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止新生儿吐奶-
肝病科
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
(
HBV
)
持续感染造成< br>的肝脏慢性坏死性炎症,
可分为
HBeAg
阳性和
HBeAg
阴性的慢性乙
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在中医学中归属于“黄疸”
、
“胁痛”的范畴。< br>
一
诊断
(一)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
疗术语
疾病部分》和《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以及中华中医药学
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
2002
年)
。
本病多因人体正气不足,感受湿热疫毒,侵入血 分,内伏于肝,
影响脏腑功能,损伤气血,导致肝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病情的发
生发展可与 饮食不洁(节)
、思虑劳欲过度有关。本病病程多久,缠
绵难愈。常见胁痛、乏力、纳差、腰膝 酸软、目黄、尿黄等症候,部
分病人可见蜘蛛痣及肝掌,脾脏一般无明显变化。
肝病病程超过
6
个月,症状持续和肝功能异常者,即 为本病。部
分病例因病时日久,病史可不明确。而于检查后发现。
2
、西医诊断标准
有乙型肝炎或
HBsAg
阳性史超过< br>6
个月。
现
HBsAg
和
(或)
HBV DNA仍为阳性者,
可诊为慢性
HBV
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可分为
(< br>1
)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
HBsAg
、
HBV DNA
和
HBeAg
阳性。
抗—
HBe
阴性,血清
ALT
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2
)
.
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
HBsAg
和
HBV
D NA
阳性,
HBeAg
持续阴性,抗—
HBe
阳性或阴性,血清ALT
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
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二)
证候诊断
1.
湿热蕴结证:
身目黄染,
黄色鲜明,
小便黄赤,
口干苦或口臭,
脘闷,或纳呆,或腹胀,恶心或呕吐,右胁胀痛,大便秘结或粘滞 不
畅,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2.
肝郁气滞证:两胁胀痛,善太息,得 嗳气稍舒,胸闷、腹胀,
情志易激惹,嗳气,乳房胀痛或结块,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
弦 。
3.
肝郁脾虚证:胁肋胀痛或窜痛,急躁易怒,喜太息,纳差或食
后胃脘 胀满,乳房胀痛或结块,嗳气,口淡乏味,便溏,舌质淡红,
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4.
肝肾阴虚证:腰痛或腰酸腿软,胁肋隐痛,眼干涩,五心烦热
或低热,耳鸣耳聋,头晕眼花 ,口干咽燥,劳累加重,小便短赤,大
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5.
脾肾阳虚证:食少便溏或五更泄泻,腰痛或腰酸腿软或阳痿早
泄或耳鸣耳聋等,
形寒肢冷,< br>小便清长或夜尿频数,
舌质淡胖,
太润,
脉沉细或迟。
6.
淤血阻络证:胁痛如刺,痛处不移,朱砂掌,或蜘蛛痣色暗,
或毛细血管扩张,胁下积块,胁肋 久痛,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
瘀斑瘀点,脉沉。
医药文档交流
2
.
二
治疗方案
(一)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
湿热蕴结证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
茵陈蒿汤合甘露消毒 丹加减。
茵陈、
栀子、
制大黄、
滑石、
黄芩、虎杖、射干、连翘等。
2.
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
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香附、
枳壳、陈皮、白芍、
苏梗、
八月札等 。
3.
肝郁脾虚证
治法:疏肝健脾
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薄荷、甘
草等。
4
.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一贯加减。北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玄参等。
5
.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金 匮肾气丸加减。党参、白术、制附子、炙
桂枝、菟丝子、肉苁蓉、干姜等。
6
.
.
淤血阻络证
医药文档交流
3
怎样防止新生儿吐奶-
怎样防止新生儿吐奶-
怎样防止新生儿吐奶-
怎样防止新生儿吐奶-
怎样防止新生儿吐奶-
怎样防止新生儿吐奶-
怎样防止新生儿吐奶-
怎样防止新生儿吐奶-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12:4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4551.html
-
上一篇:嗓子发炎最好吃什么水果
下一篇:儿童口腔医学试卷(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