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王国冰龙宝宝-
乐至县中医医院
骨伤科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1
1
、手法整复、推拿治疗
一、作业目的:
骨伤科正骨手法整复骨折 或关节错位,推拿理筋手法
施术于穴位产生平衡阴阳,
补虚泻实,
调理气血及缓
解疼痛的目的。
二、适应症:
(一)骨折。
(二)脱臼。
(三)筋伤。
(四)骨病。
(五)伤科杂症。
(六)神经系统疾患:脑中风后遗症、肋间神经痛、颈臂神经症候
群、坐骨性神经痛。
(七)肌肉、骨关节疾病:网球肘、冷冻肩(五十肩)
、下背 痛、骨
关节炎、肌肉酸痛。
三、禁忌:
过饱、
过饿、< br>特别疲劳、
酒醉等不宜过重手法,
怀孕者应告知医师。
四
、用物准备:
诊疗床或坐椅、无菌口腔棉枝、
75%
酒精、优碘、 生理食盐水、
换药车、纱布、副木、棉卷、骨折换药医材、治疗巾、红外灯、
常备外用药紫云膏 、金创膏等。
五、作业方法
2
(一)经望、闻、问、切确诊病人,向病人说明治疗目的及步骤,并
取得病人同意。
(二)怀疑骨折者,可照
x- ray
确定诊断,再行复位。
(三 )拉上围帘,
协助病人选择合宜体位。在患处或治疗相关部位进
行开功舒缓手法。
(四)进行中医骨伤科手法整复与推拿。
(五)进行缓和收功手法。
(六)若需外用药包扎则在患处敷贴外用药。
(七)初诊病人及遇异常特殊状况,应有护理纪录。
(八)正骨手法:手摸心会、拔 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
碰触、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
(九)上骱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屈伸收展旋转回绕、端提捺
正、按摩推拿。
(十)理筋手法:舒筋通络、活络关节。
(十一)夹缚固定:夹板、石膏绷带、胶布、副木支架固定。
(十二)骨伤内治法:损伤三期辨治,按损伤部位辩证施治。
(十三)骨病内治法:消、托、补。
(十四)伤科杂症内治法:发汗解表、养阴清热、固涩收敛、镇纳安
神、健脾利湿。
(十五)外治法:敷贴类、搽擦药、熏洗湿敷类、热熨类。
(十六)练功疗法。
六、护理指导:
(一)教导病人放松心情,坐或卧应采舒适、能持久之姿势。
(二)
告知与 施术者合作,
勿随意移动体位,
防止因手法用力而受伤。
(三)施术时间依病情医嘱而定,一般为需
5-60
分钟。
3
(四)
施术期间请勿随意移动身躯,
若觉疼痛请患者随时告知医师或护理人员,以免发生危险。
(五)施术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症状,请患者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处
理。
( 六)过饱、过饿、特别疲劳、酒醉、感染疾患、伤口、肿瘤等宜慎
用施术者,怀孕者应告知医师。
(七)若有伤口应依无菌操作技术予以消毒。
(八)施术部位若有酸痛红肿等反应,立即告知护理人员。
七、异常状况及处理
(一)晕倒
1.
发现晕倒病人,应立即通知医师,并由医师决定处置方式。
2.
立即使病人平卧,采头低脚高姿势。
3.
注意保暖,给予温热开水或茶。
4.
若已晕厥,可用指甲掐人 中、百会、合谷、足三里、内关等穴,
一般即可苏醒过来;
若症状不能缓解,
则依生命 急救复苏术抢救。
(二)疼痛
1.
请病人勿惊慌,放松心情,以免肌肉收缩加剧。
2.
操作手法 后可能会有稍酸痛情形发生,若有此种情形应随时告
知医护人员。
4
2
、骨折小夹板固定术
一、目的
四肢骨折复位后,采用相应型号的小夹板固定骨折部位的肢体,
以 达到骨折固定的目的。
适用于四肢闭合性骨折
(含关节内和近关节
骨折经手法复位成功 者)
,股骨干骨折、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须配合
牵引;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后闭合 者。
二、用物准备
4~5
块小夹板,
1
卷棉纸,
1
卷绷带,
4
根扎带,用纱布自制压
垫
1~3
块,剪刀,酒精灯等。
三、操作方法
骨折整复完毕后,在助手维持牵引下,如需外敷药者将药膏 摊平
敷好,再将所需的压垫安放于适当的位置,用胶布帖牢。将棉纸或棉
垫包裹于伤处,勿使其 有皱褶,然后夹板固定,其包扎方法有
2
种:
1.
简单包扎法:将夹板置于外层,排列均匀,板间距以
1~1.5
cm
为宜。板的两端勿超过棉垫,骨折线最好位于夹板中央,由助手扶持
夹板,术者依次捆扎 系带,两端扎带距板端
1~1.5 cm
为宜,防止滑脱。固定完毕后,如需附长板 加固者,可置于
小夹板外层,以绷带包缠,如需持续牵引者,按牵引方法处理。
2.
续增包扎法:从骨折部肢体的远端向近端地包扎
1~2
层绷带,
放置压垫,
并放置两块起主要作用的夹板,
以绷带包
2
周,
再放置
2
块夹板,再用绷带包扎,最后敷缚扎带
3~4
条。
四、操作程序
5
1.
备齐用物,必要时适修整夹板外形,穿好扎带,在特定的部位订
上图钉以防扎带滑动。
2.
做好解释,嘱患者放松。
3.
再次仔细阅片,确定压垫或磨菇头放置部位。
4.
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骨折部位,取合理体位。
5.
操作完毕,观察夹板的松紧、患肢血运、皮肤感觉、夹板固定部
位远端肢体的运动等。
6.
协助患者穿好衣裤,上肢骨折可患者悬吊制动。
7.
交待患者注意事项。
8.
整理复位场地,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五、注意事项
1.
抬高患肢,以利肿胀消退。抬高原则是患部高心脏水平,其远侧< br>高于患部,如怀疑患肢有筋膜间室综合征,则不宜抬高。
2.
密切观察患肢血运情况,
特别是固定后
1~4
天内更应注意观察肢
端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肿胀。
3.
观察夹板固定部位远端肢体的运动。
4.
防止骨突皮肤受压,如发现骨突处疼痛,及时打开夹板检查。
5.
及时调整夹板的松紧度,夹板后的
7~10
天内,每天检查
1~2
次。松紧度以扎带在夹板上上下移动
1 cm
为宜。
6.
定期
X
片复查,前
2
周每周
2
次,以后每周
1
次。
7.
指导患者适时功能练习。
8.
不稳定骨折不宜用敷药。
6
3
、牵引治疗
牵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
通过徒 手、
器械或
电动牵引装置,
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
使关节面发生 一
定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复位、固定、减轻神
经根压迫、纠正关节畸形 的物理治疗方法。
一、骨牵引
(一)
、概述
骨牵引术是持续牵引的一种,用骨圆针或不锈钢针贯穿骨段松
质骨。通过螺旋或滑车 装置予以牵引。根据需要,调整牵引重量及方
向,重量一般用体重得
1/8
——
1/7
,对位后要减重以保持对位。牵引
时间也可延长至
2-3
月,适用于 一切有移位的成人骨折。它能有效纠
正骨折重叠或关节脱位造成的畸形,
同时也有利于肢体检查 、
局部伤
口处理、远近端关节的功能锻炼。在骨折治疗上应用的范围较广。
(二)
、目的
多用于成年人及需要较长时间或较大重量牵引的骨折复位;成
人长骨不稳定骨折;
因肌肉强大容易移位的骨折;
骨折部位的皮肤损
伤、烧伤 、擦伤,部分软组织缺损或有伤口者;感染开放性骨折不能
手法复位或皮下牵引者;合并胸、腹或骨盆部 损伤,需密切观察而肢
体不宜做其他固定者,
肢体合并循环障碍暂不宜做其他固定者;
某些
手术的术前准备。
(三)
、适应症
7
A
成人肌力较强部位的骨折;
B
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C
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髋关节中心脱位;
D
学龄儿童股骨不稳定性骨折;
E
颈椎骨折与脱位;
< br>F
皮肤牵引无法实施的短小管状骨骨折,如掌骨、指(趾)骨骨折;
G
术前准备 ,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H
关节挛缩畸形者;
I
其他需要牵引治疗又不适于皮肤牵引者
(四)
、禁忌症:
A
牵引处有炎症或开放创伤污染严重者;
B
牵引局
部骨骼有病变及严重骨质 疏松者;
C
牵引部位需要切开复位者。
(五)
、方法与步骤
1.
四肢骨牵引
(
1
)术前准备
1
)一般无菌小手术器械
2
)消毒的骨圆针、金属锤子、手摇钻或电转
3)
准备其他用品:如利多卡因、注射器、牵引架、牵引弓、滑轮和砝
码等。
4
)皮肤清洗干净并消毒。
(
2
)操作步骤:
1
)摆适当体位或将患肢置于牵引架上,然后确定牵引贯穿部位,再
将该处皮肤拉向近 心端,以免牵引时皮肤张力太大。
8
2
)用利多卡因浸润麻醉
,
重点是麻醉骨膜
,
其次是皮下。
3)
用尖刀将 进针点的皮肤切开约
0.5cm,
将骨圆针从相应的部位穿入
皮肤
,
直达骨骼。
4
)穿针时可用金属锤锤入,也可使用手摇钻钻入,穿过骨质时应保持骨圆针的真确方向,
穿透对侧皮肤时应使皮外的骨圆针两端长短相
等。过长的部分可使用 大力剪或老虎钳夹断。
5
)骨圆针的出入口处,用小纱布覆盖,或以纱布条缠绕并固定之。
6)安置牵引弓于骨圆针两端,注意弓与皮肤间有相当距离,不可压
迫皮肤,骨圆针露在弓外的针尖, 要套上有橡皮塞的小瓶,或将其包
裹,以免刺伤他人。
7
)拧紧固定螺钉后 ,将牵引绳系住牵引弓,通过滑轮挂上是当年重
量。一般股骨牵引重量为体重的
1/10
——
1/7
,胫骨、跟骨牵引重量
一般不超过
5
千克、牵引时间一 般
4-8
周。
8
)下肢牵引时,可抬高床脚,充分利用患者体重做反牵引。
附:四肢骨牵引定点、定位及注意事项:
1
)股骨髁上牵引:内收肌结节上
2cm
(或先定髌骨上缘
2.5
横指与
腓骨小头直上之交点,再取其 内侧对应点,由内向外穿针)
。牵引重
量一般为体重的
1/6-1/8
,维持 量为
3-5kg
。
2
)胫骨结节牵引:胫骨结节向后
1. 25cm
,在此点平面稍向远侧部位
即为进针点。
由外侧向内侧进针
(以免从 内侧进针时伤及腓总神经)
。
若用骨圆针做牵引时,
必须用手摇钻穿针,
禁止 锤击,
以免骨折劈裂。
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
7-8kg
,维持量为
3-5kg
。
9
3
)跟骨牵引:内踝尖与足跟后下缘 的中点为穿针位置;或在内髁顶
点下
3cm
处,再向后画
3cm
长的 垂线,其顶点即是穿针处。注意:
胫腓骨骨折时,针与踝关节面呈
15
度,即进针处低 ,出针处高,有
利于恢复胫骨的正常生理弧度。
成人最好用骨圆针,
骨圆针较克氏针< br>稳妥,不易拉豁骨质。牵引重量为
3-5kg
。
二、颈椎牵引
(一)
、定义
应用牵引器械或徒手牵引力治疗颈椎疾病的方法称为
颈椎牵引治疗技术。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1
)适应证: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症状较轻的椎动脉型
颈椎病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寰枢椎半脱位无手术指征者,
斜方肌筋
膜炎急性发作期。
(
2
)禁忌证:年迈体弱、全 身状态不佳者,有脊髓受压症状的颈椎
病,颈椎骨质有破坏者,如怀疑有结核、肿瘤等骨质破坏和严重骨 质
疏松症的患者,颈椎骨折脱位者,心肺功能差及
精神不正常者。
(三)
、设备与用具
颈椎牵引椅、简易牵引带和牵引支架。
(四)
、操作方法与步骤
颈椎病的牵引方式一般采用坐位牵引,仰
卧位牵引适合寰枢椎半脱位或颈椎骨折的患 者。
1
、体位:一般采用坐位牵引,牵引带分别托住下颌和后枕部。
2
、角度:根据颈椎病变部位及颈椎曲度选择,可以采取中立位、前
屈位或后伸位,
其中中立位和前屈位比较常用。
使用时应根据颈椎病
10
洛克王国冰龙宝宝-
洛克王国冰龙宝宝-
洛克王国冰龙宝宝-
洛克王国冰龙宝宝-
洛克王国冰龙宝宝-
洛克王国冰龙宝宝-
洛克王国冰龙宝宝-
洛克王国冰龙宝宝-
本文更新与2021-01-19 03: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5617.html
-
上一篇:康复治疗技术习题
下一篇:心脏外科手术中一助手术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