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喝饮料的危害电解300KA大型电解铝预焙槽操作技术规程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18 23:34

刚怀孕肚子疼-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柴夔)
v1.0
可编辑可修改

300KA
电解铝预培焙槽工艺技术条件

一、

正常生产槽工艺技术条件

1
、电


305KA
±
15KA

2
、分之比
~
(≧
90
%)

3
、电解质温度
930

~965


(≧
85
%)

4
、铝水平(出铝后)
19~25cm
(≧
85
%)

5
、电解质水平
16~21cm
(≧
85
%)

6
、槽设定电压
~
(≧
85
%)

7
、月均效应系数


/
槽·日以下

8
、出铝周期
24
小时

二、启动初期工艺技术条件

1
、槽电压管理:


灌完铝后
~
第一个月内
~

2
、电解质成分管理:


第一个月分之比



第二个月分之比
~

3
、电解质水平与铝水平管理:


电解质水平四周内
20~30 cm
铝水平灌铝后一月内
16~21 cm

4
、效应系数管理:


启动后第一个月月均效应系数


/
槽·日以下

三、破损槽工艺技术条件

1
、分之比
~

2
、电解质温度
930

~980


3
、铝水平(出铝后)
20~26cm

4
、电解质水平
6~21cm

5
、槽设定电压
~

6
、效应系数


/
槽·日以下




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300KA
电解铝预焙槽操作技术规程

300KA< br>大型电解铝预焙槽生产工艺是目前先进的电解工艺技术之一,采用了大面五端
进电,中心六点下料 的方式。为确保电解槽平稳、顺利的运行,给生产的正常进行提供保
障,现在对生产作业的一些基本操作 做一个基本的规范,其主要的操作包括:焙烧启动作
业、换极作业、出铝作业、扎边部作业、熄灭效应作 业、抬母线作业、两水平测量作业、
槽温测定作业、电解槽破损(漏炉)的维护与处理方法、停槽作业等 。

一、

电解槽焙烧启动作业

1
、范围:适用于所有准备投入生产的电解槽。

2
、目的:为电解 槽正常生产作好准备,并通过焙烧启动使电解槽阴极和阳极温度接近或
达到生产温度,具备正常生产条件 。

3
、所用工具、材料:铁锹、扫把、圆钢条(¢
5~10mm

、扳手、钢刷、风管、阳极卡具、
粉笔、锉刀、有机清洗剂、标号热电偶、数字式温度表、万用 表、操炉用具、液体电
解质、冰晶石、焦粒(采用煅后的石油焦,粒度严格控制在
3~6mm< br>范围内)


4
、作业前认真检查槽控箱、打壳下料装置、阳极提升机 构、阳极母线、槽外观,如发现
问题要及时报告,检查项目见下表:

项目

槽控箱

2
检查内容

显示部分

检查要点

各显示是否正常、准确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操作按钮部分

提升机构

起重机动作

操作按钮是否有效、灵便

操作灯亮且正常、无异响

能够加满料,不冒料

下料量准确,不漏料

上下动作流畅,指示灯亮

上下动作有力

是否粗糙不平或有缺陷

是否破损,螺栓及绝缘情况

是否全部焊上

清除异物

槽上部打壳下料装
氧化铝料箱



定容下料器

打击头动作

出铝端打击动作

阴极母线

各压接面

短路片

阴极钢焊接

母线回路正常

5
、用风管将炉底吹干净,擦阳极导杆及大母线上的灰尘,去 除上面的毛刺,保证母线和
导杆贴面清洁、平整,将卡具上好润滑油脂。

6
、焦粉的铺设:焦粉的铺设自烟道端(出铝端)开始连续铺设至结束。用两根圆钢条,
从出铝端至烟道端 延者伸腿摆放,然后将焦粉均匀倒入槽底,用刮尺沿圆钢条的长度
方向刮平焦粒,对凹陷部位应补充焦粒 ,在确定焦粒刮平无凹陷部位后,两人同时小
心地将圆钢条抬取走。

7
、阳 极安装:阳极要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装极人员与天车配合将阳极轻轻水平放置
在焦粉上,检查周边及 阳极底掌是否压实在焦粉上,若有明显未接触的地方要补充焦
粒,重新安放或更换阳极。安放阳极时,铝 导杆和水平母线要平行,使阳极能够自由
上下。确认阳极装好后用粉笔在导杆上划好线。
8
、软连接及分流片的安装:采用软连接,软连接的贴面必须平整、清洁、压紧,铝导杆
应 与大母排平行;采用阳极钢爪与阴极方钢之间的分流。软连接与分流片的安装由机
电厂负责,软连接、分 流片在通电前安装完毕。

9
、装槽:

1

、在 伸腿上均匀
3~5cm
冰晶石或电解粉,将阳极间缝填满冰晶石,中缝填厚

20cm
冰晶石;

2

、在槽四周边部用
1T
大 碱均匀加到边部;

3

、用电解质粉将槽
四个边部堆砌到能刚好覆 盖阳极;

4


用耐火砖
(或其它耐火材料)
将 阳极中缝盖好,
并用冰晶石或电解质粉在阳极表面覆盖
2~5cm


10


3
通电焙烧:
A
待确认停电工具、人员准备妥当后,
与变电站主控楼联系,
准备停电。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当系列停电后,松开短路口螺母,分开短路片,插上绝缘板,旋紧短路 口螺母。待确
认短路片操作完成后,与变电站主控楼联系恢复送电。送电过程中注意电压变化情况,在升电流期间保证冲击电压不得超过
5V

B
、阳极电流分布测定:通全 电流后
10
分钟
侧一次,以后每
8
小时测一次,在拆除软连接后至灌 电解质启动前测一次。有异常情
况向工段长汇报。
C
、焙烧期间不能向槽内中缝添加物 料。

11


分流片拆除:当电压降至以下,且全通电流
16
小时以上时,逐步拆除分流片,每
次电压上升不得超过,并记录分流片拆除前后的电压。< br>
12


软连接拆除:启动前一班拆除软连接,拆除前必须先上好并 旋紧所有螺旋卡具保
证阳极导杆与大母线充分接触。

13
、在分流片和软连 接拆除后及时用槽罩板将电解槽密封起来,并适当开启烟道阀门,有
效减少电解槽在焙烧及启动过程中的 烟气排放量。

14
、启动。
A
、启动条件:全电流焙烧时间
90
小时以上(再次启动槽
70
小时以上)
,当电
解质温度达到< br>950
℃以上,
阳极中缝电解质已贯通且达
30cm
以上时即可认为该 槽具备
启动条件。
B
、提前一天准备好启动用的电解质和抽电解质用地的真空出铝抬包 ,清
理完所启动槽出铝端
A
面小头边部物料(包括出铝口对应中部)
,形成启 动灌电解质
通道。
C
、通知变电站主控楼,并将烟道阀门开至最大风量位置,向槽内连 续灌入液
体电解质约
8~12
吨,手动抬阳极使电压到左右。
D
、启 动完毕后等待第一次
AE
,第一

AE
持续时间
10~15
分钟,熄灭效应后及时打捞碳渣,电压保持在
~
,电解槽转入生
产状态,接通
NB

ABE,AEB,NB
间隔时间
20s
左右,
AE
间隔时间
24
小时。

15
、灌铝:启动完毕
8~24
小时,
(视槽子温度情况)分批(每
8
小时灌
4
吨左右)向槽子
中灌入铝液,或加铝锭至铝液高度
16cm
左右,灌完后电压保持~
,同时加盖保料并整
好形。

16
、取样:通知质检处在灌电 解质后次日取电解质分析成分(一周内每日取样)
,启动后
次日开始取铝液样分析。

17
、灌完铝待电压平稳后开始逐步下调电压以降低槽温,随着电流效率的逐步提高缩短下料间隔与之相适应,延长效应间隔以及各项控制参数的及时调整,使启动槽更好的步
入正常生产。< br>
18
、电解槽在整个焙烧启动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后都必须及时盖好罩板,使烟气无组织 排放
4
v1.0
可编辑可修改

降至最低,也降低原材料飞扬损失。

19
、工艺参数的调整及保持要以形成 良好炉膛为中心任务,具体执行时参照启动期间工艺
及时条件执行。

20
、 将装槽、通电焙烧和启动过程作业填入《
300KA
大型预焙槽焙烧启动记录》中相应内
容。

二、换极作业

1
、范围:生产槽中到换极周期的阳极,虽 未到换极周期,但因阳极出现脱落、化钢爪等

异常原因不能导电或影响原铝质量的阳极

调周期的阳极。

2、目的:将上述范围内的阳极更换出来,保证电解生产的持续性,确保生产平稳顺利进
行。

3
、使用的设备、工具、材料:天车、操炉工具一套、阳极、换极周期表、粉笔、残极托
盘、面壳块(氧化铝)
、作业记录、扫把等。

4
、作业前准备工作:

A

确认槽号、
极 号:
从电解槽换极表中查出或临时检查要更换的极所在的槽号、
极号,
并人工在槽子上 作进一步确认,查极时要仔细认真且切换烟道阀门。

B
、准备并检查所用的操炉工具、设备等。

C
、准备物料(面壳块)
:准备充足的面壳块并用手推车拉至要换极的槽傍边(新极放
置处)
,快料要求控制在
3cm
以下,不符合要求的要将其砸碎成小块。

D
、根据电解槽周期情况 判定选择质量合格的新阳极或旧极,对阳极易氧化中缝处用电
解质液混合面壳块进行浇注,尽可能防止空 气进入而氧化。

5
、揭开槽罩并扒料:将烟道阀门切换至大风量,揭开
3~ 4
块槽罩板(不能同时揭开两台
槽罩板)
;将残极上的及周边的所有浮料及块料呈扇形 扒出。

6
、按下槽控箱上的换极键和边加工键,与计算机取得联系,表明该槽有换极 作业,让槽
控机启用更换阳极控制程序。

7
、正确指挥天车打开所换极壳面 ,在打壳过程中用铁钩将能勾出的面壳块勾出。如碳渣
较多,应在打壳过程中将其捞出,防止物料进入槽 中后由于升温而无法捞出。

8
、拔出残极:指挥天车工操作天车,下降阳极提升装置 ,卡住阳极导杆,然后下降风动
5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扳手 ,旋送卡具,在地面换极工的指挥配合下,慢慢拔出残极。在拔出过程中,操作
工发现有结壳块要掉入槽 内,要指挥暂停提升,用工具把结壳块勾出后再继续拔出残
极。在打壳和拔出残极过程中要防止撞击设备 。

9
、残极检查及定位:天车拔出极后,要在大面上下降阳极,此时换极工作要仔细 残极是
否正常,如氧化、涮爪、裂纹、掉快、长包等,并在作业记录上记录清楚。将残极上
的定 位线移到兜尺上并用粉笔标定好,便于确定新极定位线。

10
、捞块及槽况检查:在 打壳及拔出残极过程中,有部分快料落入槽内电解质中,此时要
用大钩、大耙等槽炉工具及时把落入槽内 的面壳块钩出来,且要求捞干净。同时检查
槽况,及沉淀多少和分布情况、阳极情况、炉膛形成情况、邻 极工作情况、两水平情
况等,以确定下一步的工作,并及时做好记录,异常情况及时汇报。
< br>11
、新极定位:天车工拔出的残极放在残极托盘上后,掉回一块新极,下降阳极,让换极
工在兜尺上标好的定位线的基础上低
1.5cm
左右确定新极定位线。此时,要检查阳极铝导杆是否干净、是否平整、有无毛刺,否则要用扫帚将将导杆与母线贴面清理干净,
用平板锉将贴 面清理平整,确保大母线与导杆充分接触(此工作可在准备工作中做)

注:为减少槽热量损失 ,残极检查及定位、捞块、新极检查定位等项操作应同时进行。

12
、新极安装:天 车工把新极挂到电解槽上,在新极还未安装到位的情况下进行预热并检
查卡具挂钩的松紧度并处理,检查 处理大母线贴面积灰和毛刺。再由换极工在下面指
挥确定阳极的安装位置,使定位线与水平母线下端平齐 。为保证安装精度还要用摸钩
对新极的安装位置作进一步确认,无误后天车下降风动扳手,旋紧卡具,在 导杆上写
清换极日期。
(装极注意:要将导杆置于两挂钩中间并使其垂直,卡具要进行三次松紧
动作,保证阳极导杆紧贴水平母线,不下滑,然后松开提升装置,收回提升装置和风
动扳手。< br>)

13
、壳面收边、整形:安装好阳极后,先将热面壳打碎盖在阳极边间缝上 ,其后用破碎面
壳料将阳极中、间缝盖满(有下料口的中缝应用液体电解质运面壳快料浇处下料口)
盖料过程中要防止物料进入槽底形成沉淀,特别是中缝应待电解质结壳后才盖。用破
碎面 壳料在阳极上厚度约为
16~18cm
和边部盖成斜坡亮出槽沿板,用铁锹将阳极上物
料铲平,使物料能均匀覆盖阳极及四周,当面壳保温不够时,应用多功能行车或人为
的在面壳料上加盖新 鲜氧化铝。

6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4
、及时盖上槽罩板、清扫场地卫生并收拾工具。

15
、将烟道阀门切换至小风量以烟气能抽完为准并记录。

16
、 阳极导电情况检测:新极安装
16
小时后,由测量班员工对新极电压将进行测量,新
极 的电压将
~
范围内,对不合格阳极电压将要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测量数据填入《电
解 交接班记录》和《新装阳极电压将记录》中。

17
、异常情况处理:在巡视检查中发 现阳极有脱落或换极过程中发现阳极有脱落、涮爪,
必须及时换出来。基本作业过程同于正常换极作业, 不同之处是由于脱落,残阳极炭
块不能拔出,对大的脱落块必须借助脱落夹钳吊出来,小的脱落块用大耙 、大钩等工
具将其捞出来即可。槽内的碳渣、块必须捞干净。检查槽周期情况,确定是装高残极
还是新极,尽可能不打乱阳极周期。因脱落极无法用兜尺对新极进行定位,在装新极
时,必须用摸钩通过 摸邻极底掌位置来间接确定新极安装位置,但要通过
16
小时后测
得的阳极压降来判断 新极的安装精度。


换极作业过程中做好作业前得准备工作和员工整体 配合是减少操作时间的基础;
捞块和新极的安装精度是换极作业的质量控制点;扒料扒干净、拔极时将块 钩出及中
缝结壳后盖料是物料进入槽内的关键;确保导杆和母排充分接触以减少接触压降是节
能 降耗在操作方面的重要措施;长期保持阳极周期均匀是电解槽稳定的重要保障。

三、出铝作业

1
、范围及目的:进行生产的电解槽,由于其电解过程连续地 生产出铝液,为保持槽内铝
量平衡,保持电解生产正常进行,每隔一定周期都要将槽内生产的铝水抽出。

2
、使用的设备、工具:天车、电子称、抬包、铁锹、碳渣瓢、石棉绳、观察孔用玻 璃、
锥子、扫帚等。

3
、作业准备:
A
、由工段、车间负 责人,根据车间测量工每日填在《工艺技术条件测量记
录》中定时测量的各槽两水平(铝水平及电解水平 )情况,并结合其他工艺参数给出
铝工下达指示量,明确各槽的积灰出铝量,并将指示量写在《工艺技术 条件测量记录》
的相应栏目中。

B
、天车工认真检查天车,以保证其能正常工作。

C
、准备好所需要 的工具、材料,每日应按《设备检修计划》对抬包进行维护保养,将
前一日用过抬包内和出铝管内的电解 质及沉淀清理干净并将其密封好。

7
v1.0
可编辑可修改

D
、根据各槽的计划出铝指示量和质检处提供的《原铝化学成分报告单》上配包要求做< br>好准备工作,将各槽指示量及配包情况写入作业日记中。

E
、查看槽生 产报表,掌握各电解槽生产状态和上班的操作情况,做出各槽出铝顺序的
工作安排,保证各槽每日出铝顺 序基本一致。由于槽数较多,此举是防止各槽出铝周
期与定额周期偏差过大的保证。同时,有效防止电解 槽进入效应预报期间,抬母线时
即进入效应进行出铝作业。

4
、作业步骤:
A
、指挥天车吊起抬包,移至即将吸出槽。

B
、打开出铝端的槽罩板,操作打击头打开出铝洞口壳面,然后用碳渣瓢捞净洞口处的< br>结壳块、炉底沉淀和碳渣。洞口尺寸大小要大于吸出管管径。

C
、用铁 钎测量槽内两水平,以掌握槽内铝水平及电解水平高度,对下管深度做到心中
有数。

D
、联系计算机,让槽控箱启用出铝控制程序。

E
、爬上抬包,接通 高压风管。指挥天车降下抬包,让吸出管对准出铝洞,慢慢下降。
注意不要下降的过低或过高防止抽上沉 淀或电解质。

F
、将电子称的显示器归零,打开风阀,开始吸铝。这时,要通 过观察孔查看是否将铝
水吸出,若流量较小,可能是由于抬包密封不良,可用大锤等工具敲打抬包盖,增 加
密封性;也可用粉料及石棉绳加强密封,保证能抽上铝水。

G
、注 意电子称显示数字的变化情况,即将达到指示量时(离指示
200KG

,适当关小风
阀,待接近指示量时关掉风阀,停止吸铝。

H
、指挥天车,慢慢升起抬包,提出吸出管,准备下一台的吸出作业。

I
、用铁锹清理出铝洞口,盖上端盖,清扫场地卫生。

5
、一般情况下,当 抽上铝水,已达到抬包的容量时,行车将抬包移到通道,吊上抬包倒
运车,放稳后,脱开行车吊钩,由倒 运车拉至铸造厂。

6
、出铝工依据各槽的实际出铝量,填写《电解出铝表》
,并将每日出铝任务完成后及时报
送计算站,由操机人员把有关数据输入控制计算机,再由分厂拟定打印 出《电解生产
日报表》
,向有关部门及时反应生产趋势。

出铝作业中,准备好抬包是准备工作重点;出铝精度和带电解质量是质量控制点,
吸出精度要求在< br>+20kg~-10kg
(实出量和指示量之差)
,上电解质量每槽不超过
10 kg

8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搞好工作安排是防范设备事故及减少对电解槽干扰的关键。

四、熄灭效应作业

1
、范围及目的:从阳极效应发生到熄灭的作业全过程, 通过系列作业,有效的把效应和
熄灭控制效应的时间,保持电解槽持续正常生产。

2
、所用工具、材料:效应杆、碳渣瓢、扫把。

3
、熄灭效应采用 步骤如下:
A
、电解槽正常生产过程中,效应一但发生,在厂房设置的广
播会播出效应 槽号,同时发生效应电解槽的效应指示灯亮起,槽控机自动进行下料动
作,应及时取效应杆奔向效应槽。

B
、检查效应电压后,将效应杆插入阳极底掌下的铝液中搅动铝液,并观察电压变动 情
况,待电压将下来平稳后,取出残留效应杆放入槽内烧掉,回到槽控机前,确定电压
是否正常 、稳定,不正常、不稳定及时进行处理。

C
、效应后碳渣分离良好,应及时将其打捞干净,将效应后大面冒火处进行覆盖处理。

D
、检查电解槽下料系统的工作情况:是否下料、下料是否充足、下料口是否通畅,

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F
、盖上槽罩板,清理场地卫生,将工具放回工具架。

4
、效应后电压异常的,要手动阳极至设定电压左右。

5
、操作管理中要把效应时间和效应后捞碳渣作为质量控制点。

6
、效应熄灭后,相关管理人员应分析原因,查看控制系统运行记录历史曲线,及时调整
控制参数,以适应 电解槽持续正常生产的需要。

7
、槽监控系统每日打印出《效应情报表》
, 反应各电解槽最近效应发生情况。管理人员在
此基础上全面分析槽况,对工艺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并做 好各项工作的安排。

五、抬母线作业

1
、范围及目的:电解槽的 水平大母线随着预焙阳极的不断消耗,出铝操作不断进行而不
断下降,当其下降到接近下限位时,以及由 于生产安排而计划抬母线时,就必须将其
上抬,使其接近上限位,保证生产持续进行。

2
、应准备的工具、设备:多功能天车、母线提升框架、扳手、粉笔、效应杆等。
< br>3
、作业前的检查和准备:
A
、检查水平大母线到下限位的距离,当水平大母线 下底面距下
9

刚怀孕肚子疼-


刚怀孕肚子疼-


刚怀孕肚子疼-


刚怀孕肚子疼-


刚怀孕肚子疼-


刚怀孕肚子疼-


刚怀孕肚子疼-


刚怀孕肚子疼-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23:3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5314.html

电解300KA大型电解铝预焙槽操作技术规程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