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疹疫苗-
传
染
病
控
知
识
防
传染病防控知识
一、怎样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防控知识
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
2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3
、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4
、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蟑螂等害
虫。
5
、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
疗、防止交叉感染。
6
、传染病人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均严格消毒。
(一)流脑的预防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
性脑膜炎,多在春季流行。
该病的一般表现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精 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
流脑虽来势凶猛,发病急剧,但只要掌握发病规 律,采取综
合措施是可以预防的,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
2.
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免疫能力。。
3.
及时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
4.
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5.
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
(二)水痘的预防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 的急性传染病。
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
病人是唯一的传 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
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
主要预防措施:
1
.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 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
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2
.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
空气流通。
3
.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
源,患 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
(
自发
病起
21
天 左右
)
。
4
.对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接 种疫苗后
15
天产生抗体,
30
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
95
%左右,免疫力持
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三)腮腺炎的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腮腺炎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而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少数
也可以通过被 患者污染的物品(食物、食具和玩具)间接传播,
起病较急。
一旦发现孩 子得了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其生活用品、玩
具、文具等煮沸或暴晒消毒,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病人要 注意
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不给过硬、过酸、过甜的刺激性食
物,要多喝水,以利于毒素排 出,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继发性
感染。如体温过高,可给予适量退热药,如出现并发症可用抗菌
素和磺胺类药物对症治疗。
(四)流行性感冒预防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常于冬、 春季流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如何预防流感呢?
1
、常洗手。。
2
、小心封闭的空间。
3
、大量喝水。
4
、不要总揉你的鼻子。
5
、别老坐着不活动。
6
、多吃维生素
E
和
C
。
7
、流感流行期间暂停集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
的地方活动,出门戴口罩。
8
、流感病毒侵入机体以后是否引起发病,主要与机体的免
疫功能有关。
9
、一旦发生流感,主要是加强护理(发病后卧床休息,多
饮水 ,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
(如发热、头痛时给予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 ,防止出现并发
症。
(五)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
、
教室、宿舍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
2
、接种疫苗。
3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
4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5
、生活有规律。
6
、衣、食细节要注意。
7
、切莫讳疾忌医。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
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 性的疾病。因为呼吸道与
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
染病的 发生。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的情
况下也易发病。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环境清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抗病能
力。
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如何预防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病人的排泄物(如呕吐物、粪便
等)
传播的,是属 于病从口入的疾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排出病人或携
带者体外,经过生活接触污染了手、水、食品和食具吃 入体内而
感染。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原则是:
1
.隔离病人和疑似患者直到无传染性为止。接触者应留检一
定时限。凡疑似病人的餐具、茶 具、生活用品要分开使用和保
管。在集体单位中的疑似病人也要做到宿舍分开、厕所专用、饮
食 隔离。炊事员、保育员每年定期检查身体,当查出病人(如患
肝炎或痢疾等)或疑似病人时,要调离工作 岗位,待痊愈后方可
恢复原工作。
2
.切断传播途径 ,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做到饭前便
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烫。对不洁变质腐败食品禁止上市。 搞
好灭蛆、灭蝇、灭蟑螂、灭鼠工作。加强水源管理。设立无害化
厕所,病人的排泄物消毒后方 可倒入厕所,污染的衣物、便器也
应消毒。
3
.保护 易感人群,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如乙肝疫苗、脊髓
灰质炎疫苗、伤寒、副伤寒疫苗等)。也可对相应疾 病进行丙种
球蛋白注射(如预防甲型肝炎时)或以中草药(如大蒜、金银
花、野菊花等服用以防 止细菌性痢疾)来防止流行。
如何预防接触性传染病?
沙眼
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
炎,是致盲眼病之一。多发生于儿 童少年时期。
多为急性发
病,病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很多粘液或粘液性分泌物 。数
周后急性症状消退,进入慢性期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觉眼睛容易
疲劳。如于此时治愈或自愈 ,可不留瘢痕。但在慢性病程中,于
流行地区,常有重复感染,病情加重时视力减退。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
并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俗称的“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
急性传染 性眼炎。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以
病毒性结膜炎为重。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 节多见。
不可不知
沙眼衣原体常附在病人眼的分泌物中,任何与此分泌物接触
的情况,均可造成沙眼传 播感染的机会。
“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 毛
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因
此,常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 单位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流
行。
不可不会
预防的方法是培养良好卫生习 惯。不用手揉眼,毛巾、手帕
要勤洗、晒干;托儿所、学校、集体单位应分盆、分巾或流水洗
脸 ,对沙眼和“红眼病”应积极治疗。
如何预防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是由病媒生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
有流行性乙型 脑炎、鼠疫、莱姆病、疟疾、登革热等危害性较强
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与鼠传疾病构成了媒介生物性疾 病
(
习惯
上均称虫媒传染病
)
。
< br>这类传染病在我国每年传染病总发病病例中约占
5%
~
10%
,
但它的病死人数则占传染病总死亡人数的
30%
~
40%
。常见的病
媒昆虫有蚊子、苍蝇、蟑螂、臭虫、虱子、跳蚤、蚂蚁等,此外
还包括蠓、蚋、虻、白蛉等。不同虫媒 传染病的传染源和传播媒
介是不尽相同的。流行性乙型脑炎
(
简称乙脑
)又称“日本脑炎”
是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它属于
自然疫源 性疾病,多在夏秋季流行,病原体为乙脑病毒,经蚊虫
传播。乙脑的主要传染源为猪。
不可不知
因此现如今的“四害”应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目前, 全世界发现病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等病源
252
种,四害可以携带
114种,所以控制四害是灭病的重要环节。
老鼠能传播
30< br>多种疾病,鼠疫对人类威胁很大,世界曾发生
三次大流行,
6
世纪发生第一次大 流行,东罗马帝国死亡一半人
口。
1350
年发生第二次大流行,欧洲死亡
2 500
多万人。
18
世纪
发生第三次大流行,欧洲死亡
1500万人,占当时人口的四分之
小儿麻疹疫苗-
小儿麻疹疫苗-
小儿麻疹疫苗-
小儿麻疹疫苗-
小儿麻疹疫苗-
小儿麻疹疫苗-
小儿麻疹疫苗-
小儿麻疹疫苗-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17:2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4799.html
-
上一篇:幼儿园如何预防传染病
下一篇:冬春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