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里长蛆-
2020
年第八节
生命体征的评估
一、
A1
1
、呼吸中枢兴奋性显著降低可出现
A
、潮式呼吸
B
、毕奥呼吸
C
、陈
-
施呼吸
D
、蝉鸣样呼吸
E
、库斯莫呼吸
2
、可发生缓脉的疾病是
A
、发热
B
、休克
C
、颅内压增高
D
、甲状腺功能亢进
E
、大出血前期
3
、大出血前期的患者可见的脉搏为
A
、交替脉
B
、缓脉
C
、奇脉
D
、绌脉
E
、速脉
4
、高热是指口腔温度在
A
、
37.3
~38.0℃
B
、
36.3
~37.3℃
C
、
38.1
~39.0℃
D
、
39.1
~41℃
E
、41℃以上
5
、不宜采用直肠测温的患者是
A
、婴幼儿
B
、昏迷患者
C
、极度消瘦患者
D
、心肌梗死患者
E
、大面积烧伤患者
6
、某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常规心电图平均
P-P
间隔为
15
小格,护士为其计算心率为
A
、
60
次
/
分
B
、
75
次
/
分
C
、
85
次
/
分
D
、
90
次
/
分
E
、
100
次
/
分
7
、脉压增大可见的疾病是
A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
1
页
B
、心包积液
C
、缩窄性心肌炎
D
、心力衰竭
E
、心肌梗死
8
、测血压时袖带缠得过紧可造成以下哪种结果
A
、血压偏低
B
、脉压加大
C
、收缩压偏高
D
、舒张压偏离
E
、舒张压偏低
9
、检查体温计准确性的正确方法是将 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
35℃以下,同一时间放入
40℃以下的温水内
A、
1
分钟后取出检视,读数相差上下
0.2℃以上的不能使用
B
、
1
分钟后取出检视,读数相差上下
0.1℃以上的不能使用
C
、
3
分钟后取出检视,读数相差上下
0.2℃以 上的不能使用
D
、
3
分钟后取出检视,读数相差上下< br>0.1℃以上的不能使用
E
、如用体温计检测仪,则一支一支检测,误差大于
0.1℃的弃去
10
、为患者测量血压时出现假性高读数的原因可能是
A
、血压计袖带宽度太宽
B
、血压计袖带缠绕过紧
C
、被测者手臂位置高于心脏
D
、被测者在进餐后立即测量血压
E
、测量时,放气速度太快
11
、高热病人经物理或药物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时间是
A
、
15
分钟
B
、
20
分钟
C
、
30
分钟
D
、
40
分钟
E
、
60
分钟
12
、护士对某高热病人给予冰帽降温,是利用散热方式中的
A
、传导
B
、辐射
C
、对流
D
、蒸发
E
、转移
13
、超过
100
次每分钟的脉搏常见于以下哪类患者
A
、休克患者
B
、动脉硬化患者
C
、颅内压增高患者
D
、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E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
第
2
页
14
、下列脉搏与病情不符的是
A
、交替脉见于左心衰竭患者
B
、丝脉见于休克患者
C
、缓脉见于高钾血症者
D
、奇脉见于心包积液患者
E
、间歇脉见于房颤患者
15
、以下哪种患者适宜测量口腔温度
A
、幼儿
B
、躁狂者
C
、呼吸困难者
D
、极度消瘦者
E
、口鼻手术者
16
、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不离开诊脉的部位主要是为了
A
、易于记录时间
B
、保持患者体位不变
C
、易于观察呼吸的深浅度
D
、不被患者察觉,以免紧张
E
、保持护士姿势不变,以免疲劳
17
、脉压增大常见于
A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
、缩窄性心包炎
C
、心包积液
D
、肺心病
E
、心肌炎
18
、混合性呼吸困难多见于
A
、喉头水肿
B
、哮喘
C
、喉头异物
D
、肺部感染
E
、呼吸中枢衰竭
19
、节律改变的呼吸是
A
、潮式呼吸
B
、呼吸缓慢
C
、蝉鸣样呼吸
D
、深度呼吸
E
、鼾声呼吸
20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脉搏特征是
A
、间歇脉
B
、绌脉
C
、奇脉
第
3
页
D
、洪脉
E
、丝脉
21
、关于血压的生理性变化,错误的叙述是
A
、小儿血压低于成年人
B
、中年以前女性血压低于男性
C
、清晨血压低于傍晚
D
、上肢血压低于下肢
E
、寒冷环境血压低于高温环境
22
、呼吸增快常见于
A
、高热
B
、颅内疾病
C
、安眠药中毒
D
、呼吸中枢衰竭
E
、老年人
23
、喉头有异物,呼吸可呈
A
、库斯莫尔呼吸
B
、呼气性呼吸困难
C
、鼾声呼吸
D
、蝉鸣样呼吸
E
、毕奥呼吸
24
、一般体检测量脉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可用拇指诊脉
B
、病人剧烈活动后立即测量
C
、有脉搏短绌,应两人同时分别测量心率、脉率
D
、测量部位只有桡动脉
E
、测量前不必做解释工作
25
、下列表现符合间歇热的是
A
、体温持续升高至
39
~40℃,持续数日
B
、
24
小时内变化不规则
C
、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
D
、体温在
39 ℃以上,
24
小时波动超过
1℃,最低体温超过正常水平
E
、体温持续升高至
39
~40℃,
24
小时波动不超过
1℃
26
、频发的间歇脉见于
A
、房室传导阻滞
B
、窦性心律不齐
C
、洋地黄中毒
D
、心动过缓
E
、心动过速
27
、体温过低见于
A
、无菌性炎症
第
4
页
B
、大量失血性休克
C
、组织破坏
D
、恶性肿瘤
E
、免疫反应
28
、成人生命体征测量值在正常范围内的一组是
A
、T 37℃ P102
次
/
分
R 22
次
/
分
BP16/10kPa
B
、T 38℃ P98
次
/
分
R 24
次
/
分
BP15/9kPa
C
、T 37℃ P88
次
/
分
R 20
次
/
分
BP17/11kPa
D
、T 35.8℃ P58
次
/
分
R 15
次
/
分
BP14/8.5kPa
E
、T 36.5℃ P70
次
/
分
R 18
次
/
分
BP19/13kPa
29
、下列哪项不属于吸气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A
、三凹征
B
、吸气时间缩短
C
、指甲发绀
D
、鼻翼扇动
E
、胸闷、烦躁
30
、高热持续期的临床表现为
A
、畏寒、皮肤苍白、脉快
B
、皮肤灼热、脉快、出汗
C
、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快、脉快
D
、皮肤苍白、出汗、易出现虚脱
E
、体温上升、出汗、易出现虚脱
31
、使血压测量值相对准确的措施不包括
A
、被测者坐位时,肱动脉平第
4
肋软骨
B
、缠袖带松紧以放入一指为宜
C
、重测血压必须使汞柱降至“0”
D
、偏瘫患者在健侧肢体测量
E
、须密切观察血压的患者,应固定测量者
32
、下列可用口腔测量法测体温的患者是
A
、腹泻幼儿
B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
C
、昏迷者
D
、痔疮术后
E
、精神病人
33
、下列哪项因素可使血压值降低
A
、睡眠不佳
B
、寒冷环境
C
、高热环境
D
、兴奋
E
、精神紧张
第
5
页
二、
A2
1
、患儿女,
6
岁,诊断:“喉头 异物”入院,查体:面色青紫,呼吸无力,伴明显的三凹征,其呼吸类型
属于
A
、深度呼吸
B
、潮式呼吸
C
、吸气性呼吸困难
D
、呼气性呼吸困难
E
、混合型呼吸困难
2
、
患者男,
16
岁。
因右踝扭伤门诊就医,
测得体温
34℃,
脉搏70
次
/
分,
呼吸
20
次
/
分,血压
90/58mmHg
,
此时护士应首先
A
、安置患者于仰卧位
B
、立即通知医生
C
、备好升压药
D
、询问其基础血压值并给予解释
E
、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并解释
3
、患者,男性,
40
岁,自感头晕,诊断为低血压。符合低血压诊断标准的是
A
、收缩压<
90mmHg
B
、舒张压<
95mmHg
C
、收缩压
90
~
95mmHg
D
、脉压差<
40mmHg
E
、脉压差>
40mmHg
4
、患者男,
76
岁。自诉胸闷,呼吸不畅,不能平卧。观察发现患者呼气时间长于吸气时间,呼吸费力,
无明显 三凹征。下列可能导致此种呼吸的情况是
A
、大叶性肺炎
B
、哮喘发作
C
、喉头水肿
D
、临终前表现
E
、代谢性酸中毒
5
、患儿,男,
8
岁。课间不慎将笔帽吸入气管,不可能出现的表现是
A
、锁骨上窝凹陷
B
、呼气费力
C
、吸气时间长于呼气
D
、胸骨上窝凹陷
E
、鼻翼煽动
6
、患者,男,
74
岁,左半身偏瘫,昏迷,护士为其测量生命体征的正确方 法是
A
、测口温、右上肢血压和脉搏
B
、测腋温、左上肢血压和脉搏
C
、测口温、左上肢血压和脉搏
D
、测腋温、右上肢血压和脉搏
E
、测肛温、左上肢血压和脉搏
第
6
页
7
、患者男,
40
岁。近日头痛、恶心,有时呕吐,无发热,血 压
150/97mmHg
。脉搏
46
次
/
分,此脉搏被称< br>为
A
、绌脉
B
、洪脉
C
、水冲脉
D
、缓脉
E
、不整脉
8
、患者,女性,
49
岁 。气促、心前区不适
2
年,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入院。入院听诊心律绝对不规
则、 第一心音强弱不一,脉搏亦快慢不均,强弱不等,监测心率
110
次
/
分,脉 率
85
次
/
分。该患者的脉搏
为
A
、水冲脉
B
、室早二联律
C
、成对期前收缩
D
、交替脉
E
、脉搏短绌
9
、患者,女性,
60
岁,因糖尿病入院治疗,患者左侧肢体偏瘫。入院后测量血压,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
、测量右上肢血压
B
、无需检查血压计,直接使用即可
C
、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
40mmHg
D
、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内
E
、充气压迫的时间越长,血压测得越准
10
、患者, 女性,自感心悸、头晕就医。护士检测其心率为
64
次
/
分,脉搏
5 2
次
/
分,而且心律不规则,
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该护士判断该患 者的脉搏类型是
A
、二联律
B
、脉搏过速
C
、脉搏短绌
D
、间歇脉
E
、水冲脉
11
、护士小郑为新住院患者测量血压,其中操作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测量前运动者嘱病人休息
15
~
30
分钟
B
、血压计零点、肱动脉平第
3
肋间
C
、袖带平整缠于病人上臂
D
、袖带下缘距肘窝
2
~
3cm
E
、以每秒
4mmHg
速度放气
12
、丁先生,入院
7
天,体温均在
39.5
~40℃,其热型是
A
、间歇热
B
、弛张热
C
、波浪热
D
、稽留热
E
、不规则热
第
7
页
13
、汤老师针对异常呼吸的内容给同学们做了一次专题讲解,课后为考查大家掌 握程度给出了如下描述,
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
-
施呼吸: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B
、毕奥呼吸:颅内病变
C
、库斯莫呼吸:尿毒症
D
、蝉鸣样呼吸:喉头水肿
E
、鼾声呼吸:呼吸中枢衰竭
14
、患者,女,
20
岁,蹲在地上找东西,后突然站起,感到眼前发黑,护士为患者测血压时,血压计袖带
下 缘距肘窝的距离应为
A
、
1
~
1.5cm
B
、
2
~
3cm
C
、
1
~
1.5mm
D
、
2
~
3mm
E
、
4
~
5cm
15
、患者男性,< br>40
岁。诊断为“疟疾”。发热时体温可骤升到
39℃以上,然后很快降至正常,
2
天后再次
发作,属于
A
、弛张热
B
、稽留热
C
、间歇热
D
、不规则热
E
、中等度热
16
、患者,男性,
43
岁,
3
次不同的门诊时间,测得其血压
142
~
150/92
~
96mmHg
。预约患者下次门诊 的
时间应在
A
、
2
周后
B
、
1
个月内
C
、
1
周后
D
、
6
个月内
E
、
1
年后
17
、患者男性,
66
岁,因心房纤维颤动入院,护士在测脉搏前推断患者的脉搏最可能为
A
、间歇脉
B
、二联律
C
、三联律
D
、绌脉
E
、洪脉
18
、患者女性,
69
岁。 连续
3
天测血压
85/50mmHg
,属于
A
、低血压
B
、正常血压
C
、临界低血压
D
、收缩压正常,舒张压降低。
E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正常
第
8
页
19
、患者女性,
67
岁。结肠癌入院
2
个月 ,现患者出现大量腹水,全身水肿,呼吸急促,端坐呼吸,近
1
周出现癌性发热。请推断该患者 出现的发热热型属于
A
、稽留热
B
、弛张热
C
、回归热
D
、间歇热
E
、不规则热
20
、患者女性,
2
岁。因误服安眠药中毒,意识模糊不清,呼吸微弱,浅而慢,不 易观察,护士应采取的
测量方法是
A
、观察腹部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
B
、先测脉率,将数值除以
4
得出呼吸次数
C
、用手放在患者鼻孔前感觉呼吸气流计数
D
、测脉率后保持诊脉姿势,观察胸部起伏次数
E
、用少许棉花置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飘动次数计数
21
、患者女性,
60
岁,因肺炎入院,体温
39.5℃,在退热过程中护士应注意监测 患者情况,提示可能发生
虚脱的症状是
A
、皮肤苍白,寒战,出汗
B
、头晕,恶心,无汗
C
、脉搏,呼吸渐慢,无汗
D
、脉速,四肢湿冷,血压下降
E
、脉速,面部潮红,无汗
22
、患者男性,
32
岁,由于天气炎热,于布置室外舞台设施时突然体温上升至
40.5℃左右约
4< br>小时,面色
潮红,皮肤灼热,无汗,呼吸脉搏增快,判断此时的临床表现属于
A
、低热上升期
B
、高热上升期
C
、高热持续期
D
、中度热上升期
E
、过高热持续期
23
、患者女性,
30岁。因“冠心病,心房纤颤”入院,护理体检时,体温
37.2℃,心率
120
次
/
分,脉率
90
次
/
分,呼吸
20
次/
分,血压
100/70mmHg
。患者脉搏为
A
、洪脉
B
、速脉
C
、绌脉
D
、丝脉
E
、缓脉
24
、患者男性,
64
岁, 高血压、冠心病史
5
年,入院血压
195/135mmHg
,经治疗后稍有下 降,但时有波动,
患者精神紧张焦虑,护理中不妥的操作是
A
、测得血压值偏高时应保持镇静
B
、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的保健知识
C
、安慰患者,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
第
9
页
D
、将血压计刻度面向患者以便患者观察
E
、测后与原基础血压对照后作好解释
25
、患者男性 ,
50
岁。腹泻,体温
39
~40℃,持续数日,诊断“细菌性痢疾”。此患 者体温热型为
A
、不规则热
B
、间歇热
C
、弛张热
D
、稽留热
E
、波浪热
26
、患者男性,
29
岁,持续高热
3
周,护士在评估过程中,发现 患者体温降至
36.6℃,患者神志清醒,请
分析退热期的特点
A
、产热多于散热
B
、散热大而产热少
C
、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D
、散热增加,产热趋于正常
E
、散热和产热在较高水平上平衡
27
、患者男性,< br>25
岁。建筑工人,因烈日下工作导致中暑,测体温上升至
40.5℃左右,面色潮红, 皮肤灼
热,无汗,呼吸脉搏增快,护士为其进行物理降温,再次测量体温的时间是
A
、
15
分钟后
B
、
20
分钟后
C
、
30
分钟后
D
、
40
分钟后
E
、
60
分钟后
28
、患者男性,< br>32
岁,持续高热
2
周,体温
40℃左右,日差超过
1℃。脉 搏
108
次
/
分,呼吸
26
次
/
分,患者神志不清,精神萎靡,食欲差。此患者体温热型为
A
、不规则热
B
、间歇热
C
、弛张热
D
、稽留热
E
、波浪热
29
、患者男,
29
岁,以脑膜炎入院,入院查体,口唇发绀,呼吸呈周期性,由浅慢 变深快,再由深快变浅
慢,经过一段呼吸暂停后,重复上述过程,该患者的呼吸属于
A
、潮式呼吸
B
、间段呼吸
C
、鼾声呼吸
D
、蝉鸣样呼吸
E
、呼吸困难
30
、患者张某,因患肺炎住院治疗。入 院时体温
40℃。为观察其体温的变化,常规测量体温的时间为
A
、
q8h
B
、
q6h
C
、
q4h
第
10
页
阴道里长蛆-
阴道里长蛆-
阴道里长蛆-
阴道里长蛆-
阴道里长蛆-
阴道里长蛆-
阴道里长蛆-
阴道里长蛆-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06:2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4029.html
-
上一篇:临床医学考试题目及答案汇总
下一篇:护理试题及答案