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化剂-
啮齿类动物生殖毒性
I
、
II
、
III
段实验流程 及意义
1.
概述
生殖毒性试验(
Reproductive toxicity study
)是通过 动物试验反映受试物对
哺乳动物生殖功能和发育过程的影响,
预测其可能产生的对生殖细胞、< br>受孕、
妊
娠、分娩、哺乳等亲代生殖机能的不良影响,以及对子代胚胎
-
胎儿发育、出生
后发育的不良影响。
包括: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实验(
I段)
、胚胎—胎仔
发育毒性试验
(
II
段)
、围产期毒性试验(
III
段)
。
生殖毒性试验中,
为方 便实验一般可将一个完整生命周期过程分成以下几个
阶段如下图所示:
图
1.
动物生命周期划分
A.
从交配前到受孕
(成年雄性和雌性生殖功能、
配子的发育和成熟、
交配行为、
受精)
。
B.
从受孕到着床(成年雌性生殖功能、着床前发育、着床)
。
C.
从着床到硬腭闭合(成年雌性生殖功能、胚胎发育、主要器官形成)
。
D.
从硬腭闭合到妊娠终止(成年雌性生殖功能、胎仔发育和生长、器官发育和
生长 )
。
E.
从出生到离乳(成年雌性生殖功能、幼仔对宫外生活 的适应性、离乳前发育
和生长)
。
F.
从离乳到性成 熟(离乳后发育和生长、独立生活的适应能力、达到性成熟的
情况)
。
各段试验研究阶段如下:
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实验(
I
段)
:
A-B
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
II
段)
:
C-D
围产期毒性试验(
III
段)
:
C-F
1
一般试验设计简介
1.1
受试物
生殖毒性试验的受试物应能充分代表临床研究受试物或上市药品。
1.2
实验动物
首选啮齿类动物为大鼠。在胚胎
-胎仔发育毒性研究中,一般还需要采用第二
种哺乳动物,家兔为优先选用的非啮齿类动物。
1.3
给药
1. 3.1
计量选择:至少应设三个剂量组,必要时可增加剂量组。
高剂量< br>:应出现一些轻微的母体毒性反应,或为最大给药量
/
最大耐受量。
低剂量
:应为生殖毒性方面的“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的剂量(
NOAEL
)”
。
1.3.2
给药途径:给药途径应与临床拟用途径一致(不用腹腔 注射途径,因腹腔
注射会对胎儿及子宫产生直接影响)
。
1.4
对照组
应设赋形剂对照组。当赋形剂可能产生作用或影响 受试物的作用时,应另设
空白对照组。
二、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
I
段)
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 育毒性试验是对雌雄动物由交配前到交配期直至胚胎
着床给药,
以评价受试物对动物生殖的毒性 或干扰作用
(生殖细胞接触药物后对
受胎能力、生殖系统及子代有无不良影响)
。
评价内容包括配子成熟度、交配行为、生育力、胚胎着床前阶段和着床等。
研究阶段包括生命周期的
A
阶段和
B
阶段如下图所示:
图
2.
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研究阶段示意图
注
*
:引自《生殖毒性发育试验设计和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者:常艳
*
1.
试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
3.
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流程图
2.
试验流程图解:
2.1
分组及饲养:首先雌鼠、雄鼠分别按体重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常规饲
养 ,每天观察并记录动物体征和死亡情况;
2.2
给药期:
雄鼠:
交配前给药
4-10
周,给药期持续整个交配期,至处死;
雌鼠:
交配前两周开始给药,并持续至胚胎着床(
GD6-GD7
)
;
2.3
阴道涂片检查:合笼交配前
2
周须每天对雌鼠进行阴道涂 片检查,观测每只
雌鼠的性周期变化,以检查其是否对交配和交配前时间有影响;
2 .4
合笼:雌鼠、雄鼠
1
:
1
合笼交配,交配期
2
周。交配结束后雌鼠、雄鼠分别
进行不同处理:
雄鼠:
交配成功后即可处死,并进行剖检,保存睾丸、附睾、异常组织器官;
检测项目主要包括:附睾精子计数、精子活力检查、精子畸形检查;
统计项目:摄食量、体重、生育率;
雌鼠:
未交配成功的雌鼠:交配结束后处死;
朔化剂-
朔化剂-
朔化剂-
朔化剂-
朔化剂-
朔化剂-
朔化剂-
朔化剂-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09:2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4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