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茉莉花的特点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方案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19 18:26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主题曲-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万国钧)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









可以用国家免疫规划类疫苗进行预防,以保护易感者为主的 能达到控制乃至消灭
疾病发生的这类传染病。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 br>(
OPV


麻疹疫苗

MV


百白破混合疫苗

DPT


乙肝疫苗

HepB


卡介苗(
BCG
)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麻风、 麻腮风、
A+C
、白破。






几种主要的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

、麻疹(俗称“醋子”

、新生儿破伤
风、


乙型肝炎、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监测与控制的原则


疫情信息的报告与监测;


疫情的核实、调查和报告;


血清学
/
病源学监测;


爆发疫情的处理;


《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条: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医疗机构和采 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时,应当
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 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
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按卫生部规定对脊髓灰质炎、新生儿破伤风、麻疹等传染病进行专门报
告和管理。






专报系统应比常规报告系统敏感。


20
世纪
90
年代起:手工报表;


2004
年以后:起用网络报告形式。
《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3.0.0 .3
版,包括:

AFP
监测、麻疹监测、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接种率监测、 接种异
常反应监测、
15
岁以下乙肝监测
6
块内容。

主动监测和“零”病例报告



病种:脊髓灰质炎、麻疹、新生儿破伤风

















最新要求:要对乙脑、流脑流行区进行监测。


方式:













无论医疗机构是否报告
AFP

麻疹、
新生儿破伤风病例,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每
10
天到辖区内的监测医院进行主动监测,
查看相关科室的门诊日志、
住院日志等资料,
主 动搜索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并做好记录。













新生儿破伤风 应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主动监测,主要由乡镇防疫医师进行
主动搜索和报告。


零”病例报告制度: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无
AFP
、麻疹、新生儿破伤风 病例时,也应每
10
天向所在地
县级疾控机构进行
AFP
、麻疹、新 生儿破伤风“零”病例报告。

血清学监测

①病例血清学诊断:










麻 疹(所有疑似病例包括暴发病例在发病
7~14
天内采血)
。出疹
3
天内采集的血
标本,
IgM
阳性率为
70%
左右;阴性者要求采第< br>2
份血标本。

②免疫成功率监测:









(根据上级疾控机构布置的任务开展。









监测对象
——
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 疹疫苗分别为完成基础免疫后
1
个月的儿童。卡介苗为完成接种后
12
周的儿 童。








监测人数
——
每种疫苗
30~50
人。

③人群免疫水平监测:







根据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布置的监测任务开展。









监测内容: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脑、流脑。








监测对象:<
1
岁 、
1

2
岁、
3

4
岁、
5
6
岁、
7

14
岁、
15

19
岁、≥
20
岁年
龄组健康人群。发病主要为成人的疾病,可适当调整监 测对象的年龄范围。







< br>监测人数:
每个年龄组、
每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样本数为
30

50
人。

病原学监测:

可用于病例确诊、病原学分型鉴定、分析病原有否变异或是否输入等。
























发病早期采集血标本(麻疹)
、脑脊液标本(流脑、乙脑)
、皮肤出血点( 流
脑)
、粪便标本(脊灰)等,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

调查与控制


核实爆发疫情的存在



划定疫源地范围
:根据病例活动范围确定。


传染源管理:








隔离传染源:以住院隔离为主。隔离时间一般为该病的一个最长传染期。







病例个案调查并记录:
(病例个案调查表)







登记接触者:写明接触方式,如同居室、同玩耍、同桌、同托、同班等。







病例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每例
AFP
病 例都要进行病原学诊断,麻疹至少对最

5

10
例进行血清学诊断 。
(以核实诊断,证实是否发生暴发。



切断传播途径:如控制 食物和水;排泄物管理;开窗通风;禁止集会;疫
源地消毒、杀虫等


保护易感人群: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等。


疫情分析:
疫情三 间分布;寻找首发病例,推断续发病例,分析传播因素
和传播途径,评价控制效果。


调查报告:







< br>包括前言;描述暴发过程;分析暴发的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所采取的控制措
施和效果评价;疫情 预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和建议。


AFP
病例常见的包括以下
14
种疾病



脊髓灰质炎;


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GBS




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多神经病(药物性,有毒物质引起的、原因不明性)



神经根炎;


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单神经炎;


神经丛炎;


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
/
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



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



急性多发性肌炎;


肉毒中毒;


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



短暂性肢体麻痹。


高危
AFP
病例
——
年龄小于
5
岁、< br>接种
OPV
次数少于
3
次或服苗史不详、
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 粪便标本、临床怀疑为脊髓灰质炎的
AFP
病例。

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

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
2
例或
2
例以上 的临床符合
病例,发病时间间隔不满
2
个月

AFP
监测病毒学分类标准:


脊灰确诊病例




脊灰排除病例;



脊灰临床符合病例




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VDPV
)病例










服苗者疫苗相关病例










服苗接触者疫苗相关病例;



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VDPV
)病例:





从粪便等标本中分离出
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VDPV

, 经省级专家诊断小组审查,临床诊
断符合脊灰的病例。





如发生
2
例或
2
例以上相关的
VDPV
病例,则视为
VDPV
循环



AFP
的监测和控制


AFP
主动监测:








主动监测医院:
包括所有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神经专科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
医院、综合性中医医院等。









医院每旬要开展本院的
AFP
病例的主动搜索;








县级
CDC
每旬对
AFP
主动监测医院开展主动搜索。








乡镇卫生院每旬开展主动搜索工作。









方法:
监测人员查阅监测医院的儿科、神经内科(或内

科)
、传染科的门诊和病房、病案室等门诊日志、出入院

记录或病案,并与医务人员交谈,主动搜索
AFP
病例,并

记录监测结果。


AFP
主动监测医院
/
乡镇卫 生院应于次旬
2
日前向县级
CDC
报告“
AFP
监测医院旬 报
表”




AFP
主动监测医院
/< br>乡镇卫生院如经过核实未发现就诊
AFP
病例,应进行

“零”


例报告。


县级
CDC于次旬
3
日前以网络数据库形式上报

AFP
监测医院旬报汇总 表”


同时
将对监测医院主动搜索的情况填入“
AFP
病 例主动监测记录表”
,于次月
3
日前录入
数据库上报。

AFP
病例调查:个案调查
/
病例随访(
1

< br>接到
AFP
病例报告后,县级
CDC
应在
48
小时内 由专业人员开展个案调查,同时在临床医师
配合下,详细填写“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个案调查表”
。主要内容:


核实诊断,排除非
AFP
病例:


了解发病经过:


神经学检查:


填写个案表: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主题曲-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主题曲-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主题曲-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主题曲-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主题曲-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主题曲-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主题曲-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主题曲-



本文更新与2021-01-19 18:2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6814.html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方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