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女孩英文-
妇产科疾病常用腧穴
妇产科 疾病常用腧穴腧穴是是古代医家经过长期的临
床实践陆续发现并不断积累起来的。现列入十四经的穴位共
361
个,除此之外,尚有大量的经外奇穴。而针灸治疗妇产
科疾病最常用的腧穴仅< br>50
余个,
多分布于足三经、
足阳明、
足太阳及任督二脉,掌握了这些 穴位,就能够执简驭繁,对
常见的妇产科疾病进行治疗。现将这些穴位的一般知识及对
妇产科疾 病的特殊意义分述于后。
1
、
隐
白【经属】
足太
阴脾经【定位】踇指内侧趾甲角旁
0.1
寸【主治】①月经过
多
功血。②便血
尿血
神智疾患。
【附注】为足太阴脾经的
井穴
本穴有止血作用
主要用于下窍出血
可广泛用于各种
原因所致的经量过多
功血等其止血机理尚不详,属经验取
穴法。
2
、
三
阴
交【经属】
足太阴脾经【定位】内踝最
高点上
3
寸
胫骨内侧后缘
【主治】
①月经失调
白带过多
盆
腔脏器急、慢性炎症
痛经
子宫脱垂
难产
不孕症等。②男
性性功能障碍肠鸣泄泻。
【附注】本穴虽属于足太阴脾经
但
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均在此交汇
故名
取三阴交一穴
即具备了治疗肝
脾
肾三经的作用,而肝
脾
肾与女性的生
理功能及妇产科疾 病的形成关系十分密切,可广泛用于辨证
属于肝脾肾的各种疾病
因此
三阴交
是治疗妇产科疾病应
用最广泛的穴位。
3
、
阴
陵
泉【经属】
足太阴脾经【定
位】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 中【主治】①辨证属于脾虚及湿盛
的多种妇产科疾病。②慢性胃肠炎
水肿
小便不利或尿失禁。
【附注】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
可广泛用于辨证属于
脾气不足
中阳不振或脾虚水泛的妇产科疾病最常用于妇产
科疾病兼有水肿
尿闭
腹胀
消化不良等诸证者
如子宫脱
垂
初期妊高症
产后尿潴留等。
4
、
血
海【经属】
足太阴
脾经
【定位】
髌骨内上缘上
2
寸
【主治】< br>①月经失调
功血
闭
经
子宫内膜异位症等。②皮肤科
外科疾患如荨麻疹
湿疹
丹毒等。
【附注】顾名思义
该穴为阴血之海
本穴穴性偏于
泻实
对血症有较好的调整作用
在妇产科疾病中应用较广
泛
但据其穴性一般多习惯用于气滞血瘀及瘀阻疼痛症
辨
证属阴血不足者往往不用孕妇慎用
该穴用于
荨麻疹等亦
取“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之义。
5
、
冲
门【经属】
足太
阴脾经【定位】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旁开
3.5寸【主治】①功
血
月经失调子宫颈炎
阴道炎
白带过多。②疝气【附注】
为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交会穴
该穴在子宫及卵巢体表
投影的附近治疗妇产科疾病属于局部取穴法。
孕妇禁针。
6
、
然
谷
【经属】
足少阴肾经
【定位】
舟骨粗隆下缘凹陷处
【主
治】①辨证属实症的月经失调
白带过多。②糖尿病
男子性
功能障碍
咽喉肿痛等。
【附注】足少阴肾经之荥穴
其穴性
以泻实为主
有清血热
活血化瘀等作用
临床以治疗实症之
妇产科疾病为主。
7
、
太
溪【经属】
足少阴肾经【定位】
内踝最高点与跟腱连线中间之凹中【主治】①月经失调
经
前期紧张综合症
月经周期型精神病
经行眩晕等。②男性性
功能障碍
糖尿病小便频数以及咽喉肿痛
牙痛诸症。
【附注】
足少阴肾经之腧穴
又为其原穴
具双向性良性调整作用
临
床中一滋阴补肾为主
主要用于调经
可改善经前及经期诸
多不适症状。
8
、
水
泉【经属】
足少阴肾经【定位】太溪
穴垂直下行
1
寸【主治】月经失调
痛经
闭经【附注】足少
阴肾经的郄穴
具活血化淤理气止痛之功多用于月经病的实
证
属辩证选穴法。
9
、
照
海
【经属】
足少阴肾经【定位】
内踝下缘的凹陷中【主治】①月经失调
白带过多
子宫脱垂
产后尿潴留早期妊高征。②习惯性便秘
慢性咽炎【附注】
八脉交会穴之一
通阴跷脉
有滋养肾精
补益肾气的作用
现代研究证明
针刺健康人照海穴
有明显的促进泌尿作用
故对行经胎产诸疾中兼 有小便不通或水肿者尤为要穴。
10
、
大赫【经属】
足少阴肾经【 定位】脐下
4
寸前正中线旁开
0.5
寸(中极旁开
0.5
寸 )
【主治】①子宫脱垂
子宫肌瘤
白
带过多。②男子性功能障碍【附注】该穴为足少阴肾经与冲
脉的交会穴
取该穴
可以补益肾气
又能调整冲脉
治疗妇
产科疾病主要用于子宫本身的疾患属局部取穴法
孕妇禁针。
11
、气穴【经属】
足少阴肾经【定位】脐下
3
寸前正中线
旁开
0.5
寸
(关元穴旁开
0.5
寸 )
【
主治】
①月经失调
功血
白
带过多②慢性腹泻【附注】本穴与大赫相同
亦为足少阴肾
经与冲脉之交会穴
可兼补二经由于剖宫产或其他术后致瘢
痕收缩
使任脉下腹部穴位关元中极不能施针者
可以气穴
大赫代之
效果相似
孕妇禁针。
12
、四满【经属】
足少阴
肾经【定位】脐下
2
寸
前正中线旁开
0. 5
寸(石门穴旁开
0.5
寸)
【主治】
①月经失调
痛经
盆腔脏器急、
慢性炎症
白
带过多。②疝气
便秘
腹痛
水肿等症。
【附注】足少阴肾经
与冲脉交会穴
该穴有理气开郁
调经止痛
调理冲脉之作用
因此可用于辨证属于实证或本虚标实的妇产科疾病与大赫
气穴二穴偏于补肾固冲者不同孕妇禁针
13
、
太冲
【经属】
足
厥阴肝经
【定位】
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主治】①月经失调
痛经
子宫肌瘤
闭经
经前期紧张症
妊高症
功血。②高血压
急性结膜炎
周围性面神经瘫痪
胆囊炎
胆
石症
急、慢性肝炎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附注】足厥阴肝
经之输穴
阴经无原
以输代之
故又为肝经之原穴
对足厥
阴肝经病候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兼具疏肝理气
平肝潜阳
清
泻肝火
活血化淤及滋养肝阴
补益肝血的双向良性调整作
用
但多数学者临床上仍习惯以该穴治疗肝经实证。
14
、曲
泉【经属】
足厥阴肝经【定位】患者取屈膝位
当膝内侧横
纹头上方的凹陷中【主治】①月经失调
痛经
闭经
白带过
多
阴道炎
外阴白斑。②腹痛
小便不利。
【附注】为足厥阴
肝经的合穴
功能理气调经
化瘀止痛
尤多用于各种类型的
阴道炎
外阴白斑所致的阴痒症。
15
、阴廉【经属】
足厥阴
肝经 【定位】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旁开
2
寸直下
2
寸(曲骨穴
旁开
2
寸
直下
2
寸处)
【主治】月经失调
痛经
各种原因所
致的白带过多。
【附注】
治疗子宫及附件 疾病属局部取穴法。
16
、乳根【经属】
足阳明胃经【定位】第五肋间
乳头直下
【主治】①产后缺乳
乳腺炎
乳腺增生
经前期或行经期乳
房胀痛。②急、慢性支气管炎
膈肌痉挛。
【附注】本穴为治
乳疾之要穴
对缺乳尤有殊效。
17
、天枢【经属】
足阳明胃
经【定位】脐旁
2
寸【主治】①月经失调
功血
子宫肌瘤。
②脐腹部疼痛
便秘
泄泻
痢疾。
【附注】本穴为大肠的募穴
具理气活血功效
对气滞或血瘀型的月经失调
功血有调整
作用
治疗子宫肌瘤
卵巢囊肿等病可作配穴。孕妇灸刺皆禁。
18
、水道【经属】
足阳明胃经【定位】脐下
3
寸
旁开
2
寸
(关元穴旁开
2
寸)
【主治】①月经失调
痛经
白带过多
卵
巢囊肿
盆腔脏器急、慢性炎症
产后尿潴留
不孕症等。②
小便不利
下腹胀满
疝气。
【附注】该穴有利水渗湿
疏通水
道的作用
故名对辨证属于下焦湿热
寒湿及气滞水停的妇
产科疾病有效
孕妇禁针。
19
、
归来
【经属】
足阳明胃经
【定
位】脐下
4
寸
旁开
2< br>寸(中极穴旁开
2
寸)
【主治】①月经
失调
白带过多
子宫肌瘤
子宫脱垂
子宫颈炎。②疝气【附
注】该穴与水道穴功能略同
临床中可根据病情选择使用。
20
、气冲【经属】
足阳明胃经【定位】脐下
5
寸
旁开
2
寸
(曲骨穴旁开
2
寸)
【主治】①月经失调
功血
痛经
不孕症
阴道炎等。②男子性神经衰弱疝气
腹痛。
【附注】本穴为冲
脉所起处
功能调整冲脉
冲为血海
统辖一身阴血
故该穴
主要治疗妇科月经疾患孕妇禁针。
21
、足三
里【经属】
足
阳明胃经【定位】外膝眼(犊鼻穴)下
3
寸
胫骨前嵴外一
横指【主治】①具有全身强壮作用
妇产科疾病中辨证属于
气虚者
皆可配本穴治疗。②胃肠道疾患如胃痛急、慢性胃
炎
急、慢性肠炎
痢疾
便秘
阑尾炎
急、慢性肾炎
精神病
下肢疾病等。
【附注】该穴为全身强壮穴
能起保健作用
本
穴的强壮作用与任脉的关元穴略同但关元是通过补益先天
之本
肾气
来达到强壮作用的
足三里
则是通过充养后天
之本胃气起到保健作用的
此为二穴之区别。足三里为足阳
明胃经之合穴对胃的功能有良性调整作用
可以促进胃蠕动
缓解胃痉挛。
22
、膈俞【经属】
足太阳膀胱经【定位】第
七胸椎棘突下
旁开
1.5
寸
【主治】
①经量过多
功血
粘膜下
子宫肌瘤等疾病所致的贫血。②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
肺结
核等。
【附注】为八脉交会穴之一血会膈腧
本穴穴性主要有
两点一是抗贫血
而是降逆气对妇产科疾病中兼有失血性贫
血者
本穴有抗贫血作用对支气管扩张
肺结核等所致的上
窍出血
除能抗贫血
尚能借助其降逆之性起到一定的止血
作用膈腧
膏肓俞可以明显改善贫血
对辨证属于血热
血淤
症
几无治疗作用。
23
、
肝俞
【经 属】
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
第九胸椎棘突下
旁开
1.5
寸【主治】①妇产科疾病中
辨证
阳光女孩英文-
阳光女孩英文-
阳光女孩英文-
阳光女孩英文-
阳光女孩英文-
阳光女孩英文-
阳光女孩英文-
阳光女孩英文-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08: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4200.html
-
上一篇:五官科护理学习题及答案
下一篇:犬眼科疾病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