 流桩并连线,再次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记录接地电阻测试仪型号名称及检测辅助电极桩位。
(仅在进
行接地检测时才需要此步骤)


五、进行现场检测并记录数据。根 据检测项目和各规范,防雷装置由外到内的顺序进
行检测,按要求记入相应的原始记录表。
< br>六、复核、确认并签字。现场检测完毕,对仪表设备再次进行检查,确认其正常,由
取样者、测试 者、记录者对原始记录进行校对后,确认并签字,同时对防雷装置存在
问题进行汇总,形成存在问题通知 书交受检单位负责人,由受检单位现场负责人对检
测结果进行确认后在指定处签字。

七、整理检测数据,出具相关检测文书(包括存在问题通知书、检测报告、复检意见
书)

八、审核、签发相关检测文书并盖章。

九、登记、发放检测相关文书,同时请建设单位填写评价表,回收并存档。

十、单位管理人员对检测活动进行服务跟踪回访。

4
、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使用该仪表,请将电池取出,以防电池腐烂而损坏仪表。





30




76


7.
质量管理制度

一、
内部工作文件管理制度

本公司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为主建 立管理体系,以文件形式规定各项管
理活动的方法、程序、职责和相应关系。通过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开 展检测工作,并
不断加强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达到对检测全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确保检测质量符合标准、技术规范要求,服务质量符合委托方最大的期望。

1
、职责


1
)执行董事兼经理负责质量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2
)执行董事兼经理负责质量体系管理评审;


3
)质量部负责人负责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4
)各科室按管理体系要求履行部门和岗位职责。


5
)质量部成员、技术部成员、授权签字人、质量监督员应对本单位检测质量负责。


6
)质量监督员应在每季进行一次检测质量抽查,可以是抽查检测现场也可以是抽查
检 测报告,抽查面不得小于检测报告总数的
10
%。

2
、管理体系描述

本公司确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主要按《实验室资质认 定评审准则》要求建立、实
施和维持与本公司开展检测工作类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采用《实验 室资质
认定评审准则》中所有与检测实验室相关的要素和要求,根据本公司工作范围、工作
量设 置组织机构,确定其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

3
、质量体系文件的管理要求


1
)质量体系文件分为四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管理册

a)
质量手册:阐明了本单位的质量方针、目标和对要素的描述;

b)
程序文件:对直接影响质量活动的要素予以控制所规定的方法,它是质量手册的支
持性文件;

c)
作业指导书:指工作人员实际操作时依据的文件,它是程序文件的补充性文件;

d)
记录是检测服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及正确实施质量体系保证的依据。


2
)技术文件分为检测规程、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3
)文件的编码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
)质量体系文件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写,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由执行董事兼经理批



31




76


准;作业指导书属于质量管理性质的由质量部负责人批准,属于技术性质的作业指 导
书由技术部负责人批准;记录的格式由质量部负责人批准。

4
、相关
/
支持性文件


1

《质量目标管理》


2

《文件控制程序》

5
、文件控制

概述

建立并保持文件编制、审核、批准、标识、发放、保管、修改和废止等的控制程 序,
防止使用无效和过期的文件,以确保文件现行有效。

6
、职责


1
)质量部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写质量体系文件;


2
)技术部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写技术性文件;


3
)执行董事兼经理负责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批准;


4
)资料管理员负责质量体系文件和技术文件的管理和控制。

7
、管理要求


1
)质量体系文件由质量部负责人组织编 写,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由执行董事兼经理
批准;作业指导书属于质量管理性质的由质量部负责人批准, 属于技术性质的作业指
导书由技术部负责人批准;记录的格式由质量部负责人批准。


2
)通过建立和实施文件唯一性标识、文件控制清单及文件发放记录等方式防止使用
作废或无效的文件。


3
)文件的标识、发放、保管、修订和废止等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
)技术文件控制


a)
本单位执行的国家 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参照执行的部门、地方检测规程,发放
时在“文件发放
/
回收记录 ”中记录。

b)
直接引用的其它技术文件由技术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使用;


c)
资料管理员负责定期检索使用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部门、地方检测规程的
有效版本,及时更换过期 文件;建立“技术文件明细表”





32




76


二、合同管理制度

(一)调研准备阶段

1

订 约资格与履约能力的调查。
按照对客户资信调查的规定,
对新开客户要即时调查,
长期 客户要定期考查的要求,合同正式签订前,对于新客户,承办部门需填写“前期
调查表”
,对客 户资信情况做出评价,部门负责人签字,作为审批合同的附件;

2
、可行性研究。确 定了目标市场与客户关系后,应根据公司的经营意图和自身特点、
市场需求制定出经营方案。作为对外洽 谈、交易的依据。

(二)洽谈签约阶段:

1
、合同谈判:合同谈 判应由具有合同谈判经验并具有相应技术、经济和法律知识的人
员负责;重大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应由 合同主管领导和承办部门联合组成谈判小组。
合同谈判小组负责人由董事长确定。合同承办部门为合同谈 判小组牵头部门,负责对
谈判要点进行纪录,形成“谈判会议纪录”并由谈判小组成员签字确认。

2
、合同起草:合同起草原则上由承办部门的谈判人员或谈判小组负责,必要时可由律师根据谈判要点起草和修正。合同起草应做到标的明确、平等互利、内容齐全、条款
完备、责任明确 、风险控制到位。

3
、合同评审:合同承办部门的承办人员应填写“合同评审单”< br>,将合同文本、合同对
方资料、
招标相关资料送至相关要限人评审,
必要时还须 提供合同签订背景情况说明。
若评审人提出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应由承办人修改后重新执行修改、复审及 完善。

4
、合同金额评审人权限,合同总价在
300

0 00
元以下的总经理为最终评审人;合同
总价超过
300

000< br>元的,董事长为最终评审人;

5
、合同条款评审人分为专业评审人和一般评审 人两种。一般评审人根据合同金额确定
最终评审人(评审小组人员由董事长选定)


(三)合同的履行阶段

1
、承办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合同规定的公司义务的 全面履行,督促检查、验收、确认
合同对方义务的履行。合同承办人应将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时向董事长汇 报;

2
、合同签订后,承办部门应在
2
日内将合同文本复印件送达 与履行合同有关的部门并
将合同义务分解落实;

3
、对应验收的标的物,应 由有关部门验收后签署验收证明。对验收不合格或与合同规
定不符的标的物,应由承办部门在即日提出书 面意见,按国家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时间



33




76


向对方提出异议,尽快采取适当措施解决;

4
、凡不按合同规定的结算方式 办理收款和支付手续的,财务部有权拒绝办理。财务部
经理应随时督促合同承办部门保障合同双方如约履 行合同;

5

合同承办部门应定期对到期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检查。
问题较大的应书面上报董事长。

(四)合同的变更、解除

1
、合 同虽已签订,但发现显失公平、重大误解或对方有欺诈行为,严重损害公司利益
的,合同承办部门应及时 与对方协商变更或解除合同,并以“工作审批单”逐级审批
汇报,申请采取合法有效的措施,制止危害行 为的发生,必要时可请求仲裁机构或人
民法院予以变更或撤消。

2
、对于工 程类合同在执行过程中涉及经济签证的,合同承办部门应根据明确的修改图
纸,则按图纸计算变更工程量 ;如无明确图纸须进行现场丈量确认,并绘制图纸或拍
照录像,以保存第一手原始资料。
3
、经双方协商变更、解除合同的内容,应签订书面协议,签订的补充协议按正常合同
依本 制度的规定办理手续,作为原合同的附件进行管理。

(五)合同纠纷的处理

1
、合同违约必须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对方违约要按规定索取违约金,如造成经济损失
还应索 取赔偿金;我方违约或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应由承办部门查清原因,以“工作
审批单”形式逐级审批后按 规定办理违约金和赔偿手续。

2
、发生合同纠纷后,承办部门应首先及时与对方协商 解决。因对方责任引起的纠纷,
应坚持原则,保障我公司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因我公司责任引起的纠纷, 应尊重对方
的合法权益,主动承担责任,并尽量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我公司损失;因双方责任引
起的纠纷,
应实事求是,
分清主次,
合情合理解决。
对于双方经协商达成一致 意见时,
应签订书面协议,签订的补充协议按正常合同依本办法的规定办理手续,作为原合同
的 附件进行管理。

3
、发生合同纠纷协商不成时,承办部门应于三个工作日内以“工作 审批单”形式上逐
级审批,并在法定代表人的授权下配合律师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法院< br>起诉,
任何部门不准私自对外委托有关部门或个人处理纠纷
(对外发布消息对口统一)< br>。

(六)合同的管理

1
、财务部作为合同的主管部门,合 同的具体份数按实际情况确定,但我公司至少留存
两份原件,
合同管理部门行政部一份、
承办部门财务部一份。
并抄送一份至承办部门。




34




76


2< br>、
“合同评审单”原件、合同评审附件资料、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原件、合同附属
资料 、公司内部招标评审资料以及变更合同的往来函件,保存在财务部。合同承办部
门转交财务部时,应填写 “合同移交登记表”


3
、合同保管人员按照合同主管部门的要求对生效的 合同统一编号、在合同首页加盖序
号印章、填写“合同情况登记表”
、装订归档。如需调阅,根 据权限调用。

三、异议申诉处理制度

1
、凡公司检测的防雷装置,只要用户提出异议,检测部必须负责受理。

2
、对检测费用有异议的用户,原则上在合同签订前才予受理。如确因其它特殊原因或
不可抗拒的 自然因素,在合同签约后,对合同标的提出异议的用户,在本公司检测人
员进入施工现场之前,经核实有 关情况后,可以受理,超过此时限的,不论任何理由
不予受理。

3
、对检测 结果有异议的在接到检测报告十五日,提出异议,检测部门必须受理,同时
上报防雷检测技术负责人。组 织人员进行重新检测。经复检仍有异议的邀请气象局技
术专家进行合议。凡本公司检测的防雷设施,只要 用户提出异议,质量部必须负责受
理。

四、事故应急预案分析处理制度
< br>1
、仪器、设备事故。此类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为的仪器、设备损环、或不
按 技术要领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另一种是非人为因素的仪器、设备自然事故。

2
、< br>安全事故。
这类事故有人为和非人为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不按操作程序操作仪器、设备造成的安全事故,或是不遵守安全制度、违章作业造成的安全事故。二是自然因
素造成的安全事 故。

3
、交通事故。可分两种情况考虑,即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事故。
< br>4
、主观责任事故主要是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事故,客观事故是他人违反交通规
则 造成事故。

5
、事故报告。事故一旦发生,有关责任人或现场人员,应立即向技术质 量负责人或公
司负责人汇报情况。

6
、现场调查。技术、质量负责人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调查情况,分



35




76


析事故原因;现场解决问题并做记录。

7
、公司负责 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召开事故分析会,听取现场调查人员的汇报,分析事故
原因,确定事故性质。

8
、非人为因素或客观原因造成的事故,要认真查找原因,昼避免以后发生类似事故。
如非人为原因造成的仪器、设备事故,或非主观原因造成的安全、交通事故。

9
、如 因不按操作技术要领、不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和工作粗心大意造成的人为主观责任
事故,要从重处罚。一是 通报批评,二是处分(警告、记过、吊销上岗证)
,三是根据
事故造成损失的大小,由直接责任 人担负
50%~100%
的经济损失。

10
、事故处理的全套资 料,由相关技术、质量负责人整理,处理意见形成和事故善后
工作完成后,由公司负责人签字,交档案室 存档复查。对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要
将事故处理结果纳入其个人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保密制度

1
、对检测的数据及评定意见,在未公开发送报告前,不得以 任何方式向外界透露和印
发;

2
、对受检单位提供的用于检测的技术资料和 设计文件等,要负责保密,仅供与检测工
作有关的人员检测时使用,其他任何人不得使用或复印。检测完 成后,检测人员一般
不得索取或复印;

3
、对涉及到行政、监督或司法等部 门委托的一些仲裁试验,在其裁定和判决之前,不
得就检测内容及检测结果向当事人发表任何评论。
4
、当委托方要求用电话、电传、图文或其他方式发送结果时,须有委托方出具证明或< br>介绍信,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发送;

5
、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记载、工作 计划、会议记录、请示报告、批复、批审文本等。考
勤、奖惩、培训、考核、业务活动等方面的记载。用 户资料类。各种合同、协议、质
量异议质疑材料、异议处理意见。各处现场测试数据、通知、技术报告等 纸质文件未
经领导批准不得复制拷贝。

6
、电子测试议保存的数据、电脑等 自动记录仪存储检测数据的电子文档要及时存储存
盘,不得向外拷贝。同时要加密保管,以防黑客盗取资 料。

7
、档案室管理员不得向任何人泄露所看到的资料内容。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技术档案



36




76


室必须严格贯彻党和国家的保密政策和保密制度,维护技术档案的安全和国家的机 密”
等规定,实行借阅技术资料审批登记制度。闲杂人员一律不准进入资料室,以免造成
资料丢 失。

六、人员培训制度

1
、检测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 相应的资格证和上岗证,才能上岗从事相应的
业务工作,无证不能上岗。

2
、建立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并将历次学习及考试成绩存入档案,作为考证其从事业务
工作能力的依据。< br>
3
、派检测专业人员参加有关专业的学术讨论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其专业理论水平。

4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检测人员进行考核,
成绩列入技术档案,
作为 晋级和提薪的依据。

5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除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外,本公司还将适 时组织参加上级有关部
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

6
、检测部的培训计划按照国家防雷主管部门的计划制度执行。

七、资料交接制度

本公司的资料主要指检测环节的资料,包括防雷检测信息调查、原 始记录、影像、声
音以及最终的检测报告。要求全体检测人员原始记录必须完整,字迹要清楚。以上资< br>料必须在三个工作日内交回公司。交接时必须有交接清单,详细记录资料内容,移交
人、接收人、 保管方式。

八、现场检测监督、检查制度



1
、质量负责人应负责经常检查检测现场在用的技术文件,确保各检测组各类人员
使用的技术文件均现时 有效。检测组负责定期对自编的受控技术文件的有效性进行检
查,质量负责人负责定期对外来技术文件的 现行有效性进行检查。

2
、防雷技术负责人要经常深入检测现场,检查安全工作,检 查检测质量。经常性进行
抽检,抽检率不得低于
20%


3
、质量负责人要抽检检测原始记录是否完整,使用规范是否标准,数据的准确性、是



37




76

不敢去做试管-试管药物卵巢囊肿


不敢去做试管-试管药物卵巢囊肿


不敢去做试管-试管药物卵巢囊肿


不敢去做试管-试管药物卵巢囊肿


不敢去做试管-试管药物卵巢囊肿


不敢去做试管-试管药物卵巢囊肿


不敢去做试管-试管药物卵巢囊肿


不敢去做试管-试管药物卵巢囊肿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19:1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8838.html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规范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