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体质差怎么办-
病理复习题
2007-12-30 13:55:56|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无
|
字号
1.
某患者一侧输尿管结石致肾盂积水、肾萎缩,这种萎缩主要属于下列类型中的哪一
种?
A.
营养不良性萎缩
B.
失用性萎缩
C.
生理性萎缩
D.
压迫性萎缩
E.
内分
泌性萎缩
2.
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A.
萎缩是指实质细胞、
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B.
肥大是指细胞、
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C.
增生是指细胞数量增多
D.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的过程称为化生< br>E.
萎缩、肥大、增生、
化生是适应的四种主要形式
3.
萎缩的心脏颜色变深,其原因是萎缩的心肌细胞内含有:
A.
黑色素颗粒
B.
脂褐素颗粒
C.
含铁血黄素颗粒
D.
胆红素
E.
炭尘
4.
心外膜增生的脂肪组织沿间质伸入心肌细胞间的现象,称为:
A.
心肌脂肪变
B.
心肌脂肪浸润
C.
心肌坏死
D.
心肌炎
E.
以上都不是
5.
脂肪变最常发生的器官:
A.
肝
B.
心
C.
肾
D.
骨骼肌
E.
脾
6.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A.
肉眼呈灰白色、半透明
B.
是十分常见的变性,见于瘢痕组织、动脉粥样硬化斑
块等
C.
系胶原纤维老化的表现
D.
是增生的胶原纤维增粗,胶原蛋白交联、变性、融合
的结果
E.
光镜下见片状、带状或梁状粉染均质物质,富有血管和纤维细胞
7.< br>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
A.
坏死可直接发生,但多数是由变性发展而来
B.
坏死的出现即
意味着整个机体的死亡
C.
坏死与变性不同,是不可逆性改 变
D
组织坏死后应及时清除
E.
酶活性的变化有助于细胞坏死的早 期诊断
8.
关于凝固性坏死时:
A.
多见于心、脑、肝、肾等脏器
B.
肉眼干燥、质实,界限
不清
C.
早期光镜下组织轮廓 保存,
细胞微细结构消失
D.
坏死发生后即可与正常组织在形态
上加以鉴别
E.
脂肪坏死是它的特例
9.
下列哪种改变不属于液化性坏死?
A.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B.
脑脓肿
C.
干酪样坏死
D.
脑软化
E.
乳腺外伤
10.
有关凋亡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A.
凋亡的发生与细胞自身基因的调节有关
B.
凋
亡只发生在肿瘤组织中,是细胞损伤的产物
C.
凋亡有别于坏死
D.
凋亡多发生在单个或
数个细胞
E.
凋亡不引起炎症反应
11.
关于化生正确的是< br>A.
化生是分化成熟的细胞直接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
程
B .
化生对人体有害无益
C.
通常上皮细胞只能化生为上皮细胞,
间叶细胞只能 化生为间叶
细胞直
D.
化生可接导致肿瘤的发生
E.
化生是损伤的一种
14.
不易发生湿性坏疽的器官是
A.
肠
B.
子宫
C.
肺
D.
四肢
E.
胆囊
15.
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出现的肝细胞溶解坏死属坏死中的哪种类型?
A.
干酪样坏死
B.
凝固性坏死
C.
凋亡
D.
坏疽
E.
液化性坏死
16.
细胞水肿时,细胞内:
A.H2O
多、
Na+
多
B.H2O
多、
K+
多
C. H2O
多、
Ca++
多
D. H2O
多、
Mg++
多
E.
以上都不对
17.
细胞水肿发生机理
A.
溶酶体膜受损
B.
核膜受损
C.
过氧体受损
D.
线粒体受损
E.
高尔基体受损
19.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
A.
细胞浆的变化
B .
细胞间质的变化
C.
细胞膜的变化
D.
细胞核的变化
E.
以上都不对
20.
关于凝固性坏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机制不清
B.
最典型的实例为贫血性梗死
C.
坏死区湿润、
质地松软
D.
有干酪
样坏死和坏疽两个特殊类型
E.
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间界限较明显
21.
干性坏疽时,哪项是错误的?
A.
动脉阻塞,静脉通畅
B.
坏死区干燥、皱缩
C.
与正
常组织界限清楚
D.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E.
属缺血性坏死
22.
湿性坏疽时,哪项是错误的?
A.
动、静脉均受阻
B.
坏死区水分多
C.
与正常组
织界限不清
D.
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
E.
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
23.
脑组织为什么易发生液化性坏死?
A.
脑组织富含脂质
B.
脑组织富含蛋白质
C.
脑组织富含糖原
D.
脑组织富含核酸
E.
以上都不对
24.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皮肤粘膜表浅的组织缺损称为糜烂
B.
皮肤粘膜较深的
组织缺损称为溃疡
C.
只有一个开口,另一端为盲端的缺损叫瘘管
D.
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坏死物排出
后残留的空腔称为空洞
E.
只有一个开口,另一端为盲端的缺损叫窦道
25.
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A.
肉芽组织将坏死组织包围叫机化
B.
肉芽组织长入取代坏死组< br>织称为包裹
C.
坏死是不可逆性改变,变性是可逆性改变
D.
陈旧的坏 死与机化组织可发生转
移性钙化
E.
肾、肺等器官坏死后果严重
2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肝细胞水肿,如果原因持续存在,可转化为 肝细胞脂肪变
B.
肝细胞脂肪变通常情况下不引起肝功能障碍
C.
有肝细胞脂肪变的肝脏即可称为脂肪肝
D.重度肝脂肪变可继发肝硬化
E.
肝脂肪变与中毒、缺氧及营养障碍等有关
28.
细胞坏死时错误的是:
A.
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细胞质核蛋白 体减少、丧失、
嗜酸性染色增强
B.
间质基质、胶原纤维崩解液化
C.
坏死细胞自溶,引起局部急性炎
症反应
D.
由肉芽组织增生和细胞再生来完成修复
E.
细胞一旦发生坏死,肉眼和光 镜下
即刻可见相应的形态学变化
30.
脑组织易发生:
A.
凝固性坏死
B.
湿性坏疽
C.
液化性坏死
D.
纤维素样坏死
E.
干酪样坏死
1.
急性肺淤血较特异的症状是
A.
胸闷
B.
铁锈色痰
C.
呼吸困难
D.
心悸
E.
粉
红色泡沫痰
2
.
不会引起肺淤血的心脏病是
A.
高血压性心脏病
B.
心肌梗死
C.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D.
梅毒性心脏
病
E.
肺源性心脏病
3.
急性肺淤血时肺泡腔内的主要成分是
A.
心力衰竭细胞
B.
纤维蛋白
C.
水肿液
D.
尘细胞
E.
炎症细胞
4.
心力衰竭细胞最常见于
A.
左心衰竭
B.
肺褐色硬变
C.
间质性肺炎
D.
冠心病
E.
弥漫性肺纤维化
5.
心力衰竭细胞是指
A .
心力衰竭时某些形态特殊的心肌细胞
B.
矽肺致右心衰竭时,肺
内吞噬矽尘 的巨噬细胞
C.
褐色硬变肺内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D.
心力衰竭时肺内吞
噬炭末的巨噬细胞
E.
心力衰竭时肺泡腔内的泡沫细胞
6.
引起肺褐色硬化疾病是
A.
肺动脉栓塞
B.
肺动脉瓣狭窄
C.
三尖瓣狭窄
D.
二尖瓣狭窄
E.
矽肺
7.
槟榔肝内可见
A.
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萎缩
B.
出血性梗死
C.
肝小叶
结构破坏
D.
门静脉分支扩张淤血
E.
肝血窦扩张淤血,肝细胞脂肪变性
8.
在对血栓的叙述中,
属于错误的是
A.
心瓣膜上的血栓为赘生物
B.
球形血栓
常发生在左心房
C.
透明血栓常发生在毛细血管
D.
血栓可转为静脉石或动脉石
线是
混合血栓的镜下特点
9.
混合血栓通常见于
A.
静脉血栓尾部
B.
动脉血栓头部
C.
毛细血管内
D.
静脉血栓
体部
E.
心瓣膜闭锁缘
11.
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A.
血小板
B.
红细胞
C.
纤维蛋白
D.
单核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12.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时微血管内的血栓称之为
A.
赘生物
B.
纤维蛋白血栓
C.
附壁血栓
D.
白色血栓
E.
红色血栓
13.
在血栓形成时,与血小板关系不大的因子是
A.
血栓素
A2
B.
组织胺
C.5-HT D.
前
列腺环素
(PGI2)
14.
术后好发血栓的部位是
A.
下肢静脉
B.
颈静脉
C.
冠状动脉
D.
门静脉
E.
肾动脉
15.
透明血栓最常见于
A.
小静脉
B.
中动脉
C.
小动脉
D.
大静脉
E.
毛细血管
16.
休克死亡者在某些脏器的组织切片中可见
A
混合血栓
B.
红色血栓
C.
透明血栓
D.
白色血栓
E.
附壁血栓
17
股静脉内血栓脱落易引起并发症是
A
下肢坏疽
B
门静脉栓塞
C
肺动脉栓塞
D
肾
动脉栓塞
E
脑动脉栓塞
18
血液循环中血凝块随血流运行发生血管阻塞的过程称
A血栓
B
血栓栓塞
C
血栓形
成
D
血栓转移
E.
梗死
19.
赘生物是指
A.
心内膜增生物
B.
心瓣膜上的新生物
C.
心瓣膜上的附着物
D.
心瓣膜结节性纤维组织增生
E.
心瓣膜上的附壁血栓
21.
肺动脉栓塞不会引起
A.
猝死
B.
肺动脉高压
C.
肺梗死
D.
右心室扩张
E.
间
质性肺炎
22.
易发生贫血性梗死的脏器是
A.
脾,心,肾
B.
心,脑,肠
C.
脾,心,肺
D.
肾,
肠,脑
E.
肾,心,肺
23.
肾梗死区的坏死多为
A.
液化性坏死
B.
干酪样坏死
C.
凝固性坏死
D.
脂
肪坏死
E.
坏疽
24
.
动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
.
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B
.
组织器官重量增加
C
.局部呈鲜红色
D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
E.
局部温度升高
25
脑动脉充血时可能引起的最严重后果
A
颅内压升高
B
脑水肿
C
头痛头晕
D
脑血管
破裂出血
E
脑脊液增多
26
.左心衰竭时发生瘀血的脏器是
A
.肝
B
.肺
C
.肾
D
.脑
E
.脾
27
.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时,可引起下列哪个脏器瘀血
A
.脑
B
.肝
C
.肾
D
.肺
E
.脾
28
.
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引起
A
皮肤粘液性水肿
B
眼睑水肿
C
下肢水肿
D
下
肢橡皮肿
E
肺水肿
29
.槟榔肝是指
A.肝脂肪变性B.肝细胞肿胀C.肝细胞萎缩
D.肝瘀血
E.肝
性淤血合并脂肪变性
30
.在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中性粒细胞
B.红细胞
C.单核细胞
D.淋
巴细胞
E.血小板
31
.构成血栓头部的主要成分是
A.红细胞
B.
血小板
C.中性粒细胞
D.单
核细胞
E.纤维蛋白
32
.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中,哪一项对机体有利A.阻塞 血管B.瘀血
C.止血
D
栓塞
E形成心瓣膜病
33
.二尖瓣狭窄时,在心脏内形成的血栓多为
A白色血栓
B混合血栓
C微血栓D红
色血栓
E闭塞性血栓
34
.附贴于心脏房室和血管内膜面,未将管腔完全阻塞的血栓称为
A.透明血栓
B.
闭塞性血栓
C.赘生物
D.附壁血栓
E.白色血
栓
35
.
血栓由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
A.
溶解
B.
吸收
C.
机化
D.
再通
E.
钙
化
36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形成的血栓是A.
红色血栓
B.
白色血栓
C.
混合血栓
D.
赘
生物
E.微血栓
37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作用是
A抗凝作用
B促凝血作用
C缩血管作用
D.舒血管
作用
E.血小板粘集
38
.DIC最主要的病理特征是
A.溶血性贫血
B
.
纤溶过程亢进
C.凝血功
能障碍
D.血管内皮细胞损伤E.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 br>39
股静脉的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运行阻塞于肺动脉的过程,称A血栓B血栓形成
C血< br>栓栓塞
D梗死
E瘀血
40
.栓塞最常见的类型是
A.气体栓塞
B.血栓栓塞
C.羊水栓塞
D.脂肪栓塞
E.瘤细胞栓塞
42
.来自门静脉的栓于随血流运行,首先栓塞于
A.脑
B.
肺
C.肝
D.肾
E.肠
43
.股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可发生
A脂肪栓塞
B羊水栓塞
C.空气栓塞
D.血栓栓
塞
E.寄生虫栓塞
44
.
潜水员从深水中快速升到水面易发生A肺不张
B.
氮气栓塞
C.
脂肪栓塞
D.
空
气栓塞E.肺水肿
45
.左心的附壁血栓脱落后常引起
A肺动脉栓塞
B脑动脉栓塞C股静脉栓塞D门静脉
栓塞
E.肝静脉栓塞
46
.局部组织因血流阻断而引起的坏死称为
A.栓塞
B.血栓形成
C.梗死
D.机化
E.软化
47
.
下列哪种梗死可发生软化并形成囊腔A.
肺梗死
B肠梗死
C.
脾梗死
D.
脑
梗死
E.肾梗死
48
.引起梗死的最常见原因是A血管受压闭塞
B.血栓形成
C.动脉痉挛
D.瘀
血
E.动脉内膜炎
49
.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
.血浆胶体渗透压低下
B.
静脉压上
升
C.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D.
淋巴管闭塞
E
.
肝细胞对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灭活能力降低
50
.出血性梗死最常发生在哪一个器官?A.肾
B.肺
C.脑
D.脾
E
.
心
51
.肠扭转可引起肠壁发生
A.贫血性梗死B.干性坏疽
C.气性坏疽
D.出血性
梗死
E.液化性坏死
52
.
心肌梗死灶的肉眼形状常为A.
楔形
B.
不规则形
C.
锥体形
D.
圆形
E.
三
角形
53
不 属于病理性充血A炎性充血B减压后充血C侧支性充血
D进食后胃肠道充血
E理
化因素 引起的充血
54
.下列哪项不属于瘀血的后果A瘀血性水肿B瘀血性出血
C 栓塞
D实质细胞萎缩变
性、坏死E瘀血性硬化
55
.下列哪项不符合肺瘀血的病理改变
A.肺胞腔内有水肿液
B.肺泡壁毛细
血管扩张
C.肺泡腔内有多量中性粒细胞及纤维蛋白
D.肺泡腔内出现心力衰竭细胞
E.肺泡腔内出现红细胞
56
.下列哪项不符合静脉性充血时受累器官的病变特点
A.体积增大
B.颜色鲜红
C.代谢功能减弱
D.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
E.温度降低
57
.下列哪项不是血栓形成的条件
A.心血管内膜损伤
B.血流缓慢
C.血
流形成漩涡
D.血液凝固性增加
E
.纤维蛋白溶酶增加
58
.
下列哪项不属于血栓形成的结局A.
溶解吸收
B
.
排出血管外
C.
机化
D.
再
通
E.钙化
60
.下列哪项不属于心血管内膜损伤引起血栓形成的机制
A
.血液浓缩
B.释放组织因子
C.激活
XII
因子.
D.血小板产生血栓素
A
E.血小板粘集
61
.下列哪项不是DIC的主要临床表现
A.出血
B
.
脏器功能障碍
C.休克
D
.
瘀血性硬化
E.微血管病性溶血性
贫血
62
.下列哪项不是梗死的原因A.血栓形成B.血管受压闭塞
C.动脉痉挛D.动脉
栓塞
E.神经损伤
63
.下列对肺出血性梗死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多发生在严重肺瘀血基础上
B.由肺动脉分支阻塞引起
C.多位于肺下叶、肋隔角处D.锥体形
E.由于组织致
密,出血量不多
64
.
下列有关脾梗死病理特点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多由血栓栓塞所致
B.
梗
死灶呈灰白色,锥体形C.交界处有明显的充血、出血带
D.属出血性梗死
E.梗死
组织呈凝固性坏死
65.
下述关于肺淤血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
B.
肺泡内中性白细胞和纤维素渗出
C.
肺泡腔内有水肿液
D.
可发
生漏出性出血
E.
常可见心力衰竭细胞
67.
下述有关血栓形成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静脉血栓多于动脉血栓
B.
下肢血栓多于上肢
C.
动脉内血栓多为混合血栓
D.
静脉内血栓多为红色血栓
E.
毛
细血管内血栓多为纤维素性血栓
68.
下述疾病均可引起出血,哪个不属于漏出性出血
A.
肺结核
B.
维生素
C
缺乏
症
C.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D.
肺淤血
E.
流行性出血热
69.
漏出性出血多发生于
A.
毛细血管
B.
小静脉
C.
小动脉
D.
大静脉
E.
大
动脉
70.
下述哪种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
A.
血管内膜损伤
B.
血流缓慢
C.
血小板数量
增多
D.
癌细胞崩解产物
E.
纤维蛋白溶酶增加
74
.
下述有关死后凝血块的记述中,
哪项是错误的
A.
湿润、
有光泽
B.
质地柔软
C.
有弹性
D.
暗红色、均匀一致,上层似鸡脂样。
E.
与血管壁粘连紧密,不易剥离
< br>75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发生广泛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
肝凝血酶原合成减少
B.
血管壁广泛损伤
C.
大量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消耗
D.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下降
E.
血浆中缓激肽浓度增高
76.
股静脉内血栓形 成可引起
A.
肺动脉栓塞
B.
下肢坏疽
C.
脑动脉栓塞
D.
门静脉栓塞
E.
肠系膜动脉栓塞
77.
右上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
A.
肠系膜动脉
B.
脑动脉
C.
肺动脉
D.
肾
动脉
E.
心冠状动脉
78.
股静脉血栓形成时,下述哪项结局不易发生
A.
阻塞血流
B.
机化
C.
脱落
D.
钙化
E.
血流完全恢复正常
81.
羊水栓塞的主要病理诊断根据是
A.
肺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内有羊水成分
B.
微
循环内透明血栓
C.
肺广泛出血
D.
肺泡腔内有角化上皮、胎粪小体
E.
肺内透明膜形
成
82.
循环血液中的凝血块随血流运行至相应大小的血管引起管腔阻塞的过程叫做
A.
血栓
B.
血栓形成
C.
血栓栓塞
D.
梗死
E.
血栓栓子
84.
脂肪栓塞患者一般的死亡原因是
A.
动脉系统栓塞
B.
脂肪分解产生自身中毒
C.
肾小动脉栓塞
D.
肺水肿和心功能
不全
E.
脑小动脉栓塞
85.
下述关于梗死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不易发生梗死
B.
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对梗死的形成无影响
C.
动脉痉挛促进梗死的形成
D.
有效的侧支循
环的建立可防止梗死的发生
E.
梗死多由动脉阻塞引起
86.
下述脏器中,哪个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A.
心
B.
肾
C.
肺
D.
脑
E.
脾
88.
在触发凝血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
血小板的活化
B
胶原
C
凝血因子皿
XII
D
纤维连接蛋白
E
凝血酶敏感蛋白
89.
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
A.
血栓形成
B.
动脉腔狭窄
C.
血管受压闭塞
D.
动脉痉
挛
E.
静脉石形成
90.
微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纤维素
D.
血小板
E.
内皮细
胞
92.
引起沉箱病的栓塞为
A.
血栓栓塞
B.
气体栓塞
C.
羊水栓塞
D.
脂肪栓塞
E.
寄生虫虫卵栓塞
93.
炎症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
静脉压升高
C.
毛细
血管通透性增高
D.
淋巴管闭塞
E.
肝细胞对醛固酮、抗利尿素的灭活能力降低
94.
下肢静脉内血栓形成后对机体的主要影响是
A.
血栓脱落后引起全身多器官的
梗死
B.
血栓脱落后可造成肺动脉主干栓塞,
从而引起猝死发
C.
堵塞血管,
引起下肢梗死
D.
血栓被机化后永久堵塞下肢血管
E.
形成静脉石后造成该静脉的永久性堵塞
95.
下列哪种血栓形成后可诱发引起全身广泛性出血
A.
动脉内延续性血栓
B.
红色血栓
C.
透明血栓
D.
白色血栓
E.
心室附壁血栓
96.
脑动脉发生栓塞,其栓子最可能来自
A.
下肢深静脉血栓
B.
下肢浅静脉血栓
C.
盆腔静脉血栓
D.
左心室附壁血栓
E.
门静脉血栓
97.
下列哪种梗死灶常发生化脓
A.
心脏附壁血栓脱落造成的梗死
B.
心肌梗死
C.
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赘生物脱落造成的梗死灶
D.
肺出血性梗死灶
E.
卵巢肿瘤蒂扭转性
梗死灶
98.
下列哪个器官的梗死灶为地图形
A.
小肠
B.
脾
C.
肾
D.
肺
E.
心
99.
下列哪个器官的梗死灶呈节段性
A.
小肠
B.
心脏
C.
脑
D.
卵巢
E.
肝
100.
下列那种病理改变不见于肝淤血时
A.
肝窦扩张
B.
肝细胞萎缩
C.
肝细胞脂肪
变性
D
纤维组织增生
1.
关于炎症的论述,下列哪项是正确
A.
炎症反应均对机体有利
B.
炎症是一种防御反
应
C.
任何有机体均可发生炎症
D.
损伤必然导致炎症
E.
炎症是活体组织的损伤反应
3.
炎症局 部的基本病变是
A.
变质
,
渗出
,
增生
B.
变性
,
坏死
,
增生
C.
炎症介质的释放
D.
血管变化及渗出物形成
E.
局部物质代谢紊乱
4
.
炎症反应最重要的指征是:
A.
血管扩张
B.
红细胞漏出
C.
血浆渗出
D.
白细胞游
出
E.
纤维素渗出
5.
最有防御意义的炎症改变是
A.炎症介质形成
B.
分解代谢亢进
C.
局部酸中毒
D.
分 子浓
度增高
E
白细胞渗出
7.
最常见的致炎因子为
A.
机械性因子
B.
免疫反应
C.
物理性因子
D.
化学性因子
E.
生物性因子
11.
炎性水肿时渗出液位于
A.
关节腔
B.
胸膜腔
C.
腹膜腔
D.
心包腔
E.
组织间隙
14.
下列哪项关于纤维素性炎症的叙述是正确的
A.
当出现机化时便引起纤维素性 的粘连
B.
其好发部位是浆膜、
粘膜和肺
C.
肺的纤维素 性炎常引起肺泡壁的破坏
D.
假膜与咽部粘膜
疏松连接,易脱落
E .
假膜由胶原纤维、间皮细胞、白细胞和细菌组成
15.
假(伪)膜性炎是指:
A.
皮肤的纤维素性炎
< br>B.
皮肤的化脓性炎
C.
浆膜的纤维素性
炎
D.
粘膜 的纤维素性炎
E.
浆膜的化脓性炎
17.
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为
A.
化脓性炎
B.
浆液性炎
C.
假膜性炎
D.
卡他性
炎
E.
变态反应性炎
< br>18.
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
溶血性链球菌
B.
绿脓杆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白色葡萄
球菌
E.
草绿色链球菌
19.
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
A.
白细胞游出
B.
白细胞渗出
C.
白细胞吞噬
D.
调理素化
E.
趋化作用
20.
炎症灶中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是:
A.
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
B.
形成浆细胞
C.
吞噬
病原体和组织碎片
D.
修复病变的组织
E.
释放血管活性胺
21.
吞噬作用最为活跃的炎症细胞是
A.
淋巴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浆细胞
D.
嗜酸
性粒细胞
E.
肥大细胞
< br>22.
过敏性炎症主要出现哪种炎症细胞浸润
A.
淋巴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巨噬细胞
D.
嗜
酸性粒细胞
E.
浆细胞
23.
病毒感染的炎症灶中主要出现哪种炎症细胞A.
淋巴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巨噬细胞
D
浆细胞
E
嗜酸性细胞
24.
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是使:
A
局部氢离子浓度增高
B
组织分解代谢增强
C
组织间液渗透压增高
D.
细胞酶系统障碍E.
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25.
肉芽肿性炎症病灶中的主要炎症细胞是:
A.
中性粒细胞
B.
巨噬细胞
C.
嗜酸性细胞
D.
纤维母细胞
E.
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26.
感染性肉芽肿的结构特点是:
A.
结缔组织增生 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B.
淋巴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
灶
C.
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D.
实质细胞增生形成境界
清楚的的结节状病灶
E.
粘膜上皮、腺体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状病灶
27.< br>在化脓性炎中
,
坏死组织的液化分解是由于下列哪一类细胞的存在所致:
A.
浸润的巨噬细胞
B
浸润的中性粒细胞
C.
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
D.
浸润的淋巴
细胞
E.
浸润的浆细胞
29.
下列哪一种炎症
,
红、肿、热、痛、功能障碍五大症状都表现得比较明显:
A.
各种类型的炎症
B.
粘膜的急性炎症
C.
浆膜的急性炎症
D.
内脏的急性炎症
E.
体表的急性炎症
36.
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一般可形成
A.
假膜性炎
B.
浆液性炎
C.
出血性炎
D.
化脓性炎
E.
卡他性炎
37.
慢 性炎症病灶内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为:
A.
嗜酸和嗜碱性白细胞
B.
嗜中性粒细胞
和浆细胞
C.
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D.
淋巴和嗜酸性粒细胞
E.
嗜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
38 .
炎症时白细胞游出后定向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
炎症部位的化学趋化性
B.
轴流消
失白细胞边集
C.
白细胞的阿米巴样运动
D.
血管壁的通透性增
E.
血管内压升高
40.
下列哪种变化最能促使血液成份渗出
?
A.
组织变质崩解
B.
淤血
,
血流缓慢
C.
动脉扩张
,
血流加快
D.
小动脉短暂痉挛
E.
内
皮细胞肿胀
42.
炎症引起较大范围的组织缺损时,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修复
?
A.
周围组织增生肥大
B.
肉芽组织增生填补
C.
巨噬细胞增生
D.
缺损周围组织
收缩
E.
淋巴细胞增生
43.
哪种疾病的病变是 以变质性炎为主
A
慢性阑尾炎
B
肾小球肾炎
C
急性重型肝炎
D
大叶性肺炎
E
蜂窝织炎
44.
下列哪一种疾病的病变是以渗出性炎为主
?A.
局灶性肺结核
B.
肝炎
C.
乙型脑炎
D.
支气管肺炎
E.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炎
45.
下列哪一种疾病的病变是以增生性炎为主
?A.
浸润型肺结核
B.
细菌性痢疾
C.
肠
伤寒
D.
急性肾盂肾炎
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
肿瘤性增生和其它类型的增生最根本的区别是A
.
增生迅速
D
.
病因尚不明了B
.
增
生对机体有害
E
.
以上都不是
C.
增生细胞分化不成熟
2.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肿瘤的特点?
A.
相对无止境的生长
D.
增生过程必须有致瘤因子
持续存在
B.
生长旺盛
E.
不同程度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
C.
与机体不协调
3.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炎症性增生?
A.
反应性增生
D.
增生组织能分化成熟
B.
原因消除后不再增生
E.
增生组织基因发生
突变
C.
可见分裂象
4.
下列哪一种形态的肿块,癌的可能性最大?
A.
乳头状
D.
蕈状
B.
肿块大
E.
火山口
状溃疡
C.
有较长的蒂
5.
肿瘤的大小与下列哪项无关
A.
肿瘤的良恶性
D.
发生部位
B.
生长时间
E.
血液供
应
C.
继发性改变
6.
肿瘤 的实质是指
A.
肿瘤的本质
D.
肿瘤细胞
B.
肿瘤的异常增 生
E.
结缔组织
C.
肿瘤组织
8.
分化程度高是指A
.
肿瘤周围有较多的淋巴细胞
D
.
有较大的异型性B
.
不容易引
起器官的阻塞和破坏
E
.
高度恶性的肿瘤
C
.
与起源组织相似
9.
下列哪一项属于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A瘤细胞大小不一
D核畸形,
核仁大,
核
膜增厚B病理性核分裂象
E瘤细胞排列紊乱,
失去正常极向C核大、
深染,
核浆比例增大
< br>10.
高分化的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是
A.
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起源组织相似
D.
手术
切除后一般不复发
B.
不向周围组织直接蔓延
E.
对机体危害程度较轻
C.
不发生转移
11.
判定肿瘤的组织来源,主要根据
A.
肿瘤的良恶性
D
.
肿瘤的实质B
.
肿瘤的生长方
式
E
.
肿瘤的间质C
.
肿瘤的实质与间质分界是否清楚
12.
判定肿瘤的组织来源,主要根
A.
肿瘤的颜色
D.
肿瘤细胞核
B.
肿瘤的形态
E.
肿
瘤细胞
C.
肿瘤的硬度
13.
关于未分化癌,下列叙述中哪项正确?
A.
由腺上皮发生< br>D.
对放射治疗不敏感
B.
由鳞状上皮发生
E.
对化疗不敏感
C.
由上皮组
织发生,缺乏分化状态
< br>14.
癌的镜下特点中,
错误的一条是
A.
癌细胞呈巢状分布
D.
首先从血道转移
B.
实质与间
质分界清楚
E.
癌细胞间无网状纤维
C.
癌细胞有异型性,间质则无
17.
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是
A.
肿瘤的出血坏死
D.
肿瘤有溃 疡形成
B.
肿瘤呈浸润性
生长
E.
核分裂象多
C.
肿瘤的异型性
18.
含有三个胚层组织成分的肿瘤叫做
A.
癌肉瘤
D.
错构瘤
B.
混合瘤
E.
胚胎癌
C.
畸胎瘤
19.
在肿瘤的命名中,非肿瘤的一组是
A.
尤文瘤、血管瘤
D.
腮腺混合瘤、非霍奇金淋
巴瘤
B.
精原细胞瘤、骨巨细胞瘤
E.
创伤性神经瘤、室壁瘤
C.
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
瘤
20.
良、恶性肿瘤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是否致死
D.
是否呈浸润性生长
B.
肿瘤的生长速度
E.
有无完整的包膜
C.
肿瘤
细胞的异型性
21.
下列哪项是恶性肿瘤诊断的主要依据
A.
肿瘤的边界不清
D.
肿瘤出血坏死
B.
肿瘤切除后复发
E.
肿瘤突然生长迅速
C.
肿
瘤发生转移
22.
良性肿瘤的异型性主要表现在
A.
瘤细胞的多形性
D.
病理性核分裂象
B.
瘤细胞核的多形性
E.
核浆比例增大
C.
组
织结构的异常
23.
下列哪项是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
A.
核大
D.
分裂象
B.
多核
E.
病理性核分
裂象
C.
巨核
25.
决 定肿瘤组织来源主要根据
A
肿瘤的异型性
D
胞浆内细胞器
B.
膨胀性生长
E.
胞浆
内产物
C.
细胞核的形态
26.
下列哪一项不是真正的肿瘤
A.
白血病
D.
蕈样霉菌病
B.
霍奇金病
E.
神经母细
胞瘤
C.
创伤性神经瘤
27.
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
a oma
osarcorma
28.
“
癌症
”
是指
A.
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的总称
D.
所有恶性肿瘤的总称
B .
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的总称
E.
癌和肉瘤的总称
C.
所有肿瘤 的总称
29.
诊断癌的主要依据是
A.
老年人
D.
病理性核分裂象
B.
浸润性生长
E.
癌巢形成
C.
异型性大
30.
关 于高分化腺癌,下列叙述中哪项正确?
A.
癌细胞巢形成腺样结构
D.
对放射治疗
敏感
B.
癌巢呈实体条索,无腺腔形成
E.
对化学药物治疗敏感
.C.
恶性程度高
3 1.
关于低分化腺癌,下列叙述中哪项正确?
A.
癌巢形成腺样结构
D.
肉眼呈鱼肉状
B.
癌巢呈实体条索,无腺腔形成
E.
癌巢内有癌珠形成
C.
癌细胞缺乏分化,难于鉴别组织来源
32.
肿瘤对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敏感性取决于
A.
是否有变性坏死
D.
主、间质的比例
B.
是否有包膜
E.
发生的部位
C.
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33.
肺转移性肝癌是指
A.
肺 癌转移到肝
D.
肝癌和肺癌互相转移
B.
肝癌转移到肺
E.
肝
癌和肺癌同期转移到其它地方
C.
肝和肺同时发生转移性癌< br>
34.
淋巴结癌转移时,癌细胞首先出现在
A.
副皮质区
D .
边缘窦
B.
淋巴滤泡中心
E
淋巴
结的髓质
C淋巴结门部
35.
淋巴结转移性癌的诊断依据是
A.
淋巴结肿大
D.
淋巴结滤泡内出现异型细胞
B.
淋巴结疼痛
E.
淋巴结内出现癌巢
C.
淋巴结变硬
36.
肿瘤血道转移的可靠依据是
A.
肿瘤细胞侵入静脉
D.
肿瘤细胞栓塞于远隔器官
B.
肿瘤细胞侵入动脉
E.
肺部见到阴
影
C.
血液中发现瘤细胞
37.
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性腺癌的原发部位最可能是
A.
乳腺
D.
胃
B.
甲状腺
E.
肝
脏
C.
食管
38.
下列哪一种癌最易发生血道转移?
A.
胃癌
D.
胃癌
B.
子宫颈癌
E.
绒毛膜细
胞癌
C.
肠癌
41.
肺癌一般不转移到
A.
脑
D.
肾
B.
骨
E.
心
C.
肝
44.
交界性肿瘤是指
A.
位于一种组织和另一种组织的交界处
D.
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
的肿瘤
B.
位于两个器官的交界处
E.
同时有内、外胚层的组织
C.
介于上皮与间叶组织之间
的良恶性肿瘤
45.
非典型增生是指
A.
恶性肿瘤在发展 过程中的一种形态
B.
良性上皮肿瘤恶变时的
一种过渡
C.
粘膜上皮因异常增生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有的可发展为癌
D.< br>粘膜上皮增生时转化成其它类型的组织
E.
上皮组织在增生修复过程中出现形态的改变现象
46.
与癌前病变无关的描述是:
A.
如不及时冶愈有 可能转变为癌
D.
适应性反应
B.
癌前病变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
E.
细胞形态可有异型性
C.
演变为癌的时间较长
47.
属于上皮来源的良性肿瘤是
A.
霍奇金病
D.
纤维肉瘤
B.
淋巴瘤
E.
皮肤乳头状瘤
C.
肠腺癌
48.
不属于上皮来源的良性肿瘤是
A.
肠腺瘤
D.
甲状腺腺瘤
B.
皮肤乳头状瘤
E.
乳
腺纤维腺瘤
C.
乳腺瘤
49.
高分化鳞癌中最典型的特征是
A.
细胞分裂象少
D.
网状纤维围绕癌巢
B.
形成癌巢
E.
实质与 间质分界清楚
C.
出现角化珠
50.
不属于间叶来源的良性肿瘤是
A.
淋巴瘤
D.
平滑肌瘤
B.
脂肪瘤
E.
纤维瘤
C .
骨瘤
51.
不属于间叶来源的恶性肿瘤是
A.
纤维肉瘤
D.
脂肪肉瘤
B.
平滑肌肉瘤
E.
畸胎瘤
C.
淋巴瘤
52.
诊断肉瘤的主要依 据是
A.
青年人
D.
无包膜
B.
肺部转移
E.
瘤细胞弥漫分布,与间质分界不清
C.
异型性大,分裂象
53.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肉瘤的典型特征
A.
多形性
D.
淋巴管侵袭
B.
血管侵袭
E.
远处转
移
C.
间叶来源
55.
诊断 肿瘤最可靠的方法是
检查
D.
脱落细胞学检查
B.X
线透视
E.
活组织检
查
C.
超声波检查
56.
以下疾病中不易发生癌变的是
A.
交界痣
D.
萎缩性胃炎
B.
结肠多发性腺瘤
E.
十二
指肠溃疡
C.
隐睾
57.
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
A.
肿瘤生长时间的长短
D.
肿瘤生长的部位
B.
肿瘤的大小
E.
肿瘤继发性改变
C.
肿瘤的组织来源
58 .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肿瘤的继发性改变
A.
粘液样变
D.
恶性变B.
玻璃样变
E.
钙化
C.
囊性变
59.
哪项属恶性肿瘤?
A.
黑痣
D.
间变性肿瘤
B.
软骨母细胞瘤
E.
伴非典型增生的良性肿
瘤
C.
横纹肌母细胞瘤
63.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硬癌的特征?
A.
发生于柱状上皮或腺上皮
D.< br>可弥漫生长,不形成
明显肿块
B.
癌巢呈实体性,无腺腔形成
E.
分化较高,转移少
C.
癌巢小而少,间质多
64.< br>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横纹肌肉瘤的特征?
A.
多见于青少年和成人
D.
结 节状
B.
切面呈鱼肉状
E.
仅发生于有横纹肌处
C.
血道转移
67.
哪 项最符合畸胎瘤的特征
A.
良性肿瘤
D.
由三个胚叶组成
B.
囊腔形成
E.
不发生转移
C.
发生于卵巢和睾丸
68.
乳腺纤维腺瘤的特征是
A.
呈分叶状外观
D.
由腺上皮及 纤维组织构成
B.
包膜不完整,切除后易复发
E.
瘤实质的腺腔形 成不明显
C.
易发生恶变
70.
诊断子宫绒毛膜细胞癌最可靠的依 据是
A.
镜下可见水肿的绒毛
B.
破坏子宫肌层
C.
常出血 、坏死,形成暗红色结节
D.
常形成广泛转移
E.
由具有异型性的细胞滋养层 细胞及合
体滋养层细胞构成
75.
除下列哪一种外都是致癌物质?
A.
砷
D.
镉
B.
金
E.
镍
C.
铬
77.
典型的恶性肿瘤自然生长史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
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
→
局部浸润
→
远处转移
B.细胞的恶性转化
→
局部浸润
→
远处
转移
C.
细胞的恶性转化
→
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
→
局部浸润
→远处转移
D.
转化细胞的克隆
性增生
→
细胞的恶性转化
→
局部浸润
→
远处转移
E.
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
→
远处转移
→
局部浸润
78.
肿瘤的生长分数是指肿瘤细胞群体中处于
A.
复制阶段
(S
+
G2
)
的细胞比例
D.
合成前、后期(
G1
+
G2
)的细胞比例
B.
合成前期
(
G1
期)
的细胞比例
E.
合成期
(
S
期)< br>的细胞比例
C.
有丝分裂期
(
M
期)的细胞比例
85.
下列哪项不是恶性肿瘤?
A.
精原细胞瘤
D.
肾胚胎瘤
B.
囊性畸胎瘤
E.
无性细胞瘤
C.
卵黄囊瘤
1
.对动脉粥样硬 化的粥样斑块描述错误的是:
A
、有胆固醇结晶
B
、有钙盐沉积
C< br>、
有坏死物
D
、有肉芽组织
E
、该处中膜平滑肌细胞肥大增生
2
.心肌梗死多发生在
A
、左心室前壁
B
、右心室前壁
C
、左心房
D
、右 心房
E
、室间
隔后
1/3
3
.
WHO
建 议每日每人摄盐量应控制在何种水平,可起到预防高血压作用
A
、小于
13
克
B
、小于
10
克
C
、小于
8
克
D
、小于
5
克
E
、小于
3
克
< br>4
.风湿细胞的来源是
A
、组织细胞
B
、心肌细胞
C
、血管内皮细胞
D
、淋巴细胞
E
、
纤维母细胞
< br>5
.
SBE
疣状赘生物脱落形成的栓子多栓塞下列哪种器官
A
、肾
B
、脾
C
、
心
D
、脑
E
、< br>下肢
6
.
X
线检查风湿病患者的心脏呈
“
梨形
”
的心瓣膜病是
A
、二尖瓣关闭不全
B
、二尖瓣
狭窄
C
、主动脉瓣狭窄
D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
、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7
.心肌间质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的心脏病是
A
、风湿性心内膜炎
B
、病毒性心肌炎
C
、
孤立性心肌炎
D
、细菌性心肌炎
E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8< br>.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疾病是
A
高血压
B
风湿性心脏病
C< br>扩张性心肌病
D
肥厚性
心肌病
E
、限制性心肌病
< br>9
.下列对原发性高血压肾脏病变描写错误的是
A
、部分肾小球肥大,所属肾小 管扩张
B
、
部分肾小球纤维化,
所属肾小管萎缩
C
、
入球细动脉玻璃样变性
D
、
间质结缔组织增生,
淋巴细胞浸润
E< br>、肾小球囊内形成大量新月体
10
.下列何种血清酶升高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有 较大的参考意义
A
、
GOT B
、
GPT C
、
CPK D
、
LDH E
、
GOT+GPT
11
.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 中
动脉
B
、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
C
、动脉粥 样硬化多见于中、老年人
D
、女性在绝经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高于同龄组男性< br>E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处易合
并血栓形成
12
.下列哪种细 胞最早迁入内膜,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
A
、平滑肌细胞
B
、
淋巴细胞
C
、嗜中性粒细胞
D
、嗜碱性粒细胞
E
、单核细胞
13
.下列哪种病变不见于动脉粥样硬化?
A
、血栓形成
B
、玻璃样变
C
、纤维蛋白样坏
死
D
、钙化
E
、出血
14
.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常 引起肾功能不全
B
、可
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
C
、肾动脉粥 样硬化合并血栓形成
D
、引起肾动脉开口处或主干近侧端狭窄
E
、肾脏出现较大的凹陷性瘢痕
15
.
良性高血压时造成血压升高的主要病变是< br>A
、
脑细动脉纤维蛋白样坏死
B
、
颗粒性
固缩肾
C
、全身细动脉硬化
D
、左心室肥大
E
、重要器官肌 型动脉中膜及内膜增厚
16
.
恶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是B
、
肾间质出血
C
、
肾小动脉增生性动脉
内膜炎
D
、肾细动脉纤维蛋白样坏死
E
、肾小管坏死
17< br>.关于高血压的记述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常引起下肢坏疽
B
、恶性高血压
可见到细动脉纤维蛋白样坏死
C
、晚期引起颗粒性固缩肾D
、脑出血是本病的主要致死原因
E
、常引起左心室肥大
18
.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的主要特征是
A
、左心室向心性肥大
B
、左 心室扩张
C
、左
心房扩张
D
、弥漫性心肌纤维化
E
、右心室肥大
19
.< br>风湿病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A
、
心瓣膜纤维组织增生
B
、
心外膜纤维蛋白性渗
出
C
、
Aschoff
小体 形成
D
、胶原纤维的纤维蛋白样坏死
E
、心肌间质的粘液样变性
< br>20
.下列风湿性病变中哪一项对机体危害最大?
A
、反复发作的风湿性心包炎
B
、风湿
性皮下结节
C
、反复发作的风湿性心内膜炎D
、反复发作的风湿性关节炎
E
、风湿性动脉炎
小孩体质差怎么办-
小孩体质差怎么办-
小孩体质差怎么办-
小孩体质差怎么办-
小孩体质差怎么办-
小孩体质差怎么办-
小孩体质差怎么办-
小孩体质差怎么办-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20:3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5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