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孕棒图片-
第一章
眼球的构造
外层:角膜、巩膜、角巩膜缘
眼球壁:
中层: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眼球:
内层:视网膜
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视觉器官:
视路:
视网膜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视放射
大脑枕叶视中枢
眼附属器: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眼眶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眼球的基本构造以及眼的屈光系统。
这里我们针对隐形眼镜,再重点
介绍一下角膜和眼的附属器。
一、角膜:
占眼球前
1/6
,近似圆形的透明膜。横径约
11mm -11.5mm
,纵径
10mm-10.5mm
,中央
厚度
0.5m m-0.7mm
周边部约
1mm
,角膜本身无血管,感觉极为敏锐。
角膜从外向内共分为五层:
1.
上皮细胞层:为
5-6
层扁平上皮细胞所组成,代谢周期约< br>8-12
小时,故细胞损伤后易
于再生。
2.
前 弹力层:位于上皮细胞层下,为较坚实的弹性纤维构成,对外来侵害有一定抵抗力,
受损伤后不能再生, 愈后为不透明的角膜支翳,白斑。
3.
基质层:
位于前弹力层后 面,
占角膜厚度的
90%
,
由平行排列的
100-200
层 极为规则并
有绝对相同屈光指数的纤维薄板组成,
当角膜发生溃疡延及此层时,
会导致 患者视力严
重下降。但经有效治疗后,可望基质层在很大程度上获得较理想的矫正视力。
4.
后弹力层:位于基质层下,它具有抗微生物、炎症、化学损伤等作用,对外来侵 害有较
强的抵抗力,损伤后能够再生。
5.
内皮层:
位 于角膜最内层,
内皮细胞具有对水及电解质主动运载的功能,
是维持角膜水
平衡的主要 部分。
二、眼的附属器
< br>眼球的构造非常精致,脆弱,需要周密的保护装置以防受伤。眼的附属器包括:睫毛、
眼睑、结膜 、泪器、眼外肌、眼眶。
1.
睫毛
位于上、
下眼睑的边缘,
当外界灰尘异物碰到睫毛时,
睫毛会异常敏感立即发生瞬目反
应,将 异物挡在眼外。
2.
眼睑
通过瞬目动作,
使 泪液散开,均匀地湿润角膜,填补角膜表面的不平之处。
眼睑闭合可
以免遭外伤,有保护眼球的 功能。还可以遮住光线。睑板有高度发育的皮脂腺,分泌泪
液。
泪液中含有油脂,
蛋白 及矿物质,
这些物质加上球境的污染物都会在配戴隐形眼镜
时沉淀在镜片上。所以,
隐 形眼镜的护理及清洁是非常重要的。眼睑关闭不全的人,由
于泪液分布不均,不适宜配戴隐形眼镜。
3.
结膜
结膜为一薄形透明粘膜组织。闭眼时则形成结膜囊。
A.
睑结膜:为眼睑的最内层,富有血管,不能移动。
B.
球结膜: 为覆盖眼球前
1/3
巩膜面的部分,薄而半透明,除角膜缘外,可自由移动,发
炎时可 引起充血。
C.
穹窿结膜:
是联接睑球结膜的部分。
较 厚而松驰富有血管。
结膜发炎时此外充血水肿明
显。
D.
结膜分泌腺:
分泌粘液,
维持角膜的亲水性。
其功能在于湿润角膜表面使其维持透明 性。
4.
泪器
由分泌部及排泄部组成。
A.
泪液
泪液由外层脂质层,中层水质电解质层和内层粘液层三层组成。
脂质层的功能:
a.
防止水份从水层蒸发,保持泪液的数量。
b.
润滑眼睑的活动。
c.
防止眼睑粘合。
水质电解层的功能:
a.
保护冲洗,湿润角膜,结膜。
b.
在角膜表面形成均匀的泪液膜,提高光滑度及屈光性能。
c.
泪液含有溶菌酶具有轻度杀菌作用。
d.
空气中的氧气成份, 溶解在泪液中通过泪液的运载给角膜充足的
氧气供应。
e.
泪液为角膜组织提供部分葡萄糖及其他养份供其代谢之用。
粘液层的功能:增加角膜的亲水性使泪水更能平均的分布。
B.
泪道
包括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及鼻泪管,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
5.
眼外肌
眼外肌共六条,即内外,上下直肌,及上下斜肌,眼球能灵活转动,是依靠六 条眼外肌
协调作用的结果。
6.
眼眶
眼眶由 :上颌骨、额骨、腭骨、蝶骨、颧骨、筛骨、泪骨所组成。眼眶为眼球提供了骨
保护和软组织的缓冲作用 ,尤其是眶筋膜对眼球起到支撑定位的作用。
第二章
隐形眼镜的基础
隐形眼镜是一种精致的 眼科医疗用具,
由于它与角膜接触,
学术界将其命名为角膜接触
镜(
cont act
lens
)
。
一、隐形眼镜发展史
早在
1508
年,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首先描述将玻璃罐盛满水置于角膜前,以玻璃的 表
面替代角膜的光学功能。
1887
年,
Muller
设 计了第一副隐形眼镜,用于保护病人患眼的暴露区。
1937
年,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作为隐形眼镜材料使用。
1947
年,美国光学技师
利用塑胶制成了第一副角膜镜片,使隐形眼镜进入一
个新的时代。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 的硬镜。其优点是:矫正视力好、镜片寿命长。其缺
点是:脆、不透氧、异物感强。
1960
年,捷克化学家
Otto
wichterle
和
Lim
,发现出一种吸水后会变软,又能适合人
体使用的
HEMA
材料,制作出第一副软性隐形眼镜。其优点是:柔软、透氧、舒适、
无异物感。其缺点是:易吸附沉淀、 寿命短。
1971
年,博士伦公司将“软镜”推向市场,真正地把隐形眼镜推上历史舞台。
< br>1977
年,第一副
CAB
(醋酸丁基纤维素)为基本材质的
RGP< br>镜片(透气性半硬镜)问
世。
1981
年,视康公司推出第一副染色隐形眼镜和第一副软性散光隐形眼镜。
1982
年,视康公司推出第一副染色隐形眼镜和第一副双光隐形眼镜。
1 984
年,
Wichterle
又研制出含水量
55%
的软镜。
1985
年,亲水性软镜进入中国市场。
1986
年,美国 强生公司引进
DANA
镜片专利,提出了隐形眼镜配戴方式的新概念抛弃
式配戴方法。 降低了隐形眼镜并发症的发生率。
1987
年,博士伦公司推出了隐形眼镜全功能护理液。
博士伦、卫康、视康、强生等公司陆续进入中国市场。
1989
年,美国< br>FDA
明确规定隐形眼镜长戴方式限制在
7
天内。
1990
年,视光界提出隐形眼镜的定期更换的概念。
镜片的分类
隐形眼镜的种类
1.
按配戴方式分:
(镜片一次持续配戴的时间称 为镜片的配戴方式。
)
A.
日戴,即指配戴者在不睡眠睁着眼的状态下配戴 镜片,通常每天不超过
16
~
18h
。
B.
长戴 ,即指配戴者在睡
5K4k
态下仍配戴镜片,持续数日方取下镜片(通常不超过
7天)
。
2
.按使用周期分类:
(镜片自启用至抛弃的时限称为 镜片的使用周期。
)
A.
传统式镜片,
镜片的使用时限超过
3
个月。
软镜通常为
6
~
12
个月,
透气硬镜通常为
1
~
2
年。
定期 更换式镜片,
镜片的使用时限为
1
周至
3
个月。
仍须按常规 方法使用护理产品,
又称为
频繁更换式镜片。
B.
抛弃式镜片,
每次取下镜片即行抛弃,
通常持续配戴不超
< br>过
7
天,
不使用护理产品。
由于镜片只使用一次故又称为一次性镜片。
3
.按含水量分类:
(镜片充分水合后含水的重量百分比率称为含水量。
)
低含水量
30
%~
50
%,
中含水量
51
%~
60
%,
4.
按功能分类:
A.
视力纠正镜片,供屈光不正、无晶体眼或圆锥角膜患者使用。
B.
美容镜片,供希望改善视力、改变或加深眼睛颜色者使用。
C.
治疗镜片,供以隐形眼镜作为治疗手段的各种眼疾患者使用。
D.
色盲镜片,供色盲患者改善变色力使用。
5.
按材质分类:
美国
FDA
按含水量和离子性对镜片材质进行了分类:
材质
低含水量
高含水量
非离子性
Ⅰ类
Ⅱ类
离子性
Ⅲ类
Ⅳ类
从Ⅰ类到Ⅳ类,对沉淀物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加。
对于形成镜片沉淀物倾向较高者可选择低含水量非离子材料镜片,
并注意适当缩短镜片
更换周期和每日配戴时间。
对于角膜缺氧敏感的 配戴者,可选择高透氧(高含水、薄)的镜片以增加镜片的透氧性
能。
验孕棒图片-
验孕棒图片-
验孕棒图片-
验孕棒图片-
验孕棒图片-
验孕棒图片-
验孕棒图片-
验孕棒图片-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08:3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4220.html
-
上一篇:临床医学三基考试题库(问答题附答案)
下一篇:柴胡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