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取卵疼吗-试管婴儿促排前需要带月经吗
食品工艺学实验
实验一
蔬菜加工中护色实验与果蔬酶促褐变的防止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果蔬酶促褐变的原理。
2.
通过果蔬加工中热烫等处理方法和加异抗坏血酸钠等护色实验,
初步掌握果蔬加工中护色的常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新鲜绿色蔬菜如果在酸性条件 下加工,
由于脱镁反应的发生,
发色体结构部
分变化,绿色消失,变成褐色的脱镁叶绿 素。如果在弱碱性条件下热烫,则叶绿
素的酯结构部分水解生成叶绿酸(盐)
、叶绿醇和甲醇, 叶绿酸盐为水溶性,仍
呈鲜绿色,而且比较稳定。
绿色果蔬或某些浅色果蔬,
在加工过程中易引起酶促褐变,
使产品颜色发暗。
为保护果蔬原有色泽,往往先在弱碱性条件 下进行短时间的使酶钝化的热烫处
理,从而达到护色的目的。
果蔬加工中,往往采用 热烫钝化酶:用控制酸度:加抗氧化剂(如异抗坏血
酸钠)
:加化学药品(如二氧化硫、焦亚硫 酸钠)来抑制酶的活性和隔绝氧等方
法来防止和抑制酶促褐变。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1
、实验材料:
绿色青菜、苹果、马铃薯
2
、试剂:
1
~5%
愈疮木酚(或联苯胺)
、
3%
过氧化氢、
1%
邻苯 二酚、焦亚硫酸
钠、异抗坏血酸钠
柠檬酸
氢氧化钠
盐酸
3
、仪器:
烧杯
微波炉
电热鼓风干燥箱
四、操作步骤
1
、观察酶褐变的色泽:
(
1
)马铃薯人工去皮,切成< br>3mm
厚的圆片,取一片切面滴上
2
~
3
滴
1
.
5%
滴
愈疮木酚(或联苯胺)再滴上
2
~
3
滴 过氧化氢,由于马铃薯中过氧化物酶的存
在,愈疮木酚与过氧化氢经酶作用,脱氢而产生褐色的络合物。
(
2
)苹果人工去皮,切成
3mm
厚的圆片,滴
1%
邻苯二酚(或用邻苯三酚
2
~
3
滴,由于多酚氧化酶存在,而使 原料变成茶褐色或深褐色的络合物。
2
、防止酶褐变:
(
1
)热烫、高温可以使氧化酶类丧失活性,生产中利用热烫防止酶褐变,将马
铃薯片投入沸水 中,待再次沸腾计时,每隔一分钟,取出一片马铃薯用
1.5%
愈
疮不酚和
3 %
过氧化氢滴在切面上,
观察其变色的速度和程度,
直到不变色为止,
将剩余 马铃薯投入冷水中及时冷却。
(
2
)不同化学试剂防止酶褐变:各种不同的 化学试剂可降低价质中的
PH
值和
减少溶解氧均可抑制氧化酶类活性,
将切片 的苹果分别取
3
~
5
片块投入到
0.4%
柠檬酸溶液、0.4%
亚硫酸氢钠溶液、
0.4%
抗坏血酸溶液中护色
20
分 钟,取出滴
干,另取
50ml
水作对照用。用
1.5%
愈疮不酚和< br>3%
过氧化氢滴在切面上,观察
其变色的速度和程度。
3
、比较不同
pH
值条件下,蔬菜热处理后的色泽变化
绿 色青菜洗净后分成
3
份,分别编号
I
、
II
、
II I
,于沸水中(
pH
为
4
、
7
、
9
的不
同酸碱度条件下)
,各热烫
1~2min
。分别捞起沥干,在微波炉中 进行干燥。取出
自然冷却后,放在滤纸上。观察不同
PH
条件下,脱水青菜的色泽。< br>
4
、隔氧试验
用不锈钢刀切取苹果、马铃薯
6
小 片,
4
片浸入一杯清水中,
2
片置于空气中,
10min
后 ,观察记录现象,之后,又从杯中取出
2
片置于空气中,
10min
后再观< br>察比
五、注意事项
产品加工过程防止抗氧剂残留超标。
六、讨论题
1
.土豆变色原因?护色有哪些方法?护色机理?
七、参考文献
1
.石彦国
任莉编著
,
大豆制品工艺学
,
中国轻工出版社
,1993.
2
.天津轻工业学院
,
食品工艺实验
[M],
天津
:
院内教材
,2000.6.
实验二
大豆蛋白的凝固特性比较及蔬菜豆腐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大豆蛋白的凝固成型原理。
2.
掌握豆腐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
二、实验原理
< br>大豆蛋白质通过煮浆,
肽链间发生缔合作用,
相对分子量增大,
添加钙离子、< br>破坏蛋白质分子表面水化膜和双电层,
并使蛋白质分子间通过钙桥相连,
使蛋白
质互相间交联形成主体网络结构而凝固。
内酯豆腐是采用新型凝固剂
δ—
葡 萄糖酸内酯制作而成的
.
内酯豆腐的生产
除利用了蛋白质胶凝性之外
,
还利用了
δ—
葡萄糖酸内酯的水解特性
.
葡萄糖酸内
酯并不能使蛋 白质胶凝
,
只有其水解后生成的葡萄糖酸才有此作用
.
葡萄糖酸内酯
遇水会水解
,
但在室温下
(30
℃以下
)
进行的很缓慢,
而加热之后则会迅速水解。内
酯豆腐的生产过程中
,
煮浆使蛋白质形成 前凝胶
,
为蛋白质的胶凝创造了条件
,
熟
豆浆冷却后
,为混合
,
灌装
,
封口等工艺创造了条件
,
混有葡萄糖酸 内酯的冷熟豆浆
,
经加热后
,
即可在包装内形成具有一定弹性和形状的凝胶体
——
内酯豆腐。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
.实验材料
大豆、
δ—
葡萄糖酸内酯、熟石膏、
2
.实验设备
加热锅
,
磨浆机
(
或组织 捣碎机
),
水浴锅
,
折光仪
,
容器
(
玻璃 瓶或内酯豆腐塑料盒
),
电
炉
,
过滤筛
(80
目左 右
)
等。
四、实验方法
1
.工艺流程
原料
→
浸泡
→
水洗
→
磨制分离
→
煮浆
→
冷却
→
混合
→
灌装
→
加热成型→
冷却
→
成品
2
.参考配方
大豆
1000g
水约
3000 g
葡萄糖酸内酯0.25~0.3%
,熟石膏
2.2
~
2.8%
3
.操作要点
(1)
浸泡
按
1:4< br>添加泡豆水
,
水温
17
~
25
℃
,pH在
6.5
以上
,
时间为
6h
~
8h,
浸泡适
当的大豆表面比较光亮
,
没有皱皮
,
豆瓣易被手指掐断;
(2)
水洗
用自来水清洗浸泡的大豆
,
去除浮皮和 杂质
,
降低泡豆的酸度。
(3)
磨制
用磨浆机 磨制水洗的泡豆
,
磨制时每
kg
原料豆加入
50
~
55
℃的热水
3000ml
。
(4)
煮浆
煮浆便蛋白质发生热变性
,
煮浆温度要求达到
95
~
98
℃
,
保持
2min;
豆浆
的浓度
10~11%
。
(5)
冷却
葡萄糖酸内酯在
30
℃以下不发生 凝固作用
,
为使它能与豆桨均匀混合
,
把
豆浆冷却至
30< br>℃。
(6)
混合
葡萄糖酸内酯的加入量为豆浆的
0.25~ 0.3%,
先与少量
凉豆浆混合溶化后加入混均
,
混匀后立即灌装。
(7)
灌装
把混合好的豆浆注入包装盒内
,
每袋重
250g,
封口。
(8)
加热凝固
把灌装的豆浆盒放入锅中加热
,
当温度超过
50
℃后
, < br>葡萄糖酸内酯
开始发挥凝固作用
,
使盒内的豆浆逐渐形成豆脑
.
加热的水温为
85~100
℃
,
加热时
间为
20~30m in,
到时后立即冷却
,
以保持豆腐的形状。
五、产品质量标准
(
成品评价
)
豆腐的感官质量标准是白色或淡黄 色
,
具有豆腐特有的香气和滋味
,
块型完整硬适
中
,
质地细嫩
,
有弹性
,
无杂质。
六、讨论题
1
.加热对于大豆蛋白由溶胶传变为凝胶有何作用
2
.制作内酯豆腐的两次加热各有什么作用。
七、参考文献
1
.石彦国
任莉编著
,
大豆制品工艺学
,
中国轻工出版社
,1993.
2
.天津轻工业学院
,
食品工艺实验
[M],
天津
:
院内教材
,2000.6.
实验三
果脯姜片糖的制作及褐变控制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蜜饯类产品加工的一般工艺流程
2
、了解常用添加剂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日本学者认为姜中的姜酚
有利胆作用,姜汁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癌细胞生
长。
姜有如此大的作用,可 见,生姜是一种益寿食品。随着人们滋补、保健意
识的增强,生姜的食用药用价值更
引起厂人们的重视,生姜制品的花色品种也
在不断增加,其中作为老少朋友及旅游者皆易的糖姜片就是一
种广谱食品,它
既可作为休闲食品,又起到一定的药
理作用。
把预处理好的果蔬原料置于糖液中一次性煮制而成,
由于与糖液一 起加热,
可使果蔬组织因加热而疏松软化,
原果胶分解成果胶,
使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之 间
松散,同时糖液加热而粘度降低,分子活动增强,易于渗入组织。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材料:生姜、白糖、柠檬酸、亚硫酸氢钠、氯化钙
用具:台秤、量杯、菜刀、电炉、不锈钢盆、微波炉
四、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原料
→
洗涤
→
切分
→
浸泡
→
硬化
→
烫漂
→
冷却
→
护色
→
漂洗
→
煮制
→
上糖衣
→
包装
→
成品
操作要点:
1
、原料:选择 充分长成的肥嫩子姜,要求无病虫,腐烂,霉变的现象,以纤维
尚未硬化、具有生姜辣味,八月份采收子 姜为佳
(
又名桂花姜
)
。
2
、洗涤、切片:洗净新鲜原料泥沙,用毛刷刮
皮,用刀切成
0< br>.
1
~
0
.
2cm
的
薄片。
3
、浸泡:将姜片放入清水中浸泡
30min
,以减小辛
辣味,其间换水
2-3
次,最
好用流动水浸泡。
4
、硬化:用
0.5
%的
CaCl2
浸泡
30min
,使产 品脆而无渣。
5
、烫漂:在沸水中预煮
8
~
10min< br>捞出后晾干,以钝化酶及糊化淀粉,漂烫后要
迅速漂洗冷却,以防姜片过分软化变形,失去弹性和 光泽。
6
、护色:用
0.1
%的
NaHS03
与
0.1
%的柠檬酸浸泡
30min
然后漂洗
4
~
5
次。
7
、糖煮
称姜片重的白糖,先用一半量的白糖加同重的水,煮沸后投入姜 片,
煮
8~10
分钟,又加剩余糖的一半,再煮
6~8
分钟,将全部 糖加入,继续用微火
煮至糖液拉丝或返砂时收锅。离火冷却,并继续搅拌至蔗糖返砂。
8
、成品的品质:形态饱满,色黄、半透明,大小均匀,不粘手,嫩脆,保持固
有的姜辣味。
五、
结果分析
编号
1
2
3
处理方式
硬化处理产品
护色产品
空白对照
品质
六、实验思考题
制作无硫蜜饯,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法?
实验四
泡菜的加工及脆度的控制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泡菜加工的工艺流程
,
掌握泡菜加工技术。
2
.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上泡菜加工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二、实验原理
利用泡菜坛造成的坛内嫌气状态
,
配制适宜乳酸菌发 酵的低浓度盐水
(6-8%),
对新鲜蔬菜进行腌制
.
由于乳酸的大量生成< br>,
降低了制品及盐水的
PH
值
,
抑制了
有害微生物的 生长
,
提高了制品的保藏性
.
同时由于发酵过程中大量乳酸
,
少量乙
醇及微量醋酸的生成
,
给制品带来爽口的酸味和乙醇的香气
,
同时各种有机酸又
可与乙醇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脂
,
加之添加配料的味道
,
都给泡菜增添了特有的
香气和滋味。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
.实验材料
新鲜蔬菜
:
苦瓜
,
嫩姜
,
甘蓝
,
萝卜
,
大蒜
,
青辣椒
,
胡萝卜
,
嫩黄瓜等组织紧密
,
质地脆嫩
,
肉质肥厚 而不易软化的蔬菜种类均可
.
食盐
,
白酒
,
黄酒
,
红糖或白糖
,
干红辣椒
,
草果
,
八角菌香
,
花椒
,
胡椒
,
陈皮
,
甘草等。
2
.设备
泡菜坛子
,
不锈钢刀
,
案板< br>,
小布袋
(
用以包裹香料
)
等。
四、实验方法
1
.
盐水参考配方
(
以水的重量计
):
食盐
6-8%,
白酒
2.5%,
黄酒
2.5%,
红糖或
白糖
2%,
干红辣椒
3%,
草果
0.05%,
八角菌香
0.01%,
花椒
0.05%,
胡椒
0.08%,
陈皮
0.01% .
注
:
若泡制白色泡菜
(
嫩姜
,
白萝卜
,
大蒜头
)
时
,
应选用白糖
,
不可加入红糖及有色
香料
,
以免影响泡菜的色泽。
2
.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配制盐水→入坛泡制→
泡菜管理
3
.操作要点
(1)
原料的处理
:
新鲜原料经过 充分洗涤后
,
应进行整理
,
不宜食用的部分均
应一一剔除干净
,
体形过大者应进行适当切分。
(2)
盐水的配制
:
为 保证泡菜成品的脆性
,
应选择硬度较大的自来水
,
可酌加
少量钙盐如
CaCl2,CaCO3,CaSO4,Ca3(PO4)2
等
,
使其硬度达 到
10
度
.
此外
,
为了增
加成品泡菜的香气和滋味
,
各种香料最好先磨成细粉后再用布包裹。
(3)
入坛泡制
:
泡菜坛子用前洗涤干净
,
沥干后即可将准备就绪的蔬菜原料装
入坛内,
装至半坛时放入香料包再装原料至距坛口
2
寸许时为止
,
并用 竹片将原
料卡压住
,
以免原料浮于盐水之上
.
随即注入所配制的盐水
,
至盐水能将蔬菜淹没
.
将坛口小碟盖上后即坛盖钵覆盖
,
并在水槽中加注清水
.
将坛置于阴凉处任其自
然发酵。
(4)
泡菜的管理
①
入坛泡制
1-2
日后
,
由于食盐的渗透作用原料体积缩小
,
盐水下落
,
此时
应再适当添加原料和盐水
,
保持其装满至坛口下
1
寸许为止。
②
注意水槽
:
经常检查
,
水少时必须及时添 加
,
保持水满状态
,
为安全起见
,
可在水槽内加盐
,
使水槽水含盐量达
15%-20%
。
③
泡菜 的成熟期限
:
泡菜的成熟期随所泡蔬菜的种类及当时的气温而异
,
一
般新配的盐水在夏天时约需
5-7
天即可成熟
,
冬天则需
12-16
天才可成熟
.
叶类菜
如甘蓝需时较短
,
根类菜及茎菜类则需 时较长一些。
五、产品的质量标准
1
.感官指标
色泽
:
依原料种类呈现相应颜色
,
无霉斑。
香气磁味
:
酸咸适口
,
味鲜
,
无异味。
质地
:
脆
,
嫩。
六、讨论题
影响乳酸发酵的因素有哪些?
七
,
参考文献
华 中农业大学
,
蔬菜贮藏加工学
(
第二版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1991
。
试管婴儿取卵疼吗-试管婴儿促排前需要带月经吗
试管婴儿取卵疼吗-试管婴儿促排前需要带月经吗
试管婴儿取卵疼吗-试管婴儿促排前需要带月经吗
试管婴儿取卵疼吗-试管婴儿促排前需要带月经吗
试管婴儿取卵疼吗-试管婴儿促排前需要带月经吗
试管婴儿取卵疼吗-试管婴儿促排前需要带月经吗
试管婴儿取卵疼吗-试管婴儿促排前需要带月经吗
试管婴儿取卵疼吗-试管婴儿促排前需要带月经吗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03:4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7674.html
-
上一篇:(完整版)标本采集试题
下一篇: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及其竞争性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