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现在有啥好看的电影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20 01:16

小孩咳嗽偏方-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徐特立)
合肥长兴康复医院康复科

脑瘫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瘫患者。

一、脑瘫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诊断:第一诊断 为脑性瘫痪(
ICD-10

G80.901
)。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中国康复医学

第二版)


1
)出生前至出生
1
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


2
)在新生儿及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


3
)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反射异常;


4
)常同时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等多种异常;
< br>(
5
)排除其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
育滞后。

2.
鉴别诊断


1
)进行性中枢性瘫痪



例如遗传性痉挛性 截瘫、脑白质营养不良、颅内及脊髓肿瘤等。这
些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应和痉挛型脑瘫鉴别。
由于此类疾病所致的瘫
痪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结合各自的临床特征,不难鉴别。


2
)锥体外系变性病


- 1 -

合肥长兴康复医院康复科



如苍白球黑质变性、震颤麻痹综合征 、亨廷顿舞蹈病等,应与手足
徐动型或其他类型的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脑性瘫痪鉴别。
但此类 疾病
起病一般较晚、病程呈进行性发展等特征与脑性瘫痪明显不同。


3
)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与肌张力低下 型脑性瘫痪一样,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但前者的腱反
射消失、
肌萎缩发生较早且明显、
常伴肌束颤动等特点与脑性瘫痪不同。


4
)婴儿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



进行性脊 髓肌萎缩症于婴期起病,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萎缩明
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用呼吸肌功能不全而 反复患呼吸道感染,肌
肉活组织检查可助确诊。


5
)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



又名硫酸脑苷 酯沉积病。患儿出生时表现为明显的肌张力低下,随
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四肢痉挛、肌张力增高、惊厥、 共济失调、智力进
行性减退等。基与脑瘫的鉴别要点在于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检测血清、
尿或外 周血白细胞中芳香硫酸酶
A
的活性可确诊。


6
)与孤独症相鉴别



有些孤独症小儿行走 时使用脚尖着地,有时误认为是脑瘫痉挛型。
但体检可发现跟腱不挛缩、
足背屈无障碍,
腱反射不亢进,
无病理反射,
这些特点都可与脑瘫鉴别。


- 2 -

合肥长兴康复医院康复科


7
)与三体综合征相鉴别



又称先天愚型、
Down
综合征,
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疾病。
根据其特
殊面容及异常 体征一般诊断不难。但有些病例新生儿时期症状不明显,
只表现活动减少,面部无表情,对周围无兴趣, 肌张力明显低下,肌力
减弱,
有时可误认为是脑瘫肌张力低下型,
但本病膝反射减弱或 难引出,
这是与脑瘫明显的不同点,而且
Moro
反射
(
拥抱反射< br>)
减弱或引不出。
确诊本病可查染色体。


8
)与先天性韧带松弛症相鉴别



本病主要 表现为大运动发育落后,尤其是独自行走延缓,走不稳,
易摔倒,上下楼费力。有时误认为是脑瘫,但本 病主要表现为关节活动
范围明显增大,可过度伸展、屈曲、内旋或外旋,肌力正常,腱反射正
常 ,无病理反射,不伴有智力低下或惊厥。有时有家族史。随年龄增大
症状逐渐好转。


3
.临床分型

根据运动障碍性质分为:


1
)手足徐动型



主要病变部位集中在锥体 外系,常常表现为四肢、头面部或全身肌
肉的“蠕虫样”不自主运动。紧张、兴奋时加重,安静时减轻, 入睡后
多动消失。多动症状在进行有意识的动作时尤为明显,如取拿物品时不

- 3 -

合肥长兴康复医院康复科

能顺利接触该物品,而是上肢高举或伸向后方 ,摇动,全身用力、面部
肌肉活动增多,表情怪异。协同运动能力极差。由于颜面肌肉、舌肌及
发声肌肉受累而常伴有语言障碍。
单纯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常肌张力减
低,腱反射不亢进,亦无 病理反射。但本型常与痉挛型共同存在。


2
)痉挛型



脑瘫患儿大多数属于这种类型的。也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类型。主要
表现为肌张力“折 刀样”增高,以屈肌张力增高为主,下肢内收肌群尤
为显著。患儿双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 腓肠肌收缩而致跟
腱挛缩。竖立抱起时两下肢伸直、内收并内旋,两腿交又呈剪刀状。行
走时呈 “剪刀状”痉挛性瘫痪步态,足尖着地。上肢表现为肘、腕关节
屈曲。受累肢体呈典型上运动神经元性瘫 痪,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
性。



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痉挛 型脑性瘫痪又可分为四肢瘫、偏瘫、三
肢瘫及单瘫等。其中以四肢瘫或偏瘫较为多见,其他类型少见。< br>

3

共济失调型



这种类 型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小脑病变体征,常见眼球震颤,辨距
不良,步态不稳、摇晃及意向性震颤等。肌张 力偏低,腱反射不亢进。


4
)其他类型:



a.
强直型:主要表现为铅管样或齿轮状肌张力增高等锥体外系症
状,腱反射不亢进。


- 4 -

合肥长兴康复医院康复科



b.
肌张力低下型: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但腱反射存在或亢进。

C.
震颤型:表现为静止性震颤,与锥体外系受累有关。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


(四)标准住院日为
30

6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性瘫痪(
ICD-10
编码:
G80.901
)。

2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 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
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入院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
+
血型、尿常规、便常规。


2
)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电解质。


3
)颅脑
CT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3
、必须选做的评估表(如不能实施需注明原因)


1
)肌张力评价


- 5 -

小孩咳嗽偏方-


小孩咳嗽偏方-


小孩咳嗽偏方-


小孩咳嗽偏方-


小孩咳嗽偏方-


小孩咳嗽偏方-


小孩咳嗽偏方-


小孩咳嗽偏方-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01:1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7397.html

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